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太极拳评分标准

太极拳评分标准

太极拳评分标准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 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 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裁判长扣分: 3(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 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错误种类扣0.1分扣0.2分扣0.3分刀彩、剑穗掉地或缠身服装、饰物影?服装开纽或撕裂响动作 ?服饰、头饰掉地鞋脱落器械触地、脱?器械触地 ?器械折断(含即将把、碰身、变?器械脱把折断) ?器械掉地形、折断、掉?器械碰(缠)身地 ?器械弯曲变形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地出界面手、肘、膝、足、?倒地(双手或肩、头、躯干、失去平衡 ?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器械的附加支撑臀部触地) 遗忘 ?遗忘一次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体育专业武术专项技能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模板】

体育专业武术专项技能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模板】

体育专业武术专项技能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一、考试内容及分值:拳术套路,按10分制评分,考生得分乘以2即为最后得分。

考点不提供武术专用服装和武术专用鞋,由考生自备。

二、考试细则(一)必须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二)如果未完成全套动作,则计零分并不允许重考。

(三)套路根据规则要求自行编排,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考生考前必须行武术抱拳礼。

(五)考生必须穿武术服、专用武术鞋考试。

三、评分标准(按10分制评分)(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5.0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规则扣相应分值,出现移动、晃动、跳动、遗忘,每一次扣0.1分、附加支撑一次扣0.2分、倒地扣0.3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3.0分)演练水平的评分包括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套路编排的评分。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标准(1.0分):按劲力、协调、节奏、风格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1.00分-0.70分为好;0.69分-0.30分为一般;0.29分-0.01分为不好。

套路编排的评分标准(2.0分);考生完成套路时,要求有以下动作;直摆性腿法(正踢)、屈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各一种(每缺少一种扣0.1分)、腾空飞脚(缺少扣0.2分)、旋风脚+劈叉(缺少扣0.3分)、腾空摆莲+弓步(缺少扣0.2分)、旋子转体360度或侧空翻(缺少扣1分)。

(三)难度的评分标准(2.0分)见表确定的难度分值计算难度得分。

考生现场完成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见表)。

考生必须根据规定选做难度,确认难度完成程度参照《武术竞赛规则》,规定动作包括基本的步型(弓步、仆步、马步、虚步、歇步)、手型(拳、掌、勾)、手法(5种以上)、步法(5种以上)。

1.在一个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动作规格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2.晃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支撑时,上体出现的双向位移。

3.移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或一脚一腿支撑时,任何一脚出现的位移。

4.附加支撑:是指由于失去平衡造成手、肘、膝、头部、上臂、非支撑脚触地或借助器械撑地。

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

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

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一、方法:(一)学生以单人为单位,听音乐进行考试。

(二)太极拳评分标准最高为100分。

(三)根据演练技巧及错误动作进行扣分。

(四)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和补考。

(五)因病、因事未测和不及格者,在测验后一周内由任课教师进行补考。

二、标准:(一)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符合规格要求。

凡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2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3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5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6---10分。

(二)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

(三)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四)没有完成套路:凡学生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

(五)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1—3分。

(六)失去平衡:每出现一次摇晃扣1分,每出现一次附加支撑扣2分,连续出现附加支撑扣3分。

(七)重做:凡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考试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0分(从90分打起),依次类推。

(八)套路考试时间(以24太极拳的音乐时间为准):所做动作应与音乐相符。

凡完成套路超出或不足规定时间达1秒至5秒扣2分,达5.1秒至10秒扣3分,依次类推。

(无音乐除外)(九)动作数量:动作数量超出或不足,每多或少一个动作扣3分。

(十)动作方向:凡偏离规定方向45°以上,每出现一次扣1分。

公体部。

太极拳评分细则

太极拳评分细则

24式太极拳项目考核评分标准
优秀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良好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及格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24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不及格
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太极拳评分标准

太极拳评分标准

太极拳、太极剑比赛细则一、竞赛项目1、太极拳:42式太极拳2、太极剑:42式太极剑二、竞赛办法1、评判依据:42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印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完成套路时间为4-6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42式太极剑:完成套路时间为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

2、评分方法:(1)满分10分,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分的平均分值,再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该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0.01。

(2)比赛采用现场评判亮分制。

裁判员公开示分,由裁判长当场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3、裁判长扣分:(1)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含5秒),扣0.1分;不足规定时间或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

(3)运动员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

运动员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运动员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

4、评分标准(一)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1)动作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2)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3)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4)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5)一个组合动作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型错误内容,均一次性扣0.10分。

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二)技术演练综合评定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

(详见表)裁判员组成裁判长:1人裁判员:4人记录记时员:1人检录员:2人。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竞赛细则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竞赛细则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竞赛细则附件4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老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分细则首届全国高职高专体育老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细则首届全国高职高专体育老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细则(一)篮球1.定点投篮在规定区域内,延续投篮10个。

距离:男子三分线外,女子4米线外(与三分线为同心园);投篮姿态不限,命中率低于50%,技评最高分为60分。

每人1次机会。

2、综合运球选手从A点动身,用左手运球至B点体前变向运球,右手运球至C点,背后运球后传球至D点,迅速向篮下跑动,接球后低手上篮(不中须补中),抢篮板球后运球至E点,转身运球并传球至F,同时,迅速跑进至F前接球,持球突破接高手上篮。

抢篮板球后运球至A点,重复一次。

须在规定时光内完成考核(男子60〞,女子80〞),每人1次机会。

A-底线与三分线交错点,B-罚球线与罚球弧交错点,C-中线上距边线1米,D罚球弧内,E-三分线弧顶切线上(与底线平行),F-三分线弧顶切线上(与底线平行)。

(二)排球1、自传垫球:选手一次自传接一次自垫,高度不少于头上50公分,不间断20次起评,区域:三米限制区内,每人2次机会。

正面上手发球(男)侧面下手发球(女):在发球区每人发10个球,其中前5个发至A 区(如图),后5个发至B 区(如图),发至指定区域率不少于60%的技评最高分为60分。

每人1次机会。

(三)足球1、综合技术应用篮球综合运球②跑进运球传球在球场中圈内延续颠球10个,可用除手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颠球,完成后做三个脚内侧路踢停球动作,期间身体不能进入规定区域;随后运球过杆(9根杆,杆距均为2米),若有失误,可将球拿到失误点继续过杆,并在大禁区线前完成射门,须在70〞内完成所有动作。

每人2次机会。

(四)乒乓球1.左推右攻技术:发球机将球发到选手左右半台,在左半台时,选手推挡或反手攻球,而右半台来球以正手攻球回击,测试时光为30秒。

回球失误5次以上者,技评最高分为60分。

24式太极拳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0

24式太极拳考试评分标准与方法0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有着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简化太极拳已经被各高校设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此介绍作者的一种新的、简便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简化太极拳镜子反馈学习兴趣自我反馈能力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

选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武术的继承,也是符合当今“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教育方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太极拳在发挥其健身功能的同时其文化功能也将成为亮点。

阴阳互变、刚柔相济、随曲就伸等太极原理正在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化教育、社会管理、企业营销等诸多领域,并将会出现以太极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太极教育学”、“太极成功学”等新兴学科。

所以说太极拳独特的文化特征赋予了其自身独特的教化功能。

在高校推广太极拳,不仅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更能够使大学生通过练太极拳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更全面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讲,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健身,可以作为一种理趣来娱乐,可以作为一种功夫来防身,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来交流。

现在,太极拳已在全国的高校得到了普及,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在现在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能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提高太极拳在高校更广泛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1、高校太极拳教学中, 存在着重视技术而忽视理论教学的弊端,教师偏重于动作要领的讲解,导致学生学到的只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理论方面极度欠缺,很多中学生不知道太极拳的基本知识,不懂得太极拳的独有魅力,不知道习练太极拳与其他体育项目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甚至不明白什么是太极拳。

2、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太极拳老师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手段单调,教学过程枯燥,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教授动作,没有对学生进行太极拳文化内涵的教育。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原来对太极拳感兴趣的学生丧失了习练太极拳的兴趣,以至于最后停练或是不练太极拳。

高职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高职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考核(100分权重70%)
90---10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0———-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0——-—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二)平时成绩(100分权重30%)
(1)课堂表现40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60分。

每缺勤一次扣12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三)成绩计算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X30%+综合技术评定分X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考核(100分权重70%)
90---100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低而稳定,绵绵不断而不停顿,心静体松。

80----8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一次的停顿。

70----79 动作正确,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稍低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69动作较正确,较连贯协调,圆活,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重心高而稳定,绵绵不断,心静体松。

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二次的停顿。

60分以下动作有严重的错误,在整套动作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顿。

(二)平时成绩(100分权重30%)
(1)课堂表现40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2)出勤情况60分。

每缺勤一次扣12分,缺勤5次及5次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三)成绩计算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平时成绩X30%+综合技术评定分X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