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 CAD》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数】: 90【课程编码】: 030908一、制定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2012 级热能动备与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性意见。

二、课程描述:《机械制图与 CAD 》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的基础课程,针对面向热力发电行业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修、管理、服务的一线的岗位,解决生产过程中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问题,而获得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处理的技术的技能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内容、以理论结合实训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达到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处理的能力。

三、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自学和探索机械制图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制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独立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4)具有查找有关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5)具有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5)具有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3、专业能力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手绘及 AutoCAD 的运用,并学会将其应用于以后的工程绘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1)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能阅读机械图样;(3) 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 CAD 绘图技术、徒手三种方法绘制机械图样。

(4)能够进行零部件的测绘。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机械设计基础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机械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为前导,学习了解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更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标准 3+2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标准 3+2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标准(数控技术)《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核心课程适用专业:授课单位:机电系学时: 124学时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是数控技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先修课程为《机械基础》,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工学结合课程,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课程建设理念。

打破传统学科教材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把知识、技能、态度贯穿于各项目训练系统中,通过项目、任务、模拟等教学模式,掌握《机械制图与Auto CAD》的基本知识、表达方法及国家标准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素养。

3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视图、绘图技巧,熟练绘制工程图纸。

具备独立运用AutoCAD设计和制作工程图的能力。

达到专业绘图员等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学习本课程以后,根据需要可以考取全国CAD制图I级制图师职业资格证书。

知识目标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制图基本知识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熟练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零部件图样的计算机绘制方法和图纸要求,掌握徒手绘制机械图样方法掌握利用工具按国家标准绘制机械图样方法掌握AutoCAD绘制机械图样方法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能正确查阅《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并根据国家标准正确绘制机械图样能够利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图样。

能够利用AutoCAD进行三维绘图。

能独立运用AutoCAD设计方案、绘制工程图样。

能使用各种工具拆装部件或机器;能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工程图样;能使用技术测量工具进行零件、装配体测绘。

素质目标培养较强的绘图技能。

培养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培养空间想象转化为设计工程图样的能力。

培养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等专业知识,熟悉机床操作、安装和调试维修等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我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职业技能课,也是学生一入行就要接触的技术基础课。
2)熟练利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制图形;
3)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六、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表3 项目(或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
学习情境
基本职业能力
子情境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载体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1
投影基础
熟练绘制简单物体三视图;正确看懂中等复杂程度的组合体视图。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
秉持“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模式,关键提高就业能力,职业素养。本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视图投影基础
熟练掌握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想象立体的方法步骤。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相关规定及三视图画法
4
典型零件
“教、学、做”一体化
过程评价+期末考核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标准)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核标准)

《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教学⼤纲,考核标准)潍坊⼯程职业学院课程标准《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识课程代码: 15662适⽤专业: 机电⼀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学时数: 72学分数: 4执笔⼈: 崔成梅⼀、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职⼤机械类专业的⼀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数控⾃动编程与加⼯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它在课程群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其教学⽬标就是为了让学⽣尽快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培养学⽣的实际操作能⼒、⾃我学习能⼒、CAD能⼒和⾼的空间想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通过学习该科⽬,使学⽣能较快表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传递技术信息,使学⽣逐步成长成为适应当地经济,特别是校企合作的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应⽤性⼈才。

2.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2)适⽤专业:数控⾃动编程与加⼯、机电、⼯程机械运⽤与维护等机械类专业。

3)教学时间安排:第⼀学年第⼀学期4)课程类别:必修课3.课程作⽤4.课程任务5.课程⽬标⼆、课程设计本课程是依据“数控⾃动编程与加⼯课程群”职业能⼒需求的典型⼯作项⽬教学情境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想是,打破传统“以课堂传授为主要教学过程”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作过程的项⽬化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让学⽣在完成教学情境中学会专业知识。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职业能⼒的培养,本课程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作项⽬需求组织,融合贯通职业需求。

1.课程理念与思路2.教学内容的选取及依据3.教学⽬标(⼀)知识⽬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

2)熟悉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3)掌握机件的表达⽅法及其应⽤。

(⼆)能⼒⽬标1)培养学⽣⽤规尺、计算机两种⽅法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

2)培养学⽣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

3)培养学⽣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以及创造性构型设计的基本能⼒。

(三)素质⽬标1)培养认真负责的⼯作态度。

2)培养⼀丝不苟的⼯作作风;3)激发学⽣学习兴趣,提⾼⾃信⼼,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学⽣⼿、脑并⽤的良好学习习惯。

018《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三年制)-2013级

018《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三年制)-2013级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三年制)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编码:05AA050学分:7 (4+3)总学时:126 学时(78+48)适用专业:三年制数控技术专业、三年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三年制机电一体化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机械制图与CAD》是高职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

本门课程在一年级的第1、2学期开设,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后续课程是《机械产品测绘》、《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机械制造技术》。

2.基本理念本着“突出应用,服务于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识图与制图基本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工具性、先进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课程应按讲课、练习、实践、实训和辅导五个环节进行;应十分重视课程的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和上机实践等重要教学环节;计算机绘图内容可分散在相关章节中进行讲授和训练,也可相对集中讲授和训练。

课程是一门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应用型课程,重点研究空间形体(机件)和平面图形(图样)之间相互转换规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由物画图及由图想物的反复训练,要弄清形体和投影之间的关系,注意培养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想、多看、多练,理论联系实际,切忌死记硬背。

同时要养成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严谨科学的绘图习惯,培养良好的工程素质,同时要学会查阅国家标准及有关手册,树立国家标准的意识,在手工与计算机绘图中严格遵守,认真贯彻。

3.设计思路课程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

课程贯彻在CAD中来讲授机械制图内容的方式,同时重视手工绘图基本功的训练。

将课堂理论和课堂实践相结合,课内内容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相结合。

教学中基于直观性原则,先手绘或CAD绘制立体,再研究立体的视图,培养学生由空间到平面的思维模式,同时运用幻灯投影、三维模型和三维动画、实物模型或典型零件等手段。

推荐-机械制图与CAD一课程标准 精品

推荐-机械制图与CAD一课程标准 精品

《机械制图与CAD》(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开课部门:机电工程系总学时: 54(理论30;实训24)一、课程性质《机械制图与CAD》是一门针对性、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机电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职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从而能熟练阅读较复杂的机械工程图样,并能应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正确绘制机械图样,同时,掌握AUTOCAD二维绘图基本指令和操作,熟练绘制二维零件图,为学生后续学习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以及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安装与维修、工艺革新与改造等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机械图样是一种专用工程技术语言。

因此,每个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好这门技术语言,将来才能够顺利进入机电行业的相关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生产施工技术管理、产品宣传与售后技术服务、技术交流与创新等专业技术工作。

另外机械制图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养成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工程意识和专业精神,为形成一个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职业技能目标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会查阅和使用有关常用标准件、公差配合等国家标准和技术手册;掌握必要的制图基础知识和画图、看图基本技能,会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能根据国家机械制图标准的规定,正确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所绘图样应做到视图选择恰当,图面布局合理、投影正确、图线规范、尺寸完整;基本掌握轴测图、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同时,还要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应用与操作,熟练绘制二维零件图等图样。

2、知识目标了解《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性质、功能、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理解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投影法的概念与基本方法;掌握应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绘制三视图以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懂得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熟悉机械图样的常用表达方法并做到灵活运用;了解零件测绘的用途、方法和基本步骤。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修改)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修改)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修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并为后续的《机械制造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模具CAD/CAE》、《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来分析、表述机械工程问题、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用和贯彻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从而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和从事技术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全面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零部件的测绘及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结合专业特点引入实践教学内容,并将中级制图员考试纳入教学重点。

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提高计算机绘图能力,并使之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以实际企业的生产图纸为教学载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可见实物,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职业能力目标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知、技、能融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读、绘、测能力及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基本职业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体验识图与制图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使他们认识到识图与制图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社会。

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2.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械制图与CAD》项目课程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械制图与CAD》项目课程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械制图与CAD》项目课程标准###市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小组一、标题:《机械制图》项目课程标准二、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识图的一般技巧与方法、具备正确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能基础课。

识读图样的技能必须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绘图和读图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四、参考课时;216学时五、课程目标:(一)职业技能培养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2.学习贯彻有关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学习查用有关标准的基本方法3.了解掌握有关机械工程技能基础(如公差等)的基本常识4.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

5.能简单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6.会使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构建简单的三维模型7.会使用各种工具对常用零件进行测绘,并根据所测绘的数据绘制零件草图(二)职业知识教育目标1.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与相关规定2.掌握正投影法的念与投影规律3.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习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总是的初步能力4.熟悉各类零件的结构特点与表达方法(三)职业道德与请改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3.培养学生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六、设计思路: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基础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围绕职业的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

由于以识图为主几何作图学时相应的减少,在制图的基础技能中,作业的质量要求不象原来的那么高,但必须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制图与CAD》是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一般知识,具备识读与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零件测绘和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能熟练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二)设计思路
三年制高职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的要求。

因此,必须学好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与技术思想的工程语言,即机械制图。

同时,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计算机绘图已逐渐替代手工制图,是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因此,为了使本课程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课改理念,达到培养目标,设计时考虑弱化画法几何的教学和板图尺规练习,强化徒手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培养,力求打破固有的体系,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 AUTOCAD》有机整合,形成一门综合化核心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正投影法来分析、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用绘图软件(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形、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及简单三维造型的能力,并能标注相关的尺寸和掌握相关技术要求。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机电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一)素质目标
2、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态度端正,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

3、具备机电专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
1、熟练识读机件的视图,包括结构、尺寸等。

2、熟练利用计算机CAD软件绘制图形。

3、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4、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具备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知识目标
1、全面掌握机械制图中机件的表达方法及《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熟练掌握轴套类、盘盖轮类、箱壳类、叉架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
3、掌握标准件(键、销、螺纹、轴承)的构造、查表、规定标记和画法。

4、了解图样上技术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四、课程实施
(一)教材编写与选用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项目分解成若干典型活动,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将本专业最新的服务方法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木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符合现代社会和国际餐饮服务的发展趋势。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必须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1、在教授有关投影知识时,要改变以往偏重绘图能力培养的做法,强化识图能力。

在第三章的内容结束之后,应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布置一些根据所给视图,用硬纸板、胶合板等易找的材料制作几何模型的作业,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识图能力。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实物、教具、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制图技巧训练与CAD软件运用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技能。

4、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5、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

6、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

(三)课程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三大作用,本课程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体验、方法技能的掌握,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以往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状况,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形式:
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并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认真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记入平时成绩。

考核采用上机考试,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含作业10%和实验20%)综合评定,分别占70%和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