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五章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5章

第五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主要内容
一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 土地革命战争和 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重点问题
1 国民党政府如何实行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 2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3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中期中国共 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4 中国共产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和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东北易帜”签约地点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1927年 • 1936年 • 全国工业总产值增加80%
原因
□国民政府的鼓励政策 □国民政府基本实现关税自主 □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刘鸿生
“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 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一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 1927年8月19日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
蒋介石独裁统治
• • • • •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 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国民政府主席 陆海空军总司令
冯玉祥 (西北军)
阎锡山 (晋军)
李宗仁 (桂军)
皇姑屯事件
(1901~2001)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的前委的指示信
“先有农村红军, 后有城市政权,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 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
《中国的红 《井冈山 色政权为什 的斗争》 么能够存 在?》 火,可以 燎原》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朱德、陈云、博古 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 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 李富春(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 林彪(红一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红一军团政委) 彭德怀(红三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红三军团政委) 李卓然(红五军团政委) 邓小平(中共中央秘书长) 李 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 武修权(翻译)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主要内容
一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 土地革命战争和 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重点问题
1 国民党政府如何实行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 2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3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中期中国共 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4 中国共产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和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东北易帜”签约地点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1927年 • 1936年 • 全国工业总产值增加80%
原因
□国民政府的鼓励政策 □国民政府基本实现关税自主 □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刘鸿生
“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 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一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 1927年8月19日 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 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
蒋介石独裁统治
• • • • •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 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国民政府主席 陆海空军总司令
冯玉祥 (西北军)
阎锡山 (晋军)
李宗仁 (桂军)
皇姑屯事件
(1901~2001)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的前委的指示信
“先有农村红军, 后有城市政权,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 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
《中国的红 《井冈山 色政权为什 的斗争》 么能够存 在?》 火,可以 燎原》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朱德、陈云、博古 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 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 李富春(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 林彪(红一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红一军团政委) 彭德怀(红三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红三军团政委) 李卓然(红五军团政委) 邓小平(中共中央秘书长) 李 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 武修权(翻译)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第三、革命形势——城乡不平衡
•
32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到1930年初,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 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 约10万人。重要的根据地有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 湘鄂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 •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 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
11/6/2014
7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在 处理“济南惨案”中已露出端倪。 而日军在以后 全面侵华中的残暴野蛮行径在“济南惨案”中也已暴露无遗。
11/6/2014
8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月 日 凌 晨 , 张 学 良 等 联 名 通 电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 土地革命 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 关键词:十年内战 • 关键人物:蒋介石(第一节),毛泽东(第二节)
3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本章聚焦:国民党 蒋介石
1927-1937 官僚资本形成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15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既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利益,也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大资产 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国民党所实行的就是代 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 军事独裁统治。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

❖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这是其第二次政变,这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对晚 清中国政局起了重大影响作用。
囚禁光绪帝。光绪帝为其妹生。捕杀变法者。康 梁逃走,谭嗣同愿以个人之流血牺牲唤得世人之 觉醒。
谭临刑前的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 其所,快哉快哉。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 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缺乏经验:康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思想 家,而非一个实践的政治家,其忽视真正权力掌 握在慈禧太后手里。各项改革威胁各个阶层,取 消八股文损害准备科举考试的生员;裁撤官员引 发现职官员的恐慌;军事改革危及满族八旗和绿 营的特权;变寺庙为学校的命令激怒了僧侣。除 了皇帝,所有变法者均为汉人,引起满族人的恐 慌。所有这些人:儒生、官员、军官、太监、僧 侣和全体满族人——都要求取消变法。康过于骄 傲,不懂得以退为进的策略。
❖ 慈禧太后西逃
携光绪帝西逃西安(1900.8.15-1902.1.7),八 国联军1901年9月17日撤出北京,朝廷1902.1.7 返回北京。
光绪帝不愿意离开京城,被老奸巨滑的慈禧强行 带走。
❖ 媾和
李鸿章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与八国联军 媾和。1900年12月24日联军合议出联合照会, 1901年9月17日由李鸿章、庆亲王奕劻与十一国 (签署《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
❖惩办罪犯; ❖赔款4.5亿两白银; ❖其它规定,如道歉,在中国驻军,在一些地方停止科
举考试等。
❖ 其它后果
俄国占领满洲。
❖ 义和团事件的影响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威胁,加剧国际间的猜忌和竞争;帝 国主义活动中的对峙使中国免于立即崩溃;
《辛丑条约》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干涉中国内政,许 多地区暂停科举考试;
中国近代历史纲要课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共产党员和革命 群众达31万人,其中中共党员为2.6万人,全党人数由1927年5月五大时 57900名共产党员锐减在1万人。反革命的力量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到了严厉的镇压,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 加入共产党成了严重的犯罪,共产党的组织不断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 转入地下,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被残酷杀害。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共产党员夏明翰(1900—1928) 在就义前写了四句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还有比生命更珍贵的吗?在 共产党人这里就有,那就是共产 党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 高于一切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 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 对得起死难的烈士。 郭沫若手书的夏 明翰烈士所作诗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党的早期创始人蔡和森(1895— 1931)牺牲时非常惨烈,他的四肢被 钉在墙上活活处死,但他决不向敌人 屈服,表现了共产党人的确是用特殊 材料制成的。
赣东北根据地创始人方志 敏(1900—1935)1935年1月被 捕后,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 中国》、《清贫》、《狱中纪 实》等不朽著作。今天读来仍 然令人感叹不已。
(二)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红军和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 民党当局感到震惊和恐慌。从1930年10 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 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 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 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 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 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 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 剿”。 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 剿”战争的胜利。鄂豫皖、湘鄂西等根 据地的反“围剿”战争也取得重大胜利。
《近代史纲要》PPT课件

第二、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第三、农村人口全国人口的90%
因此,中国的革命若照搬照抄西方革命"城市中心 论"的经验,显然是很难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势力的。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从1927年8月到1928年底,共产党在全国各地还先后领导发 动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斗争烽火遍及江西、湖南、湖北、广 东、福建、陕西、河南、安徽、四川、江苏、河北等省。这些 起义虽然大都失败了,但也有一些起义坚持了下来,并转移到 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为 复兴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 提供了有益经验。
—— 毛泽东
“八七”会议 内容
1)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 起义。 3) 选举了新的领导核心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通过的 《告全党党员书》。
“八七”会议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八七”会议记录。
“八七”会议意义:
胜利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 革命战争的兴起。
王佐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意义:
1)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的结合起来, 成功的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绩 2)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凝聚力量,以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4、广州起义1927、12
广州起义总指挥 叶挺
广州起义领导人 张太雷
广州起义副总 指挥
叶剑英
广州起义起义军炮击敌军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的形成
1、萌芽时期—1928、10--11 《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
第三、农村人口全国人口的90%
因此,中国的革命若照搬照抄西方革命"城市中心 论"的经验,显然是很难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势力的。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从1927年8月到1928年底,共产党在全国各地还先后领导发 动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斗争烽火遍及江西、湖南、湖北、广 东、福建、陕西、河南、安徽、四川、江苏、河北等省。这些 起义虽然大都失败了,但也有一些起义坚持了下来,并转移到 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为 复兴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 提供了有益经验。
—— 毛泽东
“八七”会议 内容
1)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 起义。 3) 选举了新的领导核心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通过的 《告全党党员书》。
“八七”会议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八七”会议记录。
“八七”会议意义:
胜利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 革命战争的兴起。
王佐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意义:
1)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的结合起来, 成功的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绩 2)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凝聚力量,以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4、广州起义1927、12
广州起义总指挥 叶挺
广州起义领导人 张太雷
广州起义副总 指挥
叶剑英
广州起义起义军炮击敌军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的形成
1、萌芽时期—1928、10--11 《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3.能力培养方面: • 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 学会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 • 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 造。
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阅读文献: •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2.教学难点 • (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
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3.能力培养方面: • 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 学会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 • 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 造。
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阅读文献: •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2.教学难点 • (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
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第五章_中国革命新道路ppt

国民党政府的阶级实质:“依然 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 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 阀代替老军阀”,“全国工农平民以 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 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 ——毛泽东
(三)国民党政权实现“白色 恐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 着严峻的形势,国民党政权清党分共,实 现“白色恐怖”,椐中共“六大”的材料 统计,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 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 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可能性)
a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大国;(根本原因)
b 、有国民革命的影响,群众基础比较好;(客观条件)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客观条件) d、相当数量正规红军的存在;(主观条件)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做出突出的贡献?
这与毛泽东的成长环境,他非凡的个人品质、气质、经 历、胆识、学问、智慧、才干等主观条件分不开,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不怕压,注重实际,实 事求是; 第二,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善于及时做理论思考和概括; 第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 容并蓄,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4、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哪里?
(1)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上看,它是对比 大革命失败以前的革命道路而言。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的 民众斗争,尤其是工人斗争 (2)从世界范围上看,它是对比以往各国无产 阶级革命道路而言。 俄国十月革命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创新)在武装 斗争以农村为中心,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5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敢不敢坚持 革命?怎样坚持 革命?这是中国 共产党人和中国 革命人民必须回 答的两个根本性 的问题。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统治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秋-1928年底 党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
思考:看三大起义视频,思考三大起 义是以城市还是以农村为革命中心的?
蒋 介 石 像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 命战争的发展 及其挫折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土地革命
中心内容 保证 动力 依托
中国共产党领导 动力 保证
武装斗争
主要形式
农村根据地
基本依托
依托
三次“左”倾错误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 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 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
点击播放三大 起义视频(5分钟)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思考:为什么当 时中国共产党人都认 为应以城市为中心?
毛泽东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探索中起了主要作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思考、讨论:为什么毛泽东同志 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新 道路的过程中做出最突出的贡献? 对我们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有哪些启示?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一)遵义会议
点击这里可链接到 遵义会议视频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 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 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 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 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起义
主要领导人: 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
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 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 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临时 政治局关于在南昌组织 武装起义的决定
油画:《南昌起义》
1928年4月 南昌起义部队 到达井冈山
这是朱德在起义 时用的驳壳枪
八七会议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在汉口举行的中
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确定了 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的总方针。 选举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 治局。
秋收起义
井冈山
井冈山中心区—茨坪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13日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继续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还是将主攻方向转向 农村? (2)采取和平夺权,还是武装夺权的斗争方式? 2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1)四次反围剿 (2)两个土地法
击溃敌军75万;消灭敌军31.6万; 俘获敌军19.6万;缴获武器16.57万
红军在反围剿中缴获的飞机
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经历了四次反围剿作战后,中央红军的力量得到了 壮大,并在1931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导 军民进行根据地建设。然而,与此同时,左的思想 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扭转了中国革命,为日后的革命指明了前 进的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治, 开始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被 宣布为非法,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面对严峻的形 势,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 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前的两个根本性问题。经 过艰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确立了“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东北易帜
2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3 1928-192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 建立庞大的军队 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厉行文化专制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中国革命转入 低潮 “白色恐怖”。 中共“六大”时的材料统计: 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 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敢不敢坚持革命?
对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的、 明确的!——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斗争!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 (4)广州起义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 (2)根据地建设
2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左倾错误
(1)三次左倾错误 “左”倾盲动错误,“左”倾冒险主义(李立
三),
“左”倾教条主义(王明) (2)出现的原因 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 地结合起来 (3)对土地革命的影响——被迫长征
胜利
1934.10-1936.10
三、总结历史经验 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