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看不见的光

六、《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11-10-8一、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部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A、红外线1、太阳光中有一种但不见得光,发生色散是位于光谱的红光以外,叫做。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或减弱),红外线可以用于诊病;可以制成,用于步枪的瞄准器上,也可以制成,用于遥控设备。
B、紫外线3、太阳光中有一种但不见得光,发生色散是位于光谱的紫光光以外,叫做。
4、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以有助于人体的合成,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因此医院的手术室、病房可以用紫外线灯来,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可以进行防伪。
(二)、预习效果检测5、红外线的热效应较强,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应用了红外线的是()A、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B、杀菌消毒C、使荧光物质发光D、机顶盒的遥控器6、紫外线的化学效应较强,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应用了紫外线的是()A、根据人体的热谱图诊病B、步枪的瞄准器C、使荧光物质发光D、电视机的遥控器(三)、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了解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的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的作用你在预习过程中碰到那些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把它写下来吧:。
二、课内探究1、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存在的验证探究活动一验证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验证。
⑴、如图1所示,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光谱,将灵敏温度计棱镜下面的可见光区域(图中AB的部分)能够检测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将温度计移到红光以外的区域,虽然看不见光,但温度计的示数也会上升说明红光以外的区域存在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验证紫外线的存在。
2、重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探究活动二进一步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将下列对光的应用进行分类A、遥控器B、杀菌灯C、验钞机D、热谱图诊病E、浴室的取暖灯F、促进人体维生素合成G、烤箱H、夜视仪I、卫星遥感其中应用红外线的有,应用紫红外线的有。
规律总结: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效应较强,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和荧光效应,可以进行杀菌和防伪。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基础回顾:一、光的传播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光源,如:太阳、荧火虫等;和________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光在_________ 沿直线传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_。
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________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________;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叫_________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_________。
我们能看见本还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______ __进入我们的眼睛。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 _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
3、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仍为_________,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若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时,则反射光将________反射,使我们能从________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样的反射叫_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_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身高1.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像高____m,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m。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导学案

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2. 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二、导学交流:(一)光的色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5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照右图那样,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结论:(1)(2)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你知道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二)色光的混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通过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2.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
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所以:(1)、、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3)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三)看不见的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87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什么是光谱?2.将灵敏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的不同颜色的光处,会发现温度都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红光以外的部分上升更显著。
这一事实说明什么?3.在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紫靛蓝绿黄橙红红外线即:4.请你上网查找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相关知识,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主要特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2)红外线的主要应用:(3)紫外线的主要特性:(4)紫外线的主要应用:5. 生活中有一种发“红光”的激光小电筒,有人叫它“红外线”,你怎么认为?6. 生活中有一种紫外线灯,发出的光看起来是蓝紫色的,所以有的人说紫外线是蓝紫色的,你怎么看?三、小结与反思::1.本节收获:2.还有哪些困惑:四、随堂检测: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还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05光的现象(导学案)

学案05 光的现象【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了解光的反射现象;3、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4、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6、了解两种看不见的光。
【知识梳理】1.光与声音的比较2.光的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现象4.镜面反射与漫反射5.平面镜成像规律6.光的折射现象7.光的色散与物体的颜色8.两种看不见的光【典例分析】1、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m;当他以0.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
2.在①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②正在放映电视的电视机屏幕③点燃的油灯④闪亮的钻石等物体中⑤中秋夜晚的月,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3.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色彩都是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称为三原色,它们分别是、、。
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色。
【当堂达标】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电池 B.发电机 C.太阳 D.月亮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B.日食形成C.小孔成像D.铅笔“折断”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5、现在大多数家用电器都可用遥控的方式进行操作,遥控(发射)器发出的“光”是()A.红外线B.红色光C.白色光D.紫外线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7.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km/s,光年是____单位;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___v2(填“>”、“<”或“=”)。
2.6 看不见的光导学习型教学案

2.6 看不见的光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6看不见的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看不见的光;2、知道以及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用途(重点)一、课前导学、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太阳的热量主要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
2、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3、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_线。
4、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是__________。
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5、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A、医学上的“B超”B、探照灯c、电视机遥控器D、手电筒6、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三、研讨解惑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作红外线遥控器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B、红外线遥感是利用了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的性质c、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波长长D、医用理疗灯发出的光线主要是紫外线8、关于紫外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紫外线有化学作用B、紫外线有荧光作用c、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D、紫外线可用于远距离摄影四、巩固应用9、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它不是光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及进行医疗等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低温物体不发出红外线D、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0、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线能使物质发光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1、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2、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可以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目录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第三节声音的特征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五节声的利用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第六节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第二节融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强弱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生活中的物理】1.小明在欣赏乐器时看到笛子上有一排气孔,吹奏时还要贴上笛膜。
他突然对笛子产生了疑问:笛子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气孔和笛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2.在《赤壁》电影中,我们看到一个片段:诸葛亮伏在平静的地面上听了一会就断言曹军即将到来,一个时辰后曹军果然杀到。
他真有这么神通广大吗?【课前自主预习】1.一切发声体都在,我们通常将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真空中(能⁄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进行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相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中速度最大,在中次之,在中速度最小。
15℃时,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声发射回来的现象叫。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2.3.4.5.【知识要点突破】1.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大家都期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打钟后,会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虽然停止敲击大钟,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C.人的听觉“延长”了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周围的空气在振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二、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二、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2.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预习导航: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叫做,人眼无法觉察的光叫做。
2. 叫红外线,红外线能够使被照射的物体,具有效应,太阳的热主要以的形式传到地球上。
红外线的应用,(举两例)。
3. 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紫外线的应用,(举两例)。
三、预习交流:四、互动突破: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一)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议一议: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点拨】同学们可以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提示】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点拨】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如:红、绿、蓝等到色光,这些光称为可见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是:(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所以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会上升。
结论: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点拨】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自然界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光的色散导学案(梁启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导学案(教师用)主备人:梁启付2013.10.10科目/教材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课题《光的色散》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主要色光;2、知道色光和颜料的三原色,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3、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4、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光、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决定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习(13分钟)导入:1、播放课件中的视频:雨后天空彩虹,这些奇妙的现象,蕴藏着什么物理知识呢?2、让学生带着播放的问题预习课本的该节内容,并填写导学案中的“课前练兵”部分学生分组合作预习:1、预习课本内容2、学生合作填写导学案中的“课前练兵”部分熟悉课本,为新学内容作铺垫小组合作展开探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光的色散二、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1.亲身体验,认知光的色散现象请一个同学用平面镜反射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观察天花板,有什么现象?问题1:能不能利用身边的实验仪器,找出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演示实验1:教师演示白光的色散实验:利用强平行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在天花板上显示一条彩色条纹。
结论1:白光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一现象称为的色散结论2: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知识运用:播放flash动画,了解彩虹成因的科学解释。
学生实验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找出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用手电筒照射三棱镜、装有水的圆形烧瓶、或厚玻璃砖等,在白纸上或在仪器的某些部位可以看到彩色条纹;也可以用太阳光、日光灯等身边的光源发出的光来观察,如透过三棱镜看日光灯光,也可观察到彩色条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6《看不见得光》导学案
主备副备主审班级姓名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知道看不见的光的存在。
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
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尝试对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早晨的太阳并未出升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是什么原因?2、阳光经过棱镜的分解后发现有哪些色光组成?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不同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说明人眼可看见的光也同样只是光谱中的一部分,从而引出红外线和紫外线
二、红外线
赫谢耳为了研究光谱里的各种色光的热效应,用温度计去测量各光带中不同色光的温度时,他发现有一区域的温度特别高,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温度最高的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的红光外面。
这就是人类首次发现红外线的过程。
显然,红外线最突出的性质就是热作用强;另外,红外线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也特别强,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不分昼夜)发射和吸收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自学课本“红外线”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
1、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
_______ ,而且物体 __________,它辐射 _______越强。
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_ 。
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 _______。
2、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人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它不是光
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及进行医疗等
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能发出红外线
D、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
介绍:国内最先进的红外线测温热像仪和便携式红外线体温测量计在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受测人员不必与测温仪器接触,一秒钟便可以直接显示出测温结果,不仅安全卫生,而且大大加快了机场进出港人员的客流速度。
三、紫外线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1776-1810)在1802年发现,在光谱的紫光区域的外测也存在着看不见的射线,这就是紫外线。
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化学作用强,用紫外线照相能区分出物质间的细微差别,例如能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
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这个效应有许多应用。
日光灯就是用紫外线来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
自学课本“紫外线”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______ ,很容易使照相底片__________ 。
紫外线能杀菌。
应用紫外线的______ ,可进行防伪。
除验钞机上利用这种效应外,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
2、将下列做法与紫外线的作用或特性用线连起来。
做法紫外线特征
A、适当晒太阳a能杀死微生物
B、医院用紫外线消毒b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
C、用紫外线验钞c使荧光物质发光
D、夏天用遮阳伞d防止皮肤病变
四、小结:小组内交流你的收获,提出你的疑惑。
五、达标检测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_________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光谱,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_______。
3、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
5、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___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_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_____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6、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A.红外线B.X光线C.紫外线D.γ光线
7、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8、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A.医学上的“B超”B。
探照灯C.电视机遥控器D。
手机
9、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
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10、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
附板书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