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墨子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定军山之战D. 夷陵之战A. 岳飞B. 韩世忠C. 文天祥D. 陆游A. 路制B. 府制C. 省制D. 道制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2. 汉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4. 宋朝时期,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明朝时期,实行了“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
()6. 清朝时期,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
()7.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的思想家是______。
2. 汉朝时期,创立了“太学”的皇帝是______。
3. 唐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的皇帝是______。
4. 宋朝时期,实行了“交子”的皇帝是______。
5. 明朝时期,实行了“八股取士”的皇帝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统一,并简要说明每次大统一的背景和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包括其起源、发展过程和影响。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8. 春秋时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______。
9. 汉朝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皇帝是______。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蓝田人答案:C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答案:C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其中统一的文字是:A. 小篆B. 隶书C. 楷书D. 行书答案:A4.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动科技进步D. 改善民生答案:B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中最早设立的科目是: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武举科答案:A二、填空题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它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端。
答案:甲骨文2.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______,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答案:周朝3.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纪年的农民起义。
答案:国人暴动4. 公元前356年,秦国的______开始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答案:商鞅5.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______。
答案:西汉三、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为后世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同时,统一六国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答案: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废除其他学派的学术地位,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卷

(满分5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1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在( )A.北京 B.陕西 C.云南 D.青海2.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是( )A.元谋人— 山顶洞人—北京人 B.山顶洞人—元谋人—北京人C.北京人—元谋人— 山顶洞人 D.元谋人—北京人— 山顶洞人3.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③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④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4.《舌尖上的中国》曾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6000 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
他们主要种植的粮食是(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5.华夏儿女同根共祖,血脉相连。
下列人物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和女娲 B.炎帝和黄帝C.尧舜和大禹 D.神农和伏羲6.在回顾单元所学时,某同学列出了如下关键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
你能帮这位同学提炼出这一单元的主题吗? (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D.中华文明的起源7.制作表格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
下列整理体现世界古代文明( )发源地文字建筑北非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胡夫金字塔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印章文字那烂陀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甲骨文长城意大利半岛、地中海地区拉丁文字罗马大竞技场A.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B.宗教主导、相互交融C.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濒临大河、农耕为主8.下图是小夏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9.右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牌上的两颗圆珠像是某种神秘动物的眼睛。
初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修建长城C. 推广铁器D. 建立郡县制2.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是哪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杭州5.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它起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皇帝?A. 李世民B. 李隆基C. 赵匡胤D. 李治7.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辛丑条约》8.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9. 以下哪一位不是宋朝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10.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中国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最大,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收复台湾B. 平定三藩之乱C. 建立科举制度D. 抗击沙俄侵略1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由检12.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新罗等国的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遣唐使是?A. 鉴真B. 玄奘C. 王之涣D. 李白1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宋朝的皇帝?A. 赵匡胤B. 赵光义C. 赵构D. 朱元璋14.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杭州15.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中国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最大,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定准噶尔叛乱B. 收复台湾C. 建立科举制度D. 抗击沙俄侵略1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治17. 明朝时期,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开始增多,其中最著名的传教士是?A. 利玛窦B. 马可波罗C. 哥伦布D. 郑和18.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9. 以下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0. 以下哪一位不是宋朝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________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是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 A. 孔子- B. 雅典娜- C. 老子- D. 梅兰芳- 答案:A2. 以下哪位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 A. 朱棣- B. 汉武帝- C. 李世民- D. 秦始皇- 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 A. 李时中- B. 李白- C. 蔡伦- D. 谢安- 答案:C4. 古代中国的长城是用来防御哪个民族的侵略?- A. 蒙古族- B. 英国人- C. 罗马人- D. 日本人- 答案:A5.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被尊称为文圣?- A. 王羲之- B. 杜甫- C. 苏轼- D. 王安石- 答案:B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A. 商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A7.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女皇帝?- A. 武则天- B. 乾隆皇帝- C. 康熙皇帝- D. 唐太宗- 答案:A8.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家思想家?-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孙子- 答案:C9.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中,皇帝最高,以下哪个是排在第二位的地位?- A. 王公贵族- B. 文官士大夫- C. 武官将领- D. 平民百姓- 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工具?- A. 飞机- B. 地铁- C. 自行车- D. 马车- 答案:D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历史意义。
-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朝,结束了长期的战乱时期,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宋朝的科技发展和对世界的贡献。
- 答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
宋朝的科技发展涉及农业、制造业、航海、火药等众多领域。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说法正确的是A. 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B. 完成于唐朝时期C. 北方经济从此一蹶不振D. 南方经济始终领先北方答案:A解析: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导致的。
这一过程在唐朝时期继续,但直到南宋时期才最终完成。
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同时,经济重心南移并不意味着北方经济一蹶不振,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所以选项C错误。
在历史上,北方经济也有其繁荣时期,故选项D错误。
2.下列关于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落后D. 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解析: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确实严格限制了对外贸易,并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固。
然而,将中国社会的全面落后完全归咎于“闭关锁国”政策是片面的,因为中国社会的落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变法得到了顽固派的全力支持B. 变法内容全面,且最终获得成功C. 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 变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其主要的改革目标。
然而,变法并没有得到顽固派的支持,反而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所以选项A错误。
戊戌变法虽然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最终未能成功,故选项B错误。
戊戌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选项D错误。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达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达标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 汉代出现了翻车,提高了灌溉效率C. 隋唐时期,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D. 明朝时期,甘薯和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答案:B解析:翻车是东汉末年出现的灌溉工具,而非汉代。
2.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B. 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显著发展C.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完全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 清朝前期,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消失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显著发展,但“海禁”政策并非完全禁止海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也并未完全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仍然存在。
3.下列关于明朝科技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A.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巨著B.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农学著作C.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医学著作D. 明朝的科技成就未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明代的药物学巨著,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手工业科技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农学著作,明朝的科技成就如《本草纲目》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下列关于清朝前期文化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康熙、乾隆时期,北京成为全国制瓷中心B. 清朝前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红楼梦》等作品C. 清朝前期的戏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昆曲艺术最为著名D. 清朝前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技法多样答案:A解析: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而非北京。
5.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B.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完全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清朝前期,中俄两国未发生任何冲突D. 清朝前期,中国完全落后于西方国家答案:A解析: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前期的重要对外事件,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初一历史其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其中试题及答案初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统一文字D. 保留诸侯国答案:D2.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陕西省B. 河南省C. 山西省D. 甘肃省答案:A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创立科举制D. 实行均田制答案:B4.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5. 唐朝时期,下列哪项不是对外交往的体现?A.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B. 玄奘西行取经C. 鉴真东渡日本D. 郑和下西洋答案:D6. 北宋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是?A. 王安石变法B. 范仲淹变法C. 张居正变法D. 王阳明变法答案:A7. 元朝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融合B. 民族隔离C. 民族平等D. 民族压迫答案:B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A. 郑和B. 马可·波罗C. 哥伦布D. 达·伽马答案:A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项不是他的主要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开疆拓土D. 推行科举制答案:D10.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项不是他的主要政绩?A. 编纂《四库全书》B. 修建圆明园C. 收复新疆D. 创立科举制答案:D11.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1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长城答案:D13.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家?A. 华佗B. 张仲景C. 李时珍D. 孙武答案:D1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神曲》答案:D1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A. 故宫B. 长城C. 布达拉宫D. 埃菲尔铁塔答案:D1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绘画作品?A. 《清明上河图》B. 《富春山居图》C. 《千里江山图》D. 《蒙娜丽莎》答案:D1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音乐作品?A. 《高山流水》B. 《广陵散》C. 《十面埋伏》D. 《命运交响曲》答案:D1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舞蹈作品?A. 《霓裳羽衣舞》B. 《长恨歌》C. 《胡旋舞》D. 《天鹅湖》答案:D19.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戏剧作品?A. 《西厢记》B. 《牡丹亭》C. 《桃花扇》D. 《罗密欧与朱丽叶》答案:D2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哲学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基督教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全卷分Ⅰ、Ⅱ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须将Ⅰ卷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做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会不会射箭
B.会不会使用火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思考
3.下列哪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A. 元谋人
B. 蓝田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4.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5.半坡氏族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A .彩陶
B .黑陶
C .白
陶 D. 黄陶
6.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
应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7.我国的奴隶社会的历史开始于( )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300年 D.公元前1046年
8.为了治水13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 黄帝
B.炎帝
C.禹
D.舜
9.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10. “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商汤
B.商纣王
C.周文王
D.周武王
11.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12.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 )
A. 伊尹
B.姜尚C.共伯和 D.姬旦
1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少数民族攻破都城
B.国王迁都
C.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D.爆发人民起义
1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 )
A.扩充疆域 B.巩固统治 C.分封亲属 D.赏赐功臣15.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16.三星堆”文化出土于( )
A.河南安阳 B.河南阳城 C.成都平原 D.河南郑州17.我国奴隶社会的四个朝代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夏—商—西周—春秋
B.夏—西周—春秋—商
C.商—夏—西周—春秋
D.西周—夏—商—春秋
18.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 )
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秦穆公
19.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牧野之战
20.《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
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1.不属于战国七雄的()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
22.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23.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4.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 )
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5.孔子的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牛耕大约出现于( )
A.西周B.春秋时期C.战国时
期 D.秦朝
26.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李冰 D.商鞅
27.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A.努力种田
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
C.努力开垦荒地
D.经商发财
2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9.春秋战国时期,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疗法”的名医是( ) A.孔子 B.屈原C.扁鹊D.黄帝
30.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出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广受好评,《论语》记录了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
A.庄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孔子
第Ⅰ卷(问答题共40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3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请回答:
(1)商鞅在什么时间变法?在哪个国家变法?(6分)
(2)商鞅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3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2分)
32.读西周等级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图说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3分)
(2)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
么作用?(6分)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上述言论出自何人?(3分)
(2)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3分)
(3)列举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家和他的主张。
(至少两个)(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