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大学生贫困问题调查分析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大学生贫困问题调查分析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大学生贫困问题调查分析摘要:本文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等内容并对我校在校贫困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频数统计并得出导致贫困的原因,并根据当前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提出我个人的建议。

关键字:线性回归分析频数统计贫困频数统计1.1基本情况统计对294名同学进行调查,可以分析出:(1)按省份可得到,有35名来自甘肃,占总数的11.8%;有34名来自宁夏,占总数11.5%;有34名来自河南,占总数的11.5%;有26名来自湖北,占总数的8.8%;有23名来自河北,占总数7.8%;20名来自陕西,占总数6.8%。

(2)造成贫困重要原因分析得,49人选a(地处农村,经济收入低)和其他原因,占总数16.6%;61人选a和e(兄弟姐妹较多),占总数20.6%;68人选a和c(亲人生病),占总数23%。

其中其他原因多指家庭上学学生多造成。

可以分析出贫困的主要因素还是客观条件地处农村所致。

(3)家庭年总收入小于3500元的有192人,年总收入大于7000元的有17人,他们贫困的原因是家中上学孩子多或者是亲人生病所导致等。

1.2 交纳与拖欠学费统计(1)通过统计近几年学费主要来源,其中34人选c(家里积蓄),占11.6%;36人选b(国家助学贷款),占12.2%;37人选a(从亲戚家借),占12.6%;50人同时选a和c,占17%。

通过数据可得,多数学生还是自己家庭解决,贷款也解决一部分学生学费问题。

(2)251人没有欠学费,占85.4%。

(3)拖欠学费主要原因中,有111人选a(家庭经济困难),占37.8%。

(4)对欠学费的态度统计:有125人选b(不应该拖欠),占42.5%,110人不选任何项,占37.4%,49人选a(因贫困应该拖欠),占16.7%。

其它占很少。

1.3关于春节留校统计(1)在春节时有几次没有回家的经历统计(9人没有选项):a (0次)215人,占73.1%;b(0次) 54人,占18.4%;c(0次)12人,占4.1%;d(0次)1人,占0.3%;e(0次) 3人,1%。

牡丹江大学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牡丹江大学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科技 论坛
・ 1 2 5 ・
牡丹江大学农村贫 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丹江 1 5 7 0 1 1 ) 摘 要: 为 了解 决农村贫 困生的心理问题 , 从牡丹江大学 2 0 1 2级新 生中选出农村 贫困学生 3 0 0人 , 采用大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问卷进 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 查 , 对调查结果进 行分析 。 目的在 于科学 、 有效地解决农村贫 困大学生存在 的心理健康 问题。 关键词 : 农村 贫困大学生 ; 心理健康 ; 调 查报 告 目前在高校 , 农村贫 困大学生作为一个 特殊 的群 体 , 已 日益受 3结 果评 价 到 了社会各界 的普遍关注 。 和城市学生相 比 , 由于他们 自我心理调 以上研 究结果 分析表 明, 和城市 学生相 比 , 农 村贫 困生 面临着 节 能力较差 , 又不 肯利用 已有 的社会 支持系统 的帮 助 , 所 以和其他 来 自于人 际关系 、 生活 、 学习、 择业 等诸多方面 的心理 压力 , 从而在 非 贫 困大学生 比起来 , 更 容易产 生 A卑 、 焦虑、 忧郁 等诸多 方面 的 情绪表现 出 自我封闭 、 焦虑等不 良情绪特 征 , 这 些不 良的情 绪时刻 消极情 绪和 内向 、 孤僻 的性格特 征 , 不利 于他们 心理 的健 康发展 。 都会影 响到他们心理 的健康水平 ,不利于农村 贫困生身 心的健康 解 决他们 的心理问题 ,对他们 的心理健康状况 的调查是必不 可少 发展 。如何 帮助农村贫 困大学生 释放 内心不 良情绪 ,优 化心理素 的。 质, 帮助他们顺利 成长成才 , 已成为我 国高 等教 育亟待解 决的重要 问题之一 。 1调查 的对象和所使用 的工具 调查对 象 : 牡 丹江 大学 2 0 1 2级新 生 中选 出农村贫 困学生 3 0 0 4建 议 人 。其 中男 生 1 7 0人 , 女生 1 3 0人 。 解决高 校农 村贫 困生的问题 , 需要依 靠于 国家教育 主管部 门 、 调 查 工具 :采 用 大 学 生 心 理健 康 调查 问 卷 ( U P I , U n i v e r s i  ̄ 社会 和学 校几方面 的共 同努 力。 P e r s 0 n a I i l v I n v e mo  ̄) 进行 调查 , 该 问卷 U P I 是 为 了对有 心理 问题 4 . 1 建议 各级 教育 主管部 门落 实好 国家对农 村 贫 困生 的资助 的学生早期 发现早期治疗 而编制 的大学生精神 卫生 、心 理健康调 政策 查表。 该 问卷具有较 高的信度和效度 , 是 目前 国内高校普遍使用 的 近年来 , 由于党中央和 国务院对 高等教育 的高度重视 , 国家 出 对新生 的调 查问卷 , 调查之后对调查 结果进行分析 。 台了很 多对 农村贫 困生 的资 助政 策 ,这些政策 极大地改 善了高校 U P I 由以下三 部分构成 : 农村贫 困生 的经济状况 , 为他们送去 了温 暖 , 增 长 了完成学业 的信 第一部分是 学生的基本情况 。 包括学 生的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住 心 。建议各 级教育主管部 门认 真地 、 全 面地落实 国家政 策 , 切实做 址、 联 系办法 、 家庭情况 、 兴趣爱好 、 入学动 机等。 好对农村贫 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帮助他们在顺 利完成学业 的同时 第二部分是 U P I 问卷本身 。由 6 0 个项 目构成 。其 中 4 个项 获得 和非贫 困大学生相对公平 的人生起点 。 目是测伪尺 度O i e s c a l e ) , 其题 号是 5 、 2 0 、 3 5 、 5 0 。其余 5 6个是反映 4 . 2建议 国家教 育主管部门加大依法办教 育的力度 学生 的苦恼 , 焦虑 , 矛盾 等症状项 目。 建议 国家教育主管部 门把对 高等教育 的管 理纳 入 国家法 律调 第 三部分是 附加 题 ,主要是 了解被测者对 自身身心健康 状态 整 的轨道 , 对教育 的管 理严格按照法律规 范进行运作 。 如用法律的 的总评价 以及是否接受过 心理咨询的治疗 , 有什么咨询要求 。 手段约束 高校中的考试 , 保证考试 中公平 和公正 ; 用法律 的手段约 u P 1 的筛选标 准如下所示: 束高校 的收费 , 治理教 育乱收费 的问题 。 从而为高校农村 贫困生创 第一类筛选标 准 : 造 出较 为公 平的学习 、 生活环境 。 满足下列条件之 一者应归为第一类 : 4 . 3建议 高校加强 自身 校园文化建设 , 为农 村贫 困大学生 营造 ( 1 )U P I 总分 在 2 5 分( 包括 2 5分) 以上者 ; 良好 的心理 教育氛 围 f 2 )第 2 5题做肯定选 择者 ; 高校应加 强校园文化 建设 ,努 力为农村贫 困营造 良好 的心理 ( 3 )辅 助题 中同时 至少 有两题做肯定选择 者 ; 教育氛 围。高校应坚持 以人为本 的理念 , 给予广大学生尤 其是农村 ( 4 )明确提 出咨询要求者( 由于此条选择人数 较多 , 有 时不用) ; 贫 困学生进行 以人文关怀 。并真 正把 这样 人文关怀 送到校 园的每 第二类 筛选 标准 : 个 角落,从而在 校 园内形成 一种有利 于学生成长 、成才 的 良好 满足下列条 件之一者应归 为第 二类 : 氛 围。在教育教学 的实践 中, 给予农村 贫 困生 以积极 的、 无条件 的 ( 1 )U P I 总分 在 2 0分 至 2 5分 ( 包括 2 O分 , 不包 括 2 5分) 之 间 关注 , 使他们能够深深体会 和感受到这种 尊重 、 关爱 和理 解。 者; 4 . 4建议充分发挥社会 支持系统 的作用 ( 2 )第 8 , 1 6 , 2 6题 中有 一题做肯定选择者 ; 农村贫 困生作 为大学 生 中的弱势群体 , 理应 受到 国家 、 社会 和 ( 3 )辅助题 中只有一题作肯 定选 择者 ; 学校 的普遍关 注。虽然就个人来说对农 村贫 困生 的物质支持是有 第三类筛选 标准 : 限 的, 但 对贫 困生 的心 理的支持作用却是 十分 明显。 所 以高校 的领 不属于第一类 和第二类者应归 为第 三类 。 导 、广大 的任课 教师和辅导员 以及对贫 困生有帮助 能力社会各界 U P I 结果 的评价 与分类 : 人士都应 主动地 关心高校农村贫 困生的心理健康 问题 ,从而使他 第一类 学生 中,通过进一 步的诊断被认 为确有心理 卫生 问题 们 看到 自 身存在 的价值 , 更好 地完善 自身人格 。 的学生称为 A类学生,该类 学生需要进行持 续的心理咨询 。 参 考 文 献 没有严重心 理卫 生问题 的学生称 为 B类学生 ,该类 学生可作 [ 1 】 邓成琼 . 农村 大 学生人 际交往 中的心 理 问题及 其调适 对策[ J ] . 中 为咨询机构今后 关注的对象 。没有 任何心理卫生 问题 的学生 称为 国 西部 科 技 , 2 0 0 8 ( 1 3 1 ‘ C类学 生本次调查共发放 问卷 3 1 0份 , 回收有效 问卷 3 0 0 份 。男生 【 2 】 李 燕辉 等. 团体 心理辅 导促进 高校 贫 困大学生心 理健康 的 的效 1 7 2人 , 女生 1 2 8人 。有效 问卷率 为 9 7 %。 性 研 究f J ] . 中 国健 康 心 理 学 杂 志, 2 0 0 8 , 1 6 ( 1 1 ) 2调 查 结 果 分 析 [ 3 ] 刘镇 江等. 高校 贫 困大学生感恩教 育探 讨『 J ] . 南华大学学报, 2 0 1 0 对 问卷 结果 分析可 以看 出 ,属于 一类 重点关 注 的对 象有 3 9 ( 0 1 ) 人, 占1 3 . 1 %。 其 中第 2 5题没有做 肯定选择者 , 即没有 自杀倾 向的 [ 4 】 王 旭梅 等译 . 心理 治疗 个案 研 究【 M 】 . 北京 : 中国轻 工业 出版 社, 00 5 , 学 生。属于第二类 可能存在心理 问题 的 ,需要 引起 关注 的学 生有 2 1 1 7人 , 占3 8 . 9 %。属于第三类 心理 健康的学生有 1 4 4人 , 占4 8 %。

贫困生家庭贫困情况调查汇报

贫困生家庭贫困情况调查汇报

贫困生家庭贫困情况检查报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毕业季,政府连续推行了恩赐贫困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5000 元这一深得民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从前几年的社会反响来看,无疑特别成功的,许好多多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学子在这一笔难得的救援金下圆了自己大学梦,去了更加广阔的天空放飞自己的梦想。

为了像从前同样将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学校恩赐了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推行。

第一,学校经过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班主任通知的方法,将这一政策传达给了每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并让他们充分的认识申请这一补助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此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向学校递交了“政府资助金申请表” ,并对他们在表中提到的一些特别情况恩赐了证件说明。

截止到 7 月 28 日为止,学校共收到申请表 280 份。

比较申请原因的十个方面,经过认真的审察和比较,从中初步选出了 150 位更加切合条件的贫困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核查。

(此次上级部门给我校的政府贫困资助金的名额为 100 人)接着,学校组织人员成立检查组。

对接下来的 150 个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核查。

从 7 月 29 日至 8 月 8 日,我们检查组一行 4 人,经过挨家挨户的检查,已经将这些学生的情况认识的比较全面。

现将检查情况报告以下:为了将 5000 元政府资助金用到该用的地方,帮到该帮助的人。

我们检查组在 10 天的时间里走便了全县的 11 个乡镇, 68 个村(居委会),111 个村小组。

此次检查中我们仍旧采用看、听、访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认识。

即到学生家中实地察看其家中房屋和硬件设施的情况;听学生自己和其家长的描述;走访当地的村民和村干部认识情况。

这样我们就能对这个家庭的贫困程度和贫困原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经过以上手段的检查,我们获取了好多贫困家庭的信息,能够将造成这些贫困家庭分为以下几类:一、单亲家庭缺乏经济本源一个家庭里无论是父亲母亲中的任何一个遇到不幸,那么对于这个家庭造成的困难将是无法想象的。

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研究方法与限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大 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学习与生活、心理状 况和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由于问卷调查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 差。
02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贫困大学生的定义与类型
贫困大学生比例较 高,分布广泛。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 支持网络薄弱。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 多的帮助和支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和应对能力。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 持。
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建议
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 贫困大学生的影响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 多的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入大 学校园。
2
由于经济压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贫 困大学生在学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面临诸多 困难和挑战。
可能影响其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学科选择
03
贫困大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学费较低的专业,限制了
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贫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经济困扰、人际关系压力等,导致其出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自尊心受损
贫困大学生容易因经济条件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感,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其学习和 生活。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支持措施。

以下是关于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的一些关键点和建议:一、调查目的了解现状:全面掌握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发现需求:识别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

提出建议:为学校、政府和社会提供改善贫困大学生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建议。

二、调查内容经济状况: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生活费用、家庭经济状况等。

学习情况: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资源获取情况等。

心理状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调适能力、心理支持需求等。

生活条件: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住宿条件、饮食健康状况等。

社会支持: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贫困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各方面的需求。

深度访谈:选取部分贫困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具体情况和背后的原因。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找出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规律。

四、实施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大学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

3.数据收集: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5.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建议。

五、常见问题经济压力:贫困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学习资源不足: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贫困大学生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等。

心理压力大:经济上的困难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有限: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有限,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机制。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提高社会关注度
通过调查,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促进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02
调查方法和样本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贫困大 学生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线下发 放,收集数据。
针对样本进行筛选和甄别,确保样本的可 靠性和代表性。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
03
调查结果分析
学业表现
成绩普遍较好
贫困大学生普遍在学业上表现较好,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 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学术科研能力较强
贫困大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他们更加注重实 践应用,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贫困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 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经验。
调查样本及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大学生,涵盖 不同学科、专业和年级。
01
年龄分布:18-24岁之间,其中以20-22岁 年龄段为主。
03
学科分布: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 ,以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为主。
05
02
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04
性别比例: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女生略多一 些。
06
家庭经济状况: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需要申请贫困补助或贷款。
04
贫困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对学业的影响
学业成绩
贫困大学生通常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昂的学习资 料或参加有益的学习活动,导致学业成绩受到影响。
01
缺乏参与机会
贫困生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无法参加 课外活动或学术项目,错失了发展潜 力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02
03
学业压力

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1[摘要]: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

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他们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因此,相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一、调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意义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通过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使他们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

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让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所以,调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我调查了长春市奋进乡兴华村、太平村、隆西村、隆北村、一间村。

访问了18—25岁的相对贫困的大学生120名。

二.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及其分析(1)自卑心理表现为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

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与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

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但是贫困却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有些同学大部分时间用来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综合水平弱。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教 育 时空
l ■
C aiedcl i h e hoRe isnaTngew nccneoyv
高 校贫 困生思想政 治工作现状调 查报告
沈剑平
( 天津 轻工职 业技 术学 院 中图 分类号 :4 2 G 1 文献 标识码 : A 天津 3 08 ) 0 30 文章编 号 :0 99 【2 1) 20 0— 1 10— 1) 00 3— 5 80 4(
个 方面 。这 也是帮 扶 的基本前 提 。但是现 在 ,基 本 只重视 第一个 方面 。这其 中还 出现 一些 问题 因 为学校 和社会 对于贫 困生有很 多的优 惠政 策和 照顾 ,现在存 在很 多争 当贫 困生的现 象 。通 过不 实审 查和 弄虚作 假方式 成为 “ 困生 实际上 是对 贫 真 正贫 困学 生的不 公平 。这种 形式 上的平 等带来 了实 质上 的不平 等 ,造 成 了 把 相对贫 困帮 成更两 极 的方面 ,有 的脱贫 了 ,有 的更 贫了 。既伤害 了贫 困学 生 的感情 ,又 挤 占了本来 就 困难 的对 贫 困学生 的帮扶 资金 。本人在 接待新 生 报到的过程中,就有家长、同学争当 “ 贫困生”的现象,有的穿着光鲜却举 着相 关贫 困证 明 ,大声对 老 师说 :“ 们非 常贫 困 ,家里 可是砸 锅卖 铁 了 ” 我 对贫 困 生信 息 的到底 应 不 应该 公布 ,这 也是 一个 问题 。学校 为 了更 透 明、公正 ,需要 公布 这些 信息 ,但 是有 时却会伤 害 一些 学生 的 自尊 。 奖学 金 的针对 面 、覆 盖面 相对 较 小 ,只是 那 些 品学 兼优 的贫 困生 ,但 引 导和激励 作用 巨大 。且有 的 品学兼优 的贫 困生 ,拿各 种各样 的奖 学金 ,其 他一 些贫 困生 ,却一 样也拿 不到 ,造成 了实质 上 的不公 ,也使 帮助工 作没 有 起到 很好 的效 果。 助 学金 是 国家 助 学贷 款 的重 要补 充 ,机动 灵 活 ,覆 盖 面积 广 大 ,但 目 前 的助学金 相对 数量还 是 比较 少 , 大 多数 是 由国家 设立 。目前重要 的是 , 且 引 入社 会 资金 关 注 高校 贫 困 生 问题 。企业 、 个人 均 可投 资, 应 当广 泛 多元 。 1实● 求是 , 格审 查贫 困生 的相 关信 息 严 对贫 困生 的认 定 ,应当 参考 学 生过 去和 现 实 的情 况 ,还应 该 对来 自不 同地 区的贫 困生 做 出各种 各样 的认 定标准 对于 争 当贫 困生 的现象 ,耍 出台相 应 的措 施 ,对于 非 贫 困生 ,而通 过 不 实 审查 和 弄 虚 作 假 方 式 成 为 “ 困 生 ” 贫 ,要 给 予 相 应 处 理 。 2为贫 困学 生提供 勤 工助拳 机会 的过 程 中出现贫 困生 自救 ,救助 贫 困大 学生 ,不 是 一朝 一夕 的事 ,而是 学校一 项长 期的工 作 。勤 工助 学就是 一种 类似 “ 以工 代 赈 ”的措施 。 因此 ,建 立长期 有效 的贫 困生救助 机制 ,保证 较 为稳定 的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
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全文结束》》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思想汇报
专题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
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

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

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六、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

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
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

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
犯罪也息息相关。

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

参考资料:
《西部贫困大学生调查:透支35年收入上4年大学》:南方周末,xx年5月25日
《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中南民族大学
《南方周末》:考上大学与一位父亲之死
《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肖波
《南方周末》:高等教育的高风险不容忽视
上一页[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