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三品质测井定量评价方法课件
三分量磁测井ppt课件

17
井底异常 图11分别为北倾顺层磁化、南缓倾及垂直磁化条件下薄板体上方不同位置钻孔的ΔZ、 ΔH曲线。由此可见ΔZ曲线负开口、而ΔH正开口,继续钻进一般不能见矿;ΔZ曲线正 开口、而ΔH负开口,见矿可能性较大;ΔZ、ΔH曲线都正开口、或都负开口,则不能确 定,要结合其它资料判断矿体的产状及结合磁化方向具体分析。当所测井段异常仅出现 逐渐变化趋势,因异常段太短难以判断时,则应继续钻探。
24
25
26
ΔZ曲线在480-710米段呈反S形异常,ΔH′呈以负值为主的似不对称反S形;根据形态 及定量计算推断认为:些异常为一旁侧磁性体上端的反映、钻孔相对磁性源上端位置 为东偏南,深度约590-600米,水平距离约35米。在此主体异常上于540-545米叠加 了一剧烈跳动的局部异常,推断为钻探漏掉的微薄层磁铁矿体。
13
近南北走向 走向两侧的钻孔其ΔZ曲线与垂直磁化相当,垂直磁化二度体曲线如图7,可看出垂直磁 化时只要相对钻也位置一样,即使产状不同,ΔZ曲线形态仍相近。这时可利用ΔH曲线断 判矿体所在方位,ΔH曲线零值以上极值对应的方向即矿体所在方位。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受二度体上端(即矿头)负磁荷面影响的曲线特征;矿尾(下端)则 是受正磁面影响的磁场特征,其形态正好与之相反,ΔZ曲线一般呈正S形。
X
|
Y
(Y正 , X 正) (Y负 , X 正) (Y负 , X 负) (Y正 , X 负)
9
井中磁测参数计算
计算ΔH⊥、ΔH∥
N
H
A
O
H //
H
H H cos(A )
H || Hsin(A)
10
简单规则形态磁性体的初步解释 (1)点磁极
- ΔZ +
石油钻井井眼轨迹质量评价课件.ppt

Dz
Di1
Di JVi
Di1 JVi1
( JVz
JVi 1 )
Nz
Ni1
Ni JVi
Ni1 JVi1
( JVz
JVi 1 )
Ez
Ei1
Ei JVi
Ei1 JVi1
( JVz
JVi 1 )
J D Dt Dz
JS (Nt Nz )2 (Et Ez )2
靶心距: J (Dt Dz )2 (Nt Nz )2 (Et Ez )2
Vz Co
二维定向井、水平井垂直靶的中靶计算
中靶点坐标:
• 计算靶心距:
纵偏距:
Dz
Di1
Di Vi
Di1 Vi 1
(Vz
Vi 1 )
Nz
Ni1
Ni Vi
Ni1 Vi 1
(Vz
Vi 1 )
Ez
Ei1
Ei Vi
Ei1 Vi1
(Vz
Vi 1 )
J D Dt Dz
横偏距: JS (Nt Nz )2 (Et Ez )2
3.轨迹符合率计算
韩志勇 2004/11/18
轨迹符合率计算
• 水平距离的计算:
– 计算每一个测点到设计轨道上的水平 距离。计算方法可采用水平扫描的办 法。
– 水平扫描,就是过每个测点,作水平 面,k可求得该水平面与设计轨道线的 交点。该测点到该交点的距离,就是 水平距。
– 由于设计轨道是已知的规则曲线,所 以水J A
100%
(A为靶圆半径)
靶心距:J
J
2 D
J
2 S
(Dt Dz )2 (Nt Nz )2 (Et Ez )2
测井技术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5mv|+
泥
自然电位 原状地层
侵 入 带 ( 稀 溶
浆 ( 稀 溶 液 )
液
)
泥岩 砂岩
泥岩
1、自然电位测井
•曲线特点
砂泥岩剖面: 泥岩处 SP曲线平直(基线) 砂岩处 负异常(Rmf > Rw )
负异常幅度 与粘土含量成反 比,Rmf / Rw 成正比
曲线应用
① 划分岩层界面 ② 确定渗透性岩层 ③ 确定水淹层
是否含气,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和矿物 成分; • 3.计算地层的泥质含量
补偿中子和中子伽马测井
•基本原理
中子源快中子地层介质热中子
补偿中子测井(CNL ):测量地层对中子的减速能力,测
量结果主要反映地层的含氢量。
中子伽马测井( NG ):测量热中子被俘获而放出中 子伽马射线的强度。
两者均属于孔隙度测井系列。
曲线应用
①确定岩层界面 ②划分渗透层 ③确定岩性
①确定岩层界面 曲线应用
由于它电极距小,紧贴井壁进行 测量,消除了邻层屏蔽的影响,减小 了泥浆的影响,因此岩层界面在曲线 上反映清楚。分层原则是用微电位曲 线的半幅点来确定地层顶底界面。对 于薄层,必须与视电阻率曲线配合, 才能获准确结果。
②划分渗透层
油开井测井系列
1:500测井 项目
(全井)
1:200测井项目 选测项目 (目的层段)
1 双感应
1 双感应—八侧向 地层倾角
2 声波时差 2 声波时差
3 自然电位 3 补偿密度
4 自然伽马 4 自然伽马来自5 井径5 自然电位
6 井斜
6 微电极
7 4米电阻率
8 井径
自然伽马能谱 补偿中子 地层测试
油气测井解释技术培训PPT课件

评价储层最重要的是评价储层中所含流体性质,采用饱和度评价储层的含油性。
1、含水饱和度
岩石含水体积占其有效孔隙体积的百分数(Sw) ,Sw=Swirr+Swm 。
2、含油饱和度
岩石含油气体积占其有效孔隙体积的百分数(So或Sg), Sw+ So( Sg)=1。
当含水饱和度很高即含油气饱和度很低时,有的有效渗透率接近于0,饱和度为
-0.035 -0.035
0.00 0.035 0.02 0.005 -0.005 0.49 0.04 1.00 1.00
φma
CNL (小数)
-0.05 -0.05 0.00 0.085 0.065 0.04 –0.02
-0.01 1.00 1.00
14
四、声速测井
不同流体介质声速
流 体 介 质 密 度 , 1 0 3 k g / m 3声 速 ,V P ( m / s )
测井解释技术
二零一三年五月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一、单井储集层评价 二、地层评价测井技术 三、自然电位测井 四、声速测井 五、电阻率测井 六、放射性测井 七、气井解释方法和标准
(二)岩性评价
储集层的岩性评价是确定储集层岩石所属岩石类别,计算岩石主要矿物 和泥质含量。
①岩石类别 地质上把储集层岩石分为:碎屑岩、碳酸岩、其它岩。测井上分为砂岩、 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石膏、盐岩等(表)。 ②泥质含量和矿物含量
泥质含量是岩石中颗粒很细的细粉砂(﹤0.1mm)和湿粘土的体积占岩 石的百分数。(GR、CGR、DEN、CNL、SP)
常规测井资料解释评价PPT文档资料

根据岩石的物理特性采用各种专门的仪器、设
备,沿井眼剖面测量井下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和井
眼的技术状况,以解决地质和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
它是应用物理学原理解决地质和工程问题的一门边
缘性技术学科。
.
2
地球物理测井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始终贯穿于石油地质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全过程。
地质学:测井是一种地下勘探的绘图技术,测井结果
汇报内容
一、概论 二、常规测井方法及曲线 三、岩性识别 四、油气水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 五、油层图版的制作及应用.Biblioteka 1概论起源
测井起源于法国,1927年法国人斯伦贝谢兄弟
发明了电测井,开始在欧洲用于勘探煤和油气;我
国第一次测井是由翁文波先生于1939年12月20日在
四川巴县石油沟油矿1号井实现的。
定义
油,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检查油井的生产状况等等。
.
3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简介—岩石物理特性
电法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侧向测井 感应测井 电磁波传播测井
放射性测井
自然伽玛测井 利用伽玛射线源的测井 利用连续中子源的测井 利用脉冲中子源的测井
非电法测井
声波测井
声波速度测井 声波幅度测井 声波全波列测井
放射性测井:是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和井内介质(套管、水泥等)的核 物理性质,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寻找石油等有用矿藏,研究油田勘探、开 发及油井工程的一类测井方法。
中子测井:利用中子和地层相互作用的各种效应,来研究钻井剖面地层性 质的一类测井方法。
.
8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的组成 井眼中的自然电位主要是由扩散电位和扩散吸附电位 组成的。
24
自然电位测井 —计算地层水电阻率的图版
《石油测井技术》PPT课件

ppt课件
25
测井方法与测井系列
双感应测井
➢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 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 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 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 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 曲线。
➢ 感应测井曲线的应用:① 划分渗透层。② 确定岩层 真电阻率。③ 快速、直观 地判断油、水层。
ppt课件
26
油层:
RILD> RILM> RFOC
ppt课件
16
自然电位正异常
• Rmf<Rw时, SP出现正异 常。
• 淡水层Rw很 大(浅部地 层)
• 咸水泥浆 (相对与地 层水电阻率 而言)
ppt课件
17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 与自然伽马、 微电极曲线具 有较好的对应 性。
ppt课件
18
自然电位 曲线在水 淹层出现 基线偏移
ppt课件
复杂碎屑岩地层。
ppt课件
47
裸眼井测井系列的选择
• 测井系列选择原则
–能体现其先进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能有效地划分储层;具有不同径向探测能力,能有
8
测井技术的分类
• 裸眼井测井 • 套管井测井-注入剖面、动态监测等 • 工程测井-井斜、固井评价等 • 其它测井项目-井壁取心、地层测试等
ppt课件
9
测井资料的应用
由于测井观测密度大、分辨率高、纵向
连续性好,具有综合信息和技术优势等,
因此成为地层评价的主体,是油气资源评
价和油藏管理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手段。
的
80年代末 和Conrad完发明了连续记录仪。
发 成象测井
展
90年代末
信息测井
21世纪
ppt课件
4
致密储集层裂缝常规测井识别、描述与评价30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 与评价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第13章 用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基本方法

第十三章 用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含油性的基本方法我们讲到了储集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评价的基本方法,但储集层评价的最终目标仍然在于储集层含油性的评价。
储集层含油性的评价包括人工解释、计算机解释,它都要求利用测井资料对油(气)、水层作综合解释,它是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测井技术发展至今,从简单的纯岩石模型,发展到泥质砂岩储集层评价,到复杂岩性储集层评价等,含油性的评价手段也日臻完善。
从解释方法上,仍可以归为三大类:定性解释、定量解释以及快速直观解释。
§13-1 储集层含油性的定性解释一、油层最小电阻率法 1、油层最小电阻率指油层电阻率的下限,当储层的电阻率大于这个值时,可判断为油层。
2、适用条件对于某一特定的解释井段(测井资料的常规解释中,通常将井剖面地层划分为几个解释井段,每个解释井段内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地层水矿化度相对稳定(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这个方法的局限性也就在于它忽略了岩性、物性的影响,而不同储集层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往往是有变化的。
3、油层最小电阻率的确定方法 (1)估算法根据阿尔奇公式,对于纯地层来说:mwt m w S b R R I aR R F ====00φ得到:nwm S abRwRt ⋅=φ假如:某地区,目的层的孔隙度在25%左右,地层水电阻率Rw 在0.1欧姆.米,如果油水层饱和度的界限定位50%,利用阿尔奇公式,a=b=1,m=n=2,则油层的最小电阻率为6.4欧姆.米。
因此,如果目的层的电阻率测井值在6.4欧姆.米以上,则该层可能为油层。
但这种方法忽略了岩性、物性的影响,而不同储集层的泥质含量、孔隙度往往是有变化的。
(2)统计法我国油田泥质砂岩储集层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水饱和度的界限各不相同。
泥质附加导电性,造成地层的导电性增强,使得不同泥质含量的地层最小电阻率也不一样,现场上用的较多的是统计法确定地层的最小电阻率。
测井曲线中(Which one can reflect effectively the shaly content?),因此,通常采用(SP,GR)相对值反映泥质含量的高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
孔隙度=11.34%
100
渗透ppoerrm率.=.1==10..0314.81%69×m10D-3μm2
岩石组分精细评价
元素俘获ECS/自然伽马能谱
孔隙结构定量评价
高精度核磁共振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评价 元素俘获+高精度核磁共振
裂缝、微裂隙识别
微电阻率扫描/偶极横波
岩石力学、地应力分析 偶极横波/阵列声波+微电阻率扫描
压裂裂缝检测
过套管偶极横波测井
基本测井项目
高精度数控组合
基本测井系列:高精度数控+自然伽马能谱+电成像+核磁共振 关键井测井系列:高精度数控+电成像+元素俘获+核磁共振+偶极声波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示意图
ZH30井长7全岩剖面综合解释成果图
干酪根 孔隙
绿泥石
石英 +
长石
方解石 +
白云石
伊利石
地层对于测井仪器的响应方程表示为:
b 1V 12V 2 iVi mVm
t t1V1t2V 2 tiV i tmVm
CNLCNL1V 1 CNL2V 2
……
1 V1V 2 V i
CNLiV i
10.33
YP2井
11.3
10.52
9.92
6
X233井
4
4.1
2.7
2.2
2
2.0
1.9 1.7
1.7
1.5
1.3 1.2
1.2
1.0
0 第1个月 第2个月 第3个月 第4个月 第5个月 第6个月 第7个月 第8个月 第9个月 第10个月 第11个月 第12个(月时间)
2、致密油测井评价技术难点
ECS确定岩石组分流程图
M53井长7全岩剖面综合解释成果图
伽马能谱 元素产额
Wi F
Yi
Si
F[Xi Yi ] XKWK X W Al Al 1 i Si
元素含量 ECM
MC1E
矿物含量
长 7
基于常规资料+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建立致密油最优化解释模型,开展全剖面岩
矿组分精细解释,与X衍射分析值吻合较好。
CH96井长7测井采集系列及 “三品质”测井评价综合图
常规测井解释剖面
元素俘获 岩性剖面
FMI 岩性剖面
元素俘获+核 磁 有机碳含量
计算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评价
阵列声波 岩石力学评价
1、储层品质评价
全剖面岩石组分精细解释
通过X衍射全岩分析数据来标定ECS模型处理参数,定量解释砂质、钙质、泥
质组分,计算合理的岩性剖面。
评价致密油资源量、落实储量 寻找富集区分布 为工程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烃源岩品质(SQ) 储层品质(RQ) 完井品质(CQ)
富集区评价 ×水平井钻井 ×体积压裂 = 效益开发 致密油效益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测井技术攻关需突出:
针对性+综合性
二、致密油“三品质”测井评价方法
针对致密油地质与工程应用需求,重构了测井评价参数体系,包含储层品质、 烃源岩品质及完井品质评价的12项参数。
致密油"三品质"测井定量评价方法
汇报提纲
一、引 言 二、致密油“三品质”测井评价方法 三、测井属性参数建模及甜点优选 四、下一步攻关方向
一、引 言
1、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发育典型 的致密油,致密油层与优质烃源岩源储 共生、源内成藏,主要分布在深湖-半 深湖相重力流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中。
烃源岩分布广,油源条件优越 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 源储配置好、油藏规模大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分布图
三角
半 深 湖
三角洲前缘致密油 勘探区带
洲 前 缘
重力流砂体致密油 勘探区带
深 湖
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
长7致密油前期试油工艺以小规模加砂压裂为主,单井试油产量偏低,根据288 口井统计,试油产量主要集中在4~10t/d,平均5.9t/d,未投入开发。
0.5 0.4 0.3 0.2 0.1
0 0.1
0.015
0.01
原始测井信号 提高信噪比后 残余油校正后
1
10
100
T2(ms)
残余油校正后 原始测井信号
P型
1000 10000
CMR
0.005
0
0.1
1
10
100 1000 10000
T2(ms)
核磁测井降噪处理与含油校正效果
ZH233井长7P型核磁测井校正前后对比图 M53井长7CMR测井含油校正前后对比图
低渗透油藏
致密油藏
孔隙度、渗透率低
共
矿物成分复杂,孔隙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性
岩电性质复杂,油层识别评价难度大
无自然产能,都需压裂改造
……
差
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 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
以深湖-半深湖相重力流沉积为主 储层岩性为粉砂-细砂岩、泥质粉砂岩
异
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孔为主
孔隙类型以溶孔、微孔为主
性
渗透率一般大于0.3mD,喉道中值半 径一般大于0.1μm
渗透率小于0.3mD,喉道中值半径主要 集中在0.05~0.15μm
源外成藏为主
源储共生,源内、源储接触成藏
致密油测井在信噪比、对比度、适应性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3、致密油测井评价技术需求
由于致密油地质特征与开发方式的特殊性,测井技术面临新的需求:
Vm
CNLmVm
将干酪根作为岩石体积模型的一部分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评价
在降噪基础上研发了核磁测井油气 校正方法,改善了孔隙度计算精度和T2 谱质量。
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流程 核磁测井降噪处理
岩心标定 结合常规
核磁测井油气影响校正 提取孔隙结构参数
孔隙结构测井综合评价
孔隙度分量(f)
孔隙度分量(f)
储层品质敏感参数 烃源岩品质敏感参数 完井品质敏感参数
孔隙结构与可动油测井评价 有利微相与成岩相测井评价 储层非均质性测井评价
TOC测井评价 烃源岩丰度分类评价
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评价 脆性参数测井评价
地应力参数测井评价
致密油针对性测井采集系列
储层特征及评价需求
特殊测井项目
岩相岩性、薄层识别
微电阻率扫描
2011~2012年,针对陇东X233井区长7致密油开展了水平井体积压裂试验,部署 水平井10口,日产油均大于100方,展现了致密油良好的开发潜力。
YP2、X233井前十二个月试采曲线(时间拉齐)
(吨) 16
14
12 10 8
15.02
14.19
13.57
12.45
13.45
13.47
13.6
10பைடு நூலகம்82
通过分类J函数方法,利用核磁测井T2谱构造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喉道中值半 径和可动流体饱和度,实现了孔隙结构连续定量评价。
T2谱计算毛管压力曲线公式:
J(Sw)
p (Sw) C
c
cos
m1 n
2
T22lm
ZH30井长7段核磁测井孔隙结构解释成果图
核磁毛管压 力曲线
Mercury injpercetsisounre, 压力 MPa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