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7课《澳大利亚》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动物种类、经济产业和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动物种类、经济产业和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动物种类、经济产业和文化特色。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动物种类的分布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动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动物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澳大利亚的相关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准备澳大利亚的相关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动物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整体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和与中国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课件。
2.案例:收集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和与中国的关系的具体案例。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进行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湘教版地理七下8.7《澳大利亚》 教案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和城市分布。
2.了解澳大利亚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3. 掌握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4.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图,能够对图中信息进行总结。
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动植物资源的影响2.教学难点:通过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澳大利亚动植物的有关资料板书设计:一、古老的动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二、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三、主要城市和人口的分布四、气候特征五、地形特征六、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跟随一些古老的而特有的物种去认识这个国家课件展示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的图片问题:为什么说他们是古老的解答:从哺乳动物的进化规律来看,有袋类出现的比较早,没有胎盘,是进化不完全的哺乳动物,所以说是古老的,这些古老的物种都来自澳大利亚板书课题:《澳大利亚》展示关于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统计资料板书一、古老的动植物“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问题: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老的动物呢?学生活动:从大陆漂移说来解释结论:长期孤立,环境单一,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进化缓慢,物种古老学生活动:指认孤立的澳大利亚大陆板书:二、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提问:1、能否把大陆改成大洲?2、这块大陆所属的大洲学生活动:1、区分大洲和大陆的概念,不能改成独占大洲2、这块大陆属于大洋洲,该国领土范围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知识延伸、学生活动:该大陆的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承接:因为孤立,最初英国殖民者把这块陆地作为流放罪犯使用,后来随着大量自由民的加入,使最初登陆的东海岸人口迅速增长,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板书:三、主要城市和人口1、最大城市-----悉尼2、课件展示两国国旗,体现两国传统关系3、澳大利亚人口信息:⑴90﹪为白种人,大多是英国移民的后裔⑵通用语言为英语4、其他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墨尔本学生活动:从课件展示的人口密度图得出人口主要分布范围是东南沿海地带板书: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承接:从学习经验得知,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板书:四、气候特征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学生活动:查找穿过澳大利亚的特殊纬线问题:从这些特殊纬线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结论:(1)、赤道,赤道以南,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2)、南回归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学生活动:观察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有哪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并熟悉这些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结论:东南沿海气候温暖舒适,是为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主要原因学生活动:观察该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结论:呈半环状分布板书:1、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2、呈半环状分布承接:自然环境除了气候特征,还有地形特征板书:五、地形特征1、三大地形区学生活动: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墨累河的发源地和流向教师阐述:东部大分水岭,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所以发源于大分水岭的墨累河向西流入印度洋拓展延伸:课件展示美国高低高三大纵列地形剖面图和该国剖面图比较,得出其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学生活动:阅读大自流盆地的文字介绍教师简介: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课件展示其受地形影响的成因,其为该国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承接:最初英国的殖民者随船从西班牙带来了20多只绵羊,没想到澳大利亚草原多,污染少,天敌少,适合羊的生长,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养绵羊数量和产羊毛最多的国家板书:六、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1、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手持麦穗的国家”2、工矿业“坐在矿车里的国家”3服务业七、自习词条:1、艾尔斯巨石2、大堡礁八、随堂练习详见课件九、课后练习:填充图册36/37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7澳大利亚》一课,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大洲和国家的基本概念等知识。
但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了解还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观察、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观察、分析、归纳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地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3.准备好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澳大利亚。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较强。
但学生对于澳大利亚这一国家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该国家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以及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2.对比教学法:通过与中国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与澳大利亚相关的视频资料。
3.准备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澳大利亚的地图、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动物等,让学生对澳大利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澳大利亚与中国在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异同。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课题第七节澳大利亚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2.通过国赌徒和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澳大利亚地理概况。
3. 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主要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的成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难点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资源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课前检测读巴西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洋,②洋⑵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气候属于;图中B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气候属于。
(3)③河。
该河流域覆盖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
(4)城市C D E回答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图片—某国的国徽,你认识这些动物吗?他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回答展示目标明确任务【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征,以及地形与气候、人口城市分布的关系。
3.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并分析其只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
自主学习导学达标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自学课本P103-104并读图8-47,在图上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1)在地图上描绘出赤道、南回归线、1800经线、1600E(2)亚洲、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初步认识,为今后深入学习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澳大利亚的认识相对较浅,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澳大利亚的特点,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增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地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课件,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特点。
2.教学道具:准备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等相关的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教学资源:收集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然后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介绍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节澳大利亚》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全面了解,旨在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世界地理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基本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和自然资源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教具: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3.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地理特征。
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和自然资源,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一、课程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是运用资料和地图,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基本特点和特有生物生存的原因。
这里的资料和地图包括课文中文字说明和课文中提供的插图、示意图,进而利用这些资料和地图总结澳大利亚的基本状况。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澳大利亚”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
教材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城市与人口以及古老的动物。
作为世界分区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口;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能够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地理事物,并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初步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前面几个国家的学习,也初步掌握了国家和地区的学习方法。
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认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及其生存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会收集到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学会与别人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环境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师生互助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探究法、启发式讲解法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黑板
八、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大家喜不喜欢旅游?都喜欢到什么地方去?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
【视频导入】我这里有个神奇美丽又富饶的国家,大家想不想去看看?(播放澳大利亚风光视频片段)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它的美丽,开始我们的澳大利亚之旅吧!
【板书】第七节澳大利亚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对澳大利亚有个初步了解。
【新课讲授】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毗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大家仔细看PPT上大洋洲的示意图,思考:
找出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新几内亚岛、珊瑚岛和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并指出大洋洲位于哪些大洲与大洋之间?
【学生回答】学生代表发言
【板书】一、拥有一个大陆
【师生总结】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澳大利亚的领土特征。
它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人口情况怎样呢?总人口1918万,大多数居住在东南沿海的富饶地带。
首都堪培拉,人口20多万,是全国政治中心。
悉尼人口300多万,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有著名的巴黎歌剧院。
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270多万。
除少数原住居民外,大部分澳大利亚人是英国、其他欧洲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国等地移民的后裔。
【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
①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
②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
③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500米。
约占大陆面积的60%。
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师生活动】在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大分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西部高原、墨累河、大堡礁、大沙沙漠
【板书】二、地平的地形
1、西部:平坦的高原60%
2、中部:平原25%
3、东部:山地15%
【学生自学】“大自流盆地”
【教师讲解】在平原中部,地势低洼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又成为“大自流盆地”。
自流井水盐度较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但
可做牲畜用水。
【阅读】通过PPT展示,介绍艾尔斯巨石和大堡礁。
【问题引导】根据教材98页图3-53“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和图3-54“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探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小组学习任务】看看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依靠小组考虑,选派代表回答。
【过渡】大家还记得在开始的时候,观看的宣传片中澳大利亚那些活泼可爱的动物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张PPT,你们都认识这些动物吗?
【学生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PPT上,并一起学习与认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及其在澳大利亚的分布特点。
【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古老的野生动物而其他国家却很少有吗?
【学生思考】思考,讨论,回答
【板书】三、古老的动物:袋鼠、树袋熊、袋狸、鸭嘴兽、针鼹,鸸鹋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在几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与南半球的汪洋之中,再加上当地自然条件比较单一,使得动物的演化十分缓慢,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种类仍然保留至今。
世界上266种有袋哺乳动物中,有近一半是澳大利亚大陆独有的,像袋鼠、树袋熊和袋狸等。
目前仅存的两种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和针鼹,还有珍稀动物鸸鹋等,只在澳大利亚才能找到。
【知识迁移】向你的家人和朋友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特有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