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论文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桥梁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随着桥梁道路的建设规模的扩大,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桥梁道路软弱地基建设这一方面对于技术的要求尤为严格,软弱地基在桥梁道路工程当中是最为关键的根基,对此,本文就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措施一、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进行技术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地基的渗透性、强度及变性都满足道路桥梁的施工设计需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及基础沉降,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确保地基稳定性。
通常在对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处理时可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处理改善:1、减少膨胀土的胀缩性,消除黄土的湿陷性;2、改善地基振动特性,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3、提高地基的透水性,提高地基的透水特性;4、提高地基的抗变性,防止地基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均与沉降;5、提高地基土体的强度,改善地基的剪切特性。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1、表层处理法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强化一些地面表层极软弱的部分,然后再进行施工,通过地质排水强化处理软土的表层,加强材料的设置,提高地表的强度,大大提升组织结构能力,达到加固处理、预防塌陷的目的,对于软土表层质量比较好的,并且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施工填土之前,进行排水沟挖掘土地表层,让水分引导留出地基。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地表层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干燥程度,有利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开挖沟槽进行排水之后,可以将沙砾石块填埋进去,使地基底座更加强筋,提升透水透气性,软土地的构成材料得到改善,地基架构更坚固,为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调整和改善软土地质的特性,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可以在土层中加入一些韧性材料或者沙砾石块垫层,垫层所起到的作用有:①进一步提升了地基的承载力,由于各种垫层的抗剪强度比软弱土层高,因此需要提高土承载力,以免破坏软土地基。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2身份证号码:******************摘要:随着城市道路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质量和安全稳定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但是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也有一些因素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如在对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上。
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改善软弱地基问题的重要性,针对软弱基地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引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类公路、桥梁、隧道等建设项目规模日益扩大。
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注意软弱地基施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公路、桥梁、隧道的施工质量。
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全面认识软弱地基的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优化软弱地基,以此保证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推动我国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1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做好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重要意义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其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影响使得自身的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浮动与变化,尤其是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影响是极大的。
若是能够将良好的技术应用在实际的道路桥梁工程中,就能够尽可能的提升道路桥梁整体的质量,并且给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因此才需要重视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而软土地基在这样的需求下就显得尤为严重,通常而言软土地基的施工工作都会规避掉软土地基的存在,为正式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在一些城市发展的规划中,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并不能完全规避掉软土地质,为了能够提升人们的便利性,依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控工作,尽可能改善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避免对正式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产生不良影响,在进行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做好地基构建,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特点较为明显,含水量较大并且土层内的空隙较大,质地较软,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的地基建设时较为不易开展工作,其自身的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并且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质量的把控,避免软土地基影响到整体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水平,尤其是在避免出现沉降问题这一方面的工作。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摘要:在道路桥梁项目中,基础结构的功能是为整体的桥梁结构提供强大的承载力,保证其结构的稳定与安全,从而为后续的建设工作的成功进行奠定基础。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对软弱地基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置,将提高地基硬度、稳固性作为其主要目的,利用适当的对策来提高整体工程的稳定性,更好的保持路桥建设成果。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措施1道路桥梁施工的总体概述路桥的施工难度较大,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对路桥的施工内容及有关工作有所了解,并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增强对软基处理的认识,围绕工程目的,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关的技术,保证所使用的技术符合工程的要求,以达到工程的稳定要求,提高路桥基础的施工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
其次,强化建设观念的革新,重视建设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控制,使整个建设过程达到科学高效的状态,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2软弱地基的特点、危害性及对其处理的重要性2.1软弱地基的特点一是大空隙,软基土体结构松散、空隙大,具有极高的流变性和敏感度,其原因在于软基土体含水率高,若对其表层施以某种荷载,则会因不均而引起不稳定的变形。
二是它很容易被挤压,这和它的孔隙度有关,当它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它会被挤压得很厉害,过多的水分会被挤压出来,从而导致整个基础的收缩,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它很容易产生裂缝或者其他的问题。
三是排水性能较差,软土一般都是靠近江边的地方,又或者是比较湿润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很高,有时候会超过土地所能承载的极限,如果这种土质出现在道路和大桥上,很可能会造成路面的积水和水渍,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2.2软弱地基的危害性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软基问题,这些问题会在施工现场不定时的出现,对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产生影响。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相关推荐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道路桥梁施工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和促进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遇到的软弱地基作简要分析,并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处理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技术1 研究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必要性软弱地基,即为杂填土和淤泥质土以及高压缩性的土层构成的一种非良性的地基结构。
软弱地基具有透水性小、压缩性较高、强度较低及承载能力弱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常出现因剩余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发生的结构失稳和破坏现象,这决定了其成为道路桥梁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处理方法。
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2.1地基处理目的地基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渗透性质,采取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
具体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原状软弱地基的性质:(1)改善剪切特性:由于土体的强度主要是指其抗剪强度,土体的破坏是受剪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所以改善剪切特性实际上是提高土体强度;(2)改善压缩特性:主要是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3)改善透水特性:主要是解决由于地下水的运动而出现的问题,如流沙、管涌等;(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将会发生液化,主要解决地基的振动特性,提高抗震性能;(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特性:主要是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涨缩性。
2.2具体处理技术(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即借助外力荷载使软弱地基排水固结,以达到提高地基抗剪强度和减少孔隙的目的。
最终对道路桥梁的建后沉降进行控制,以保证软弱地基能够提升自身对外力的承载能力。
(2)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指为达到减少土中水分,并且使土中颗粒能够具有更高的凝结力与增加土体密实度的目的。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引言软土地基简称软基,在公路桥梁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指的是含有大量软土成分,且掺杂一定量粉砂或粉土等土质的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强度很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沉降等不良现象。
然而,由于软基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软基特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对策。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高水分性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基的含水量非常大,最大值甚至可以超过70%。
正因如此,软基中的软土就可以像水一样进行流动。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出软土结构,以便于后续处理工作。
由于软基含水量较大,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所以公路桥梁施工不允许直接在软基上进行,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
1.2压缩能力强一般而言,软基液限与压缩系数成正比关系。
随液限的持续增大,压缩系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迹象,最大系数可以达到1.1MPa。
由于土壤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各不相同,豁土固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对软基进行处理时,除f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压缩能力,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豁土的固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渗透能力差由于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沙土,导致豁土的固化速度明显快于软土,实质上软土就是渗透能力较差的豁土。
在理想状况中,即使给予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也无法有效提升软基的固化速度。
如果实际状况并不理想,比如软基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会使排水管道被大量的有机物堵塞,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软基的渗透能力。
1.4抗剪能力低软土与黏土虽具有多种特性,但就抗剪能力而言,二者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论文

浅谈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这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容纳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海拔较低、距海较近,在较为平坦的地域,海岸线、江河湖泊等特殊地形,在很大范围内存有软土,这对高架桥、涵洞和通道建设施工带来很大的风险和危害,比如:地面塌陷、开裂等。
本文就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然后重点分析了软地基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技术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our country, this to our country of the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high, particularly economic most developed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ese areas with lower altitude, from the close, in relatively flat regional, coastlines, rivers and lakes, and other special terrain, in a great extent memory has a soft soil, the viaduct, tunnels and channel bring the great construction risks and hazards, such as: the ground subsidence, craze, etc. this paper the weak found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and bridges are analyzed, first introduced the roads and brid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ft foundation, and then analyses the soft found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soft found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建设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简介软地基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中地基较为松软的地质而言,包括淤泥等软土、冲填土和杂填土等土质。
谈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置措施论文

谈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置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的建设逐渐向农村推移。
而软土路基是桥梁建设的重要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论述软土和软土地基概况,提出了软土路基的处置措施,并阐明了软土路基治理的一些事项。
关键词: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概况;处置方法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在城乡各地广泛的修筑路桥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一般都会遇到一些不良的路基,而软土路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软土路基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为此软土路基的处理对工程建设非常重要。
一、软土和软土地基概况1 软土地基常见问题(1)勘探时没有做到全面的分析,以至于设计时对该做软地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好相应的处理设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对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
(3)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实施的措施不当或者施工操作不当造成路堤的失稳,如堆料的堆积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等原因。
(4)扰动“硬壳层”,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2 处理的一般原则①以时间换金钱,早在 10 年前,日本著名换金钱处理软土路堤的方法。
即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简单的方法。
但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的程序不能尽早拨款、征地、从容施工,而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时,又往往限于工期,一般情况用自然沉降法将难以实现。
②以金钱赢得时间:即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除非个别低路堤地段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下,可不作地基处理。
二、软土路基的处置措施1 换填法换填法指将含淤泥的土层换填为砂砾、二灰土、水泥土等透水性良好的土质,适用于软土层较薄的地段。
换填法要注意必须得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避免超、欠挖现象,以免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换填时必须对土体进行夯实处理,确保路堤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论文

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摘要】随着我国的施工建设行业的如火如荼的进行,软弱地基的施工问题成为摆在我国的广大建设者的面前。
本文简要阐述了软弱地基及软弱地基处理的概念,全面介绍了常见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同时总结了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注意事项,为软弱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弱地基,地基处理,施工,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软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土层构成的地基。
软弱地基的土一般天然含水量比较高、孔隙率大、压缩性很高、抗剪强度低。
这类土的工程特性差,很难保证地基的承载力,通常要经过人工处理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在目前的建设工程中,大多数都是软弱地基,如何进行软弱地基处理,已经成为了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的问题。
本文就软弱地基处理进行了详细探讨,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地基处理的概念、处理办法及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
二.软弱地基处理概念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就是按照建筑的上部的主体的部分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加密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拟建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房屋因为下面的地基的不坚固而引起的裂缝、微倾、变形甚至坍塌。
三.软弱地基的适用范围及常见的解决措施。
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多种,按照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下面我们就详细的论述软弱地基的常见的处理的形式。
1.重新的垫土,进行换层这种方法我们称谓换土垫的层法,就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按照一定的土方量配合换土垫层材料搅拌均匀后,在最优含水率的前提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和消除冻土及膨胀土的胀缩。
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低、上覆土较薄,为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
换土垫层的材料一般采用中砂、粗砂、碎石、矿渣、灰土粘性土等稳定性强,无毒、无腐蚀的材料。
如果地基的软弱土层较薄,我们推荐使用换土垫层法,而对于软弱土层较厚的地基,使用换土垫层法,仅能解决表皮问题,处于较深部位的淤泥质土,并不能得到改善,一旦将就拟建,将给施工后期带来很大的麻烦,小则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墙体裂缝,大则会导致房屋倒塌,必将事倍功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探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道桥工程中软弱地基的种类和特性,并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做了分析阐述,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建设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简介
软地基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中地基较为松软的地质而言,包括淤泥等软土、冲填土和杂填土等土质。
软土主要有泥炭、淤泥类型,单位立方软土的土质含水量较高、密度低、强度小、透水性差,根据软土的沉积环境,可以分为滨海、河滩、湖泊、沼泽软土。
软土作为地基,稳定性、牢固性和排水性差。
冲填土属于人工填土,主要是将从河海航道或是河底获取的泥砂,掺杂一定量的泥浆,冲填到筑有围坝或者填土区内,在较长时间的沉淀中形成。
冲填土与回填土不同,它经过了一定的冲填过程,固结性、稳定性较软土稍好。
2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地基的处理技术
2.1 换填土处理法
换填土处理法,就是当道路桥梁地基无法满足所应有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且软土层的厚度不大情况下,对软土层进行采挖,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分层填充稳定性较好的材质,如砂石、灰土、炉渣、粉煤灰等,并进行强夯打压,加大地基的密度,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加快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使原来的
软土地基在改造后符合建筑施工的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换填土处理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土层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土质不均匀、排水较差的软土地基。
2.2 管桩加固法
2.2.1 碎石桩加固法
碎石桩加固方法主要通过震动、冲击等多种手段在软地基中进行打孔,将稳定性和固结性较好的碎砂、砂石在地基挤压、填充,形成直径较大的密实度较好的桩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砂石桩。
砂石桩与原有软土共同构成密室地基,作为持力层,因此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较少地基的变形。
这种方式适用于密实度较低的杂填土、素填土、粘土等地基,这种地基加固方式和处理方法的成本造价较高,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更新突破,砂石桩法开始在更广范围内得以应用。
2.2.2 夯实水泥土桩法
夯实水泥桩法与碎石桩加固方法类似,将水泥、粉煤灰等材料填充到软弱地基中,形成水泥土桩,进行地基的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夯实水泥土桩是一种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具有一定压缩性的桩,在软土中主要体现了桩体的作用。
在正常置换率的情况下,桩分担了大部分荷载,桩通过侧阻力和端阻力将荷载传至深层土中。
在桩和土共同承担荷载的过程中,土的高压力区增大,
从而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变形,所以在基础边线内布桩,就能满足上部建筑物荷载对复合地基要求。
这种方式施工简便易行、施工周期短、造价较低,在许多地区得以充分利用。
2.2.3 钢筋混凝土管桩法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软弱地基处理中,钢筋混凝土管桩法是当前我国加固地基较新的桩型。
在施工现场,利用专用机械浇筑混凝土管桩,加大管桩与土体的摩擦力,增强单根管桩的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管桩法施工进度快,实用效果好,经济效益高,持久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
2.3 密实加固法
2.3.1 排水挤密加固法
顾名思义,排水挤密法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沼泽、江河湖海等周边的软土地基,通过特殊方式进行排水吸水,比如用机械将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层中,经过预压负荷,使水分沿塑料板上渗到砂垫层中,以此来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排水挤密加固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是一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固处理效果好,施工简单,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2.3.2 深层密实加固法
深层密实加固软基础,采用特殊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密和固结,如爆破、挤压等,深层加固与浅层加固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使用的机械设备不同,而且这种方式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进
行使用。
深层密实加固方法适用于粘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多种软土地基。
2.3.3 动力固结法或强夯法
动力软土地基加固法又称强夯法,一般采用 8t~30t 的重锤,在 8m~20m 的高空对地基进行强夯打压加密,实现加固地基、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压缩性能、改善砂土抗液化条件,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最终目的。
动力固结法适用于饱和性粘土地基,延伸了传统的动力固结置换方式,利用外部夯打力,将强度较高的材料打入地基,在施工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与原有地基形成新的承载力强调的复合地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
2.3.4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雅喷射注浆法,与上面所讲到的动力固结方法,有某些相似性。
这种方式利用高压喷射机械,将水泥、粉煤灰等强度和固结性较好的材料向软弱地基深层,进行注浆,以此来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
其中高压旋喷桩通过高压旋喷流切割破坏土体作用、混合搅拌作用以及压密作用,致使浆液与土粒强制搅拌混合凝固后,便在土中形成一个加固土体。
现有的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施工压力已达40 mpa,可分为高压与超高压两种工法,施工深度可达 25 m ~40 m,加固体最大直径可达 2 m,且强度稳定。
旋喷法可控制加固范围,能够连成一片,旋喷成垂直桩、水平桩和斜桩,也可制成一定间距的桩柱体,只要适当调配硬化剂的用量,便能使各个施工对象
得到相应的强度。
目前,高压旋喷桩处理深度较大,当前处理的最大深度为30m。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粘土、粉土等含水量较多的软弱地基中。
2.3.5 水泥土搅拌法
水泥土搅拌法一般是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利用水泥与软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为具有一定强度和水稳定性的水泥土的方法。
水泥搅拌法加固土(简称加固土)的强度由水泥水化硬化的胶结作用、硬凝反应、原状土强度和土的物理改良等部分构成。
前两者属化学反应的范畴,后两者则为物理结构的改变.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使得加固土的微观结构与加固前原状土相比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致使加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相对原状土有了极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强度的提高和变形模量的增大).因此,从微观角度探究水泥加固土的反应机理及结构特征是解释其宏观强度特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水泥土搅拌法又称作深层搅拌法,将水泥等材质混入淤泥、粘土等软弱地基中,通过机械搅拌,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降低含水量,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2.4 加筋处理技术
加筋处理技术是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是挡墙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或者在边坡打入土钉、碎石桩(前面有所介绍)等,以此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增强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 结论
地基是桥梁和地表的连接部分,地基承受桥梁巨大的重力以及桥梁过路车辆的不断负压。
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较小,在施工过程是竣工之后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风险。
如果,重视软弱地基的处理和加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危害,对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记性加固处理,意义非凡。
本文笔者主要从换填土处理法、管桩加固法(碎石桩加固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钢筋混凝土管桩法)、密实加固法(排水挤密加固法、深层密实加固法、动力固结法或强夯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法)、加筋处理技术这些技术进行问题的解决,希望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起到很好的理论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孟令海,卢全领.浅析公路桥梁建设中软地基的处理技术[j].工程技术,2010,20.
[2]陈祥,金伟.浅议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科技信息,2009,23.
[3]牛志荣,李宏,穆建春,等. 复合地基处理及其工程实例[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版社,2000.
[4]龚晓南. 地基处理手册[m]. 第 3 版.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5]张劲泉,王文涛. 桥梁检测与加固手册[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58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