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预测方法大全

合集下载

物流成本预测方法论述题

物流成本预测方法论述题

物流成本预测方法论述题物流成本预测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未来物流成本的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物流计划和运营策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流成本预测方法:1. 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指根据过去的物流成本数据,预测未来的物流成本。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过去成本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因素,如物价指数、运费率、运输时间等。

历史成本法的优点是数据容易获取,缺点是未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因素,预测精度有限。

2.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物流成本。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如运输费用、库存成本、管理成本等,以及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如市场需求、竞争状况、行业趋势等。

因素分析法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数据和经验。

3. 定量模型法定量模型法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需要基于历史数据和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如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然后利用模型对未来物流成本进行预测。

定量模型法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4. 人工智能法人工智能法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需要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建立智能预测系统,然后利用系统对未来物流成本进行预测。

人工智能法的优点是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并能够自适应地调整预测模型,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不同的物流成本预测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预测。

同时,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和验证。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需求与预测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需求与预测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需求与预测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系统成为了各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规划物流需求与预测成为了物流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物流系统规划过程中的物流需求与预测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物流需求的规划1.1 环境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市场调查、行业研究等。

通过了解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能够确定物流系统所需的规模、范围和服务水平。

1.2 风险评估在物流需求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考虑天气、交通、政治等因素,预测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对物流系统的影响。

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物流需求规划中的关键一环。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以及市场趋势来预测未来的物流需求。

利用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方法,我们能够制定出更加准确的物流系统规划。

二、物流需求的预测2.1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预测物流需求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数据的趋势和周期性,从而对未来的物流需求进行推断。

2.2 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是结合专家经验和知识的一种预测方法。

通过与物流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我们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物流需求预测结果。

2.3 统计分析除了时间序列分析和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未来的物流需求进行估计和预测。

三、建议3.1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物流系统规划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物流需求的数据,并实时监控物流系统的运行状态。

3.2 合理资源配置物流系统规划中的资源配置应该合理和高效。

我们需要考虑到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合理配置仓储、运输和人力资源,以应对需求波动和突发情况。

3.3 持续改进物流系统规划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及时调整物流系统规划,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探析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探析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探析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物流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准确预测物流需求对于提高物流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因此,物流需求预测成为物流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探析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包括定量预测方法和定性预测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定量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手段,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物流需求进行预测。

以下是当前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定量预测方法,它基于历史数据的时间模式和趋势,通过数学统计方法来进行预测。

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性分解法等。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稳定的需求模式,但对于非线性和高度波动的需求很难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模型对未来的自变量做预测。

在物流需求预测中,可以将需求量作为因变量,时间、季节、经济指标等作为自变量。

回归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需求的影响,但前提是需要有足够的历史数据和有效的自变量。

Grey模型Grey模型是由灰色系统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预测方法,它适用于缺乏数据或数据不完备的情况。

Grey模型通过建立灰色微分方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利用已有数据预测未来的需求量。

相比于传统的定量预测方法,Grey模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但对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

定性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是基于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它不依赖于历史数据,而是通过专家意见和市场调研等方式进行预测。

Delphi法Delphi法是一种通过多轮专家调查和意见征询的方法,通过反复的集体讨论和修改,达成一致的预测结论。

Delphi法能够通过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物流需求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然而,Delphi法存在依赖于专家个体的主观判断,结果可能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

场景分析场景分析是一种通过构建不同的预测场景,对物流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

物流管理中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

物流管理中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

物流管理中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不断壮大,运输需求预测成为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准确预测运输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中常用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与模型。

一、基于统计分析的预测方法统计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

它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运输需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指数平滑法。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它假设未来的运输需求与过去的需求有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分析时间序列的趋势、周期和季节性等特征,可以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

回归分析则是通过建立运输需求与相关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需求。

指数平滑法则是一种利用加权平均法来预测未来需求的方法,它根据历史数据的权重分配来计算未来需求的预测值。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运输需求预测。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的模式和规律,来预测未来的需求。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算法来使计算机具备学习能力的技术。

在运输需求预测中,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模式,并利用这些规律和模式来预测未来的需求。

神经网络则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它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数据的权重和连接关系,来预测未来的需求。

遗传算法则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算法,它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过程,来寻找最优解。

三、基于市场调研的预测方法除了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市场调研也是一种常用的运输需求预测方法。

市场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预测未来的运输需求。

市场调研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趋势、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和市场的发展趋势等,从而制定相应的运输策略和计划。

物流成本计算与预测方法

物流成本计算与预测方法

物流成本
3期移动平均/预测值
指数平滑 法a=0.4
22400
22400
21900
22400
22600 22300
22200
21400 21967 22300 22360
23100 22367 21967 21976
23100 22533 22367 22426
25700 23967 22533 22695
月份物流业务量x物流成本y140005402380051035300660443005705450056564800578最低点业务量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的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最高点业务量的成本???ba二定量预测方法因果法二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回归直线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物流业务量x与物流成本y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反映物流成本和物流业务量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方程建立物流成本模型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计算与预测方法
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
1 物流成本预测 2 物流成本决策
1物流成本预测
一、物流成本预测的含义及作用 二、物流成本预测的内容与分类 三、物流成本预测的方法
什么是预测?
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事物发展 的历史及显示资料,利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手段, 对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进行事前分析和推 断的科学与艺术。
预测的特点:
科学性:有科学基础,理论方法资料,认识掌握规律 艺术性:依赖于预测者的应用技巧和判别能力
根据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根据已知预测未 知;重点在于认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
一、物流成本预测的含义
物流成本预测就是运用统计学和预测科学的方 法,根据历史和现在的成本信息资料,分析和 研究物流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 结合当前实际状况,对物流成本未来变动水平 及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和推测。

第7章 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第7章 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第7章 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一、普通商品物流量的预测
• 某物流中心对上海市供应泰国香米,每包为50千 克重,在过去的6个月里,每个月的市场需求量如 表1-1所示,请根据要求对物流中心第7个月份的 需求量做一个相应的预测。
• (1)用4个时期的移动平均法预测第7月的需求量 (n=3,由近及远各期的权重如下所示)
4:675 5:825 6:788 394+247.5+135=776.5
• (3)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第7月的需求量,取α的 值为0.2,并假设第6月的预测量为800包。 6:788
二、季节性产品物流量的预测
• 某物流中心经营季节性比较强的产品,其中某产 品2012年实际需求为400个,从季节需求来看, 春天需求为90个,夏天需求为150个,秋天为110 个,冬天为50个。假设此产品的年平均需求量以 10%的速度增长。
• 利用加法季节变化和乘法季节变化,求出2013年 的预测量,具体内容如表所示。

(5)物流市场预测的定性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集中

(5)物流市场预测的定性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集中

(5)物流市场预测的定性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法集中
物流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

一、定性预测方法
1.直接归纳法
2.集体意见法
3.头脑风暴法
4.德尔菲法
5.情景分析法
二、定量预测方法
1.时间序列预测法
2.因果预测法
3. 产销平衡法
4. 细分预测法与集成预测法
5. 组合预测法
二、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因果联系法和模拟。

1、定性预测属于主观判断,包括情景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两类。

情景分析法: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同时将一些有
关联的单独预测集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预测。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

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2、时间序列分析:是需求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而对未来进行预测。

有简单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

加权平均通用公式:新预测= 权系数×销售量+(1-权系数)×老预测; 一阶平滑方程:新预测值=老预测值+权系数×(销售量-老预测)。

§3物流需求四阶段预测法

§3物流需求四阶段预测法
03
总结词:模型参数调整
04
详细描述:对所选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
阶段三:预测结果评估和调整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预测结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际数据和预测结果,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行评估,识别模型的优缺点。
预测结果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 。
重要性
准确预测物流需求对于物流企业至关重要,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02
物流需求四阶段预测法的理 论框架
阶段一:历史数据收集和分析
总结词:数据基础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收集历史物流需求数据,包括运输量、货 物种类、运输时间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 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结词
数据收集与整理
总结词
数据分析与挖掘
详细描述
收集历史物流需求数据,包括订单量、货 物量、运输量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 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详细描述
对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找 出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预测提 供依据。
阶段二:选择和建立预测模型
01 02 03 04
总结词:模型选择
阶段四:预测结果应用和反馈
总结词
应用方案制定
详细描述
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物流计划和调 度方案,确保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结词
反馈机制建立
详细描述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实际执行过程 中的数据和信息,对预测结果进行持续跟 踪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预测模型。
03
物流需求四阶段预测法的实 施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上,需求预测必须将短期需求预测或生产进度安排与长期战略性需求预测有机结合起来,才会真正地起作用。

短期预测是根据存储单位(SKU)水平做出的,它与销售、客户关系,以及依据预订库存或安排运输来实施计划的系统和软件等相互作用。

相比之下,长期预测则是在更为集中的基础上作出的。

在月度或季度时间段内,对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做出预测,作为财务和产能计划的输入数据。

长期预测必须在现有客户信息之外假设需求状况,必须使用供应链之外的信息以便能预测变化趋势。

)物流预测方法汇编引言供应链管理专家们曾经预言:21世纪创造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武器将是基于需求的管理。

70年代是质量管理的时代,TQM是人们最常提到的话题;80年代追求的是精益制造,JIT、柔性生产、零库存成为时代的主旋;90年代,全球化、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产业细分使企业间的竞争转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库存、客户服务、响应时间和运营成本的改进是这个时代的目标。

时至今日,需求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拥有好的需求预测的公司的抗风险性明显较高。

2001年,电子企业承受了由严重反差的需求预测而带来的库存压力,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在2000年的下半年,电子行业的预测会如此看走眼呢?事实上,从执行主管到营销经理以及供应链计划者,每个人都对其它制造行业几个月前已经发出的销售急速下滑的警报视而不见,即使是高级的软件工具也没能对过高的需求预计给予警告。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是复杂的。

既有人为的因素--不愿意接受繁荣就此结束的事实,也有技术上的因素--许多公司实施的SCM(供应链管理)软件和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发出的信号不强,或是根本没有信号。

更糟的是,很多使用这些工具的人缺乏进行长期预测的能力,因而只有从最近的趋势外推预测需求。

历史的悲剧会重演吗?药方似乎只有一个--运用需求管理创造公司价值。

这里的需求管理已不在是营销和计划部门简单的运用软件工具进行的短期预测,而是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产品开发、技术战略、服务支持和组织设计这一系列领域的长期和短期的需求预测和管理。

第一步要做的是--改进短期生产进度安排和长期需求预测所需的服务平台。

1、需求预测平台改进需求预测工具2000年时,很少有公司购买成套的供应链管理工具以有效地改进需求预测,许多公司还处于定单管理或运输管理自动化的早期阶段,供应链计划者常常使用已过时几个月的信息。

这些公司都觉得可以将制造的东西统统卖出去,或是他们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他们做预测的时间段还短。

他们只是简单地将短期预测进行外推,即使有调整也是少量的,这就不可能预见到销售的下滑。

即便是现在,还有些客户完全依赖于与顾客的协作,收到的信息未加理解,或尚未弄清其客户的预测方法就直接使用这样的信息。

很明显,企业对需求预测的忽视、落后的需求预测工具要为2001年电子业的一败涂地负责。

软件供应商们分析说,由于客户不愿接受低调的预测,从而贻误了产能的调整。

当某些部件需求紧缺时,采购人员推迟下调部件需求预测,因为担心将来部件短缺会降低销售,使公司失去市场份额。

有些时候,这可能是合理的举动,因为风险隐藏于开拓新市场中。

但在有些情况下,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作法。

另一方面,许多供应链计划软件并不能进行需求预测。

许多供应商只是开始将战略性预测所需的因果分析技术合并起来,这与短期的、详细的生产预测是不同的。

而且,尽管在分析最近或预测未来6~12个月的销售时,因果分析预测是需要的,公司可以借此准备投资资金和产能预测,但这通常是营销或财务部门的事,并没有引起生产计划者和采购者的很多注意。

需求计划者侧重于近阶段的预测,因为那是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即刻可以减少库存。

好在供应链计划软件的出现已有时日,而且正日趋完善。

AMR调研公司估计,计划软件2001年的销售达亿美元,现已占供应链软件销售的51%,到2005年将逐年递增26%。

这可是个好的征兆,相信随着电子制造企业对需求计划的重视和软件技术的提高,重蹈2001年覆辙的可能性将降到最低点。

如今,供应链运作较好的公司正用专业计划和运行算法数据库替代电子表格,如Altera、Fairchild和东芝美国信息系统等,近来都从i2 技术公司那里购买了需求计划软件,以替代基于电子表格的计划系统。

比起实施前,差异就象是黑夜和白天。

比如,Altera公司现在有85%的预测是依赖于软件,只有15%使用人工计划进行决策。

结果,裸片存储从周降到周,成品库存周期从8周降到2周。

同样,供应链伙伴开始将其库存管理和计划系统,按照机器对机器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快速传递信息、作出反应。

库存管理的目标是根据需求和供应的历史变化而制定的,需求预测和生产进度安排要每日更新,而不是每月更新。

比如,Fairchild公司连续不断地更新需求预测,这样,供应链上的每个人都能使用最新信息。

短期需求预测事实上,需求预测必须将短期需求预测或生产进度安排与长期战略性需求预测有机结合起来,才会真正地起作用。

短期预测是根据存储单位(SKU)水平做出的,它与销售、客户关系,以及依据预订库存或安排运输来实施计划的系统和软件等相互作用。

相比之下,长期预测则是在更为集中的基础上作出的。

在月度或季度时间段内,对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做出预测,作为财务和产能计划的输入数据。

长期预测必须在现有客户信息之外假设需求状况,必须使用供应链之外的信息以便能预测变化趋势。

如今,由于产品生产周期已经极大的缩短,大多企业将预测重点放在短期计划上,许多供应链计划软件供应商对此也持相同看法。

短期预测通常是根据存储单位(SKU)水平进行的。

首先,根据历史订单时间段分析产生进度安排。

Manugistics公司使用18种统计方法,并选择最适用于数据库的方法,由此产生的结果再用生命周期分析法调整,这对短期生命周期技术产品来讲是必须的。

然后,根据销售以及下游数据得出集中的产品需求反馈,再进行第二次调整。

现在许多软件供应商正在对其协作能力软件进行更新,无论是对所有产品还是不同产品的混合,它都能使用户快速了解顾客需求的变化。

对已计划的促销或特殊事件,也可用模块来调整预测。

准确的短期预测和对变化的快速反应可以大幅度地削减库存,帮助公司掌握销售变化趋势。

Fairchild公司自从去年安装了i2的需求计划软件后,对公司三分之二的产品来说,由软件提供的时段预测比人工预测要好得多。

需求计划软件使公司削减了产品面市时间,将承诺的供货能力提高了5%。

长期需求预测只有短期需求预测绝不可能保证电子制造企业不被下一次经济萧条带来的过量库存砸死。

由于电子公司通常没有强大的核心预测组织,供应链经理只着眼于对最近情形的预测,并尽力得到足够的部件,对长期前景关心甚少。

而且许多客户通常做6个月的详细预测,但实际上超过2~3个月的预测是很难测准的。

物流园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扩大了企业的商圈,增加了交易的机会。

同时,通过物流园区将零散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采购、供应、会展、销售、客户服务以及交易结算、物流、信息反馈等各项功能集中在一起,充分发挥其经济集聚作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不仅使本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还能够带动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物流园区的建设对整合流通产业链、提升流通业整体水平、促进产业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预测一个特定部件,只需根据其历史上的订单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自动产生一个为期六周的生产进度安排。

而长期预测需要使用者大量的投入,包括供应链外的信息,如咨询专家的预测、提前预定、成功设计或预计的经济指标。

还可根据短期预测进行外推,调整长期预测结果。

i2,Oracle,anugistics, . Edwards,等公司提供一个标准的统计程序,对根据历史趋势做出预测的外部数据进行评价。

也就是说,如果一项预测在过去是较为准确的话,它就会比历史上不太成功的预测得分要高。

使用者可从贸易协会、贸易出版物、咨询专家、顾客或经济指标中得到历史资料。

软件与经验结合软件供应商自信地认为,下一次的库存危机不至于像去年那么严重。

因为许多公司已安装了供应链计划软件包,并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使用。

软件将侧重于短期预测,以节约成本,良好的短期预测可在销售趋势逆转前二个月左右时提供快速反应。

但同时,电子制造公司一定要将利用外部数据进行的长期因果分析预测整合起来,作为对根据历史外推和顾客预测结果的检验。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长期预测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Fairchild公司的成功取决于高层的支持和大量的培训,以及最初期间的警告--即计划者怀疑软件的结果,不可避免地想要进行挑战。

当他们越过了这一阶段后,他们就能处理各种例外情况,并让软件做出大部分的计划决策。

2、成功预测的策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如能在提高对市场响应能力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实践,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充分利用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做好预测工作应先从准确性、时效性、可用性和经济性方面选择好理想预测方法,再从整体上来管理市场预测工作。

准确的预测可以使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瞄准特定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领先竞争对手并获得更大的商机。

以下将分析预测的编排、如何消除预测的差异以及如何评估预测的准确性。

预测编排预测实际上是对未来产品市场需求的估计。

从时间划分,可以有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时间越远,预测的准确性越低;时间越近,则相对准确。

因此可以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加强短期预测,便可进一步提高短期预测的准确性。

预测工作可以分为前瞻预测及销售总结,实际的预测是这两方面工作的结合。

前瞻预测是收集市场的需求信息,通过分析,了解产品发展方向,直接面向市场;而销售总结是建立在过去、现在销售基础上的。

根据销售历史情况,对产品的销售趋势进行分析,以发现产品销售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趋势,给前瞻预测一定的指导。

如何消除预测差异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接触过"六个西格码"概念,它指100万个产品单位里只允许有个质量缺陷,也称"零缺陷"。

实际上,追求预测的最小差异与追求"零缺陷"的道理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虽然追求预测最小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但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预测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

调整预测编排预测的错误来自两个方面,有些预测超过实际需求而有些预测小于实际需求。

大家往往只反映超出预测部分,而一个好的计划体系同时也要反映小于预测的信息,只有计划体系同时从两个方面来反映,执行人员才有机会及时处理。

提高应急能力许多客户会在最后一刻需求发生变化,往往使公司陷于应急事务。

为了不被经常性的、痛苦地打断工作,一种比较好的办法是大概地做出综合性计划并预留一部分能力来处理应急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