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八年级上册历史:精品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 第9课 辛亥革命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 第9课  辛亥革命1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教师强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进步潮流的闸门。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板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革命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武昌起义;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技能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三、教学法指导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讲述: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这堂课就来看看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讲授新课]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列表归纳武装起义的史实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结果或意义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黄花山岗起义1910年黄兴等人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黄花岗起义(1)学生讲述黄花岗起义的概况(2)出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3)出示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2018年秋新修订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9课 辛亥革命

2018年秋新修订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 第9课  辛亥革命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孙中山
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不半载而武昌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
武昌革命并寿。”高度赞扬了某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这次起义是( A.武昌起义 C.镇南关起义 ) B B.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3. “壮哉! 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 天 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 首义”的主力军是( B ) A.同盟会会员 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 B.倾向革命的新军 D.工人和农民
二、武昌起义
1.领导机构: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 城内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 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 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 攻占总督衙门。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拉开了整个辛亥革命的序幕。
绍兴起义
秋瑾得知安庆起义失 败的消息,拒绝一起 撤离绍兴的劝告,表 示“革命要流血才会 成功”,她遣散众人, 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14日下午秋瑾被捕, 她坚不吐供,仅书 “秋风秋雨愁煞人” 以对。7月15日凌晨, 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 轩亭口,时年仅32岁。 秋瑾
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 战。参加起义者,都是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他们奋不顾身, 勇往直前,视死如归,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激励了越 来越多的民众投身革命。
11月下旬,全 国一半以上的 省份宣布独立,
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 辛亥年,史称 “辛亥革命”。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一、学习目标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萍乡、浏阳、澧陵萍浏醴起义2.广西起义3.文学社共进会4.君主专制制度三、合作探究1.(l)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新课标人教版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二、【自主先学】(12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读导入栏(小红字部分)明确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时间、。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那些起义?每次起义的时间、地点?明确每次起义的结果?(2)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建立: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

3人物:推举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历史意义:三、【展示点拨】(15分钟)(一)分组探究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4.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5.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6.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7.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8.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9.总结本课内容。

(二)展示点拨。

四、【知识整合】(5分钟)兴中会:1894年。

创建地点。

创建革命党时间:年,地点:。

纲领:“”同盟会影响:。

机关报:《》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一、学习目标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萍乡、浏阳、澧陵萍浏醴起义2.广西起义3.文学社共进会4.君主专制制度三、合作探究1.(l)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版.doc

《辛亥革命》教案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

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时间领导者起义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较大的反清革命斗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因而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

安庆绍兴起义区别于同时代的革命起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皖浙两省的联合起义。

广西起义的指挥机关设在越南河内。

)(徐锡麟,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明,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革命党人,曾在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她与革命党人徐锡麟约定,分头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起义反清,1907年因起义事泄露被捕,秋瑾从容就义。

(完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完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第9课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是经过、性质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

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

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二)讲授新课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时间1906年冬领导人同盟会刘道一、蔡绍南地点江西湖南交界萍乡、浏阳、醴陵经过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2.安庆起义时间1907年夏领导人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经过:徐锡麟率领起义人员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结果起义失败3、广西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经过: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结果失败4.广州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黄兴等人经过: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

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A.萍浏澧起义B.浙皖起义C.黄花岗起义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