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密油革命:看得见的未来

合集下载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国内外研究现状致密油⽓国内外研究现状⼀、致密油⽓居国外⾮常规之⾸在国外,与其他⾮常规油⽓资源相⽐,致密油⽓开发最早,⽽且产量最⼤。

⽬前,美国进⾏商业性开发的⾮常规⽓包括致密⽓、煤层⽓、页岩⽓三种。

在2000年,煤层⽓和页岩⽓开发规模还不⼤,致密⽓约占美国⾮常规⽓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特别是页岩⽓产量急剧升⾼,致密⽓仍占48.8%。

⽬前世界⼤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北海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

过去5年来,美国⽯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致密油发现,⽽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

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获得巨⼤成果,其产量⼤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油产量下降的趋势。

⽬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东部。

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拿州和加拿⼤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

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国地位的重要⽀柱之⼀。

⼆、致密油⽓已成为中国油⽓产量的重要部分中国致密油分布范围⼴,类型多。

根据国⼟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轮全国油⽓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致密油和页岩油这两种非传统油气资源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特性、勘探开发技术以及其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文章将首先介绍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基本概念和地质特征,然后阐述其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水平井钻井技术、多级压裂技术等。

接着,文章将分析致密油和页岩油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其在应对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文章还将展望致密油和页岩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期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致密油与页岩油的基本概念致密油和页岩油是两种重要的石油资源类型,它们在全球能源供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两种石油资源的概念和应用,对于理解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致密油,通常指那些储存在致密储层中,渗透率较低,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方法获取的石油资源。

这些储层通常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使得石油难以流动和开采。

致密油的开发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等,以提高开采效率和采收率。

页岩油,则是指储存在页岩层中的石油资源。

页岩是一种由粘土、石英和少量碳酸盐等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当这些有机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长时间的热解和生烃作用后,就可以形成页岩油。

页岩油的开发同样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水平钻井、水力压裂和纳米技术等,以实现高效、环保的开采。

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开发对于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们不仅增加了石油资源的供应量,缓解了能源供应压力,同时也推动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然而,这两种石油资源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需要在未来的开发中加以关注和解决。

致密油和页岩油的概念和应用是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两种石油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致密油

致密油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 油田往往由多个 中小型油藏构成,它们在剖面上相互叠置 ,在 平面上复合连片,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无明确 边界的大型和中型油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 油藏具有“一大三低”特征: 即分布面积大,丰 度低、渗透率低、产量低。在20 世纪60 - 70 年 代,在对其开采过程中就已发现延长组“井井见 油,井井不流”的现象。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由于采用先进的非常规的油层改造技术等措施, 鄂尔多斯盆地才走出了“井井见油,井井不流” 的勘探开发困境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缝洞储层横向 上大范围连片分布,但非均质性较强,岩性和 物性在横向上变化大。受储层分布控制,奥陶 系油藏呈准层状大面积分布,岩溶缝洞含油普 遍,几乎所有缝洞体均含油。但整个油田并不 具有整装性质,而是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 油藏构成。而且,油藏的油水分布复杂,没有 明显的边底水,油水分布并不严格受构造控制 ,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均有油水产出。上述特 征与常规油气藏明显有别,而与准连续型油气 聚集特征比较一致,反映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 岩溶缝洞型油藏属于较典型的碳酸盐岩准连续 型油气聚集
油藏分布
前三角洲沉积区 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前缘前方, 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 最厚的地区。沉积物完全在海/ 湖平面以下, 其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受 波浪的影响。从三角洲前缘搬运来的粉细砂岩与半深湖 深湖相优质 烃源岩互层或紧邻, 为致密油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重力流沉积区 李相博等通过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重力流研究发现, 重力流主要分为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3 种沉积物重力 流及牵引底流, 其中砂质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相对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在垂向上与烃源岩一体或直接接触, 有利于致密油的聚集。 半深湖一深湖碳酸盐岩沉积区 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湖盆构造相对稳定、水体扩张期半深湖- 深 湖亚相中, 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则主要形成碳酸钙沉积, 在干旱气候条 件下主要形成蒸发盐而变成盐湖环境。致密油主要分布于白云岩及 白云石化岩类、泥灰岩和泥质灰岩中尤其咸化湖泊白云岩及白云石 化岩类与烃源岩互层分布, 成为最为有利致密油发育区

致密油成藏条件及发展趋势

致密油成藏条件及发展趋势

地球致密油指蕴藏在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致密含油层中的石油资源[1-4]㊂我国致密油资源储量丰富,勘探前景良好,全国累计致密油有利勘探面积约10.3万km 2,地质资源量80亿~100亿t ,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㊂1致密油基本特征美国是致密油开发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集中在Bakken ㊁Bar -nett 和EagleFord 页岩区带内㊂国内有关致密油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四川盆地㊁鄂尔多斯盆地及松辽盆地等地有较为深入的研究㊂根据陆相生油理论总结了中国致密油类型和评价指标[5]㊂3种致密油类型包括:①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白云岩㊁白云石化岩类㊁介壳灰岩㊁藻灰岩和泥质灰岩等㊂②深湖水下三角洲砂岩致密油: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形成的砂-泥薄互层沉积体㊂③深湖重力流砂岩致密油:砂质碎屑流和浊流形成的以砂质为主的丘状混合沉积体㊂10项评价指标包括:孔隙度和渗透率㊁基质孔隙类型㊁构造背景㊁分布面积与储层厚度㊁TOC 和成熟度㊁地层压力㊁流体性质及可流动性㊁钻井深度㊁可压裂性㊁地面条件㊂2成藏条件致密油成藏不需要常规油气所必须的圈闭,在背斜㊁向斜等任何地方,只要配以良好的烃源岩及其他的特定条件均可形成致密油藏㊂由于致密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孔隙流体多呈非达西线性流,孔吼半径为纳米级,油藏不太可能发生长距离的运移,形成后也不容易散失破坏,以初次运移为主㊂致密油藏需具备以下3个条件:(1)致密储层的广覆式分布㊂(2)成熟度适中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㊂(3)致密储层与烃源岩共生层系的大范围分布㊂2.1致密储层的广覆式分布由于致密储层储集物性较差,大面积的较厚储层便成为重要条件,弥补了孤立致密油藏开采所带来的低经济效益㊂美国著名的致密油Bakken 组,储层大面积展布,达7万km 2㊂中国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咸化湖泊云质岩主要分布于湖盆中心和斜坡带附近,分布范围较广㊂四川盆地侏罗系以大安寨段介壳灰岩㊁凉高山组砂岩和沙溪庙组砂岩为主力储集层段,在平面上形成大规模连片分布的格局㊂这些致密储层在空间上的大面积分布,为致密油的大规模分布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聚集场所[6]㊂2.2成熟度适中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目前各致密油藏均发育伴生有优质烃源岩层,为致密油藏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㊂Bakken 组发育上下两套页岩,厚5~12m ,TOC 为10%~14%,干酪根以II 型为主,生烃潜力大㊂Ro 为0.6%~0.9%,热演化程度适中,有利于生油,优质烃源岩呈全盆展布㊂中国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优质成熟烃源岩广覆式大面积分布,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厚度大于200m 的地区面积达806km 2[7]㊂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多套烃源岩,其中长7油层组油页岩及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8],形成于半深湖环境,以低等湖生生物为主,有机质类型为I~Ⅱ型,TOC 值达2.87%,Ro 介于0.76%~1.11%㊂平面上展布面积巨大,约5ˑ104km 2㊂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和大安寨段两套主力优质烃源岩也呈大面积分布,有效烃源岩展布总面积为10ˑ104km 2,厚度为40~240m ,腐泥组含量为47%~79%,为偏腐泥混合型,Ro 为0.9%~1.4%,处于生油窗内㊂2.3致密储层与烃源岩共生层系的大范围分布由于致密储层的低孔低渗,烃源岩所生成的烃要克服较大的阻力才能进入储层成藏㊂在烃源岩生烃排烃过程中,常伴随有较高的异常高压,这种异常压力恰好为原油进入储层提供动力,因而致密油储层与烃源岩共生层系需要大面积分布㊂Bakken 致密油上㊁下Bakken 段烃源岩将中Bakken 段致密储层夹持其中,形成良好的源储紧邻配置㊂中国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㊁平地泉组及风城组烃源岩与细粒云质岩储集层互层分布,表现为源储一体㊁近源成藏㊁纵向上整体含油特征㊂四川盆地侏罗系五套致密储层和两套主力烃源岩层相互叠置,在纵向上形成典型的 千层饼状 结构,源储紧邻,符合致密油的源储配置关系㊂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纵向上发育多套页岩夹深湖重力流沉积砂体,相互间呈互层叠置关系㊂3发展趋势我国致密油储量丰富,但总体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形成条件及油藏特征等方面,对于成藏模式及成藏机理等研究较为薄弱㊂今后应借鉴美国致密油藏开采的成果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我国致密油藏的实际中来,相信致密油必定能够弥补常规油资源的不足,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带来新希望㊂张虎[摘要]致密油藏具有典型特征,形成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致密储层的广覆式分布㊂(2)成熟度适中的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㊂(3)致密储层与烃源岩共生层系的大范围分布㊂致密油成藏模式及成藏机理等研究较为薄弱,不利于准确预测致密油藏技术可采储量及工业开采价值,这些方面应是以后致密油藏的研究方向㊂[关键词]致密油成藏条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P618.130.2+3[文献码]B [文章编号]1000-405X (2015)-4-54-1致密油成藏条件及发展趋势(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地球|地质与矿产|[作者简介]甘辉(1989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持力度 ,以及重点做好加强研究 、注重应用 ,加强攻 关、完善 技术 ,加强探索 、突 出发现 ,控 制成 本、提 高效益等 4
方面 的工作建议 ,对 加快中国致密油发展、保障 国家油气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中国致密油 ;勘探开 发成果 ;理论认识 ;配套技术 ;面临挑战 ;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 :T El 2 2 . 2 文 献标 识码 :A
D e v e l o p me n t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Ab s t r a c t : Chi n a wa s l a t e i n t i g h t oi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Ba s e d o n c o mpr e h e ns i v e na a l y s i s , t i g h t o i l i s t h e r e a l i s t i c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中国石油持续推进致密油勘探开发理论研究与生产实 践 ,坚持搞 清资源、准备技术、突破重点 、稳步推进的致密油基
本定 位 ,取得了在鄂尔多斯 、准噶尔和松辽等六大盆地形成 了 3 个超亿 吨级 规模 储量 区、获得 6项新发现和新苗头的

批 成果 ,创新完善 了以致密 油甜 点区预测和提高单 井产量 为 目标的地震预测 、测井评价 、水 平井钻探和体积压பைடு நூலகம் 4
o i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nd a d e v e l 0 p me n t . As a r e s ul t , t h e c o mp ny a h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r e e z o ne s ,e a c h wi t h t h e r e s e r ve s e x c e e d i n g 1 0 0 mi l l i o n t o n s , nd a s i x n e w di s c o v e ie r s i n he t s i x ma i n b a s i ns l i k e Er do s Ba s i n , J u n g g a r Ba s i n nd a S o n g l i a o Ba s i n . P e t r o Ch i n a h a s a l s o c r e a t e d nd a i mp r o v e d ou f r k e y t e c h n ol o g i c a l f a mi l i e s 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he t t i g h t oi l s we e t — p o i n t z o n e s a s we l l a s s e i s mi c p r e d i c t i o n nd a l o g g i n g e va l ua t i o n t a r g e t e d a t i mp r ov e me n t of s i n g l e ・ we l l p r o d u c t i o n , nd a d e ve l o pe d t wo i n i t i a l he t o ie r s o n Ch i n a ’ S o n s h o r e t i g h t o i l a c c u mul a t i o ns . Ho we v e r , Chi n a ’ S t i g h t Oi I d e v e l o p me n t i s s t i l l u n d e r t h e pr e l i mi n a r y s ag t e . T he na a l y s i s s ho ws t h e r e a r e ou f r c h a l l e n g e s .s uc h a s h o w t o e n h a nc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t u d y , h o w t o ma k e b r e kt a h r o u g h i n k e y t e c no h l o g y , h o w t o b in r g a b o u t h i g h — e f i f c i e n c y d e v e l o p me n t , nd a h o w t o r e d uc e he t c os t . Th a n k s t o Chi na ’ S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技术创新:采 用先进的勘探 技术和设备, 提高勘探效率
和质量
加强合作:与 国内外企业、 科研机构合作, 共享经验和资

政策支持:争 取政府政策支 持,为勘探提 供资金和政策
保障
环保意识:注 重环保,采取 有效措施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风险管理:加 强风险管理, 应对勘探过程 中的不确定性
和风险
感谢观看
环保要求严格,需要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提高勘探技术,降低勘 探成本
市场需求: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 致密油勘探市场前景广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致密油勘探 的支持力度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石油公司的 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Part Two 中国致密油勘探面临的
勘探成果
发现多个致密油储层,如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成功开发多个致密油区块,如长庆油田、大庆油田等 致密油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致密油勘探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和开发效益
开发利用现状
致密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勘探技术不断进步,发现更多 致密油资源
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中国致密油勘探 进展及面临的挑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中国致密油勘探 的进展
Part Two.
中国致密油勘探 面临的挑战
Part Three.
中国致密油勘探 的机遇与挑战
Part Four.
中国致密油勘探 的对策建议
Part Five.
中国致密油勘探 的实践案例
Part Four 中国致密油勘探的对策

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

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

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致密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传统油气资源,正日益受到全球能源行业的关注。

近年来,国外在致密油勘探开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升了致密油的开采效率,也为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的新进展,探讨其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致密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致密油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接着重点介绍国外在致密油勘探开发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包括水平井钻井技术、多级压裂技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

本文还将分析国外致密油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探讨其对我国致密油产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国内致密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实现致密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概况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致密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资源,已成为国外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致密油主要分布在页岩、砂岩等致密储层中,具有低渗透率、低孔隙度等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在致密油勘探开发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成功实现了致密油的商业化开发。

其中,巴肯页岩、鹰滩页岩和尼布拉拉页岩等地区的致密油开发已成为美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

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也在致密油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包括水平井钻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和单井产量。

随着地震勘探、测井解释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致密油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致密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国外石油公司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他们通过采用环保钻井液、减少水力压裂用水量等措施,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等手段,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中国致密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致密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致密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徐立研;王胡振;张立韧;吕冲;徐秋仿【摘要】Based on the related database,research papers on tight oil in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ight oil in China was introduced,the current status of tight oil research was reviewed,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ight oil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y of papers referred to tight oil in China is limited,the theory of nanometer oil and gas should be the main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tight oi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Further,the policy fostering,fund support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are the power for tight oil research in China.%通过相关数据库对中国致密油的论文进行检索与统计,与之前进行对比,归纳了我国致密油相关的研究工作进展,综述了中国致密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表明:中国致密油论文总数少,纳米油气理论应该成为今后致密油的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的主要理论支撑;国家和企业应该多对科研机构进行相关政策促进和基金资助,促进人才培养,这样我国的致密油研究将会迅速发展.【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01【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中国;致密油;研究现状;理论支撑;人才培养【作者】徐立研;王胡振;张立韧;吕冲;徐秋仿【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第十一中队,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目前,世界范围内容易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区域已经被找的差不多了,其他剩余的大部分都位于难以开采的南北极地,大部分石油公司都转向对煤层气等一系列非常规油气进行勘探开发,非常规资源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致密油革命:看得见的未来
2014年04月01日 10:07
来源:新民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页岩气只是中国非常规油气的“甜点”。

在业界对页岩气的认知回归理性之际,应对致密油的勘探开发予以更多的重视。

■记者贺春禄
被视为中国非常规油气领域“正餐”的致密油,在过去几年间并没有获得外界应有的关注,名气“屈于”页岩气之下。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页岩气只是中国非常规油气的“甜点”。

在业界对页岩气的认知回归理性之际,应对致密油的勘探开发予以更多的重视。

继中国“页岩气革命”之后,一场静悄悄但影响深远的“致密油革命”或将降临。

致密油应“升温”
2013年中国致密气产量为3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为2亿立方米,而致密油仍然处于“战略突破”的阶段。

目前,全球已经探明的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比例为2:8。

2012年,全球石油产量为41.2亿吨,但其中非常规仅占6%。

丰富的资源量与寥寥无几的开采量,使得非常规油气成为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领域最重要的课题。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致密油是指生油岩层系的各类致密储层中聚集的石油,经过了短距离运移。

储层岩性主要包括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以及碳酸盐岩等。

目前,全球非常规油气已经形成美国、中国两大战略突破区。

来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3100亿立方米、致密油产量为1.4亿吨。

“过去十年,是美国页岩气与致密油革命性发展的黄金十年。

”邹才能说。

与美国相比,我国直到2009年才引入致密油的概念。

但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非常规油气的研究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准噶尔盆地二叠系、松辽盆地白垩系、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四川盆地等层系均不同程度发现致密油,具备规模勘探的资源基础。

邹才能指出,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陆续发现的多个5亿至10亿吨级致密油储量规模区,显示全国地质资源量已超过200亿吨。

不过,2013年中国致密气产量为3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为2亿立方米,而致密油仍然处于“战略突破”的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翟光明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也指出,当前我国致密油并未形成工业化生产。

从能源战略安全的角度分析,预计到203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70%。

“致密油作为已经获得重大突破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加快推动其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邹才能说。

无法复制的“美国经验”
与北美海相致密油相比,我国陆相致密油储层分布稳定性差、非均质性强、流动机制复杂、评价难度大,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根据2013年6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致密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美国致密油地址资源量为1363亿吨,居世界第二。

由于借鉴了页岩气理论技术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美国致密油已经实现工业化开发与快速发展——从巴肯地区到鹰滩,再到蒙特利与尤蒂卡,致密油开发连续获得重大突破,已一跃成为美国非常规油气发展的新亮点。

2012年,美国致密油产量为0.97×108吨,约占美国石油总产量的22%。

那么,中国致密油未来的产业化之路能否照搬美国的经验?
答案是否定的。

邹才能对记者指出,与北美海相致密油相比,我国陆相致密油储层分布稳定性差、非均质性强、流动机制复杂、评价难度大,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翟光明也对记者指出,美国的海相油气地质与中国陆相地质存在着极大差异。

“所以美国海相致密油勘探理论和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国,亟须发展中国陆相致密油勘探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

”邹才能说。

翟光明指出,致密油的开采必须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以及各种测试实验。

“要在不同地区做钻井实验,探索各种有效的开采方法。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启动的国家“973”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
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将立足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渤海湾和四川等五大盆地,开展基础研究以解决中国陆相致密油资源的潜力评价、有利区预测、储产量规模三大勘探生产需求,将初步建立中国陆相致密油勘探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

创新与政策双管齐下
推动致密油的勘探开发还需要技术之外的政策支持,而这也是“致密油革命”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由于致密油的“异军突起”,使得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大大下降——2012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降至40%。

而经历过“开创性发展的探索十年”后,眼下的中国致密油也进入了各方关注的重要发展阶段。

在“非常规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富集规律与资源潜力”已经被列入“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重要支持方向时,推动致密油的勘探开发还需要技术之外的政策支持,而这也是“致密油革命”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翟光明说:“致密油勘探的试验工作需要大量资金,希望国家能给予相应的扶持。


他指出,开采致密油所采用的水平井压裂方法不仅对技术要求高,成本也很高,“一般的民营企业根本无法承受投资的风险”。

当前,即便大型油田面对致密油的开采也非常谨慎。

由于勘探研究与开采技术的不成熟,若单纯从油田投入产出性价比衡量,致密油的开采会导致巨大的资金缺口。

翟光明告诉记者,所以一些大油田并不愿意率先进行致密油的开采,“也许在这些油田的犄角旮旯里开采的常规石油都比致密油产量要高。

那么,何必非要开采会导致亏损的致密油?但是,致密油的开采打开了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大门,绝不能用单纯的产量来衡量价值”。

因此,他建议国家应当在政策方面向致密油开采企业倾斜,比如制定补贴政策、减免税收等等。

邹才能也表示:“致密油对中国油气工业中的石油稳定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和国家政策支持。


非常规油气面面观
煤层气
煤层气已经成为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重要领域,全球75个有煤炭储量国家中已经有35个国家开展了煤层气研发,其中约半数进行了煤层气专项勘探和实验开采。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地面煤层气开采试验获得成功,并快速进入规模发展阶段,2012年煤层气产量达470×108立方米。

加拿大、澳大利亚煤层气经过20多年探索,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产量规模分别在80×108立方米和50×108立方米左右。

中国煤层气经过近20年勘探与开采试验,2006年开始快速发展,2012年产量达到26×108立方米。

致密气
目前,全球致密气产量约占非常规气产量的75%。

美国已经在23个盆地发现了900多个致密气田,可采储量5×1012立方米,生产井超过1×105口。

2012年产量达1630×108立方米,约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4%。

中国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发现了一批致密气田,已经累计探明致密气地质储量为3.6×1012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40%;2012年致密气产量约300×108 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28%。

致密油
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致密油又被称为“黑金”,具有低密度的特点,主要赋存空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源岩内部的碳酸岩或碎屑岩夹层中,另一类为紧邻源岩的致密层中。

致密油的开发方式与页岩气类似,多采用水平井压裂技术。

目前,美国为目前开采致密油最成功的国家,主要产层包括巴肯页岩、尼尔布拉勒页岩、巴奈特页岩和鹰滩页岩,已经探明储量6.4×108吨。

页岩气
页岩气已经成为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热点领域。

页岩气被发现得很早,1859年美国第一口天然气生产井就是页岩气井,但长期被视为裂缝型气藏,发展一直很缓慢,直到2001年页岩气产量才达到103×108立方米。

进入21世纪,随着水平井和多段压裂技术进步与工业化应用,以美国为代表、页岩气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页岩气产量突破200×108立方米,2010年突破1000×108立方米,2012年已经达到2710×108立方米,约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0%。

页岩油
页岩油可能将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发展的潜在领域。

页岩油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喉页岩地层中的石油,石油原位滞留,基本未经历运移,与经过短距离运移的致密砂岩油和致密灰岩油不同。

目前,页岩油尚未获得工业化生产。

中国发育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已发现页岩纳米级孔喉系统和裂缝页岩油。

北美海相页岩气突破的技术路线和成功经验,为中国陆相页岩油工业化突破提供了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