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认识

合集下载

松南扶余油层致密油认识及勘探现状

松南扶余油层致密油认识及勘探现状
攻关不同的技术 , 来 保 障 的 有 效 动 用 。红 岗一 大安一 海坨 子反转构造 带具备 有利 的构造背景 , 物 性
松南 青一 段烃源岩 为与 之相邻 的两套致 密储 层提供烃 , 形 条件相对较 好 , 含油饱 和度相对 较高 ; 该 区发育 多套含 油层 , 直
而 主要 矛盾 是采 出程 度低 、 能量 补 成“ 自生 自储 ” 型青 一 、 二 段高 台子油 层 、 “ 生 下储 型” 扶余 油 层 井长 期试 采 产量 相对较 好 ;
两 套致 密油 。其 中扶 余油层 致密油资 源量大 , 是 吉林探 区致密 充 困难 ; 攻 关 的 主要 方 向是 小 井 距 离开 发 试 验 、 早 期 注 水试 验 。新北一 两井一 孤店斜 坡造带 构造为一 斜坡 , 物性 条件相对 较 油 攻关的主 要 目标 。 差, 含 油饱和 度变化较 快 , 局部油 层相对集 中; 主要 矛盾是 常规 1 致密油地质认识
压; 油 气超 压作 用下 , 穿过 烃源 岩底 面 、 侧接 面或 以断 层 ( 微 裂
能量补充实 验攻 关 。 2 . 1区带 划分 3 . 4资 源有 效利 用 : 局部 地 区油 层相 对集 中 , 8 0 m一 1 1 0 m地 以 油层分 布规律 、 油藏控制 因素为 主 , 考虑 “ 甜 点” 特征、 油 层 中 , 砂 体 厚 度 6 5 m~ 1 0 0 m, 油 层 厚 度 4 5 m - 6 5 m。 目前 压 裂造 层埋深 、 储 层物性 、 产能特征 , 进行 区带划分如下 : 资源难 以完全 利用 , 需要 开展立体 井 网、 相互 干扰 压裂实验 ①0 . 1 m D < K< l mD区带 : 发 育于 红 岗一 大安一 海坨 子 反转 构 缝 , 造 带及新 北一 两井 一 孤 店斜坡 带 ; 油层埋 深 1 7 5 0 m- 2 2 0 0 m, 厚度 攻关 。 3 . 5工 厂化 作业 , 降低 成本 : 水 平 井+ 体积压 裂技 术 虽然 证 6 m- 3 0 m, 中6 %一 1 2 %; 常规试 油 可获 工业 ; 以 断层 岩性 、 岩性 油 实扶余 油层致 密油技 术可行 , 但 是投资 相对较大 。通过 有效 的 藏为主 。

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

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

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或与生油岩互层紧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聚集,在明确了致密油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提出了10项评价致密油的关键指标。

据孔隙度与渗透率划分3类致密油储层,根据致密油层与生油岩层紧密接触的成因关系确定了3种致密油类型;1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②深湖水下三角洲砂岩致密油;③深湖重力流砂岩致密油。

中国致密油分布广泛,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段、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泉头组等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勘探发现。

分析未来致密油发展前景,运用资源丰度类比法初步预测中国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是中国未来较为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

致密油是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相继在各大盆地中均发现致密油,且产量颇为丰富,进而已经进行工业化生产,致密油已成为中国非常规石油中最现实的资源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常规石油资源的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已开发的老油田主体上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原油稳产,上产面临很大问题。

鄂尔多斯等盆地致密油资源的规模有效开发说明,致密油是非常现实的石油接替资源,通过进一步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和技术应用,致密油将为中国原油常量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美国是致密油资源开发最多的地区之一,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也有成功开发的范例。

致密油的典型代表是北美威林斯顿盆地的Bakken地层,2006年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其石油地质储量达590×108t,仅美国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Bakken致密油聚集就拥有技术可采储量(4.2~6.1)×108t。

由于致密油资源潜力超出预期,开采技术也取得突破并得到规模应用,因此美国致密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图2)[2]。

笔者选取美国最具代表性的3个致密油聚集区带———Bakken,EagleFord和Barnett,并分别对其基本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介绍目前,美国是致密油资源开发最多的地区之一,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也有成功开发的范例。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致密油和页岩油这两种非传统油气资源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特性、勘探开发技术以及其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文章将首先介绍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基本概念和地质特征,然后阐述其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水平井钻井技术、多级压裂技术等。

接着,文章将分析致密油和页岩油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其在应对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文章还将展望致密油和页岩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期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致密油与页岩油的基本概念致密油和页岩油是两种重要的石油资源类型,它们在全球能源供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两种石油资源的概念和应用,对于理解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致密油,通常指那些储存在致密储层中,渗透率较低,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方法获取的石油资源。

这些储层通常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使得石油难以流动和开采。

致密油的开发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等,以提高开采效率和采收率。

页岩油,则是指储存在页岩层中的石油资源。

页岩是一种由粘土、石英和少量碳酸盐等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当这些有机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长时间的热解和生烃作用后,就可以形成页岩油。

页岩油的开发同样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水平钻井、水力压裂和纳米技术等,以实现高效、环保的开采。

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开发对于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们不仅增加了石油资源的供应量,缓解了能源供应压力,同时也推动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然而,这两种石油资源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需要在未来的开发中加以关注和解决。

致密油和页岩油的概念和应用是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两种石油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致密油前景

致密油前景

致密油前景致密油是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指的是存在于非常低透水岩石中的油和天然气资源。

致密油的开采是一项技术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致密油的开发前景持乐观态度。

目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致密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传统能源资源,对于满足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开发致密油资源。

美国是目前最大的致密油生产国家,其开发致密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也持续推进致密油的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取得良好的成果。

致密油的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致密油资源丰富。

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了大量的致密油油田,其中包括已经开采的和尚未开采的油田。

这些资源的储量巨大,可以满足未来几十年的能源需求。

对于能源稳定供应以及降低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致密油的开采技术不断进步。

过去,由于致密油的非常低透水性,无法有效开采,但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

例如,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致密油的开采效率。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致密油的开采成本将不断降低,使得这一资源得以更全面地开发和利用。

再次,致密油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相比传统石油开采方式,致密油开采所需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占地面积较小,对土地使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此外,致密油开采往往使用地下水而不是地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致密油的开采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致密油的开采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和技术,涉及到油田勘探、钻井、生产等多个环节。

这将带动油气勘探开发、石油设备制造、产业链配套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当然,致密油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包括高技术投入、开采效率难以提高、环境保护压力等。

但是总体来说,致密油的前景依然非常乐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致密油将会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为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致密油

致密油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 油田往往由多个 中小型油藏构成,它们在剖面上相互叠置 ,在 平面上复合连片,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无明确 边界的大型和中型油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 油藏具有“一大三低”特征: 即分布面积大,丰 度低、渗透率低、产量低。在20 世纪60 - 70 年 代,在对其开采过程中就已发现延长组“井井见 油,井井不流”的现象。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由于采用先进的非常规的油层改造技术等措施, 鄂尔多斯盆地才走出了“井井见油,井井不流” 的勘探开发困境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储层横向 上大范围连片分布,但非均质性较强,岩性和 物性在横向上变化大。受储层分布控制,奥陶 系油藏呈准层状大面积分布,岩溶缝洞含油普 遍,几乎所有缝洞体均含油。但整个油田并不 具有整装性质,而是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 油藏构成。而且,油藏的油水分布复杂,没有 明显的边底水,油水分布并不严格受构造控制 ,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均有油水产出。上述特 征与常规油气藏明显有别,而与准连续型油气 聚集特征比较一致,反映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 岩溶缝洞型油藏属于较典型的碳酸盐岩准连续 型油气聚集
油藏分布
前三角洲沉积区 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前方, 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 最厚的地区。沉积物完全在海/ 湖平面以下, 其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受 波浪的影响。从三角洲前缘搬运来的粉细砂岩与半深湖 深湖相优质 烃源岩互层或紧邻, 为致密油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重力流沉积区 李相博等通过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重力流研究发现, 重力流主要分为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3 种沉积物重力 流及牵引底流, 其中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相对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在垂向上与烃源岩一体或直接接触, 有利于致密油的聚集。 半深湖一深湖碳酸盐岩沉积区 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湖盆构造相对稳定、水体扩张期半深湖- 深 湖亚相中, 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则主要形成碳酸钙沉积, 在干旱气候条 件下主要形成蒸发盐而变成盐湖环境。致密油主要分布于白云岩及 白云石化岩类、泥灰岩和泥质灰岩中尤其咸化湖泊白云岩及白云石 化岩类与烃源岩互层分布, 成为最为有利致密油发育区

致密油定义的标准

致密油定义的标准

致密油定义的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有需求,可以下载,希望能够帮您解决问题。

文档下载后还可以定制修改,根据大家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录、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如您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跟新内容! 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is store, if you have needs,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to help you solve the problem.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also be customizedand modified, and adjusted and used according to everyone's actual needs.thanks!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try, classical essay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up with the new content!致密油是指储层孔隙度较小、渗透率较低、岩石致密的油气藏。

冲刺60万吨!3分钟看懂大庆油田非常规致密油

冲刺60万吨!3分钟看懂大庆油田非常规致密油

冲刺60万吨!3分钟看懂大庆油田非常规致密油从零散区块探索模式到全面铺开“进攻”模式2019年大庆油田非常规致密油进入全面开发阶段预计23个区块将“拿下”产能60万吨走过60年峥嵘岁月的大庆油田因非常规资源的新领域探索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如果你和“油”不够亲密无间读完上面的文字一定已经开始怀疑人生我是谁?我在哪儿?不过不要怕小编今天的任务就是把你救出问号的海洋~打捞你总共分几步?你猜~1第一步:啥是致密油?看图说话。

长垣两侧凹陷之中,也就是俗称的外围,和长垣老区大而厚的构造油藏相比,这里因岩性油藏低而薄,效益增储受到质疑。

这部分先天营养不良的资源中,有一类听起来更为“贫瘠”。

渗透率低于一个毫达西,它被称为致密油。

2第二步:如此“贫瘠”的致密油,为啥还要琢磨它?在非常规资源中,致密油可以说是重要组成部分。

以大庆油田为例,非常规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油,在现有条件下勘探开发,致密油更加具备现实条件。

大庆油田致密油储量主要集中在扶余油层和高台子油层,覆盖采油七厂、采油八厂、采油九厂、采油十厂、头台油田、榆树林油田等地,总资源量超过10亿吨。

3第三步:信心为啥更足了?早在2012年,大庆油田便投入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地质条件、技术困难等因素影响,进展比较缓慢。

近几年,随着对地下认识的不断深入,大庆油田在致密油领域的勘探开发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工程技术、地震技术、开发技术等有了跨越式进展。

2018年,大庆油田致密油实现规模增储。

在2018年至2019年新区效益建产规划动用储量中,致密油占到约65%。

4第四步:如何搞定致密油?困难再多,也难不倒大庆石油人。

他们将地质工作做得更细、再细。

最初扶余油层勘探大约分出5个层,每层30至40米,他们努力再细分,直到分成现如今的12个层,每层8至10米左右。

认识更深入,布井更准确。

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作风,在致密油勘探开发领域,大庆油田取得跨越发展和长足进步。

——致密油有效开发优化设计技术,尤其是地震技术(河道砂体识别技术),寻找到好的储层,让好的砂体“身影”凸显。

浅析致密油渗流机理与体积压裂技术

浅析致密油渗流机理与体积压裂技术

浅析致密油渗流机理与体积压裂技术致密油是指储层孔隙度小、孔隙闭合严重,导致油气难以流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油藏。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油藏特征,使得传统的油气开采技术难以有效开采致密油。

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压裂技术成为了解决致密油开采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致密油的渗流机理和体积压裂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致密油的渗流机理1. 微观孔隙结构致密油的储集空间主要由微观孔隙和裂缝组成,而微观孔隙结构对致密油的渗流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储层孔隙度小、孔隙闭合严重,致密油的渗透性很低,常规的油气开采方法难以有效开采。

孔隙闭合也导致了油气在储层中的固体承载能力较强,使得常规的压裂技术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2. 油气运移规律由于致密油的孔隙度小、孔隙闭合严重,导致油气无法通过自然渗流方式进行有效开采。

在这种情况下,致密油的油气运移规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方面,油气在储层中的迁移受到储层孔隙结构的限制,油气无法自由流动;由于孔隙闭合严重,使得油气的扩散速度较慢,致密油的开采周期较长。

3. 衰竭特征致密油的渗流过程中,容易发生油气井的产能急剧下降或者衰竭现象。

由于储层孔隙度小、孔隙闭合严重,使得油气开采难以维持稳定的产能。

常规的开采技术难以有效提高致密油的产能,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对致密油进行开采。

二、体积压裂技术在致密油开采中的应用1. 技术原理体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施加压力将压裂液注入储层中,从而形成致密油开采通道的技术手段。

通过体积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改变储层孔隙结构,提高致密油的渗透性,增加油气的开采效率。

体积压裂技术也可以改善储层性质,减小油气在储层中的固体承载能力,提高油气的开采速度。

2. 工艺流程体积压裂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前准备、井筒处理、压裂液设计、注入压裂液、压裂操作和产能评价几个主要阶段。

在施工前准备阶段,需要对致密油的储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体积压裂的施工参数;在井筒处理阶段,需要对井筒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处理,确保压裂液能够顺利地注入到储层中;在压裂液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储层特征和压裂需求,设计出合适的压裂液配方;在注入压裂液阶段,需要准确地将压裂液注入到储层中,形成压裂通道;在压裂操作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压裂操作进行调整和控制;在产能评价阶段,需要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体积压裂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致密油藏特征及一种新型开发技术
(1)典型配置关系:源储接触、源储紧邻且致密油不含页岩油
(2)Hiway流道水力压裂技术
技术关键:通过交替式间歇注入支撑剂和高强度凝胶压裂液在裂缝中产生流道并利用一种新型的纤维添加物来使流道保持稳定分布。

(3)技术进步
A、非常规连续性油气聚集理论研究b 致密储层中纳米孔隙的重大发现
C、长水平井钻井技术D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
(4)
(5)定义:致密油是以吸附和有利状态赋存于富含有机质且渗透率极低的暗色灰岩、泥质粉砂岩和砂岩夹层系统中自生自储,连续分布的石油聚集。

@2致密油是以吸附和有利状态赋存在生油岩或与生油岩护层紧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聚集。

后者强调源储直接接触或紧邻的关系,且将储集类型限定为砂岩和碳酸盐岩不包括页岩油储层。

(6)从岩性分析致密油——致密砂岩油、致密碳酸盐油
页岩油——致密灰岩油、致密白岩油
(7)致密油储层内广泛发育纳米级孔喉系统(孔喉直径<1000 nm),使储层流体的水柱压力与浮力作用受限,储层内无统一的油/水、油/气界面和压力系统,油、气、水常多相共存。

储层的含油气边界主要受以排烃压力为主的聚集动力和以毛管力为主的聚集阻力二者耦合控制。

因此,致密油气的成藏并不局限于二级构造单元。

油气大面积连续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和中心凹陷地带,具有全盆地普遍含油气的勘探特点。

(8)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依据储层孔渗参数识别致密油藏的标准为:孔隙度Φ<10%,覆压渗透率K<0.1×10 -15 m 2 (或空气渗透率<1×10 -15 m 2 )。

致密油油品较好,流动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储层致密给生产带来的不足,其密度一般小于40°API (即在15.6℃时密度大于0.8251 g/cm 3)。

传统水力压裂施工是在压开的裂缝中形成支撑剂充填层,使流体在支撑剂颗粒间的缝隙中流向井筒。

通过优选支撑剂颗粒大小和强度可以增强裂缝的导流能力,但无论如何,裂缝的导流能力始终受支撑剂充填层渗流能力的束缚。

HiWAY流道水力压裂技术通过在裂缝中形成支撑剂充填塞,让流体通过充填塞之间的流道流向井筒,从而使裂缝具有无限导流能力。

二、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1)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三大创新:
一是“纳米级”连续型油气聚集的地质理论创新;
二是形成“人造渗透率”的水平井多级体积压裂的核心技术创新;
三是“工厂化”平台式低成本的开发模式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