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十二经络拍打全套教程

十二经络拍打全套教程
以下为十二经络拍打全套教程:
1. 头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头部,按照前额、太阳穴、后脑勺、颈部的顺序进行拍打,每个部位拍打约30秒钟。
2. 肩部经络拍打:用掌根和手指在双肩上部进行轻拍,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地拍打,每侧肩部拍打约1分钟。
3. 手臂经络拍打:用拳头轻轻敲击手臂的外侧,从肩关节到手腕,再反方向敲击,每侧手臂拍打约1分钟。
4. 胸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胸部,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侧扩展,每次拍打约30秒钟。
5. 腹部经络拍打:用双手的掌根轻拍腹部,从上到下,顺时针方向进行拍打,每次拍打约1分钟。
6. 背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背部,从上到下,从脖子到腰部,再反方向进行拍打,每次拍打约1分钟。
7. 臀部经络拍打:用掌根轻轻拍打臀部,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侧扩展,每次拍打约30秒钟。
8. 腿部经络拍打:用手掌和手指在腿部进行轻拍,从大腿到小腿,再反方向进行拍打,每条腿拍打约1分钟。
9. 足部经络拍打:用掌根和手指在足部进行轻拍,从脚踝到脚底,再反方向进行拍打,每个脚拍打约1分钟。
10. 重复以上步骤:根据个人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以增强经络的刺激效果。
11. 注意事项:拍打时力度要适中,不能过激,以免造成伤害。
如果有不适或疼痛感,应该停止拍打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12. 拍打频率:一般可以每天进行数次拍打,每次5-10分钟,
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经络通畅的效果。
注意:本教程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请咨询专业医生或按摩师。
老年人怎么进行经络拍打

老年人怎么进行经络拍打老年人因为机体功能退化,很容易出现经络不通,进行经络拍打可以打通经络,有助于血液循环,那么老年人怎么进行经络拍打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介绍老年人经络拍打的具体步骤,看看吧。
1、起势双脚自然站立,同与肩宽,膝盖微屈,双手下垂,送胯放松,闭目养神,以下每节开始拍打时皆如是,以调息身心。
2、拍打头部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头顶百会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额头上星穴、神庭穴部位,拍打36下左右。
第三步,双手同时拍打头部正面,即额头至头顶部分,拍打36下左右。
第四步,双手同时拍打头部两侧,拍打36下左右。
第五步,双手同时从头部两侧拍打至头后风池穴,采用从上至下顺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
第六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从头顶拍打至头后风府穴,采用从上至下顺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
头部拍打时宜口目合闭。
第七步,拍打和摩擦(干浴面)面部,可在拍打全部结束后进行。
干浴面的方法,搓热两手,两掌心紧按两腮下部,两手四指并拢沿鼻梁两侧向上推,经双眼到上额时,一直推到前额,两掌左右分开,然后顺着两侧眉横骨,掌根经太阳穴耳前向下拉,回到原位,反复一分钟。
需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宜拍打头部,可用十指摩擦或掐揉的方法!第一步,双手手指从印堂沿着额头、百会穴摩擦至颈后的风府穴9-18遍。
第二步,双手分别从两侧的太阳穴经过头部两侧摩擦至颈部的风池穴9-18遍。
第三步,十指掐揉头部,从印堂沿着额头、百会穴掐揉至颈后的风府穴9-18遍。
第四步,双手分别从两侧的太阳穴经过头部两侧掐揉至颈部的风池穴9-18遍。
3、拍打颈部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颈部后侧,从风府穴起拍至颈后处,拍打时,头和脖子略微前倾,便于拍打,一般拍打5遍。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颈部左侧,从风池穴起拍至肩颈处,拍打时,头和脖子略微向右前侧倾斜,便于拍打,然后用右手拍打颈部右侧,方法同上,采用由上而下顺拍,一般拍打5遍。
黄帝内经经络拍打操作方法

黄帝内经经络拍打操作方法
经络拍打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轻拍按摩经络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气血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一些经络拍打的操作方法,以下是一般的经络拍打步骤:
1. 找准经络位置:根据黄帝内经中所述经络的路径和穴位位置,用手指轻轻按压经络沿线,找到相应的穴位。
2. 调整姿势:站立或坐姿舒适放松,让受拍打的部位能够自然暴露在拍打者的手部。
3. 调整呼吸:深呼吸放松自己,保持舒缓的呼吸节奏。
4. 轻拍按摩:用手掌或手指轻轻拍打经络沿线或穴位,频率适当,力度轻缓均匀。
5. 适时转换:根据个人感受,适时转换拍打的位置或部位,全面覆盖所需拍打的经络及穴位。
6. 结束放松:拍打结束后,深呼吸,放松身体,让经络得到全面放松。
需要注意的是,经络拍打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损伤自身。
另外,孕妇、
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群在进行经络拍打时也需要特别谨慎。
中医经络穴位拍打养生

中医经络穴位拍打养生腹部穴位拍击此动作主要是刺激人腹部的关元、气海、神阙等保健大穴,刺激这些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对患有糖尿病的人特别适宜。
敲打后溪穴换手此动作主要是刺激腕骨、前谷、后溪等小肠经穴位,敲打此穴能帮助有效降低血糖、缓解消渴症状、改善下焦等症状。
拍打肩井穴换肩此动作主要是刺激肩井穴,日常多拍打此穴不但有降压功效,还有助于治疗便秘和肺、心疾病。
叩击百会穴此动作主要是刺激人的头顶的百会穴,叩击此穴有治头痛、降压、安神助睡眠等功效。
脚跟踢然谷此动作主要是刺激脚少阴肾经的然谷穴,刺激此穴有预防脑血管疾病及排肾毒的功效。
拍击肾俞穴此动作主要是刺激人后腰的三焦俞、肾俞等膀胱经穴位。
刺激这些穴位有助于预防及治疗泌尿系疾病,帮助强肾固本。
中医拍打经络缓解失眠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其中2—3种,或依次进行。
1.拍击头顶,舒缓情志。
患者端坐或仰卧,双眼微微眯起,精神放松,用单手手掌在头顶有节律地拍击,约10次左右。
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
2.拿五经,安神宁志。
“拿”就是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
五指拿头顶正中督脉和两旁太阳、少阳经叫“拿五经”。
具体为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至脑后,反复数次,时间约10分钟。
其间顺势沿着脑后到两侧风池穴,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3.直擦背部脊柱两侧。
脊柱两侧旁开1.5寸为膀胱经第一侧线,从上至下分布着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重要的俞穴。
此方法能调节脏腑虚实、宁心安神、清肝健脾、益肾安眠。
4.拍击足底。
足底分布着治疗各种疾病的俞穴。
拍击外踝与内踝连线足底的中点,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每次拍击30下。
失眠困扰着很多人,轻者入睡困难,或睡得不香,重者彻夜不寐。
由于睡眠不足,失眠者白天经常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
究其原因,多由思虑劳倦、情志不调、体虚久病、饮食不节等导致,使心、肝、脾、肾功能失调,阴血不足,影响心神而致病。
经络图及其拍打知识总结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
肺经虽贯穿手臂,但最主要的作用部分在下手臂内侧,建议你从肘横纹开始敲打,用经络锤,敲到手腕上停止,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如果你不愿打扰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敲肺经。
从中府穴敲起,云门、尺泽、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每天各敲1分钟。
如果有人帮你敲定肺俞穴,那是最好不过的啦。
能顺便敲敲合谷、迎香、印堂,就更好了。
可以保证你充分养肺的同时,远离感冒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胸痛。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咽痛、鼻炎、流鼻血。
其它: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梦里深呼吸手太阴肺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由胸走手。
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大肠的重点作用部位集中于手背,建议你反复敲打手腕至食指指尖,这样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还能让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晰!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上5到7点,如果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就能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食指对应着大肠经,敲打时就从食指指尖开始。
手心向下,手臂自然伸直,从食指靠大拇指的那一侧,沿着手臂偏内的路线一直向上敲打到三角肌的位置。
还记得肺经怎么敲吧?这两条经脉刚好是一个向上敲,一个向下敲,形成一个循环,所以最好结合起来一起敲。
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从左手开始,手心向上,自肩窝沿手臂的外侧一直敲打到大拇指;再翻转手心向下,从食指敲打至三角肌。
每只手臂敲打五到十分钟,再去卫生间排泄,很多人会感到异常通畅,甚至可以排出宿便。
敲大肠经对于美容的贡献是能够瘦脸,此外还会消除颈纹,因为大肠经的走向最终经过颈部止于鼻侧,经常敲打,会令整条经络气血通畅,滋养面部和颈部,让我们的气色越来越好。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 —大肠经旺。
中医养生之十二经络拍打方法

中医养生之十二经络拍打方法十二经络又名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经络相通相连,却又有不同的走向,所以每个部位的拍打方法也是不同的,今天就来详细的整理一下十二经络的具体拍打方法!1、手太阴肺经主要相关器官:鼻肺支气管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肺经络堵塞症:伤风自汗,鼻塞咽痛,肩臂内侧前沿至拇指内侧沿肺经所经之处肿痛、麻痹、怕冷,咳嗽气喘,胸部胀痛肺气竭绝,不能行气布津,皮肤干皱无光泽经络走向:向下联络大肠,从中焦的胃脘部----沿着胃的上口---入属肺脏---横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穴)----沿上臂前边外侧(侠白穴)-----下至肘中(尺泽穴)-----再沿前臂桡侧下行----沿(鱼际穴)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少商穴)。
拍打方法:拍打顺序是,先拍打手肘窝,然后沿着经络的走向(补拍)或者逆着经络的走向(泄拍)2、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相关器官:牙齿、肩膀、皮肤、鼻、咽喉、大肠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腹痛、便秘、腹泻皮肤过敏等经络方向: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阳溪穴)--沿着前臂肘弯外侧(曲池穴),再沿上臂后边外侧至肩部(肩髃穴)---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相会--锁骨上窝走向颈部进入下齿中----上挟鼻孔两旁(迎香穴),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拍打方法:拍打顺序是,先拍打手肘窝,然后沿着经络的走向(补拍)或者逆着经络的走向(泄拍)(头部以轻拍、搓揉为主)3、足阳明胃经主要相关器官:口腔、鼻子、乳腺、膝盖、胃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胃经不通:咽喉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呕吐等经络走向:起于(迎香穴)--从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下行穿过胃下行至腹股沟外(髀关穴)-----而后下行大腿前侧(阴市穴)----经脉膝下(足三里穴),下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经络拍打技术

经络拍打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压,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肌肉骨骼疾病
经络拍打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 劳和僵硬感,预防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
辅助治疗
辅助药物治疗
经络拍打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 反应。
辅助物理治疗
经络拍打可以辅助物理治疗,如针灸、推拿等,缓解疼痛和不适 感。
对于康复期的患者,经络拍打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功能,缓解疼
痛和不适感。
对症治疗
02
针对某些疾病,经络拍打可以作为对症治疗方法,如缓解头痛
、腰腿疼等。
缓解后遗症
03
经络拍打可以帮助缓解某些疾病留下的后遗症,如中风后遗症
、截瘫后遗症等。
预防疾病
提高抵抗力
经络拍打可以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随时随地
家庭经络拍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家中、办公室等任何场所进行,非常方便。
办公室经络拍打
01
缓解疲劳
在办公室进行经络拍打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和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02
增强免疫力
通过拍打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有助于预
防一些常见疾病。
03
促进身体健康
在办公室进行经络拍打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如颈椎病
拍打时间和强度的控制
总结词:因人而异
详细描述:拍打时间和强度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每次 拍打时间建议在10-30分钟之间,力度适中,以自身感受为准。
拍打注意事项
总结词:安全第一
详细描述:拍打时应避免对骨骼和神经敏感部位进行过重拍 打,以免引起不适;拍打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身 体突然受到刺激;拍打后应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缓解肌肉 紧张。
拍打经络指压穴位动作是什么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拍打经络指压穴位动作是什么呢
导语:很多人无事的时候就喜欢拍打身体部位,其实这样的拍打则属于拍打经络的运动,拍打经络指压穴位是很重要的,患者要进行穴位的认识,准确找到
很多人无事的时候就喜欢拍打身体部位,其实这样的拍打则属于拍打经络的运动,拍打经络指压穴位是很重要的,患者要进行穴位的认识,准确找到穴位后进行拍打,其指压穴位的动作就要到位,不同的经络使用的穴位按压方法是不同的,要先学习其技巧,那么拍打经络指压穴位动作是什么呢?
1. 三焦经:让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经起于眼角鱼尾纹的生长处丝竹空穴,止于无名指之间。
三焦经是人体健康功能的总指挥,它能使各个脏腑顺利合作,步调一致,有些中医学家还将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可见其作用不一般。
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让你不再小病连连!三焦经的运行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敲打前尽量少喝水,三焦经还主管水液运行,体内水液沉积太多,会让你次日清晨感觉眼皮肿肿的!
2. 小肠经:拥有纤细手臂
小肠经由眼角内侧半寸处的晴明穴开始,经由脸颊、脖子,贯穿手臂,止于小拇指指尖。
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就会出现松松的肉肉。
要想拥有纤细手臂,就需要经常揉捏小肠经。
具体做法很简单,把手举起来,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以微有痛感为佳。
经常这么做,小肠经附近的肌肉血流通畅,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带衫,展现好身材啦!
3. 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
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对于人体经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些认识它纵横交错遍布我们的全身将身体表里脏腑肢节和官窍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十二条经络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许多孙脉浮络血络等组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十二经脉就足以被弄得晕头转向更不用说将经络知识全部掌握并运用了
下面我就教大家最简单最快速的记忆十二条经络的方法因为它就是整个经络学说的主体记住了它将经络用做日常保健和治疗一些常见病已经绰绰有余了当然在这之前先要了解这十二条经络连着人体哪十二个脏器它们又是循行在哪个部位的
手臂的内侧
拇指一侧手太阴肺经以下简称肺经中指相通手厥阴心包经以下简称心包经小指一侧手少阴心经以下简称心经手臂的外侧
拇指一侧手阳明大肠经以下简称大肠经中指相通手少阳三焦经以下简称三焦经小指一侧手太阳小肠经以下简称小肠经
腿的内侧
靠外足太阴脾经以下简称脾经小腿以下则居中间中间足厥阴肝经以下简称肝经小腿以下则靠外靠里足少阴肾经以下简称肾经腿的外侧
靠上足阳明胃经以下简称胃经中间足少阳胆经以下简称胆经后面足太阳膀胱经以下简称膀胱经
这十二条经络连着人体的十二个脏器因此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的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命名则都比较直观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络属脏腑因此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变比如我们在梳头时前额发际处及两侧痛的多为胃肠功能不好因为此处是胃经循行的部位梳到头顶感觉痛多是肝血不足肝经虚弱的表现因为此处是肝经循行的部位
当我们轻松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如果发现某条经络上有明显的痛点或节结状条索状板结块凸起块或者皮肤上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时就能判断出与这条经络相连的脏器有病了通过对这条经络进行疏通按摩揉散搓软那些节结硬块使板结不通处变得松软以经络的传导来刺激这个脏器从而就能治疗该脏器的疾病
十二条经络的划分依据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分门别类地解释一下十二条经络以便大家对它有更直观的认识
如前所述手臂和腿的内侧各有三条阴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而手臂和腿的外侧各有三条阳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那么这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它们分别代表了阴气的重与轻以及阳气的足与弱
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为了让我们在使用经络按摩时随时注意阴阳平衡这种平衡既有经络与经络之间的也有经络与身体之间的还有经络与大自然之间的
经络与经络之间的阴阳平衡我将在后面给大家介绍
经络与身体之间的阴阳平衡是要我们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不同的经络来按摩比如身体弱的最好选择阳经阴经则在血液补足后再去按摩身体强壮的阴经和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则与四季的温度有关比如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此时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
此外按摩时的手法也应该遵循阴阳法则阴经最好用补法阳经可以用泻法具体说来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为泻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腰部以上的按摩多为补腰部以下的多为泻
十二条经络是三组经络的细分
在十二条经络中可以按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这样的循行路线来
分为三组而这三组其实是三条长长的经络就拿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这一组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大家就能明白四条经络只是一条长经络上的不同分段而已如后图
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至头顶行经后脑后背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止共有67个穴位是人体中最长穴位最多治疗范围最广因此是最常用的一条经络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穿过小脚趾从脚心的涌泉穴上行这时经络有了新的名字叫足少阴肾经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腹部到达胸部与下一条经络手厥阴心包经相连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的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肾经是从下往上
第二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只是在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处将其分别命名了走在人体的外面叫足太阳膀胱经走在人体内侧的称为足少阴肾经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刺激肾经膀胱经也会有反应中医就称这一阳一阴两条相连的经络互为表里而这两个相连的脏器-肾与膀胱也就互为表里了
第三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因此在
膀胱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等就能促进经气向下流动的力量从而推动了肾经滋补了肾经但是如果对肾经进行疏通肾经运行快了而膀胱经没能及时跟上就会出现虚空不相连的现象反倒导致病人身体亏虚那又是什么经络与膀胱经相连呢是手太阳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着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然后分为两支一支从颈上到面颊再到耳至眼睛的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连另一支进入锁骨入胸腔最后到达心脏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与膀胱经是阳经与阳经相连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太阳经小肠经在前膀胱经在后小肠经是膀胱经的源头因此当膀胱经不舒服如出现颈椎病腰痛腿痛时除了按摩膀胱经以外疏通小肠经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肠经又与哪段经络相连呢是手少阴心经心经起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有三个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肠一支向上沿着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则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来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至手腕的内侧最后到小手指内侧的少冲穴接下去就与外侧小肠经的少泽穴相连了这是一条从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一条阴经在前阳经在后的互为表里的长经络因此按摩心经不但能治疗与之相连的心脏小肠肺食道眼睛等处的不适还能推动小肠经的运行既能治疗颈椎腰椎腿部的疾病又能治肾脏的疾病也就是说当颈肩腰腿有毛病时很可能与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长期受压不通有关现在确实是那些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期看电脑的人最容易出现颈椎病腰酸痛等甚至中小学生由于经常做大量作业压迫到这两条经络导致不少孩子过早地出现了颈椎腰不舒服的现象而心经和小肠经不通不仅会引起颈腰腿的疼痛
最重要的是直接伤害了膀胱经和肾经直接造成肾气的不足直接影响大家生存的质量与寿命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一组中与膀胱经相连的足少阴肾经它走到胸中后就接上了手厥阴心包经是阴经与阴经相连可它们一个叫少阴一个叫厥阴名字不一样阴气的程度不一样经气走到这里好像与前面讲到的在四肢绕了一圈的作用和关系不一样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经气一路走过来到肾经时已经很虚弱了一般不去按摩肾经按多了就会泻此时需要修整一下补充能量然后换条路线继续出发进行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而补气最强的丹田穴就在腹部请参见本章第五节因此通过腹部的就是循环一周的已经很疲劳的肾经肝经和脾经当然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足阳明胃经但与肾经肝经脾经从下向上的运行方向不同它是从头穿胸穿腹再走到脚的它在这里再一次补充能量能促使经气向下运行的力量增强从而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手厥阴心包经开始厥阴是走在四肢内侧中间的一条经络与它相连的是走在手臂外侧中间的手少阳三焦经然后是腿外侧中间的足少阳胆经与胆经相连的则是走在腿内侧中间的足厥阴肝经三阴交穴往下在腿内侧的里面这样又形成了一组完全相连互为表里的经络最后又是将肝经推向小腹去补充能量接着换一条线路继续前进
还有一轮运行的四条经络是从足厥阴肝经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起具体的循环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这样一讲大家就容易记忆了吧十二条经络被分成了三组这三组分别在四肢绕了一个大圆圈后又重新回到胸腹部如此这般循环往返你只要按组去记记住每一组里的四条经络以及与这四条经络相连的脏器名就可以了如果四个脏器里的某一个生病了你就从四条经络的源头也就是从胸走向手臂内侧的经络上开始寻找痛点慢慢搓揉拍打或刮痧逐次理顺那条长经络这样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不会复发
三组经络的
运行与时辰的对应
人体内循环的三组长经络已经很清楚了那么这三组的运行时序又是怎样的呢据《黄帝内经》记载是先从手太阴肺经也就是走在手臂内侧最外面的经络开始在四肢循环一圈后进入胸腹接着是手少阴心经这一组最后是手厥阴心包经这一组接着又重新回到手太阴肺经开始下一次的大循环周而复始
中医认为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人体实际上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尤其是白昼与黑夜的交替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在运用经络进行保健和治病时要注意选择好时辰古人用地支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了十二个时辰中医以此为依据把十二条经络与十二个时辰进行了对应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时辰寅卯辰巳时间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100 经络肺经大肠经胃经脾
经第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