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A.磐.石(pán)亘.古(ɡèn)默契.(qì) 群蚁排衙.(yá)B.荒缪.(miù) 筹.划(chóu)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暑.名(shǔ)鞠.躬(jū) 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 迭.起(dié)澎湃.(bài) 妇儒.皆知(rú)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空谷幽兰,它的________令人钦羡;鲲鹏展翅,它的雄伟得以完美体现;闻一多拍案而起,怒斥敌人,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
________生命的长度无法选择,________生命的厚度可以增添,生命的宽度可以拓展。
A.特立独行家喻户晓虽然但是B.我行我素由来已久虽然但是C.我行我素家喻户晓因为所以D.特立独行由来已久因为所以3.学校举办了“礼赞功勋人物,传承榜样力量”主题活动,下文是小语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的开场白。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于敏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申纪兰倡议“男女同工同酬”,孙家栋无数次试验永不言弃,袁隆平为“禾下乘凉梦”而不懈奋斗,黄旭华为我国自主研发核潜艇工程鞠躬尽瘁,李延年、屠呦呦……在祖国的天空下,功勋人物追梦不止,他们.............奋斗拼搏,让梦想成真;在祖国的大地上,功勋人物披荆斩棘,他..................们.担当使命,让国家强盛。
他们..以执着的追求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更以不懈的努力推动了祖国。
A.文中画横线的三个词语的词性相同。
B.文中的三个“他们”指代内容相同,都指像于敏一样的功勋人物。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校.补鲜.为人知hè然心不在yān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邓稼先》(2)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
” 《邓稼先》(3)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回忆鲁迅先生》A.不我坚决不能走压B.不要我不能走扣C.不需坚决不行放D.不能我坚决不走压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8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救济的文化药方。
——臧克家《说和做》(1)在选文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
(2分)(2)在选文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3)选文中加点的“再”“正”是词,加点的“向”“给”是词。
(2分)(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
(2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秦玥飞自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国到农村担任村官,六年来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B.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世界锦标赛上表现出色,真是锋芒毕露....,令人赞叹。
C.1985年8月,邓稼先虽然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但他仍然锲而不舍....地工作,至死不懈,对我国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ì)B.昼夜(zhòu) 赫然(hè) 气冲斗牛(dòu)C.硕果(shuò) 奠基(diàn) 深恶痛绝(wù)D.草率(shuài) 小楷(kǎi) 鲜为人知(xi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奠基锋芒必露截然不同B.谣言昼夜引人注目妇儒皆知C.卓越伴侣心不再焉望闻问切D.薪金草率慷慨淋漓迥乎不同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
B.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学校邀请战斗英雄王爷爷为我们讲述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当初他对妈妈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永诀。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优秀记者对真相的探寻,承载着公众的知情权,也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更是社会净化的力量。
B.科学家邓稼先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家壮山河的精神怎么值得我们称颂并且一直传承下去呢?C.能否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
D.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
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_____ 。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A.却能谱就你明天的华章却能垫起你明天的高度却能给予你明天的阴凉。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讲课教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住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气氛.(f ēn) 赫.然(hè) 吮.吸(y ǔn) 鲜.为人知(xi ān)B.发酵.(jiào) 缄.默(ji ān) 校.补(jiào) 群蚁排衙.(yá)C.调羹.(g ēng) 揩.油(xié) 摇曳.(yè) 马革裹.尸(gu ǒ)D.殷.红(y īn) 造诣.(zh ǐ) 草率.(shuài) 燕然勒.功(l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独裁 家具城 警报叠起 戛然而止 B.阖家 大无畏 目不窥园 脱颖而出 C.寒暄 口头禅 潜心贯注 仰之弭高 D.深宵 座右铭 锋芒必露 迥乎不同3.结合上下文,在面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4分)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已逝,生命有限。
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 。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 。
4.古诗文默写。
(8分)(1)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3)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闻听笛声的游子皆被唤起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4)韩愈笔下的春天颇富情趣:描写早春时小草刚刚萌发,若有若无之景的诗句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晚春时花木仿佛深知春将归去,故而特别珍惜的诗句是 , (《晚春》)。
5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短,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运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同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一、积存与运用(25 分)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出色人物而光辉cànlàn 。
他们中有chìzhàfēngyūn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贵重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抱负的憧.(A.tóng B.chōng)憬与追求。
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当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说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日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4 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有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进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奉献。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磐.石(pān) 含蓄.(xù) 揩.汗(kāi) 钦.佩不已(qīn)B.荒谬.(miào)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C.彷.徨(fáng) 署.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 jiǒng)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汉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元勋调羹妇儒皆知B.咳嗽慷概家喻户晓C.莫基殷红沥尽心血D.吩附淋离深恶痛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C.身为军人,为了国家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裏尸....也在所不惜。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项是( )(3分)A.老师在我的文章后写下了一串评语,准确地说,是安慰我心灵的汤药。
B.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C.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邓稼先》的作者是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他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菜qí()蝉tuì()叮zhǔ()shùn()息书shú()轻jié()花pǔ() shàn()笑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4分)(1)拍雪人和塑罗汉需要人们鉴赏: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荒园,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3.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4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对一位心爱的小姑娘的劝慰,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来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和挫折。
()(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是写诗人自己的生活道路。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4.名句积累(4分)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
《竹里馆》从学过的古诗中,请选择最能给你启迪的两句诗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ɡ)殷.红(yān)草率.(shuài)兀.兀穷年(wù)B.涉.猎(shè)阖.眼(hé)校.对(xiào)当之无愧.(kuì)C.彷.徨(pánɡ)选聘.(pìn)赫.然(hè)锲.而不舍(qì)D.迭.起(dié)署.名(shǔ)澎湃.(pài)深恶.痛绝(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竭力笼罩薪金如释众负B.两鬓迸溅颠沛毛骨悚然C.墨契吩咐咳嗽仙露琼浆D.累赘抹杀姣肉血气方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明那段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可歌可泣的。
B.史铁生在病重期间仍然锲而不舍....地进行创作,写出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俩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却不以为然....,照旧乱停乱放。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某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某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常与重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一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是完全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B.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cànlàn。
他们中有c hìzhàfēngyūn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理想的憧. (A.tóng B.c hōng)憬与追求。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该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天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4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二、阅读理解(45分)(一)名著阅读。
(5分)1.(1)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段文字,在空白处填上人物。
(2分)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3分)我选择图,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题(9分)最精彩的表演陈炳熙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
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
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
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⑥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
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
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⑦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
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
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⑧“其实先生是知道的。
”川喜多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
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
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
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⑨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
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⑩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
”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⑪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有删改)2.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3分)3.第③段中加点词语“挺立如初”在文中的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
(2分) 4.本文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居香港时专心画画,一是因为他要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另一个原因是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做风范,坚定自己的做人准则。
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有多年交情的老友梅兰芳的风流神采,但在香港中国饭店与他相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让他大失所望。
C.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塑造梅兰芳的形象。
例如第⑥段川喜多长政眼中梅兰芳的外在形象,与第⑪段观众眼中梅兰芳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梅兰芳之所以被人称赞,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质。
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12分)最美人瑞这样走来柳鸣九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
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
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
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
“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
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
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的。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
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
以后每月都资助我二十元人民币。
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且持续了好几年。
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⑧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
20世圮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
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
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⑨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叼扰。
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选文有改动)【注释】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6.从第⑧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么感情?(2分)7.为第②段画线句子做批注。
(3分)8.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