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中的人物
雾都孤儿

南希:
南希是《雾都孤儿》中最悲惨 可怜,让人敬畏的人物角色。她是 一个心地善良、勇敢机智、敢爱敢 恨的女子。在南希小的时候,南希 也是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被扒 手团伙收留后从此走上了无奈的扒 手之路。南希还是个神圣的爱情看 得比未来、名誉、甚至生命都还重 要的人,虽然他的情人赛克斯对他 很残暴无情,根本不把她当回事。 然而南希无论需要忍受多大的痛苦 与虐待,即使是生命的凋零,她都 希望自己可以回到赛克斯的身边。 南希的一生,都被赛克斯牢牢地攥 在自己手中。
故事梗概
19 世纪 30 年代,雾都伦敦,小男孩奥利佛 · 特维斯特自 幼被父母抛弃,孤独地在教区抚幼院里长大,随后他被迫 进入苛刻的巴姆鲍经营的棺材店里做学徒,由于不能承受 繁重的劳动和老板的打骂,他逃到伦敦街上,成为一名雾 都孤儿。在伦敦游荡的时候,独自一人的奥利佛被当地一 个扒手黑帮盯上,并且被险恶的费金骗进充满罪恶和肮脏 的贼窝,费金希望能够将奥利佛训练成一位盗窃能手以成 为自己的"孩子盗窃集团"的一员,从而又多了一个可以为 自己获取不义之财的途径。身陷囫囵的奥利佛得到和蔼的 布郎罗先生的帮助,但仅仅是他一系列冒险经历的开始。 恶劣的环境、重重的误会、人性的黑暗包围着奥利佛,在 流浪中他历尽艰辛,但奥利佛始终保持纯真的心,对生命 抱有希望最终冒着生命危险将奥利佛救出贼窟。然而,南 茜为了救这位可怜的孤儿而被杀,奥利佛 · 特维斯特经过 百般周折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已真实的身份……
小说中善恶人物营垒清晰,对抗激烈尖锐,正如童话中助 天使与魔鬼的较量,是一场正义与邪恶之战。
• 浓厚的童话色彩
小奥利弗从小生活在济贫院,并没有受到良好 的教育,而他身上却丝毫没有一点恶习,相反具 有善良的美德和良好的教养,即使身处贼库他都 能沽身自好,这显然是虚幻而不真实的,而小说 中资产阶级形象朗塑造更是充满幻想。同时,作 者设置了很多巧合,这些巧合从情理上是很难讲 得通的,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奇遇才使孤儿的 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雾都孤儿讲解

雾都孤儿讲解《雾都孤儿》讲解《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于1838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贫民窟为背景,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不公平的制度。
本文将对《雾都孤儿》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故事情节《雾都孤儿》的故事情节复杂而引人入胜。
故事的主要线索围绕着两个孤儿奥利弗和南希展开。
奥利弗生活在浑浊的伦敦贫民窟,遭受虐待和苦难。
他逃离孤儿院后,陷入了一系列危险和阴谋中。
与此同时,南希是一个出身贫困的女孩,被迫卷入了黑帮活动中。
故事通过描写奥利弗和南希的人生经历,表现出贫穷和社会不公对个体的摧残和剥夺。
二、主要人物《雾都孤儿》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以下是其中几位重要人物的简要介绍:1. 奥利弗:本书的主人公,一个纯真善良的孤儿。
他渴望摆脱贫穷、得到幸福,但在逃离孤儿院后,他遇到了许多艰险和不公平待遇。
2. 南希:一个曾经受苦并来自恶劣环境的女孩。
她被迫加入黑帮,并深陷于犯罪活动中。
尽管生活困苦,但她内心善良,为了保护奥利弗,最终做出了牺牲。
3. 弗金斯:一个险恶的反派角色,他是个冷酷无情的贼和杀人犯。
他利用奥利弗进行犯罪活动,并试图将奥利弗卷入他的罪恶行径中。
三、反映社会问题《雾都孤儿》以其深刻揭示的社会问题而闻名。
该小说通过对伦敦贫民窟的真实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阶级不平等的问题。
同时,书中还关注了庇护所、监狱、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存在的腐败和不公现象。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狄更斯呼吁社会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反思社会制度的不完善。
四、影响与评价《雾都孤儿》以其深入描绘贫民窟生活和尖锐的社会批判而备受推崇。
该小说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成为实现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此外,该作品也被视为狄更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为后来的文学作品和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总结:《雾都孤儿》是一部富有深度和启示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揭示贫穷和不公平的现实,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雾都孤儿》中奥利弗的人物性格分析

《雾都孤儿》中奥利弗的人物性格分析首先,奥利弗的善良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点之一、从小他就受到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但他对周围的人仍然充满了同情和关爱。
当他看到其他孤儿们受到残酷对待时,他不仅感受到了同样的痛苦,还试图帮助他们并安慰他们。
他的善良使他在遇到困境时能保留一颗纯真的心,而不被世俗的贪婪和邪恶所污染。
其次,奥利弗的正直和坚持原则也是他的特点之一、尽管在逃离孤儿院后陷入了一系列危险的境地,他仍然保持了正直的品质。
他拒绝参与小偷团伙的活动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愿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中。
即使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诱惑,奥利弗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这让他能够在黑暗和污秽的环境中保持清白。
此外,奥利弗的勇气和坚毅也是他的性格特点之一、他在面对各种危险和恶劣的环境时,始终表现出勇敢和坚强的一面。
无论是饥饿、贫困还是残酷的待遇,他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积极的态度。
他的勇气激励着他一直向前走,不断面对新的挑战,最终获得幸福和自由。
此外,奥利弗的纯真和天真也是他的突出性格特点。
由于从小生活在孤儿院,奥利弗对外界的残酷和邪恶一无所知,他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天真无邪。
这使他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但同时也让他在遇到困境时能够以一种非凡的方式看待事物和人。
他的纯真给了他与众不同的能力,让他能够拯救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
最后,奥利弗的善良和纯真也使他在整个小说中成为其他角色的希望和激励。
无论是在孤儿院、小偷团伙还是在他最后的幸福家庭中,奥利弗都能够用自己的善良和正直影响他人。
他的经历和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个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人性多么堕落的世界中的一股清流。
总而言之,奥利弗是一个堪称英勇、正直、善良和纯真的人物。
他在贫困和苦雾中成长,但始终保持了对人性的信仰和对生活的希望。
他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不仅在小说中与读者产生共鸣,也给予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奥利弗的成长和奋斗,读者能够看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以及对善良和正直的坚守的重要性。
《雾都孤儿》中对奥利弗的描写

《雾都孤儿》中对奥利弗的描写
《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小说,描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贫富悬殊、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现实。
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Oliver Twist)是一位孤儿,他天真无邪、善良勇敢,也是小说中最让人感动的人物之一。
小说开篇就描写了奥利弗的出生,他的母亲在贫苦潦倒的情况下生下他后不久就去世了。
奥利弗从小被送往工作院,被迫劳动,生活艰苦。
但奥利弗的内心始终充满了希望和向往,他渴望获得自由和幸福。
在工作院中,奥利弗遭受了种种不公正待遇,受到了其他孩子的欺负和虐待。
但是,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尊严,一直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的坚强和勇气让人感动和钦佩。
在小说的情节中,奥利弗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始终保持着纯真和善良。
他在遇到善良的人时感到温暖和感激,在遇到邪恶的人时则表现出勇敢和坚定。
他的善良和勇敢感染了许多人,使他们也走上了正义之路。
尽管奥利弗的生活经历很苦难,但他的精神始终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小说最后,奥利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并得到了幸福的生活。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善良和勇气,相信美好的事情终将会发生。
《雾都孤儿》中对奥利弗的描写充满了感人和温暖。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处在困境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希望和勇气,相信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到来。
雾都孤儿中的人性善恶

雾都孤儿中的人性善恶人性善恶在文学作品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雾都孤儿》这部小说正是以人性善恶作为核心展开故事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行为,探讨人性中的善与恶。
首先,我们来看小说中的孤儿奥利弗。
奥利弗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就经历了许多的苦难。
尽管他身世艰辛,但他却并未因此变得冷漠和残忍。
相反,奥利弗一直保持着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对他人充满了同情和关爱。
例如,在孤儿院中,奥利弗经历了各种欺凌和虐待,但他自己却从未对其他孤儿产生过恶感。
他总是乐于助人,为别人着想。
在小说中,奥利弗多次帮助了别人,甚至在自己身陷险境时也不忘帮助他人。
这种对他人的善良行为无疑证明了奥利弗的人性善良。
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小说中的反派人物比尔·希克斯。
比尔是一个犯罪组织的成员,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使用任何手段。
他欺骗、谋杀,甚至将无辜的人们置于死地。
比尔的行为完全违背道德和伦理准则,展现了人性中的恶。
他毫不顾忌他人的痛苦和生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通过对比奥利弗和比尔的形象,作者在小说中清晰地展现了人性善恶两个极端。
此外,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人物,他们对人性善恶的揭示也非常有意思。
例如,富领养父母布朗先生和夫人,他们接纳了奥利弗并给予他温暖的家庭。
他们善良和慷慨的举止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善意。
然而,相对应的,一些社会贫困的人物则表现出了人性中的恶意。
他们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地欺骗和伤害他人。
这些人物的塑造进一步加深了小说对人性善恶的描绘。
通过《雾都孤儿》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向我们展示了善和恶的并存。
在这个世界中,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并存,而每个人也都有善恶两面。
小说通过人物的塑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并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善与恶进行思考。
总结起来,虽然《雾都孤儿》中的人物形象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奥利弗的善良,比尔的邪恶,还是其他一些人物的复杂性,都展现了人性善恶的各个方面。
雾都孤儿故事梗概

雾都孤儿故事梗概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19世纪伦敦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在贫困、黑暗的环境中艰难成长的故事。
奥利弗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双亡后被送往工作院。
在工作院中,奥利弗遭受着严酷的待遇,生活艰辛。
后来,他逃离工作院,来到伦敦,开始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遭遇。
在伦敦,奥利弗遇到了一群以贼头为首的小偷,被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奥利弗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善良和纯洁的心灵。
他不愿意做坏事,也不愿意加入小偷团伙,因此遭受了更多的欺凌和折磨。
然而,正是这份善良和纯洁,让奥利弗得到了一些善良人的帮助和关爱。
在一次偷盗行动中,奥利弗遇到了布朗罗先生,布朗罗先生是一个善良的绅士,他对奥利弗的遭遇深感同情,决定收留奥利弗,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在布朗罗先生的家中,奥利弗得到了真正的关爱和呵护,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然而,奥利弗的命运并没有因此变得一帆风顺。
在布朗罗先生家中,奥利弗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他被误认为是一名小偷,面临着被迫害的危险。
在艰难险阻中,奥利弗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帮助,最终揭露了真相,洗刷了自己的冤屈。
故事最终以奥利弗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获得了幸福的结局。
整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悲欢离合,但最终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结局。
雾都孤儿这部小说通过奥利弗的成长经历,展现了19世纪伦敦贫民窟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以及善良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同时,小说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最终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雾都孤儿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通过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美好。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从中汲取力量,为自己的人生注入更多的希望和勇气。
雾都孤儿

• 他反映生活广泛、多样,开掘深而有力。他不采用说教或概念化的方 式表现他的倾向性,而往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激发读者的愤慨、憎恨、 同情和热爱。
•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有鲜明的个性。他善于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法突出人 物形象的某些特征,用他们习惯的动作、姿势和用语等揭示他们的内 心生活和思想面貌。他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生动的人民的语言,以人 物特有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人道主义思想
• 狄更斯的创作贯穿者人道主义思想。他侧重从道德层面, 以善与恶的 观点看人和社会, 同情贫穷的小人物, 谴责损人利己、冷酷自私、为富 不仁, 以权牟私的坏人, 揭露社会罪恶。他相信善必能战胜恶, 主张通 过仁爱精神感化资产阶级和改良社会。小说往往写善恶有报的结局, 说明人道主义最终胜利, 充满温情乐观的情调, 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 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绪。
人物
• 中文名
英文名
备注
• 奥利弗·崔斯特 Oliver Twist故事主人公
• 班布尔
Mr.Bumble
救济院的食堂负责人
• 利姆金斯
Mr.LImbkins
救济院的执长官
• 甘菲尔德
Mr.Gamfield
扫烟筒人
• 索厄伯里
Mr.Sowerberry
卖棺材的商人
• 夏洛特
Charlotte
评价雾都孤儿中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分析作者狄更斯本人入手,通过《雾都孤
儿》来讨论和分析小说中的四种人物;再分析书中两对有感情
联系的男女,引出作者的写作模式,以及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特定人物的写作方式。
关键词:《雾都孤儿》人物分析
一、对狄更斯本人和作品的介绍
(一)作者简介
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英国。
9岁,父亲因无法偿还债务入狱。
11岁,狄更斯辍学做工厂学徒。
后父亲继承一笔遗产,得以出狱,狄更斯亦重返学校。
毕业后,他先后在律师行、报馆工作。
1836年起,他发表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代》、《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脑溢血与世长辞,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
(二)《雾都孤儿》简介
主人公奥利弗·特威斯特受不了虐待逃往伦敦,刚到就受骗误入贼窝。
小偷头目费金要把奥利弗训练成扒手。
在上街盗窃时奥利弗被误认为偷了布朗洛绅士的手绢而被逮捕。
后他重病昏迷,被布朗洛收留,得到温暖与关怀。
费金指使塞克斯和南希把奥利弗重新拐回贼窝。
再次作案时,奥利弗被误伤。
梅里夫人和养女罗斯收留了他。
蒙克斯是奥利弗同父异母的哥哥,父亲把遗产留给了奥利弗,除非奥利弗也是不肖之子,蒙克斯才能继承财产。
蒙克斯找到费金,要他把奥利弗变成罪犯以霸占遗产。
南希通知了罗斯。
罗斯和布朗洛决定找蒙克斯交涉,南希却被塞克斯杀害。
小偷团伙受到灭顶之灾。
布朗洛先生收养了奥利弗,蒙克斯死在狱中。
二、小说中主人公的分类
在小说中,人物丰富各异,在狄更斯笔下,他们个个有血有肉,言行举止符合自己身份,表现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
我把主要人物分为四类:好人、坏人、伪君子和良心未泯的角色。
(一)好人
在狄更斯作品中,好人仁慈、诚实、中规中矩。
他们笃信上帝,每天祷告。
如发生不幸,他们向上帝祈祷、哭泣,希望得到主的帮助。
如好事发生,他们仍会哭泣,认为这是来自于上帝的赐福。
这类角色好到家了,但绝对没有邪恶的角色那样生动自然。
而狄更斯更有一套幸福大结局的模式。
好人曾随着故事的发展饱受痛苦折磨,最终有所回报。
比如罗斯和梅里夫人,她俩就是好人的典型。
当梅里夫人得知罗斯不会死的时候,她感到非常幸福。
“她跪下来,尽力想把手合在一块儿,然而支撑了她那么久的毅力已经随着第一声感恩祈祷一起飞向天国。
她倒在了伸开双臂接住她的朋友怀抱里。
”(33章)女士如此,绅士也如此。
知道罗斯身体好起来后,哈利和凯尔先生也异常兴奋。
“这功夫,头戴白色睡帽的凯尔先生一直坐在马车踏板上,胳膊肘支在膝盖上,用一张蓝底白花的不手绢不住地擦眼睛。
这个诚实耿直的汉子并不是假装动了感情,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他红肿的眼睛上看出来。
”(34章)
好人因为爱和仁慈,愿意为他人做任何事。
而奥利弗,有着狄更斯小说典型的幸福结局。
身为孤儿,
经历了甚至比某些成人还多的痛苦。
但最后,他有了父亲、小
姨、好朋友和财富。
(二)坏人
本小说里有许多坏人。
从济贫院到贫民窟,环境改变,
恶人一直存在,他们是这环境里的主宰,环境是他们罪恶的
温床。
这些恶人形象生动又典型。
好人有模式可循,可坏人
各有各的特点。
老费金,狡猾奸诈又自私,他利用小孩偷东
西敛财。
“‘啊哈。
’费金耸了耸肩,令人恶心地咧着嘴笑起来,把整
个脸扭歪了。
‘好聪明的小狗。
好聪明的小狗。
还真撑到底没
告诉牧师东西在哪。
也没告发老费金……’”(9章)
塞克斯是个粗俗、残忍、铁石心肠的人。
虽然南希深爱着
他,他最终只因为她的一次背叛就残忍地杀害了她。
“那强盗坐下来,鼓着鼻孔,胸口一起一伏,照她打量了几
秒钟,接着,他卡住姑娘的头和脖子,将她拖到屋子中间,朝门
口看了一眼,把一只大巴掌捂在她嘴上。
”(47章)
坏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这也是狄更斯小说的一种模式:
坏人风光一时,最终逃不脱命运的审判。
(三)伪君子
小说中有不少伪君子。
狄更斯运用幽默和夸张达到讽刺
的效果,并用这种方式嘲笑人们的愚蠢和犯下的恶行。
“……那边有二三十个违反了济贫法的小犯人整天在地
板上打滚,毫无吃得太饱,穿得过暖的麻烦,有一个老太婆给他们以亲如父母的管教,老太婆把这帮小犯人接受下来是看
在每颗小脑袋一星期补贴七个半便士的份上。
……”
邦布尔先生也是个地道的伪君子。
“‘是啊,奥利弗,’邦布尔说,‘你没爹没妈,这么多善良的
正人君子,他们都是你的父母,奥利弗,为了送你去当学徒,自谋生路,长大成人,教区花了三镑十先令呢……’……‘喂,奥
利弗,我亲爱的,跟我去见推事大人。
’邦布尔先生说着换了一副狰狞可怕的脸色,压低声音补了一句,‘记住我对你说的话,你这个小流氓。
’”(3章)
这类伪君子只考虑自己,从不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用
伪善的面具来遮掩。
(四)良心未泯的角色
代表人物是南希。
塞克斯提起监狱里的犯人受刑时,奥利
弗感到南希的手在颤抖,脸色发白;塞克斯要放狗咬奥利弗,费金要用打奥利弗时,是南希阻止了他们;在把奥利弗骗回来这事上,南希一直很后悔。
“‘全能的上帝,保佑我吧,我会的。
’姑娘冲动的喊叫着,
‘早知道要我出手把他弄到这儿来,我宁可在街上给人打死,
或者跟咱们今晚路过的那个地方的人换换位子。
从今晚起他
就是个贼,是骗子、魔鬼了,就这么坏。
那个老混蛋,还非得揍他一顿才满足吗?’”(16章)
最后,南希向罗斯小姐告发了蒙克斯的阴谋。
塞克斯是那
么一个混蛋,她还是死心塌地跟着他,全心为他奉献。
她是个身处乱世但良心未泯的好姑娘。
三、两对情人的分析
小说中有两对情侣,分别是罗斯和哈利,南希和塞克斯。
《雾都孤儿》中的人物分析
(西安石油大学外语系,陕西西安710065)
苗旸
30周刊2010年第12期
两对情侣有天壤之别。
这是狄更斯的另一写作特点: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
这四个人生活环境不同,因此经历、性格也区别巨大。
(一)罗斯和哈利
罗斯是奥利弗的小姨。
在遇到梅里夫人之前她一直是孤
身一人。
她和梅里夫人一样是善良的人,互相照顾,乐于照顾他人。
奥利弗被管家击伤倒在门口,她和梅里夫人好心收留他。
哈利是梅里夫人的儿子,是正直的绅士。
尽管罗斯家境贫寒,他还是爱上了她。
他妈妈也支持他,所以他能勇敢地表白。
(二)南希和塞克斯
这对情侣处在社会的底层。
塞克斯是个恶棍,南希从小就
跟着费金诈骗和偷窃。
她的善良和纯洁深埋心底。
这对情侣的关系很奇怪,南希对塞克斯很好,塞克斯受伤的时候南希细心照顾,也没打动他。
小说里很少有塞克斯对南希爱的流露。
但
南希和塞克斯抓到奥利弗回费金住处的路上提到死刑犯的时
候,塞克斯倒是表露出嫉妒的情绪。
“‘没错,你们女人家就只想这些,’塞克斯答道,‘漂亮小伙
子。
嗯,就当他们是死人好了,所以也好不到哪去。
’塞克斯先生似乎想用这一番宽慰话来压住心中腾起的妒火……”(16章)
如果塞克斯和南希都生活在正常的家庭,在严父慈母呵
护下长大,也许他们的人生会有所不同。
四、结语
每个人物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内心世界。
感谢狄更
斯,我们可以认识、了解这些人物,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熟知他们的喜与悲,感受百样人生。
参考文献:
[1]Oliver Twist.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C].
[2]王佩兰,马茜等主编.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东北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2.
[3]刘炳善编著.英国文学简史(新修订本).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