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恋”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与引导研究
大学生对于恋爱观念的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对于恋爱观念的调查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恋爱观念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他们对于恋爱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收集了300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回答,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 对于恋爱的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有约8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持有积极的恋爱态度。
他们认为恋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和幸福。
他们追求真爱,希望在大学的年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此外,50%的受访者认为恋爱有助于个人成长,可以培养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于恋爱持有保留态度。
他们认为大学阶段应该专注于学业和个人发展,不应该过早陷入爱情的漩涡。
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他们更愿意保持单身状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2. 对于恋爱观念的变化在传统观念中,男生通常会主动追求女生,而女生则更多扮演着被追求的角色。
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大约70%的女生表示他们愿意主动追求心仪的对象,而不再依赖于男生的表白。
这反映了女性独立自主的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和接受。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于异地恋的接受度有所提高。
约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尝试异地恋,认为距离并不能阻挡两人之间的感情。
这一观念的转变可能与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和便捷有关,使得异地恋变得更加容易维持和沟通。
3. 对于恋爱理想的追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恋爱持有一定的理想追求。
他们希望能与对方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能够在恋爱中相互支持和理解。
另外,某些大学生也提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恋爱关系,希望双方能够平等地分担责任和义务。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恋爱的理想并不那么苛求。
他们更加注重感觉和感情的互补,相信爱情是需要经营和培养的。
他们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相处和沟通,而非特定的条件和要求。
4. 对于恋爱信息的获取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大学生获取恋爱信息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异地恋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异地恋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异地恋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异地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异地恋的状况,包括异地恋的原因、异地恋的问题和应对方式等。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共有1000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男女比例大致相当,调查的范围是中国大陆。
调查结果1.有多少大学生正在异地恋?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中,有74.5%的人曾经或正在进行异地恋,其中女性略高于男性。
2.异地恋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异地恋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业或工作原因(53.8%)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面对各种学业压力和考试,很多人会选择离校去实习或找工作,因此异地恋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选择。
- 感情方面的依赖(38.5%)有一些大学生可能已经有过爱情经历,但由于不同的原因,比如学业分开、家庭分开等,被迫与伴侣分开。
这时候,异地恋就成为了一种选择。
- 异地相识(21.9%)一些大学生可能是在不同的城市或在网络上认识了自己的伴侣,这种情况下,异地恋就由一开始就是一种选择。
3.异地恋的感受怎样?调查中有58.6%的大学生表示异地恋会有很大的心理和情感压力。
他们会感到孤独,思念伴侣,面临爱情不稳定等问题。
另外,25.2%的人表示他们在异地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他们相信坚定的爱情会让异地恋变得更坚强。
4.异地恋的问题是什么?根据调查结果,异地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沟通的问题调查中有近六成的人认为沟通是异地恋面临的最大问题。
比如因为地理上的限制,难以经常见到面对面,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沟通,容易导致沟通不畅或误解。
- 不信任异地恋比其他恋爱模式更容易导致不信任,因为双方不能时刻彼此观察和了解,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有21.2%的人表示异地恋会大大降低信任度。
- 时间难以兼顾许多大学生因为学业或工作原因需要忙碌,有时候无法保证自己的时间来和伴侣相处。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异地恋爱态度研究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异地恋爱态度研究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情感世界最为丰富和波澜壮阔的阶段,而恋爱则是其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远距离恋爱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大学生群体中,异地恋爱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异地恋爱态度,围绕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异地恋爱的看法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一、心理状态大学生处于逐渐独立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需要经历一些转变和挑战。
异地恋爱对于大学生来说,经常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
由于不能常常见面,无法得到面对面的支持和安慰,大多数大学生在异地恋爱中会体验到孤独、焦虑以及不安全感等情绪。
然而,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初次经历异地恋爱后,往往能够逐渐适应这种状态,通过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将异地恋爱作为自我成长的机会。
二、对异地恋爱的看法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于异地恋爱的态度存在差异。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异地恋爱是脆弱的,很难长久维持,而且远距离的分隔会影响双方的感情和信任,甚至会给恋爱关系带来隐患。
然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则持有积极的观点,他们认为异地恋爱可以促使两个人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培养出更加坚定的爱情基础。
他们相信,只要双方保持沟通和信任,远距离并不能阻碍感情的发展。
三、应对策略为了应对异地恋爱中的困境和挑战,大学生们采取各种方法来维系彼此的感情。
首先,密切的沟通是异地恋爱中最重要的部分。
通过电话、短信、视频聊天等方式,大学生们能够实时交流,并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
其次,相互信任也是异地恋爱的基石。
大学生们应该相信对方的忠诚和诚实,建立起稳固可靠的关系基础。
此外,积极的心态和适应能力也是关键。
大学生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态度,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最后,计划见面和共同的目标能够给异地恋爱注入新的动力。
双方可以制定出相见的计划,并共同追求梦想和目标,以弥补地理距离所带来的心理距离。
总结:异地恋爱是大学生恋爱观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关于大学生异地恋民意调查的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异地恋民意调查的研究报告本文采取调查研究的方式,以安徽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总体,从中抽取了100个样本进行调查,从年级、性别、恋爱经历等测量指标描述分析了大学生对异地恋的态度。
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异地恋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别;性别也不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对异地恋的态度;不同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对异地恋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别。
一、引言随着管理者对在校期间恋爱问题持宽容态度,现今高校学生绝大部分已把恋爱带入自己的生活,恋爱成为校园生活的一大内容,校园里恋人们相拥而过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我们的大学也因为恋爱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大学恋爱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异地相爱的恋人们。
一般说来,异地相爱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原本在一起的恋人,一方因为工作、求学、家庭等原因离开另一方,但恋爱关系继续维持。
其二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两个人因为工作、求学等原因从相识到相知直至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恋爱关系。
如今科技进步让手机、网络逐渐普及,异地恋也逐渐升温,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网上有专门的异地恋人们的论坛,从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坚持,思念,也看到他们的无奈,痛苦。
斯滕伯格(R.J.Sternberg)的爱情三角形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爱情包括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亲密、激情和决定/忠守,而我们发现异地恋大学生由于地理距离的原因,他们的爱情三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中的“激情”(其中“性”是“激情”的主要内容)先天不足。
那么我们就要问,高年级的大学生是否更倾向于否定异地恋?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认为,异地恋对婚姻和恋爱来说是一个非正常状态,因为它会带来诸多的交往成本甚至矛盾,不利于双方关系的稳定和巩固。
而经济学家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异地恋的沉淀成本,也就是说不可以收回的成本如金钱开支、耗费的时间等相对来说要更大一些,会使爱情双方认真考虑双方的关系。
异地相爱的恋人们浪漫着也挣扎着,有人坚持了,有人放弃了。
大学生恋爱价值观调查报告

结论
总体而言,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恋爱价值观,在回答调查问题时都能做出自己的选 择,畅谈自己的想法。
可以看见,如今在大学氛围中,还是相对推崇保守稳定的恋爱价值观。这种恋爱观相对客观 成熟,使得恋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出更稳重的处理。
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作用,大 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而社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爱情是人 生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踏入人生之路路的必修课。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因为谈恋爱而耽 误了学业,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中的同学要相互尊重、相互鼓励,树立正确的人 生目标,共同成长、进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用良好的心态和理智来面对爱情。
Q4:你认为物质对恋爱重要吗?请选择重要程度
2.13%
12.77%ຫໍສະໝຸດ 43.40%41.70%
80%,没有物质的爱情终究是一盘散沙。 50%,moneylove一起也能打动我。 20%,just soso,会是我考虑的因素。 0%,这个世界是爱的乌托邦,金钱是毁了爱情的老大哥。
大部分人认为物质在恋爱中的重要程度不 高于爱情
Q9:随意谈谈你对异地恋的看法
本题为简答题,共收集60份数据,篇幅原因仅展示部分
我就是异地恋,果断 支持。虽然有时候会 很痛苦,但大多数时 候还是会有盼头
我本身就是异地恋,没有了 高中的见面次数,可却多出 了更多的关心,我觉得,只 要彼此对双方有信心,异地 恋不是事。
异地恋很苦,很难,但如 果能坚持下来,就应该是 真爱
28.51%
68.09%
日久生情,相思更切。
一见钟情,一生相伴。
放荡不羁,四处留情。
绝大多数人渴望“日久生情式”的爱情 部分人渴望“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大学生异地恋调查报告

大学生异地恋调查报告篇一:大学生异地恋调查报告大学生异地恋调查报告一、前言(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生活中,除了学习之外最为重要的事情应该属恋爱问题了。
而据我们观察发现,大学生异地恋在大学生恋爱中占到了较大的比例。
对于来自两个地方的情侣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由于两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地域文化各异,生活方式不尽一样,以及性格、爱好、志向不同等,在短时间内有可能难以融洽相处。
同时在感情的宣泄和感情的维系上也与一般的恋爱有着很大区别,异地相爱的阻力要远远大于那些朝夕相处的恋人,除了时空带来的距离,心理上的距离也不能忽视。
异地相爱有没有结果?这个看似简单人人都能谈论的话题,细究起来却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在诸多问题的困扰下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异地恋的情况做一些讨论和调查,也需要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
2.研究意义关于大学生异地恋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目前来看还为数不多,而在日常生活中异地恋所带来的苦辣酸甜却是司空见惯,大学生异地恋成为了大学生恋爱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对恋爱现象的调查研究很普遍,然而对异地恋群体的研究却很少,所以这个课题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一定的创新性。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有众多的高等院校,也云集了全国的大学生,他们是全国大学生的一个代表群体。
他们在异地恋总体状况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恋爱的状况。
我们在参考了相关书目和考虑了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了对课题的明确化和研究的具体化。
重点研究了异地恋的双方感情的维系方式和周围人群的态度在异地恋中对恋情的影响,为异地恋方面的研究做出铺垫性的探讨。
(二)文献回顾对大学生异地恋状况,目前的调查资料很少,学者冰焰在1994年03期《健康》杂志上发表了《大学生的“异地恋”》一文,他认为“异地恋”是大学生人群中特有的现象。
细分析起来,又将“异地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段。
一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型,这类恋爱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小就确定关系的儿时伙伴;另一种则是中学同窗,在中学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彼此偷偷地产生爱慕。
大学生异地恋调查报告

解决矛盾与冲突
在异地恋中,矛盾和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大学 生应该学会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要轻易放弃 感情。
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共同目标与规划
大学生异地恋时应该共同制定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明确彼此的努力方向,增强感情的稳定 性和相互信任。
技术手段更加便利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异地恋的沟通和维系更加便利和高效。
05
对大学生异地恋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01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向大学生传授恋爱心理、情绪调
节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异地恋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02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
高校应建立心理辅导机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
02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
• 大学生异地恋情侣 • 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8-25岁 • 调查对象所在高校:全国各大高
校
调查方法
•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 问卷分为三部分:基本信息、恋
爱状况、异地恋影响因素 • 问卷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传播和收
集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 数据来源于全国各地大学生异地 恋情侣的问卷调查
挑战
异地恋的双方需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压力,可能会产生 孤独感、缺乏安全感等问题。同时,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 制,双方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耐心来维系关系。
大学生异地恋的未来趋势
数量逐渐增多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异地恋的数量逐渐增多。
心态更加开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对于异地恋的态度更加开放和接受。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异地恋问题分析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异地恋问题分析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异地恋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异地恋的困扰。
本文将从心理、沟通和信任等方面对大学生异地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异地恋中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异地恋意味着分隔两地,无法面对面交流,这对大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缺乏亲密接触和身体接触,双方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和想念对方。
长期的分离还可能导致双方对感情的怀疑和不安。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建立长期目标。
大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异地恋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互相鼓励和支持对方。
此外,他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和文字信件,增加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减少思念的痛苦。
沟通问题是另一个大学生异地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双方的沟通可能受到限制。
双方的日常生活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许多细节无法及时沟通,造成误解和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可以建立一个明确的沟通计划。
双方可以制定一个固定的交流时间表,如每天晚上聊天一小时。
同时,他们还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定。
不断加强沟通和理解,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联系并促进感情的发展。
信任问题是大学生异地恋中最难克服的问题之一。
双方很难准确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容易产生不信任的情绪。
每个人都需要有足够的信任,才能推动恋爱关系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需要建立坚实的信任基础。
他们应该保持相互的诚实和透明,确保彼此的行为愿意让对方了解和接受。
此外,他们还可以建立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增加双方的信任和归属感。
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构建信任关系的关键要素。
除了以上提到的心理、沟通和信任问题外,大学生异地恋还需要面对其他的挑战。
如时间和金钱上的压力,双方生活的差异,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大学生异地恋也有着一定的好处。
它可以帮助双方培养独立性、宽容度和适应力,从而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地恋”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与引导研究
作者:康跃吕夏毅冯国营刘敏王斐李继发王亚南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4期
作者简介:康跃,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助教;冯国营,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学,副教授;刘敏,女,山东莱芜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讲师;王斐,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讲师;李继发,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助教;王亚南,女,山东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助教;吕夏毅,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助教。
摘要:恋爱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情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青年学生恋爱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生恋爱观,科学分析高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成熟、理性、科学的恋爱观,客观地对待恋爱的各种行为现象,意义深远。
本研究创新性的将对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研究聚焦到大学生“两地恋”这一大学生恋爱方式的研究。
以新媒体为媒介,以实践操作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重点探究当下大学生“两地恋”群体的恋爱价值观,找寻规律,并且针对问题突出的“两地恋”大学生群体进行合理有效的思想引导,有助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而为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与引导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异地恋;学生管理;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46-01
一、前言
艾里克森(E.H.Eriksno)认为,恋爱是人的一生中无法回避的课题,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岁是亲密与孤独的关键期,是建立友谊和爱情等亲密情感的重要发展阶段。
一个人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和寂寞[1]。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在17-25岁之间,正处于艾里克森所说的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
因此,大学生渴望友谊与爱情,表现出非常迫切的异性交往的意愿和行为。
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恋爱人数约占在校生1/3甚至
1/2以上[2]。
近些年,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种特有的恋爱现象,两个相恋的大学生由于空间的限制,不能在同一座城市,不能每时每刻互相陪伴,彼此只能通过手机、电脑来维系彼此的感情,且这
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给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课题创新性的将对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研究聚焦到大学生“两地恋”这一大学生恋爱方式的研究。
二、大学生两地恋现状
我国对恋爱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深受西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表象特征和发展轨迹主要为:在80年代,大学生谈恋爱是禁止、不允许的,到90年代,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采取“不提倡,不反对”的默许方针,再到现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开始对大学生是否能够结婚展开了讨论。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颁布新版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该法的生效意味着,今后中国大学生只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无需征求学校同意,就可以登记结婚。
面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学校一般持不干预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3]。
上述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大学生加入恋爱行列。
本研究针对山东农业大学17个本科办学学院本科生,每个学院随机抽取25名男生和25名女生共计850名学生,对他们身边大学生两地恋的事例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1)12.38%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可以接受两地恋;(2)7.52%的学生承认自己现在正属于两地恋人群;(3)95.76%的学生认为两地恋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长时间不见面,感情冷淡;(4)32.13%的学生在对待异地恋是否会成功问题上迟肯定态度,56.45%的学生则认为异地恋不会成功;(5)65.33%的异地恋学生承认逃过课、夜不归宿去异地探望恋人;(6)72.31%的受访学生认为异地恋会影响自己的学习;(7)83.23%的异地恋学生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联系对方的时长每天超过了5个小时。
此外,本研究还统计了山东农业大学17个受访学院近6个月的夜不归宿数据,通过与各学院辅导员谈话了解到,每个月都有学生因“去探望男朋友或女朋友”而不请假擅自离校,夜不归宿,且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三、引发大学生异地恋问题和矛盾的原因
1.大学生异地恋出现的原因。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不能很快地融入新环境,同学之间互不熟悉,交流互动非常少,由此导致很多同学内心极度空虚和寂寞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他们迫切需要有个人可以来交流,诉说生活的不快,排遣内心的苦寂。
这时候以往的高中同学便是最适合的人选了,他们会经常联系。
相互联系多了,相互的心灵得到安抚便会萌生爱意,日久生情,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异地恋的产生。
在调查的异地恋学生中有71%的学生属于何种情况。
然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忽视,中国的高考这座大山对于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最大的阻碍。
由于现今的孩子早熟,高中生恋爱风气也非常盛行,但是高考使得大多数高中生情侣大学时期不在同城,这成为了大学生异地恋的开始[5]。
2.导致异地恋矛盾的原因。
距离是引发异地恋矛盾问题的最主要也是首要原因,处于第一联的情侣们,距离使他们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极为敏感,常为些小事争吵,彼此不信任,吵得多了感情就变味了,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凸显。
同时也因为距离原因使得双方见面的机会甚少,因为不能见面而使得他们的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是产生问题的一大原因。
四、大学生异地恋对高校学生管理影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恋爱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
血气方刚的,相对轻松的环境,恋爱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高校的深厚文化底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当下90后大学生中,异地恋问题正变得越发突出,由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一线工作者,应该从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多方位的引导,同时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监管,密切注视,对于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予以心中有数,早做准备。
(作者单位: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申生主编.女性与恋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2]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8,24(5):50-51.
[3]康红蕾.当代女大学生理性婚恋观教育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3-214.
[4]朱理哲,刘韧,朱雄.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调适.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