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期末模拟试题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

《普通化学》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因为H =U+PV ,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 、V 、T 均有关。
(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 )4、因为ΔH =Q P ,而H 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 变化到终态B ,体系吸收100 J 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 ,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 )7、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 )8、在定温定压条件下,0>∆m r G 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9、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 )10、因为ln r m G RT K θ∆=-o ,所以r m G θ∆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
( )11、某化学反应的m r G ∆若大于零,则οK 一定小于1。
( )12、化学反应的Δr G m θ也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 )13、反应CO (g )+H 2O (g )==CO 2(g)+H 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 )14、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 >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 )15、某反应的m r G ∆代数值越小,反应自发性越大,反应也越快。
( )16、0.1mol/L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b K ϑ(CN -)大于b K ϑ(F -)。
( )17、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8、在孤立体系中发生任何过程,都有0,0U H ∆=∆=。
( )19、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不可逆过程的G ∆都小于零。
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普通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氧化是将需处理的部件作为电解池的。
2、石墨是层状晶体,层内碳原子采用杂化轨道形成正六边形的平面层,每个碳原子的另一p 轨道相互“肩并肩”重叠形成遍及整个平面层的键,使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3、已知Cr 2O72-+14H++6e-2Cr3++7H2O,φ(Cr2O72-/Cr3+ ) =1.23V;I2(s) + 2e-2I-,φ(I2 / I- ) =0.54 V;在标准状态下,组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其配平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填充下表。
5、往原电池(-)Pb|Pb(NO3)2CuSO4|Cu(+) 负极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氨水,能使其电动势,这是由于。
6、25℃时,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若c(Ag+)=2.0⨯10-6mol⋅dm-3,则c(CrO42-)=mol⋅dm-3; 若c(CrO42-)=4.0⨯10-6mol⋅dm-3,则c(Ag+)= mol⋅dm-3。
[已知25℃时,K(Ag2CrO4)=9.0⨯10-12]7、钢铁在水中主要发生腐蚀,阳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
8、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O2- :;Fe3+ 。
9、将2 mol·dm-3的NH3和2 mol·dm-3的NH4Cl溶液等量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值为;此时NH3的解离度为;若将该混合溶液稀释一倍,则其pH 值为 。
(已知NH 3 的K b =1.8×10-5)10、写 出 反 应 NH 4NO 3(s)2H 2O(g) + N 2O(g)的 标 准 平 衡 常 数 的 表 达 式:。
11、对 于 化 学 反 应:2 ICl(g) + H 2(g) → 2HCl(g) + I 2(g), 经 动 力 学 研 究 知 其 反 应 机 理 为: (1) ICl(g) + H 2(g) → HI(g) + HCl(g);(2) ICl(g) + HI(g) → HCl(g) + I 2(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 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 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 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 Fe+CuSO4═FeSO4+CuB. 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 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4.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 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 倒出部分液体后, 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 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 等于16mlB. 大于16mlC. 小于16mlD. 不能确定5.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 长劲漏斗B. 量桶C. 坩埚钳D. 椎形瓶6.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 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 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 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 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可能是反应物B. 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中含有氢元素D. 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8、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9、下列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取用固体粉末D. 过滤10、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 氨水B. 汽水C. 冰水D. 糖水1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Al3+——铝离子B. 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12.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 B.C. D.13.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金属能导电, 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 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 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4、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判断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N2C.H D.2O2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5、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Cl2B.NaCl C.HClO D.KClO36、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A.1 B.2 C.3 D.4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8、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9、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附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 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气体有毒, 可危害人体健康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可以燃烧, 可作燃料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2、下图所示实验中, 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 ①变红, ③不变红B. ④变红, 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 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 ②、③不变红3.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蜡烛的燃烧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4.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 其原因是()A. 都属于氧化物B. 都含有氧气C. 都含有氧分子D. 都含有氧元素5.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 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 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 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6.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 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 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 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 猜想B. 实验C. 推理D. 归纳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 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 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 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8、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 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 木炭B. 硫磺C. 红磷D. 铁丝9、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 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 B.2.2 C.4.4g D.5g6、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大海捞针7、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8、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0、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2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2(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C.氧气 D.稀有气体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3、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的义务。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4、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 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8、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Si B.Fe C.Al D.O10、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 B.N2C.H D.2O211、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2、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模拟试题 1.化学和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食品包装时放入盛有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B .NaOH 和铝粉是某固体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C .“人造太阳”的核燃料21H 、31H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清洁工用“84消毒液”消毒杀菌,利用NaClO 具有强氧化性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电解质A2Ba(OH) 23H SO 22Na O 2CO4NaHSOB NaOH4NaHSOFe 2O 3 CO 3CaCOCCH 3CH 2OHHClMgO3SO2COD32NH H O ⋅3HNO CaO 2SO 2H 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B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 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C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 .将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3FeCl 溶液中可制备()3Fe OH 胶体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用质量相等的CH 4、O 2气体吹出两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球甲中装的是O 2B .气球甲和气球乙中气体气体体积之比为1∶2C .气球甲和气球乙中原子数之比为1∶5D .气球甲和气球乙中分子数之比为1∶1 5.下列对图示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BCD向()2Ba OH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导电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 变化NaCl 的形成 NaCl 溶于水能力变化a 时刻()2Ba OH 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pH 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ClO 分解NaCl=Na ++CI -6.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澄清透明溶液:2243K Cu SO NO ++−−、、、B. 含有4NaHSO 的溶液中:234Ba NH Al Cl +++−、、、 C. 常温下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2234Na Mg NO SO ++−−、、、 D. 加入铁粉放出2H 的溶液:23K Na S Fe ++−+、、、 7.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8gNH 4+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B .常温下,Na O 与H O 反应生成1mol O 时,转移电子数是N A 9.某同学欲用浓硫酸配置480mL 的4.6mol/L 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配制过程中,必需玻璃仪器有5种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 若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 3的浓硫酸配制,需量取该酸125.0mL 10.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的A. 用甲装置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B.用乙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点燃肥皂泡,可检验产物C.用丙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Br>ID.用丁装置先通入2CO ,后通入3NH ,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3NaHCO 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3FeCl 溶液腐蚀铜制印刷线路板:3+2+2+Fe +Cu=Fe +Cu B. 将过量的2CO 通入2Ca(ClO)溶液中:2223H O CO Ca 2ClO CaCO 2HClO +−+++=↓+C .2Br 使湿润淀粉-KI 试纸变蓝:22Br 2I 2Br I −−+=+D .3NaHCO 溶液中加少量2Ba(OH)溶液:-2+-332HCO +Ba +OH BaCO +H O =↓ 12.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期末模拟试题练习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选择题1. 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 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D) 分子间无作用力, 分子本身无体积答案:D2.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答案:D3. 对于实际气体,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C) 对于实际气体, 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 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答案:C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
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A) 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B) 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C) 阿伏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D)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答案:C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题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3.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4.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5.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6.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7.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A) 等容过程(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8.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答案:D。
因液体分子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同的故内能不同。
另外,向真空蒸发是不做功的,W=0,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ΔU=Q,蒸发过程需吸热Q>0,故ΔU>0。
9.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答案:A10. 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 即(A)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B)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C) 热力学第三定律及热的基本性质(D)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答案:D11.当某化学反应ΔrCp,m <0,则该过程的()r m H T ∆$随温度升高而(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D) 无规律答案:A 。
根据Kirchhoff 公式,()/r m r p m d H T dT C ∆=∆$可以看出。
12.在下面涉及盖斯定律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A) 对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 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和相变过程, 可使用盖斯定律(B) 对在等温等容且不做功的条件下, 发生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 可使用盖斯定律(C) 同一物质在盖斯定律涉及的几个反应中都出现时, 只要无溶解等现象, 相态不同也可加减(D) 利用盖斯定律求某个反应的热效应时可引入一些别的反应,设想一些中间步骤, 无论实际反应是否按这些中间步骤进行都可以答案:C13.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答案:C 。
因绝热时ΔU =Q +W =W 。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
(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
(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
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14.关于热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系统处于热平衡时, 系统的温度一定等于环境的温度(B) 并不是所有热力学平衡系统都必须满足热平衡的条件(C) 若系统A 与B 成热平衡, B 与C 成热平衡, 则A 与C 直接接触时也一定成热平衡(D)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始终处于热平衡答案:C 。
(A )中系统处于热平衡时,若为绝热系统则系统的温度与环境无关,故不一定等于环境温度。
(D )等温过程中,系统不一定处于热平衡中。
例如,A 的温度大于B ,A 向B 传热,而B 向外散热。
若传入B 的热与从B 散去的热相等,则B 的温度不变,为一等温过程,但A 与B 之间却并没有达到热平衡。
15.对于功,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系统对环境做功或环境对系统做功时, 环境中一定会留下某种痕迹(B) 功的量值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C) 无论做什么功都伴随着系统中某种物质微粒的定向运动(D) 广义功=广义力×广义位移。
系统做功时,“广义力”是指环境施予系统的力;环境做功时,“广义力”是指系统施予环境的力答案:D 。
因为无论系统对环境做功或环境对系统做功广义力均指环境施予系统的力。
热力学中做功的多少是用环境做功能力的变化来衡量的。
例如,系统膨胀则系统反抗环境压力做功,环境的做功能力增加;若系统压缩,则环境的做功能力减少。
因此,无论膨胀或压缩均使用环境的压力计算体积功,即使用相同的公式:()W p dv =-⎰外。
16.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 (B)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 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答案:B17.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物系经历了i 步变化,则(A) ∑Qi=0 (B) ∑Qi -∑Wi=0(C) ∑Wi=0 (D) ∑Qi +∑Wi=0答案:D 。
因为ΔU =∑Qi +∑Wi ,循环过程ΔU =0。
18.与物质的燃烧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可燃性物质的燃烧热都不为零(B) 物质的燃烧热都可测定,所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不是相对值(C) 同一可燃性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其燃烧热不同(D) 同一可燃性物质处于不同温度下,其燃烧热之值不同答案:B 。
19.关于基尔霍夫定律适用的条件,确切地说是(A) 等容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B) 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C) 等压或等容且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D) 纯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可逆相变过程和等压反应过程答案:C20.关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可逆过程不一定是循环过程(B) 在等温可逆过程中,系统做功时,系统损失的能量最小(C) 在等温可逆过程中,环境做功时,系统得到的功最小(D) 可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从正逆两个方向到达答案:B 。
因可逆过程系统做最大功,故系统损失的能量最大。
2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与范德华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的区别在于范德华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A) ΔH ≠0 (B) W=0 (C) ΔU ≠0 (D) Q=0答案:A 。
上述两过程因绝热和不做功故W 与Q 均为零。
于是ΔU 亦均为零。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的焓未变,但范德华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的焓却不等于零。
因为真实气体的焓不仅是温度的函数也是压力或体积的函数。
(22)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A) W =0, Q <0, ∆U <0 (B). W >0, Q <0, ∆U >0(C) W <0, Q <0, ∆U >0 (D). W <0, Q =0, ∆U >0答案:B 。
电阻丝得到电功,故W >0;电功全部转化为热并部分传给水,故Q <0;电阻丝仍有部分热没有传给水,故∆U >0。
(23)如图,用隔板将刚性绝热壁容器分成两半,两边充入压力不等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已知p 右> p 左,将隔板抽去后:(A ) Q =0, W =0, ∆U =0 (B ) Q =0, W <0, ∆U >0(C ). Q >0, W <0, ∆U >0 (D ) ∆U =0, Q =W ≠0答案:A 。
因系统为恒容绝热,Q =W =0,故∆U =0。
(24)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0 (B) 0(C) 0 (D) 0p T T TU U T V H U p p ∂∂⎛⎫⎛⎫== ⎪ ⎪∂∂⎝⎭⎝⎭⎛⎫⎛⎫∂∂== ⎪ ⎪∂∂⎝⎭⎝⎭ 答案:A 。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25)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U 和∆H 的值一定是:(A ) ∆U >0, ∆H >0 (B ) ∆U =0, ∆H =0(C ) ∆U <0, ∆H <0(D ) ∆U =0,∆H 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