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题 (50)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专项训练 字音、字形和词语(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专项训练一字音、字形和词语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漂.白(piǎo)字帖.(tiè)锲.而不舍(qiè)B.梳.头(shū) 疙瘩.(da) 鲜.为人知(xiǎn)C.校.对(xiào) 调羹.(gēng) 迥.乎不同(jiǒng)D.薪.金(xīn) 涉.猎(shè) 气冲斗.牛(dǒu)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亘.古(gèng)忏.悔(chàn)更.互(gēng)盘虬.卧龙(qiú)B.拯.救(zhěn) 钦.佩(qīn) 鲁莽.(mǎng) 忧心忡.忡(chōng)C.遨.游(áo) 俯瞰.(kàn) 炽.热(zhì) 至死不懈.(xiè)D.凸.现(tū) 稠.密(chóu) 无虞.(yú) 浩浩荡.荡(dàng)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愧怍.(zuò) 揩.油(kāi) 诲.人不倦(huǐ) 忍俊不禁.(jīn)B.震悚.(sǒng) 别.扭(biè) 心有灵犀.(xī) 血.气方刚(xuě)C.山寨.(zhài) 机杼.(yǔ) 字平如砥.(dǐ) 心有灵犀.(xī)D.自矜.(jīn) 麂.子(jǐ) 怏.怏不乐(yàng) 兀.兀穷年(wù)4.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攀谈迷茫不可捉摸仙露琼桨B.污秽猥琐颠沛流离祸不单行C.竹蔑修葺海市蜃楼不耻下问D.淤泥恳切千均重负目不窥园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闲瑕蔚蓝合拢耐人寻味B.失意吟唱辜负不期而至C.书斋点缀蒙眬天崖海角D.哆嗦概率严瑾惊心动魄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谣言幼稚笼罩可歌可泣B.渺小丰饶瞬息语无伦次C.堡垒默契朔气悲天悯人D.头颅繁密幽寂锋芒毕漏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奠.基(diàn)深霄.(xiāo)卓.越(zhuō)慷慨淋漓.(lí)B.报.歉(bào) 炽.痛(zhì) 榜.样(bǎng) 沥.尽心血(lì)C.漫.步(màn) 轮廓.(guō) 保佑.(yòu) 妇儒.皆知(rú)D.萋.萋(qī) 气氛.(fēn) 哺.育(bǔ) 苛.捐杂税(kē)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执着./着.急默契./锲.而不舍鲜.为人知/味道鲜.美B.狂澜./斑斓.燕.山/燕.然勒功浩.浩荡荡/皓.月当空C.土壤./镶.嵌泄.密/一泻.万丈坚持不懈./令人不解.D.商酌./烧灼.禁.止/忍俊不禁.血.气方刚/血.海深仇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021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

2021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_____)鞍鞯(_____)胡骑(_____)金柝(_____)策勋(_____)赏赐(_____)理云bìn(_____) pèi头(_____)扑shuò(_____)雄cí(_____)二、选择题2.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B. 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C. 西市买鞍鞯坐我西阁床D. 唯闻女叹息闻之于宋君3. 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A.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4.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对偶, 突出了木兰的忧虑)B.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 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排比, 写出了操办的急切, 渲染了紧张气氛, 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对偶, 突出战事紧急)5. 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 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百千”表示多数。
三、句子默写6.(1)万里赴戎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双兔傍地走, ____________? (《木兰诗》)(3)《木兰诗》中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同步训练(含答案)

《老山界》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瑶民(yáo)歇脚(xī)军阀(fá)缴租(jiǎo)B.苛捐(kē)欺侮(wǔ)攀谈(pān)煮粥(zhōu)C.盛饭(shéng)峭壁(qiào)骨碌(gū)咀嚼(jué)D.点缀(zhuì)澎湃(bài)疲倦(juàn)倾斜(qīng)2.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3分)(1)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___________(叹息轰响轰鸣),大概是在__________(哭泣叹息怒吼)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__________(景观壮观奇观景象)。
4.下列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身手:这里指本领。
)B.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呜咽:指伤心哭泣的声音。
)C.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酣然入梦:指甜美、酣畅地入睡。
)D.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
(苛捐杂税: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初一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初一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嗥呜(háo)山巅(diān)浊流(zhuó)(shēn)B、田垄(lǒng)召唤(zhào)磅礴(páng)怪诞(dàn)C、辔头(pâi)炽痛(chì)硬住(gěng)哺育(pǔ)D、XXX(jiū)机杼(zhù)污秽(huì)督学(dū)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
(4分)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坚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2)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景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3)但这种状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感觉不到的。
()4)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州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2分)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就B.不管即使大概都C.不论大概还是都D.无论即使还是也14、下面一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用得不恰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幻化莫测的某每一面折射吃生活中的,每一小我。
不必介意他人的流言蜚语,不必担心自我思惟的偏差,要坚信自己的判断、用敏捷的眼光去审视这个天下,给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回覆。
改为5、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4分)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方句。
(3分)例:怜悯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50545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以此推断,人杰地灵的衡阳在衡山之南。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书名“资治”是指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代表诗作有《自由颂》《飞鸟集》《致大海》等。
D.《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
作为一篇通讯,表现人物品质必须以事实说话。
2. 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一项是()A.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紫藤萝瀑布》)B.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台阶》)C.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
(《伟大的悲剧》)D.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呆呆地看着我。
(《带上她的眼睛》)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2)《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3)《台阶》一文中,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9432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1.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在父亲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风景、点心、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都已兴味索然。
B.《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C.《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D.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
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而又无知的知识分子。
2.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A.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B.《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秉持公心,指摘时弊”(鲁迅),科举制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利禄的基本立场。
C.《儒林外史》的众多故事是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
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指的是“功名富贵”。
D.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的情节是周进任广东学道,因为可怜范进而录取了他。
之后的情节是范进母亲忽然阔绰兴奋而亡,范进服丧。
3. 潜艇在托雷斯海峡遇到的危险是()A.鲨鱼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C.被炸弹轰炸4.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坐“冒险号”远航太平洋,来到了战火不断的小人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同步测试打包-95

《木兰诗》第一部分:1.《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一书。
这首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3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可汗..()()燕.山()胡骑.()辔.头()3.按要求填写:(4分)⑴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⑵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⑶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⑷成语“扑朔迷离”出处的两个句子是。
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分)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⑵万里赴戎机(赴:)⑶出郭相扶将(郭:)⑷策勋十二转(策:)⑸著我旧时裳(著:)⑹关山度若飞(度:)5.指出下列叠音词指代的声音:(4分)⑴唧唧复唧唧()⑵流水鸣溅溅()⑶胡骑鸣啾啾()⑷磨刀霍霍向猪羊()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3分)7.从文中找出排比句和对偶句各一组:(4分)排比句:对偶句:8.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准确()(3分)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9.译句:(4分)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0.“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4分)11.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4分)1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6分)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13.对诗的开头四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这几句诗用“不闻……惟闻……”相对比的句子,写木兰在织布时不自觉地停下了工作,发出了叹息声,表现了木兰愁闷之深。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25311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30分)1.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B.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一颗小桃树》)C.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伟大的悲剧》)D.我睡眼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带上她的眼睛》)3.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B. 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
(《伟大的悲剧》)C. 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带上她的眼睛》)D. 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一颗小桃树》)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4.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 shāng zhuó()性的意见。
(1)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 shāng zhuó()性的意见。
(2)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xiū qì()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生用书见P42]教读导航走近作者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出版有《负暄琐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阅读指导本文作者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列举自己与叶圣陶先生接触和交往的一些典型事例,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过人品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
阅读时就要通过这两三件事理解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律己严过人品性,同时学习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以小见大写作手法。
相关链接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作品有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春宴琐谭》等。
字词积累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丁卯.(mǎo)生疏.(shū)商酌.(zhuó)恳.切(kěn)譬.如(pì)朦胧..(méng lóng)累赘..(léi zhui)别.扭(biè)拖沓.(tà)妥帖.(tiē)2.查阅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
(1)诲人不倦:__略______(2)不耻下问:__略______(3)颠沛流离:__略______(4)以身作则:__略______(5)自作自受:__略______(6)付之一笑:__略______(7)南腔北调:__略______课前预习1.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答案】叶圣陶先生去世,作文纪念。
2.初读课文,文章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了他什么品德?【答案】①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复信。
课堂实践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A.修润.(rùn)不妥.(tuǒ)颠沛.流离(fèi)B.商酌.(zhuó) 譬.如(bì) 诲人不倦.(juàn)C.累.赘(léi) 别.扭(biè) 拖沓.无理(tā)D.妥帖.(tiē)朦胧.(lóng) 不耻.下问(chǐ)【解析】A项,颠沛.流离(pèi);B项,譬.如(pì);C项,拖沓.无理(tà)。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惯之,宽厚待人。
B.告别,他躹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C.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肺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D.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解析】A项,一以贯之;B项,鞠躬;C项,颠沛流离。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A.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实力自立门户,因此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慢慢积聚能量。
B.他在演讲时诲人不倦....、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C.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的新生活。
D.老师以身作则....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解析】注意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
A项,“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与句子的语境不符。
B项,“诲人不倦”的意思是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不能用于演讲。
D项,“以身作则”的意思是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不能用于形容“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人。
B.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七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品牌。
C.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D.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解析】A项,双重否定不当,“难免不使人”改为“难免使人”;B项,语序不当,“发展和培育”改为“培育和发展”;C项,“塑造了……英雄事迹”搭配不当,改为“塑造了……等英雄形象”。
5.请用“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不耻下问”三个词语写一段话,描写你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60字左右)【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要求词语使用正确,能选取恰当的材料,写出人物特点。
二、课内语段精读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他说:“不必客气。
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
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他说:“好,就这样。
”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
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第①段记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本段主要记叙了叶圣陶先生描文章的标点,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改文章。
这些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工作既严肃认真又诚恳谦逊的性格特点。
2.第②段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交往中细枝末节的小事,能不能删掉使文章更简洁呢?【答案】不能删掉。
叶圣陶先生送客人这些小事,事情虽小,却能反映出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3.第③段写作者与叶圣陶先生未能相见的事,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答案】叶圣陶先生是一个非常注重友谊、关心他人的人。
直击中考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曹文轩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
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
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
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
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
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
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
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
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
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
”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
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地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
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
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
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
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