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件课件
合集下载
做负责任的人ppt课件

课堂练习
2.九旬高龄“五保”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1996
年他开始拾荒助学。受捐助的学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
地。他捐资助学总计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的行为说明
()
①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他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
B
③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6.2 做负责人的人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八上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 解 责 任 的 含 义 及 内 涵 , 做 负 责 任 的 公 民 。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能力。
3.法治观念:信守承诺、坚决履行诺言的能力,自主反思自己责任的能
力,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4➢.责任教意学识重:点使:学承生担懂责得任信的守代承价诺与,回勇报担,过增错强,学自生觉履做行一责个任负的责能任力的,公能
01 小龙为什么这么做,他这么做值得吗?
★ 3.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①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 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 责任。
②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 的态度,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自觉承 担
改变 态度
不抱怨 不懈怠
我承担 我无悔
B
D.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
无私付出的人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增强履行责任能力,书写壮丽篇章
03
牛刀小试
03 随堂练习
1.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可能受到 责备,甚至受到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 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期末复习课件(含思维导图)(共22张PPT)

(复习)
思维导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
三
做负责任
单
的人
元
《
勇
担 社
关爱他人
会
责 积极奉献社会 任
》
服务社会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责任你我他 不言代价与回报 我承担 我无悔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奉献助我成长 奉献社会我践行
思维导图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知识点3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 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 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 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 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 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 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②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 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③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付的责任, 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 自觉承担相应责任。 ⑤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 担责任,奉献社会。
知识点5
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
①承担责任的付出(代价):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 、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 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承担责任的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 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 重和赞许等。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
思维导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
三
做负责任
单
的人
元
《
勇
担 社
关爱他人
会
责 积极奉献社会 任
》
服务社会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责任你我他 不言代价与回报 我承担 我无悔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奉献助我成长 奉献社会我践行
思维导图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知识点3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 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人人都有责 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 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 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 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 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②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 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③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付的责任, 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 自觉承担相应责任。 ⑤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 担责任,奉献社会。
知识点5
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是什么?
①承担责任的付出(代价):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 、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 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②承担责任的回报: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良好 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 重和赞许等。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
担当责任主题班会PPT课件

担当责任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
促进个人成长
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
3
提升社会价值
担当责任不仅影响个人,还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获得他人的认可。
4
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承担责任,我们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潜能,达成人生目标。
大家一起努力吧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努力实践责任意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以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添砖加瓦。
适度授权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后果,从而培养责任意识。
正确引导
适时给予正确引导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责任的价值和重要性,建立责任意识。
主动担当责任的表现
1
积极主动
主动识别任务,主动承担责任,不等待别人分配。
2
勇于尝试
乐于接受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承担风险。
3
认真负责
认真完成任务,不推卸责任,以最佳状态交付成果。
价值体现
通过履行责任,个人能获得成就感,彰显自身价值。
责任意识的重要影响
30%
工作效率
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员工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40%
问题解决能力
担当责任并积极面对问题能显著提高个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0%
人际关系
责任意识强的人往往能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基础。
责任意识缺失的危害
责任的重要性
责任是一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基础。承担责任不仅能培养我们自律和自我约束的品质,还能让我们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担当责任还能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2
促进个人成长
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
3
提升社会价值
担当责任不仅影响个人,还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获得他人的认可。
4
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承担责任,我们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潜能,达成人生目标。
大家一起努力吧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努力实践责任意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以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添砖加瓦。
适度授权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后果,从而培养责任意识。
正确引导
适时给予正确引导和鼓励,让孩子明白责任的价值和重要性,建立责任意识。
主动担当责任的表现
1
积极主动
主动识别任务,主动承担责任,不等待别人分配。
2
勇于尝试
乐于接受挑战,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承担风险。
3
认真负责
认真完成任务,不推卸责任,以最佳状态交付成果。
价值体现
通过履行责任,个人能获得成就感,彰显自身价值。
责任意识的重要影响
30%
工作效率
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员工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40%
问题解决能力
担当责任并积极面对问题能显著提高个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0%
人际关系
责任意识强的人往往能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基础。
责任意识缺失的危害
责任的重要性
责任是一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基础。承担责任不仅能培养我们自律和自我约束的品质,还能让我们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担当责任还能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21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1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承担对社 会的责任
思考:这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
情景探究—
(1)这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答:是。因为①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 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 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答:他们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 任;他们的做法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 为我”的社会氛围。
。
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 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 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 不容辞的责任。
④、“国家兴旺,匹夫有责。”青少年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所以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
公民(青少年)如何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1)、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 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 我”的社会氛围。
他人的赞许、认可及自身价值的提升,使自己的生 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思考四:“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
1.这位老人说:“‘给’比 ‘得’带来更多的 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 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
1.答: (1)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 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认为:“给”比“得” 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出他热心公益事业,具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思考:我们应如何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情景探究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承担对社 会的责任
思考:这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
情景探究—
(1)这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答:是。因为①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 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 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答:他们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 任;他们的做法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 为我”的社会氛围。
。
③当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 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 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 不容辞的责任。
④、“国家兴旺,匹夫有责。”青少年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所以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
公民(青少年)如何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1)、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 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 我”的社会氛围。
他人的赞许、认可及自身价值的提升,使自己的生 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思考四:“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
1.这位老人说:“‘给’比 ‘得’带来更多的 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 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 这句话的?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
1.答: (1)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 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认为:“给”比“得” 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出他热心公益事业,具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思考:我们应如何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情景探究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362做负责任的人(共20张PPT)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70-P74页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承担责任要付出哪些代价,获得怎样的回报? 2.社会责任感集中表现为什么? 3.怎样承担自己选择的责任? 4.怎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自主学习反馈
(1)代价:(
)、(
),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
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 )
新知探究
小组活动:寻找我们生活中无私奉献的人。 要求: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无私奉献的人,并想象这些无 私奉献的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知识梳理
1.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 责任。我们要努力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2.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合作探究
教材:P71中小青被老师委派承担了学校舞蹈队的队长,她在兢兢业 业履行职责的同时,为此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分组讨论这做值吗?做值得, 理由:
探究问题二、这么做不值得 理由:
知识梳理
虽然小青对承担责任这项工作感到为难,不情愿,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 的这种情绪而影响工作,更没有采取抱怨、懈怠的态度,而是积极投入到舞蹈 队长的工作当中,并且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她获得了赞许,使自身价值得以 提升,因此是值得的。
做负责任的人
-
学习目标
1.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对那些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 也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 择负责。 3.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 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那些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社会 的人的事迹。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13
7.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8.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9.(易错点)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10.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1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 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3
1.通过对载人航天英雄人物、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等榜样人物的 分析,学习他们的担当精神,理解责任的来源、承担责任的意义,学会 山东 勇于担责 考向预测 2.结合2024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1周年、 2024年3月5日是中国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认识承担责任、 关爱他人、服务奉献社会的意义,激发实际行动
思维导图·建体系 必备知识·夯根基 核心观点必备 易错易混纠偏 高频考点·释疑难 真题精选·提素能
思维导图·建体系
5
必备知识·夯根基
6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1)含义: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道德规范、法律规定、对他人的__承__诺__、职业要求等。 2.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1)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__责__任__。
易错易混纠偏
14
1.责任来自法律规定。(2023·锦州中考)( × ) 改正: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表彰和赞许。(2024·黔东南中考) ( × ) 改正:参与志愿服务是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表 彰和赞许。 3.服务和奉献社会一定会得到回报。(2024·黔东南中考)( × ) 改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也意味着可能会获得相应回报。 4.关爱他人应追求物质回报。(2024·吉林中考)( × ) 改正: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件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③
(p23② (p23②)
⑵.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p23③)
天下兴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现代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 现代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 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平凡的我们又可以为 社会做些什么呢? 社会做些什么呢?
堂上练习:
一.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х”)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我们每个公民 的权利。(×) 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 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 升。(√ )
堂上练习: 二、单选
1.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三次修改 自己的志愿。他们这样做说明了 A.他们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人心齐,泰山移 D.他们自觉地服从集体的安排
2.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p24)
小石的事例说明:
她叫高耀洁__教授今年79岁)
到 老 人 院 探 望 老 人
帮
助
残
疾
人
捐款、捐物,援助需要帮助的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顾宪成
亚洲金融危机中, 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公民拿出黄金首饰和 外汇积蓄捐给政府; 外汇积蓄捐给政府; 11”恐怖袭击事件中 “9·11 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国公民自发赶到 11 恐怖袭击事件中, 遇袭击地点救人,或到医院排着长队献血; 遇袭击地点救人,或到医院排着长队献血; 1998年我国抗洪救灾和2003年抗非典中,亿 1998年我国抗洪救灾和2003年抗非典中, 年我国抗洪救灾和2003年抗非典中 万中国公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 万中国公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都体现出国 家公民的社会责任以及面对危机的信念和意志。 家公民的社会责任以及面对危机的信念和意志。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教学辅导课件共22张PPT(共21张PPT)

✓2 合理使用深教入材研构究成,要明素立意
把握教材活动设计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米安然老师
✓2 合理使用深教入材研构究成,要明素立意
把教材活动设计
情境的背景资源形式多样,如文 情 本,图片,图文、观点交锋等, 境 承载着引导学生了解、关注研究
内容的作用。
✓ 关注情境素材的普适性及问题思考的价值;
她给今天的日记取了一个题目:和谐的公交车,猜一猜她会记录下什么呢? 绘制类 P6(社会关系网络图) 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与思考,为“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的学习提供逻辑起点和认识的依据。 绘制类 P6(社会关系网络图) 注重情境教学,坚持问题导向 调查类 P20(使用网络调查问卷) 回到家中的李华思绪却没有停下来。 调查类 P20(使用网络调查问卷) 辨析类 P29(图书馆进入辨析) 三个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共性?有什么样的不同? 学习教材,教师用书等,了解思路 展示类 P40(文明有礼板报设计) 展示类 P40(文明有礼板报设计) 评价类 P27(评价打手机“自由”) 情境的背景资源形式多样,如文本,图片,图文、观点交锋等,承载着引导学生了解、关注研究内容的作用。
✓ 在坚持活动设计立意的前提下,对有些活动 情境素材可做适当的调整,以助于学生的学 习。
✓ 关注活动情境中的问题梯度、层次与方式,发 挥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作用。
问 题
问题是建立情境与观点的路径,是 对学生思考的方向,分析的重点和 思路的引导。
✓2 合理使深用入教研材究构,成明要立素意
把握教材活动设计
情境资源
2
深入研究,明立意
2
深入研究,明立意
关注教材逻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