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因胡乱停放,妨碍交通,而成为城市“新疮(chuāng)疤”。

B. 作家木心曾说,择友须“试之以财”,因为有些人一见利就原型毕露,或视亲情为飘渺(miǎo)浮云,或弃法律如敝履(lǚ)。

C. 如同喜马拉雅山巅(diān)的皑皑白雪锁闭着汹涌(yǒng)洪水,静寂无声的图书馆也围拦着随时会一泻千里的思想的江河。

D. 在深邃无涯的书海里,我们都是一叶扁(piān)舟,永远不知此岸和彼岸的距离有多远,只是凭感觉寻一处适合自己的港湾,做着短暂的停泊(pō)。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位于杭州湾产业带关键位置的钱塘新区,是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肩负着培育杭州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B.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

C. 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

D. “5G+医疗”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2020金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金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3.蜂蝶纷纷过墙去,(王驾《雨晴》)4.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5.柳永《蝶恋花》中“,”两句因情感真挚,荡气回肠,成为千古名句。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一9题。

(12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过零丁洋》的作者是。

除《鱼我所欲也》外,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出自《孟子》的文章还有《》、《》。

(3分)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叙写了诗人“寒窗苦读;进入仕途”一件大事。

B.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的命运。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表明诗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9.《过零丁洋》中“,”与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的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

(12分)王安石与游客王安石退居金陵。

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

遇数客盛谈文史,辩说纷纭。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1.名句默写(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2)____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3)毅魄归来日,____________________。

(《别云间》)(4)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5)现在我们常用柳永《蝶恋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对理想的执着态度。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甲)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甲诗中“汗青”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

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

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3.0分)1.选出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 殉职(xùn)星宿(sù)鼓噪(zào)劫后余生(jié)B. 坍塌(tān)端详(xiáng)装载(zǎi)水泻不通(xiè)C. 矩形(jǔ)斟酌(zhuó)功勋(xūn)毋庸赘言(wú)D. 累世(lěi)放纵(zhòng)颠簸(bǒ)相题并论(tí)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好习惯对人意义________,但习惯并非________,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成功。

关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________.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以此告诚后人: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________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的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好习惯,益终身。

”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A. 深刻轻而易举真知灼见凡是B. 深刻一蹴而就远见卓识凡是C. 深远轻而易举远见卓识大凡D. 深远一蹴而就真知灼见大凡3.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①巴黎圣母院大火警我们,烈焰无情,我们要倍加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杜绝任何侥幸心理,要以最大的努力、最极致的技术和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②而这样的开放和运营,必须建立在安全充分保障前提之下。

③古建筑是属于全人类的瑰宝,其开放和运营的初衷应是服务公众,而非过度商业化。

④唯有如此,才算是恪尽职守,才算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子孙后代。

A. “任何”是副词,“初衷”是形容词,“烈焰无情”是主谓短语。

B. “而这样的开放和运营,必须建立在安全充分保障前提之下。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版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9.0分)1. 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 _________ 。

(宋?王安石《元日》)______ ,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们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自己受环境影响找借口,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 ”来反驳。

诗歌要有感情地朗诵。

同样是感叹语气,陆游的“ ____________ , ______ ”(《游山西村》)可以读出惊喜之情;杜甫的“ ___________ ,_______ ”(《望岳》)可以读出豪壮之情。

根据文言文中“阴”“阳”所指的山水位置可知,与高淳毗邻的“湖阳”应该在古丹阳大泽的岸。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 小题,共3.0 分)2. 几个同学相约暑假里去游览故宫,他们关注了故宫的数字化平台,先来了一次足不出户的“故宫之旅”,邀你参加。

小永关注了故宫微博。

小永想把最近的一则内容(见上图)准确地读给大家听,请为其中几个字注音。

轻薄._..__._._._.絮.状______ 魅.力______请你任选下面一种字体临写这则微博介绍的文物名称。

小桠在微信中发现了小程序“见大臣”。

小桠试着与里面的“大臣”互动了一下(如图)。

请你分析一下“大臣”的应对技巧。

小淳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小淳在其中推送的文章里看到一个表情包(如图),在下面情景中使用了。

请你根据提示,用生动的描写补全这个情景。

双休日,小淳独自在家做了很多事,中午,妈妈打电话来。

他说:“ _____________ 。

”然后,他发了这个表情包给妈妈,把妈妈逗乐了。

妈妈表扬了他,回来时,还给他买了最喜欢吃的水果。

你参与网上“故宫论坛”的讨论。

网友一:我小时候常到午门外广场上练习骑自行车,对博物院却没有什么印象,倒是最近看了《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这些电视综艺节目,关注了故宫数字化平台的各种创意产品,对故宫又有了兴趣,想再去看看。

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D.有误,甲词没有强调勇气是作战取胜的关键;
故选A。
【4题详解】
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句式特点等。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既,已经。既克,战胜齐军后。故,原因。句中加点词“其”代的是曹刿。
(4)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江仙》)
(5)文中直接表达两难情况下作者选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答案】(1).脉脉不得语(2).会当凌绝顶(3).浅草才能没马蹄(4).吹笛到天明(5).二者不可得兼(6).舍生而取义者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曹刿论战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点睛】《曹刿论战》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______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 。

荡胸生曾云,______ 。

(杜甫《望岳》)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______ ,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______ ,儿女共沾巾。

(王勃《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______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口语交际。

哭嫁是川北等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

(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织麻同麻篮啊,磨坊同岩磨……今日我要离娘走,临行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衔泥何时得回头?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沿石板路前行,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还有一片松林,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yǎn)然进入世外桃园。

尘世间的一切声响都(xiāo)声匿迹,俗世中的一切事务都了无(jī)绊,感受到的只有静谧、肃(mù),好一个安祥的世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ǎn)______ 然②(xiāo)______ 声匿迹③(jī)______ 绊④肃(mù)______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 改为______ 改为______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名著阅读下列关于《西游记》、《朝花夕拾》、《小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乌云压顶夜森森,塔铃儿响声声。

2020中考二模考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

2020中考二模考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部编版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氛.围(fèn)症.结(zhèng)积攒.(zăn)咬文嚼.字(jué)B.眺.望(tiào)木讷.(nè)埋.怨(mán)忍俊不禁.(jīn)C.塑.造(sù)飘逸.(yí)殷.红(yīn)骇.人听闻(hài)D.隽.永(juàn)附和.(hè)累赘.(zhuì)汹涌澎湃.(pài)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谧葱茏脍灸人口跌宕起伏B.急躁取缔融会贯通深恶痛嫉C.履行睿智直截了当谈笑风生D.磅礴恬淡开天劈地一筹莫展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词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

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

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

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无所适从鄙夷不屑毫厘不爽B.削足适履鄙夷不屑屡试不爽C.削足适履匪夷所思毫厘不爽D.无所适从匪夷所思屡试不爽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会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养老改革”“环境治理”等热点话题。

B.如今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各种“山寨”如日中天....,工商部门明确表示要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下大力气整顿经济市场。

C.他们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流逝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归雁入胡天。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曹刘。

▲。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

此之谓大丈夫。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蜷.曲(juăn)熟稔.(rěn)祈.愿(qí)惩.恶扬善(chĕng)B.雏.形(chú)亘.古(ɡènɡ)嗔.怒(chēn)心无旁鹜.(wù)C.回溯.(shuò)戏谑.(xuè)慰藉.(jí)通宵.达旦(xiāo)D.缄.默(jiān)羸.弱(léi)懊.悔(ào)风雪载.途(zài)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4分)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静是要经过(▲)的,古人叫作“习静”。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

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静是合乎人道,也是顺乎自然的。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锻炼锻造扰攘繁杂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二阅读(57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7分)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

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知猎狗乎?"曰:"知之。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

《史记•萧相国世家》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停顿,共三处。

(3分)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何数.以吏事护高祖(▲)⑵屠烧咸阳而去.(▲)⑶臣等身被.坚执锐(▲)⑷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常左右..各四,共八扇..之左右B. 诸.君知猎乎投诸.渤海之尾C. 徒.持文墨议论诸君徒.能得走兽耳D. 语.在《淮阴侯》事中此中人语.云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⑵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9.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何文采出众,有识人之明。

因为写公文周密没有瑕疵,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

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就觉得他不一般,经常帮助他,并在他去咸阳服役时多给了他两个大钱。

B.沛公进入咸阳以后,为了犒劳将领任他们争抢瓜分珍宝钱财,唯独命萧何接受秦朝丞相府御史府的法律文献,并把它收藏起来。

C.高祖平定天下,论功行赏。

群臣争功,对高祖封萧何为都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不服。

高祖以猎人与猎狗比喻,并用追随自己打天下的人数来说服功臣。

D.本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人物塑造极具个性,符合鲁迅对《史记》的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古诗词赏析。

(3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前两句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舞”字化静为动,描绘了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的情景,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

B.“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一位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殷切赞美。

C.“九万里风鹏正举”,作者联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D.本词气势磅礴、格调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三)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

(10分)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乡村人各个安居乐业。

到了洪武四年,秦老又进城里,回来向A道:“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了。

我带了一本邸抄来与你看。

”A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太祖大怒,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

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A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说着,天色晚了下来。

此时正是初夏,天时乍热,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

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

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

A左手持杯,右手指着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

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A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

少顷,风声略定,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

A 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当夜收拾家伙,各自歇息。

11.上文语段出自▲(朝代)▲ (作者)的《▲》。

(3分)12.选段中的A指谁?请简要概括他的性格特点(至少两点)。

(3分)▲13.选文中A说“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请你结合整本书的阅读,结合一个具体人物的基本情况谈谈“这个法却定的不好”的原因。

(4分)▲(四)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4~16题。

(10分)找到自己的“燃”点宋威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

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

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

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

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

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

“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

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

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

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

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

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

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

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14.作者在文中阐述的“燃”的含义是什么?(3分)▲15.请分析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分)▲16.结合第③④⑤段,请你分条加以概括如何处在“燃状态”。

(3分)▲(五)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7~20题。

(17分)温暖的墙根儿陈晔①冬天蹲墙根儿晒太阳是乡村的一道风景,历史悠久,成为一幅北方山地的民俗图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