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整理版西游记部分

合集下载

西游记知识表格整理

西游记知识表格整理
相关情节
刺杀黄袍怪
最终成就
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人物姓名
孙悟空
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自封“齐天大圣”。
人物背景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
人物性格
坚持正义、嫉恶如仇,机智灵活,执著略带倔强,桀骜不驯,勇敢机智,神通广大,百折不挠,敢作敢当,嫉恶如仇。
相关情节
1大闹天宫;②三打白骨精;③车迟国斗法;④女儿国遇难;
⑤真假美猴王;⑥智取红孩儿;⑦三调芭蕉扇;⑧五庄观偷吃人参果;⑨孙悟空四探无底洞;⑩孙悟空传艺玉华洲
西游记知识表格整理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魔小说。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第二部分是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唐僧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是第十三至第一百回,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得成“正果”的故事.
相关情节
①八戒大战流沙河;②八戒智激美猴王;
最终成就
封号为“净坛使者”
人物姓名
沙和尚
又名沙悟净
人物背景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
人物性格
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肯吃苦,憨厚老实,忠心耿耿,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没有主见。
人物姓名
唐僧
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唐太宗赐姓唐.
人物背景
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人物性格
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知识点汇总(表格版)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知识点汇总(表格版)
唐僧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而又胆小懦弱,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残忍地处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空。
唐僧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作者对他是批评多于肯定。这一点是《西游记》和传统的取经故事一个很大不同之处。
艺术成就
人物形象
《西游记》着重表现了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突出地表现了他在跟妖魔作斗争中显示出的坚强的斗争决心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例如,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怪的本来面目;他总是除恶务尽,从不心慈手软;斗争中注重了解敌情,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根据不同的斗争对象,变换不同的策略和战术,等等。凡此,都是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长期社会斗争经验的艺术概括。
真假美猴王
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三调芭蕉扇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协力,赶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法,借天兵神力,降伏三怪,扑灭了大火。
主要人物除孙悟空外,比较突出的是猪八戒和唐僧。
猪八戒是一个有缺点而又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憨厚纯朴,能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是孙悟空斩妖除怪不可缺少的助手。但他贪馋好色,自私偷懒;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定性,一遇困难就要散伙回家;嫉妒心强,好拨弄是非。他的小聪明具有一种憨厚本色的特点。
作者对他弄巧成拙的嘲笑,表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小生产者落后意识的善意批评。

(完整版)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完整版)《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西游记》知识点整理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四大名著整理版西游记部分

四大名著整理版西游记部分

1.《西游记》最早的署名是?答案:华阳洞天主人2.下列哪一个不是元杂剧《西游记》的情节?A.三打白骨精B.过女儿国C.过火焰山D.收白龙马答案:A。

元杂剧作者是杨景贤,情节为唐僧出身,启程,收徒,过女儿国与火焰山,最后取经成功。

判断: 现存的《西游记》杂剧,研究者多数推定是明初杨景贤所作。

——是3.“魔以心生,亦以心灭”是哪个派系的说法答案:佛家4.从()开始,近代小说研究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吴承恩,但是,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对此表示怀疑答案:鲁迅。

见《中国小说史略》判断:现在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是5.在《》里,已经出现了后来孙悟空形象的前身猴行者。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B.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C.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传D.大唐西域记答案:A。

宋末元初。

还出现了沙僧形象的前身深沙神6.下列哪一个不符合奋斗精神的主题?A.孙悟空大闹天宫B.唐僧西天取经C.唐僧历经磨难D.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答案:A。

明显的反抗主题7.“放心”一词语出()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

出自《孟子告子上》判断:求放心出自大学。

一一否8.玄奘法师写的书是()A.三藏法师传B.西游记平话C.淮安府志D.大唐西域记答案:D。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他的徒弟慧立写的,注意区分选择:《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作者是()答案:慧立判断:三藏法师传是立慧所写一一否(注意,是慧立,坑!)9.《取经诗话》中没有出现哪个形象的影子或者原型()A.沙僧B.白龙马C.白骨精D.猪八戒答案:D判断:《取经诗话》中已经出现了孙悟空原型的形象?——是(除了猪八戒)10.“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事故”一句出自?答案: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作品,评价《西游记》单选:鲁迅曾说哪部小说:“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答案:《西游记》11.谁认为《西游记》这部小说是“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答案:胡适。

单选:胡适认为《西游记》是?答案:滑稽小说判断:胡适认为西游记是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四大名著整理版西游记部分

四大名著整理版西游记部分

四大名著整理版西游记部分1.《西游记》最早的署名是?答案:华阳洞天主人2.下列哪一个不是元杂剧《西游记》的情节?a.三打白骨精b.过女儿国c.过火焰山d.收白龙马答案:a。

元杂剧作者是杨景贤,情节为唐僧出身,启程,收徒,过女儿国和火焰山,最后取经成功。

推论:现存的《西游记》杂剧,研究者多数判定就是明初杨景贤所作。

――就是3.“魔以心生,亦以心灭”就是哪个派系的观点答案:佛家4.从()开始,近代小说研究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吴承恩,但是,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对此表示怀疑答案:鲁迅。

见到《中国小说史略》判断:现在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是5.在《》里,已经出现了后来孙悟空形象的前身猴行者。

a.小唐三藏求教诗话b.小唐三藏法师求教记c.小慈恩寺玄奘法师传d.大唐西域记答案:a。

宋末元初。

还出现了沙僧形象的前身深沙神6.下列哪一个不符合奋斗精神的主题?a.孙悟空大闹天宫b.唐僧西天求教c.唐僧历经磨难d.孙悟空维护唐僧求教答案:a。

显著的抵抗主题7.“安心”一词语出来()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

出自《孟子告子上》判断:求放心出自大学。

一一否8.玄奘法师写的书是()a.三藏法师传b.西游记平话c.淮安府志d.大唐西域记答案:d。

《小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是他的徒弟慧立写下的,特别注意区分挑选:《小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作者就是()答案:慧立推论:三藏法师录就是立慧所写下一一否(特别注意,就是慧立,坑!)9.《求教诗话》中没发生哪个形象的影子或者原型()a.沙僧b.白龙马c.白骨精d.猪八戒答案:d推论:《求教诗话》中已经发生了孙悟空原型的形象?――就是(除了猪八戒)10.“并使神魔皆存有人情,精魅亦通在事故”一句出自于?答案: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作品,评价《西游记》单选:鲁迅曾说哪部小说:“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答案:《西游记》11.谁认为《西游记》这部小说是“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小学通用版

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小学通用版

下 , 历 尽 千 辛 万 苦 , 终
在 三 个 徒 弟 和 白 龙 马 的
为: 行 者 、 八 戒 、 和 尚
能 、 沙 悟 净 , 并 分 别 取
服 了 三 个 徒 弟: 孙 悟 空 、
子 金 蝉 子 投 胎 。 唐 僧 先
姓 为 唐 。 为 如 来 佛 祖 第
玄 奘 , 号 三 藏 , 被 唐 太
書籍簡介
的是道见非佛《大形悟的途空宫孙《
浪中、仁常教西,象空故除随等悟西
漫国俗见深色游结刻、事妖唐故空游
主古等智远彩记构画猪。降僧事出记
义典多。,,》完生八书魔西。世》
文小个可众其富整动戒中、天此,前
学说角以说隐有,,、唐战取后有七

作中度从纷含浓并规沙僧胜经写大回
品伟欣佛纭意厚且模僧、困,孙闹叙
。大赏、,义的
創作背景
了上民了些的《桃金南 这,间基都《唐会代宋 部经传础为二三》院有 伟过说。《郎藏等本《 大艰和吴西神西,有大 的苦话承游锁天元《唐 文的本恩记齐取杂唐三 学再、也》大经剧三藏 巨创戏正的圣》有藏取 著造曲是创》、吴》经 。,的在作等无昌、诗
主要人物
猪八戒
名猪刚鬣、猪悟能、猪烈刚,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 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 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 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 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 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的 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
万 三 千 五 百 斤 。 又 去
意 金 箍 棒 , 可 大 可 小 ,
针( 原 著 作 神 珍 ) , 化
宫 借 兵 器 , 得 大 禹 定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探索古典名著的瑰宝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是一部充满了奇幻、冒险与哲理的经典小说。

本文将带大家深入剖析这部传世之作,为大家整理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杰作。

1、背景与作者《西游记》是由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于16世纪初出版。

它以唐朝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经过作者的巧妙构思与润色,成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典小说。

2、主要人物(1) 孙悟空:一只顽劣的猢狲,拥有惊世的神通,后被唐僧收为徒弟,护送其西天取经。

(2) 唐僧:俗名陈玄奘,前世为金蝉子,修成十世金身,是西天取经的主要角色。

(3) 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与唐僧共同取经。

(4) 沙悟净:原为卷帘大将,因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后在流沙河成为唐僧一行人的护法。

(5) 观音菩萨:西天佛国的代表,是《西游记》中重要的角色,对主角一行人给予了诸多帮助。

3、故事情节《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途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

在漫长的旅程中,他们与各路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神通能力。

4、主题思想《西游记》以宗教为主题,强调了修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通过孙悟空等角色的塑造,传达了惩恶扬善、克服心魔、坚守信念等深刻道理。

同时,小说中的诙谐幽默和讽刺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现象。

5、艺术特色(1) 人物形象:《西游记》创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孙悟空等主要角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2) 语言风格:《西游记》运用了生动的口语化语言,使得小说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3) 叙事结构:《西游记》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叙事结构,如元话本的形式和章回小说的形式,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6、影响力《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影响了后世许多文学作品。

它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传播到了海外,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游记》最早的署名是?答案:华阳洞天主人2.下列哪一个不是元杂剧《西游记》的情节?A.三打白骨精B.过女儿国C.过火焰山D.收白龙马答案:A。

元杂剧作者是杨景贤,情节为唐僧出身,启程,收徒,过女儿国和火焰山,最后取经成功。

判断: 现存的《西游记》杂剧,研究者多数推定是明初杨景贤所作。

——是3.“魔以心生,亦以心灭”是哪个派系的说法答案:佛家4.从()开始,近代小说研究者认定,《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吴承恩,但是,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对此表示怀疑答案:鲁迅。

见《中国小说史略》判断:现在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是5.在《》里,已经出现了后来孙悟空形象的前身猴行者。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B.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C.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传D.大唐西域记答案:A。

宋末元初。

还出现了沙僧形象的前身深沙神6.下列哪一个不符合奋斗精神的主题?A.孙悟空大闹天宫B.唐僧西天取经C.唐僧历经磨难D.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答案:A。

明显的反抗主题7.“放心”一词语出()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

出自《孟子告子上》判断:求放心出自大学。

一一否8.玄奘法师写的书是()A.三藏法师传B.西游记平话C.淮安府志D.大唐西域记答案:D。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他的徒弟慧立写的,注意区分选择:《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作者是()答案:慧立判断:三藏法师传是立慧所写一一否(注意,是慧立,坑!)9.《取经诗话》中没有出现哪个形象的影子或者原型()A.沙僧B.白龙马C.白骨精D.猪八戒答案:D判断:《取经诗话》中已经出现了孙悟空原型的形象?——是(除了猪八戒)10.“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事故”一句出自?答案: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作品,评价《西游记》单选:鲁迅曾说哪部小说:“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答案:《西游记》11.谁认为《西游记》这部小说是“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答案:胡适。

单选:胡适认为《西游记》是?答案:滑稽小说判断:胡适认为西游记是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是12.《西游记》故事演化过程,不正确的是:A.妖魔的人性与兽性逐步结合B.逐步演化为具有社会内容的神魔小说C.书写的历史渐渐脱离历史真相D. 深奥化答案:D13.《西游记》最主要的角色是()答案:孙悟空。

不是唐僧。

(西游记之前的作品里主要角色是唐三藏)单选:西游记中孙悟空属于()答案:第一主角14.《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于放纵”,其中不属于孙悟空取经前的放纵行为的是?答案:闹西天。

行为是闹龙宫、地府、天宫。

15.孙悟空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这三段情节是在《西游记》的哪一部分答案:前七回。

第八回开始写唐僧准备取经以及观音游说的故事。

选择:孙悟空大闹天宫一直写到第几回?答案:第七回16.皇帝轮流做,今年来我家”是孙悟空在什么时候说的?答案:被如来佛收拾前。

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所寄托的群众心理?A.追名逐利B.超越生死C.挑战皇权D.征服自然答案:A18.《朴通事谚解》是哪个国家的一部古汉语书?(B)答案:古朝鲜。

根据姓氏即可判断。

19. 四圣试禅心中哪一个没有通过考验答案:猪八戒20.唐三藏最后把什么给了二尊者来换取经书?答案:紫金钵盂。

是唐太宗送给他化缘的。

二尊者为阿傩、迦叶判断:唐僧师徒四人在西方净土雷音寺取经楼没有受到阿傩迦叶敲诈。

——否21.孙悟空抵挡不住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时去向谁求助了答案:南海观音菩萨。

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做了善财童子22. 第七十七回书唐僧师徒路过()被妖魔抓住,妖魔还扬言将唐僧夹生吃掉答案:狮驼山。

狮驼山的妖怪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坐骑和如来的娘舅23.西游记小说开头写孙悟空的师傅是()答案:菩提。

菩提打扮似道士,身份似佛教中人(封神榜中说他是如来师兄弟,袁说是如来第二个徒弟)。

应该是亦佛亦道。

24. 要用一万个小儿的心肝给国王煎汤敷药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答案:比丘国。

因此又称为“小儿城”25. 在朱紫国唐僧师徒遇到的妖怪是?答案:金毛犼。

这是观音的坐骑。

判断:观音菩萨的跨下所骑的是金毛犼一一是26.()在五杂俎中提出,《西游记》就是“求放心”之喻。

答案:谢肇淛判断:谢肇淛在《五杂俎》里面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体现出“求放心之喻”。

——是27.《西游记》中,机智好斗,玩世不恭,喜欢揶揄神像的是()答案:孙悟空28.“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是《西游记》第几回的回目?答案:第三十三回30.历史上陈玄奘历时多久从天竺诸国取经回来?答案:17年(629-645)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游记》中的神佛带有世俗特征。

B.《西游记》没有完全摆脱崇敬神佛的境界C.《西游记》是一个矛盾的作品D.《西游记》的主题是历经万难总能成功答案:D。

摆脱困难,摆脱束缚方面理解32.明代出现了多种西游记的注释本,大部分是佛教徒来做的。

——否判断:清代《西游记》的注释本,大多数是由道士或者准道士们做的,他们都是根据《西游记》主体故事西天取经来提升出的解释。

——否(不是根据西天取经)33.《西游记》故事的演化过程,与书写的历史渐渐脱离历史的真相有关。

——是34.《朴通事谚解》一书中介绍的西游记平话中还未出现道家神祗。

——否。

出现了车迟国斗法,已属于道家判断:研究者从古朝鲜汉语书《朴通事谚解》中发现在元代末年有一部《西游记》平话。

——是35.孙悟空形象是作者个人的理想寄托。

——是36.《西游记》可以看成是复调小说。

——是37.作者有意通过描写孙悟空对抗三界的情节来表达人民对于权威的反抗。

——否(不是有意)38.从《大唐西域记》一直到《西游记平话》,西游故事存在一步步魔幻化的倾向。

——是39.《西游记》的故事本身不适合简单化的主题总结。

——是判断:过去那种简单总结《西游记》主题的方法,可能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否40.《西游记》之所以没有成为一部单纯的宗教说教书,是因为作者注入了寻常的世态人情。

——是41.袁世硕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表达出人们对现实当中主宰世界的皇权不可动摇观念的挑战。

——是43.明朝万历皇帝宠信道士,邵元节、陶仲文之流以烧炼符咒、进长生术而做了高官一一否。

应该是嘉靖皇帝44.《西游记》中对神佛的描写一贯是高高在上、超凡脱俗,不可亵渎的。

——否。

赋予神佛以世俗化的性情,有着一定程度的讽刺意义。

判断:《西游记》中在民间信仰当中最圣洁、最慈悲的如来佛(观音菩萨),受到尊重。

——否判断:《西游记》表现出对如来佛的畏惧。

——否45.《西游记》重新展现佛、道两家神灵的面貌,却发生逆向性的转化,将神佛从天上拉回人间来,还给他们世俗人的性情、品格。

——是判断:宗教家是把人变成神,《西游记》发生了一个逆向性的转化,就是将神佛从天上拉回人间来,还给他们世俗人的性情品格。

——是46.《西游记》通过孙悟空、猪八戒他们的嘴巴,对于宗教教义提出了质疑。

——是47.《西游记》是汉族人独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

——否。

不是独立创作,成于众手,世代累积,借鉴很多元素,也不一定仅仅是汉族人49.在明清时期,从心学角度解说《西游记》是比较普遍的?——是判断:明清时代大多数对《西游记》的解说,都是用心学的理念来解释的。

——是50.鲁迅不同意胡适的《西游记》“游戏说”?——否51.《西游记》故事本身就含有道家的“金丹大旨”?——否52.阿傩、伽叶要人事的情节,突出了对小说作者神佛的顶礼膜拜之意。

——否53.《取经诗话》表明,唐玄奘天竺取经的故事离开了历史事实,发生了虚幻化。

——是54.《西游记》中孙悟空可以锁亦佛亦道,也可以说不佛不道。

——是判断:孙悟空是一个自然化育的神猴,它既不属于佛,也不属于道。

——是55.《西游记》每个时代的解说着,都免不了用各自时代流行的理念,话语来解释作品,这就与小说的距离越来越近。

——否(越来越远)56.孙悟空形象,多少带有希望能够自由地掌握世界改变世界的愿望——是57.在《西游记》中,一切都被世俗化了。

——是58.《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反映——否59.孙悟空闹冥府反映人们希望摆脱宗教枷锁制造的阴森可怕的那些神灵那种境界的精神威慑一一是60.《西游记》平话,还是一个佛教宣扬佛法的取经故事。

——否61.在取经诗话中,猴行者在取经途中降服了,这是后来沙僧的前身。

——深沙神62.西方如来佛所在的寺庙是净因寺一一否(雷音寺)63.西方崇尚英雄主义一部西方小说常常会出现多位主人公一一否(个人主义)64.现在流传下来的西游记元杂剧有十本?——否(6本)65.西游记中孙悟空对三界的对立和征服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威慑和惧怕一一否66.孙悟空的来由充满神秘性可能来自道教——否68.在《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作者个人的,而是集体的,体现了社会性集体性的人的普遍性的愿望心理。

——是69.不管读者是否能够意识到故事情节隐含的奥秘,在孙悟空的反抗和反抗宣言里,读者都能分享到快意、欣慰,感到振奋。

——是争议题(未见过)从孙悟空身上不可以总结出什么主题一一金丹大旨(未见过)《西游记》孙悟空的形象描述正确的是深奥化29.小说中对孙悟空的否定态度主要表现在()A.行为描写B.韵语诗词C.形象描写D.语言描写答案:A(我认为是B)67.文殊菩萨曾带领着文殊菩萨等四位女神变化成一母三女,来考验唐僧师徒取经有没有坚定的意志一一否(应该是观音菩萨,此题可能有问题)42.《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作为的时候是赞扬的、肯定的,但是在小说情节所附加的部分,韵语、诗词,《西游记》孙悟空就受到了贬抑,表现出重调的特点。

——否(可能是对的)(未见过)48.《西游记》的孙悟空有借鉴《罗摩衍那》的成分。

——是判断:吴承恩《西游记》的题材并不仅仅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是判断:“《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来自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这一说法已经成为定论?——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