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最新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毕业论文完整框架开题报告

最新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毕业论文完整框架开题报告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关键技术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关键 技术
添加 文本 添加 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4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研究方案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 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 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研究方案 可行性 STEP 1 STEP 3
STEP 2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点 击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文本点击
STEP 4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点 击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文本点击
文字。

《水资源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水资源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水资源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开发一个高效、智能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监测、分析、调度和保护,为社会各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项目目标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功能,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智能化的调度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案;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水质、水量等数据,并上传至系统数据库;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和处理,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分析模块:利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规律性信息;预警与调度模块: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设计智能调度算法,优化水资源配置;用户界面设计:开发友好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查看数据、生成报表和制定计划。

四、项目意义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系统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保护,有效防止污染事件发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提升城市水务管理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水资源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五、项目预期成果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原型,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推广应用该系统至更多城市和地区,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升我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水资源管理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促进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题报告范文+水文水资源+洪水预报

开题报告范文+水文水资源+洪水预报

说明
1. 学位论文计划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制定。

2.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开题报告在负责培养的学院进行,由导师主持并邀请同行专家参加。

3. 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须提前三天公布,欢迎师生参加旁听。

4. 论文计划书及开题报告书(空白表)由负责培养的学院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初发放,第四学期初交学院汇总后存档,以备研究生院审查。

5. 本材料系永久性档案,请用蓝黑、碳素墨水或墨汁等耐久材料书写。

6. 本表可以下载打印,打印时请使用A4纸正反打印,不得改变表格内容及格式。

签名部分必须由签名者亲笔签署。

7.有关详细规定请查阅《河海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

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会议记录。

水利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以水利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水利工程设计的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供清洁、安全、充足的水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水文地质、气象、水资源供需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合理确定水利工程的规模、类型和布局等重要参数。

因此,研究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在不同区域和环境条件下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原则,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水利工程规划原则的研究:对不同区域和环境条件下水利工程规划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合理确定规划原则的方法和技术。

2. 水资源评估和供需分析:通过对水文地质、气象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水资源的可利用潜力,分析供需关系,并预测未来的供需状况。

3. 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研究适合本地区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4. 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设计: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数学模型分析、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对水利工程设计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1. 研究成果:通过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研究,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的规划和设计原则,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为当地水利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创新点:本研究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设计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设计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径流式水电站水能计算指导教师:原文林职称:讲师学生姓名:**** 学号:20090520****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院(系):水利与环境学院完成时间:2013年5月25日2013年5 月25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水能计算方法简介 (1)2 径流式水电站的特点 (3)2.1径流式水电站的开发特点 (3)2.2径流式水电站的运行特点 (3)2.3径流式水电站基本不调节径流的特点 (3)2.4功率受天然流量控制 (4)2.5低水头径流式电站的设计特点 (4)2.5.1考虑水头损失 (4)2.6 本章总结 (4)3 所选实例的概况及基本资料 (6)3.1 清源水电站(原名西淹电站)概况 (6)3.1.1 自然地理情况 (6)3.1.2工程概况 (6)3.2 清源水电站的主要参数与资料 (6)3.3 清源水电站旬径流量系列典型年的选取 (6)3.4 本章总结 (7)4 用三种方法分别计算分析 (8)4.1 利用面积比法 (8)4.1.2面积比法的基本原理 (8)4.1.2面积比法的计算方法 (8)4.1.3利用面积比法计算清源电站装机和发电量 (8)4.1.4方法评价 (12)4.2径流式水电站简捷算法 (13)4.2.1简捷算法的原理 (13)4.2.2计算结果 (15)4.2.3方法总结 (16)4.3利用列表法计算清源电站水能指标 (16)4.3.1列表法原理 (16)4.3.2列表法计算过程 (16)4.3.3 方法评价 (19)4.4 装机容量确定 (19)4.5 本章小结 (20)5 装机方案的优选 (21)5.1装机方案选择设计的任务 (21)5.2水轮机选择设计的原则 (21)5.3实例应用 (22)5.4 本章总结 (23)6 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1 英文文献 (27)附录2 英文译稿 (42)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与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委员会:首先,我对能有机会向您展示我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感到非常荣幸。

我将在下面的报告中全面介绍我选择的研究主题、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

希望您能够对这个开题报告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评价。

1.研究主题我所选的研究主题是“水文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水文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对于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背景和目的水文变化是指水文循环中水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

它受气候、地形、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当前关于水文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水文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机制,为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有效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完成目标。

首先,将利用历史水文观测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分析近几十年来区域水文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其次,将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用于模拟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水资源调控效果,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最后,将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结合数学统计方法,深入研究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

4.预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研究成果:首先,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分析,将揭示区域水文变化的时空特征和规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将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模拟不同水文条件下的水资源调控效果,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结合数学统计方法,深入研究影响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为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最后,将总结研究成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并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水文与水资源毕业设计报告书

水文与水资源毕业设计报告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设计报告书********卢宝林设计者:杭卓蕾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4.6第一部分毕业设计任务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等生产实际课题的综合运用分析,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满足岗位对工作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本次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分析计算、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

学生应掌握资料搜集、分析计算、绘图、计算机运用等基本技能。

通过设计,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撰写技术报告等方面的能力应有较大提高。

二、设计任务题目:沧州部分市区供水水水源规划及联合调度(一)资源量计算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地表水资源(1)年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2.入境水量3.地下水资源(1)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2)各项补给量计算及参数分析和利用(3)地下水可开采量4.水资源总量5.深层地下水限采量6.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地表水开发现状分析(2)地下水开发现状分析A.浅层地下水B.深层地下水(3)水资源利用现状A.分行业用水量B.用水水平分析7.现状市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二)部分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城区需水量预测1.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2.市区需水量预测(三)市区供水水源规划1.地表水水源规划2.地下水水源规划3.外调水水源规划(四)可供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1.可供水量预测原则(1).地表水可供水量(2)地下水可供水量(3)外调水可供水量2.各水平年可供水量3.水资源供需分析4.水资源供需平衡(五)市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以上内容均借助计算机完成。

其格式为:一级标题用宋体四加粗,其他标题一律用宋体五号加粗;文字内容为5号字体,单倍行间距;表头(名)一律用6号字体;图例用小6号;A4排版打印。

计算利用QB或VB均可,要求附程序代码。

第二部分毕业设计指导书一、沧州部分市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供水概况沧州市区共有沧州市、泊头市、任丘市、河间市和黄骅市五个市区。

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年月日
2、意义: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现代设计方法。
(3)、通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5)、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课题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之在我国以后的水利工程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工程建成后,可将南昌市防洪标准从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使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工程位置优越,效益大,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淹没损失大。该工程是赣江干流中游河段综合效益较为显著的骨干工程,是江西省“十五”水利建设首要工程。
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1确定工程等别和标准:根据工程规模和GB50201-94、SL252-2000,初步确定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及相应的洪水标准。
1.2初步确定抗震设计参数
2.1根据枢纽工程区的地形地质、工程布置、工程量、施工、投入资金和运行要求,初选代表性坝址。
3.1根据初拟的坝址,初步比较拟定代表性坝型。
3.2根据工程开发任务和综合利用要求及地形地质条件,初步比较拟定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型式。
4.1说明主要建筑物布置、控制工程、主要尺寸及基础处理措施。
图纸校对、整理,编制设计说明书,并提交设计成果。3周
(按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及页码列出)
[1]、DL-T5206-2005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3]、SL 266-2001《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昭通市福安艺术陵园地下水供水井水资源论证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姓名:吕聪学号:08031119指导教师:陈功新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而且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增加供水能力以保证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水危机,如何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研究是国际国内水资源管理的主流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积累,论证分析有一定难度。

论文依照相关的规程规范对昭通市大龙洞福安艺术陵园项目进行了水资源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已将粮食、能源和水资源确定为三大战略资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中明确规定“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

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

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

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

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在2012年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有明文规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必须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重点研究农业高效节水和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发展跨流域调水、雨洪利用和海水淡化等水资源开发技术。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长江、黄河等重大江河综合治理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等。

……综合节水……重点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

……海水淡化……重点研究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核能耦合和电水联产热法、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等;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热能设备、海水淡化装备和多联体耦合关键设备”。

根据水利部与国家计委第15号令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取水项目需做水资源论证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取水。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昭通市大龙洞福安艺术陵园开发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拟建取水井的论证,对该建设项目取水工程合理性进行研究,为促进昭通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以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为建设项目取水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课题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设计方案:对论证范围内的地表水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对水利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拟建取水井工程的合理性,通过对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方式、用水工艺及用水、退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环境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补偿方案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开发取水合理性论证,同时提出拟建供水井实施后是否会诱发地质灾害。

论文撰写提纲:1、总论11.1前言11.2论证目的11.3论证依据2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和取水地点31.5工作等级41.6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51.7水平年51.8论证委托62.建设项目概况6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6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62.3建设规模及实施计划8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8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9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9 3.1基本情况9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14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84.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184.1取水合理性分析184.2用水合理性分析204.3节水潜力和节水措施分析21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225.取水水源论证225.1水资源论证方案225.2地下取水水源论证236.取水的影响分析326.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分析326.2取水诱发地质灾害分析326.3对其它用户的影响336.4拟建取水井、取水环境地质问题影响分析346.5综合评价347.退水的影响分析357.1退水系统及其组成概况357.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67.3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377.4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377.5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378.水资源保护措施388.1工程措施388.2非工程措施399.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409.1补偿原则409.2补偿方案(措施)建议409.3受影响方意见4110.建设项目水资源认证结论与建议4210.1取用水的合理性4210.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4310.3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43 10.4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4310.5取水方案4410.6退水方案4510.7建议454、总体安排与进度序号日期教学周毕业设计各阶段名称或工作内容实习、收集资料12011年7月——8月2—4选题、检索文献22012年2月——3月4—8完成初稿32012年3月——4月8—9请指导教师初审检查、初步修改42012年4月9—11继续修改完善52012年4月11—14完成定稿62012年5月14-17请老师检查再修订、准备答辩72012年5月——6月85、课题研究准备情况(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和参考书,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条件等)主要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3]Wurbs,R.A.Assessing Water Availability under a Water Rights Priority System.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27(4),2001:235-243.[4]Vijay P.Singh,Il Won Seo,Jung H.Sonu.WATER RESOURCES PLANNINGAND MANAGEMENT.WRP,1999.[5]Luss H.On Equitable Resources Allocation Problems:A Lexicographic MinimaxApproach.Operations Research,47(3),1999:361-377.[6]McKinney,D.C.,X.Cai,M.W.Rosegrant,C.Ringler and C.A.Scott.Modeling WaterResources Management at the Basin Level: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Colombo,Sri Lanka.1999.[7]Rogers,P.A game theory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Water Resources Research,5.1969:749-760.[8]Booker,J.F.and R.A.Young.Modeling intrastate and interstate markets forColorado River water resources.Journal of Environment Economics andManagement,26,1994:66-87.[9]Loucks D.P.,Stedinger J.R.,Haith D.A.Water Resources Systems Planning andAnalysis-Prentice-Hall,Inc.,New Jersey,1981.[10]汪恕诚著.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1]裴源生,罗琳,陈一鸣.我国城市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展望.见:郭生练主编.水问题研究与进展.武汉.2003.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8-214.[12]吴季松主编.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及其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13]郭孟卓.学习贯彻新《水法》,加快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中国水利,2003(1).[14]陈家琦,王浩,杨小柳.水资源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水利部水资源司.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试用).2003.[16]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水库调度工作手册.1983.[17]郭海晋,姜兆雄.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人民长江,1999,30(3).[18]李新民,余刚鹏,刘明等.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3(1).[19]SL201-97《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20]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汉江孤山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本).2004.[2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2004.[22]长江年鉴编纂委员会.长江年鉴(2004).武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长江年鉴社出版,2004.[23]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24]水利部水资源司.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法规及有关文件汇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5]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汇编.2003.[26]雒文生主编.河流水文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1.[27]V.Yevjevich.STOCHASTIC PROCESSES IN HYDROLOGY.WRP,1982.[28]Kottegoda N.T.,Stochastic Water Resources Technology,The MacMillan Pressi.LTD,London,1980.[29]黄永基,马滇珍.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30]董辅祥.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张窝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2004.[32]GBJ-86《室外给水设计方案》.[33]汪光焘主编.城市节水技术与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55[34]宁远,沈承珠,谭炳卿等译.河流保护与管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5]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南堞水皂市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2003.[36]方子云.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37]Kasimova,L.N;Urmazova,T.A.Tomsk region drinking water sources water qualitymonitoring.The4th Korea-Rus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cience andTechnology,V olume1,2000:292–296.[38]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39]Zhi-Gui Lin,Li-Zhong Xu,Feng-Chen Huang,Jin-Ling Zhou.Multi-sourcemonitoring data fusion and assessment model on water environment.MachineLearning and Cybernetics,2004.Proceedings of200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Volume4,2004:2505–2510.[40]Ellis K.V.-Surface Water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Mac Millan,1989.[41]Biswas A.K.-Models fo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Mc Graw Hill,UnitedStates of America,1981.[4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3]Tomsk Regi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Natural Resources Use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view,Tomsk,1996.56网站:6、指导教师意见与建议(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内容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有无创新内容、选题的合理性、开题条件是否具备、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