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极地地区 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B. 北极熊活动的影响C. 板块的运动D. 注入的海水增多2、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A. 长城站B. 中山站C. 黄河站D. 东方站3、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如图为南极洲图,选择2月份的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A. 为雨季,风力较小B. 为旱季,降水较少C. 为暖季,白昼时间长D. 为凉季,冰雪大量消融4、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 淡水资源贫乏C.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D. 酷寒、狂风、降水丰富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B.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是反映海陆变迁的一种地理现象C. 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只有少数人定居在该大洲上D. 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6、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 6月22日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D. 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7、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8、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高原大陆”之称;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几乎没有生物资源;④11月至次年2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在地球上,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向北方的地方是()A. 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B. 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C. 北极点上D. 南极点上10、有关极地地区生物资源的正确叙述有()A.由于过度捕杀,现在,南极洲附近的鲸大量减少,海豹、鸟类几乎要绝迹B.南极洲特有的鸟类是企鹅C.北极地区动物数量极少,种类很多D.北极海域有数量极大的磷虾,是人类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11、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冰原气候12、图中三个科考站地理位置差异表现为()A.从南到北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B.长城站在东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在西半球C.按距离北京从近到远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D.按照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13、有关南极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距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属于南极地区B.南极地区仅仅局限于南极圈以南的地区C.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南极地区D.南极洲的面积比南极地区大14、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15、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大洋为太平洋 B.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二、非选择题:16、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② _____________ .(2)北极地区以洋为主,四周被A 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三洲的陆地和岛屿环绕.(3)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______ ,我国建在北极的科学站是 ______ 站.(4)从海陆分布看,北极以 __________ 为主,南极以 ___________ 为主.(5)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10章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地球的南北两端,都是冰雪覆盖的世界B.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C.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高的原因是北极地区纬度比南极地区低D.极地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读南极洲及周边地区图,完成第2~4题。
2.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A.甲——南美洲B.乙——大洋洲C.丙——非洲D.图中没有此洲3.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大陆全部位于66.5°S以南B.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C.被称为“淡水资源宝库”D.目前世界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洲4.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南极考察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极点终年可见极光B. 2月是考察的最佳季节C.极地地区指南针指向可信D.代表动物是北极熊5.在南极地区,可能看到的现象有()①6月份,太阳在南极大陆上空终日不落②插在极点的旗帜迎着西风向东飘扬③南极大陆冰雪广布,降水却十分稀少④常有鲸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出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某广告公司要给北极地区找位“形象代言人”,最有资格的是()A.北极熊B.企鹅C.长颈鹿D.狮子7.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有“高原大陆”之称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生物资源相当贫乏④11月至次年3月,是去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8.随着“雪龙”号科考船2017年4月11日驶入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行程161天的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完成全部任务。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资源贫乏B.多狂风C.降水稀少D.严寒9.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B.环境原始,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C.环境独特,去南极就是为了探险寻求刺激D.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取用读南极地区图,完成第10~11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南极地区降水量非常少,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所以被称为()A.冰雪高原 B.寒极 C.白色荒漠 D.风库2.我国建立的北极科学考察站是()A.黄河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A.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 B.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源C.大量捕杀企鹅,享用企鹅美食 D.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4.如图中“大白”和“小黑”的对话反映的主要问题时()D.土地沙化C.气候变暖 A.过度捕捞 B.水土流失.为了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下面做法,哪一项是正确5 )的(.大建居民点,向南极地区大量移民A .大力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B .大规模捕鲸、企鹅C .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D.“我出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
出生之前我还是一颗蛋,妈妈将我交给爸爸,爸6爸将我放在脚面上再用肚子覆盖它。
为了避寒,爸爸和叔叔们必须紧紧的靠在一起,缓)缓前进。
”材料中的“我”指(.大象.企鹅 D CA.北极熊 B.海豚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日,月2018年27 2022年建成。
读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预计9/1.)方向。
7.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在长城站的(.东北.西北 DBA.东南.西南 C )8.下列有关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月份—86A.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 .南极洲的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C .南极地区冻土深厚是阻碍科学考察的主要因素D).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②国家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A.①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B DC.③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④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关于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10 A.为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停止一切考察活动 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 C.年平均降水量少,淡水资源丰富 D.气候条件极端恶劣,没有任何生物资源() .下列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的是11 D.亚洲.北极地区A.南极地区 B C.非洲日消息,我国第三十二次南极科考获多项重大科学发1月25年《人民日报》12.2016601”功不可没,南极科考迈入“航空时代”.据此回现,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答问题.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许多国家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试题(含答案)A.研究南极冰川,分析全球气候变化B.大规模猎捕鲸鱼,丰富食物来源C.利用南极广阔空间进行核试验D.大力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问题2019年3月1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回到上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优化标准考试测试卷

七年级地理下同步标准优化测评卷第十章《极地地区》题号一二总分21 22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1.南极地区泛指()A.南极大陆及周边的岛屿B.60°E以南的地区C.60°N以南的地区D.60°S以南的地区2.北极地区是指()A.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B.北冰洋地区和临近的陆地C.北冰洋和沿岸岛屿D.北纬66.5°以北的陆地3.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C.蒙古、西伯利亚D.青藏高原4.有“白色沙漠”“风库”之称的地区是()A.欧洲B.南极洲C.大洋洲D.北美洲5.南极地区是极端寒冷的冰雪世界,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距海近C.面积大D.地形以高原为主7.“我住在寒冷的北极圈内,我的体长约3.4米,体重300~700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不怕冷,我可喜欢吃海豹、海鱼啦。
”这里的“我”是图中的()8.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A.阿拉伯人B.因纽特人C.日耳曼人D.葡萄牙人9.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A.煤、铁资源B.油气资源C.固体淡水资源D.有色金属10.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较为合适的时间是()A.1~2月份B.5~6月份C.7~8月份D.9~10月份11.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A.风力较小B.便于极地考察C.降水较多D.气温高,白昼时间较长A.泰山站B.昆仑站C.中山站D.黄河站13.人们进行极地考察最终的目的是()A.自然探险B.观光旅游C.本国经济的发展D.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4.“爱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这片净土是指()A.澳大利亚B.南极洲C.北冰洋D.加拿大15.南极地区被过度搏杀的动物是()A.北极熊B.企鹅C.鲸D.海豹1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树立人地协调观,保护我们的家园。
初中人教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考试测试卷有解析

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是因为( ) A . 陆地表面被白雪覆盖,年降水量少 B . 陆地露出地表的部分是沙漠C . 风速太大D . 年平均降水量多2.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 . 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C . 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D . 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3.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 A . 坐北朝南 B . 坐南朝北C . 坐东朝西D . 坐西朝东 4.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地震海啸 B . 全球变暖C . 板块的运动D . 注入的河水大增5.地球上气温最低、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地区是 ( ) A . 北极地区 B . 南极地区C . 赤道地区D . 青藏高原6.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B . 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C . 南极地区无人居住,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D . 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7.该大洲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自然资源是( )A.生物资源B.铁矿资源C.固体淡水资源D.煤炭资源8.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9.我国南极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中山站D.无法判断10.酷寒是南极洲一个突出的气候特征,下面有关解释南极洲气温低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大洲B.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C.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环抱D.冰雪覆盖,对太阳有较强的反射率,吸收太阳辐射较少1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B.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D.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12.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位于南纬80度25分,东经77度06分的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含答案和解析)

16.北极地区一般指_______以内的地区,其中陆地部分分别属于8个环北极地区的国家,陆地之外是北冰洋,属于国际公共海域.
17.整个南极地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里不仅有 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还有___________ 等丰富的生物资源。
18.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____,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_____。
4.B
【解析】南极地区因为纬度高,所以比北极地区更冷,故A错误;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多,故B正确;北极点周围是海洋,南极点位于厚厚的冰雪高原上,故A、B错误,故选B.
5.C
【解析】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概况。南极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常年冰雪覆盖,冰雪覆盖的厚度超过2000米,被称为冰雪高原。故选C。
4.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更冷B.年降水量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大
C.南极点附近是海洋D.北极点附近是陆地
5.下列地区中被称为“冰雪高原”的是
A.北极地区B.青藏地区
C.南极地区D.高原地区
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干燥、烈风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旱
(3)当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
②太阳直射位置在北半球( )
(4)由图可知,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黄河站大致的经纬度位置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作回归运动,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当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北极圈出现极夜,日期是每年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故本题选D。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同步测试

课堂测试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 )A.青藏高原 B.西伯利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2.被称为“白色沙漠”“风库”的地区是( )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珠穆明玛峰 3.在南极点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朝(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4.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A.鲸 B.海狮 C.北极熊 D.企鹅5.当北京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时,在南极大陆我们能看到( )A.极昼现象 B.极夜现象 C.极光现象 D.太阳直射现象 6.有关南极洲的正确叙述有( )A.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位置和海拔最低的大洲B.南极洲陆地全部被冰层覆盖C.南极洲气温极低,降雪比较丰富D.南极大陆周围海上的冰山,是人类待开发的水资源7.去北极地区考察的最佳时问是( )A.12月一次年2月 B.2月一5月 C.5月~8月 D.8月一11月二、综合题8.南极洲深厚的冰雪,给人类提供什么资源?如果这些冰雪融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9.小明正在同学面前夸表哥:“我表哥在地理研究所工作,去年到南极去做科学考察,七月一日那天,他们小组到了南纬800东经1200的地方,在那儿建立了营地,当时大家又冷又饿,急需取暖和加热食物,但火柴和打火机竞丢失了,大家十分忧虑,眼看就要受冻挨饿。
这时我表哥灵机一动,立刻把望远镜的镜片取下来,作聚光镜.又找出一些易燃绒棉,把镜片对着太阳.一会儿火就着了。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都夸奖我表哥机智……”一同学大笑着说:“别吹了,你这是瞎编的。
”你说,小明是在吹牛吗?为什么?10·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地区,fH目前在寒冷的南极地Ⅸ发现有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11.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差异呢?12.读图,回答。
(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在靠近洋的沿岸地区和——峰有铁矿;在——地有储量很大的煤田。
(2)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国际科考队,从南极半岛末端出发,沿着图中虚线横穿南极洲。
极地地区(练习)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1.下列四个大洲中,至今没有人定居的是()2.A.南美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极洲【答案】D【解析】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由于气候酷寒、干燥、烈风,非常不适宜人类居住,只有一些非常住科研人员等,是世界唯一没有人定居的大陆,D正确。
南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都有大量的人口定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于11月22日到达中途补给点毛里求斯路易港,预计2022年4月返回国内。
读“雪龙号科考航线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A.太平洋、北冰洋B.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3.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4.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D.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答案】2.D3.B4.A【解析】2.读图中雪龙号行驶的路线,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可知,雪龙号的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故选D。
3.读图可知,2021年11月5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是北半球的秋季,位于秋分到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的上海是昼短夜长。
故选B。
4.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是11月-4月,是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A正确;南极地区冰雪部分融化,故B不正确;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C不正确;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故D不正确。
根据题意选A。
5.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海洋为中心B.气温比南极低很多C.有“冰雪高原”之称D.气候酷寒、烈风、干燥【答案】A【解析】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A正确;北极气温比南极高,故B错误;冰雪高原是南极,故C错误;北极气候寒冷,降水少,南极酷寒、烈风、干燥,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单项选择题1.(原创)从纬度位置看,南、北两极地区主要位于()A.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B.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C.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北D.南、北两极地区主要位于极圈以内考查目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答案:D解析: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2.(原创)从极点上空看,能很好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考查目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答案:B解析: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正面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实际从任何方向观察地球永远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3.(原创)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在考察时不可能经历的现象是()A.“冰雪高原”B.“白色荒漠”C.崇山峻岭D.酷寒、干燥和烈风考查目的: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答案:C解析:南极地区纬度极高,“酷寒、干燥和烈风”是气候的基本特征;尽管降水量很小,但蒸发量几乎为“零”,天长日久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厚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之称。
4.(原创)南极洲地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A.煤铁资源B.油气资源C.固体淡水资源D.有色金属考查目的:南极地区的资源。
答案:C解析: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油气等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5.(原创)“我有流线型的躯体……像身穿燕尾服的绅士”和“我住在寒冷的北半球……最有资格代表本地区的生物群体”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动物?()A.企鹅和北极熊B.袋鼠和鸸鹋C.企鹅和桉树熊D.鸭嘴兽和北极熊考查目的:南、北极地区的代表性生物。
答案:A解析: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
6.(原创)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二月,与此无关的是()A.正值南半球暖季B.白昼时间较长C.科考队较多,易形成互应D.陆地露出,易于行走考查目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及暖季各种现象。
答案:D解析:每年二月正值南极暖季,并且白昼时间长,各国几乎都选择这个时候去南极活动,科考队较多,易形成互应。
7.(原创)为了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生活垃圾妥善处理B.禁止滥杀海豹、海象等C.保护极地地区生物的多样性D.建立军事基地考查目的: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
答案:D解析:“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是指我们要关注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建立军事基地违背了对极地地区和平利用的原则,而且无益于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8.(原创)《南极条约》的签订,极大地说明了全世界对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视,下列不属于极地地区正确使用目的的是()A.和平使用B.科学考察C.据为己有D.环境保护考查目的: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答案:C解析:南极地区仅限于“和平使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
9.(原创)中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考查目的: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时间。
答案:A解析:1985年2月14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南极圈外);1989年2月26日,我国在南极地区上建成了中山站(南极圈内);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北极地区建成了黄河站;2009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昆仑站(纬度最高);2014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10.(原创)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考查目的: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答案:C解析: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11.(原创)中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考查目的:我国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答案:A解析: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12.(原创)近年来南极旅行成了一种时尚,旅游者在南极大陆附近的海面上能欣赏到的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雨林景观B.常绿阔叶林C.草场广布D.冰山考查目的: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
答案:D解析:受气候影响,南极终年严寒,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13.(原创)南极地区的年均温比北极地区低得多,其原因是()①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南极地区低②南极地区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考查目的:南北极地区自然特征的差异。
答案:C解析:南北极地区年均温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和地势影响。
14.(原创)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时可能遇见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B.酷烈的寒冷,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C.遭受暴雨袭击,科考站被淹没D.冰雪覆盖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考查目的: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C解析:南极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在那里不会遭遇暴雨天气。
15.(原创)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认为正确的是()A.均有定居人口B.均是气温低、降水多C.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针叶林分布广考查目的: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
答案:C解析:南北极地区均是气温低、降水少;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没有定居人口和森林分布。
二、综合题16.(原创)连线题。
小强是一位地理爱好者,他搜集到了许多世界各地的美丽图片,你知道都是哪里的吗?尝试连接起来。
考查目的:区域的自然景观差异。
答案:A──b B──c C──d D──a解析: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狗拉雪橇是北亚地区常见的运输方式;东南亚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降水丰沛,形成别具一格的“水上市场”。
17.(原创)阅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全球纬度最高也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2)M纬线叫,是带和带的分界线;N点的纬度是。
(3)北极地区主要位于M圈以北,包括A大洋的大部分及其周边的D洲、E洲和F洲各一部分。
(4)B大洋是,呈“”型;C大洋是,面积居四大洋第位。
(5)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唯一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A.黄河站B.泰山站C.长城站D.昆仑站(6)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A.企鹅B.鸭嘴兽C.斑马 D.北极熊考查目的: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
答案:(1)北冰洋(2)北极圈北温北寒90°N (3)亚洲欧洲北美洲(4)大西洋S 太平洋 1 (5)A (6)D解析:(1)所有经线最后汇聚在极点,所跨经度是360度。
(2)地球五大纬线圈是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其中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极点的纬度最大为90度。
(3)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
(4)北冰洋和大西洋、太平洋是相通的,大西洋轮廓是“S”形。
(5)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均有科学考察站,在北极地区只有一个黄河站,在南极地区有四个科学考察站。
(6)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含有地域名称的特征──“北极”熊。
18.(原创)阅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极洲是一块陆地,周围却是一片汪洋,给地球带来了神秘色彩。
南极大陆周围的大洋依次是E 、F 、G 。
(2)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南极大陆素有“”之称,还被称为地球上的“”,也被称为地球上的“”,可谓环境恶劣至极,但仍有生命存在,例如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4)南极考察不仅是各国科技水平的象征,更是综合国力强盛的象征。
自从1985年以来,中国在南极共建立了4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我国最先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位于南极圈以;2014年2月建成的内陆考察站D是,选择这个季节建站的理由是正值南半球;纬度最高的考察站C是。
(5)南极考察象征国家实力的同时,也孕育着环境保护意识。
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和世界人民一道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6)B站大致位于C站的方(东/南/西/北)。
考查目的:南极地区相关知识。
答案:(1)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2)冰山(3)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企鹅(4)长城站北(外)泰山站暖季昆仑站(5)南极条约南极地区(6)北解析:(1)南极大陆周围大洋分别是:“嘴大、背印、腹平”既鸟嘴附近是大西洋、背部是印度洋、腹部是太平洋。
(2)南极地区终年酷寒,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冰山。
(3)南极地区又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荒漠和风库;南极的特有动物是企鹅。
(4)1985年2月14日,我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南极圈外);1989年2月26日,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中山站(南极圈内);2009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建立昆仑站(纬度最高);2014年2月我国在南极建立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南极地区暖季,并且昼长夜短,利于人类考察活动。
(5)为了保护南极地区,很多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6)判断方向时,含经纬网的一定要看经纬网。
19.(原创)地球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矿产资源,堪称地球尚未开发的“聚宝盆”。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两极地区冰层融化,开发两极自然资源已由幻想变为可能。
伴随着2007~2008国际极地年,一些国家针对极地的“圈地”运动硝烟四起。
极地资源争夺更引起了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担忧。
(1)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以及资源。
(2)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的趋势。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引起全球海平面。
(3)“保护极地,人人有责”,请以此为题,写一句警示语:。
考查目的:极地地区资源与环境保护。
答案:(1)石油天然气矿产(2)变暖融化上升(3)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以步代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每日熄灯一小时,保护人类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等。
解析:(1)极地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
(2)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所写的警示语与“缓解全球变暖”相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