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4板块3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研读2常识积累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精品试卷】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卷(四)(含答案解析)

【精品试卷】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卷(四)(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卷(四)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和沃土。

“老城不能再拆了”,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等正加强抢救、保护……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最近三年,每年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量都在一亿左右,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博物馆人气爆棚,7天假期4.15亿旅游人次,其中有40%以上走进了博物馆。

还有记者在采访时提到,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非常火爆,一票难求……这些都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也让人们为传统文化焕发新姿而感到振奋。

在当下,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试想,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缺少了与现代人的情感沟通和心灵默契,“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那和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又有什么区别?只有从“沉睡”中再出发,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新力的文化自信。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通过越来越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经过多轮富有创造力的探索改造,在许多人眼中,它已不再只是那个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庭院。

令人们惊叹和感慨的还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技艺精湛自得其乐的大国工匠等等。

不止如此,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今,说起我们与诗歌书信最近的一次重逢,自然会想到《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一档档文化节目。

正是在一次次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满足感,也让传统文化自身更加具有“时代感”。

2020高考语文浙江大二轮专题训练四文化经典阅读(26张)

2020高考语文浙江大二轮专题训练四文化经典阅读(26张)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论语·为政》)
5.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柴”“参”“师”“由”等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在所 学课文关于“闻斯行诸”一问两答的对话中,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
“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史记·孔子世家》)
1.材料一中,“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陈成子弑君一事的________。反复申说“不 敢不告”,反映了孔子________的心情。(2分)
参考译文 颜渊、季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愿把自己的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享,即使用坏了也不悔恨。” 颜渊说:“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一听先生的志向。” 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4题。(6分)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题。(6分)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
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 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2020(浙江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考前阅读冲刺《群文通训练3篇》含解析 (2)

2020(浙江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考前阅读冲刺《群文通训练3篇》含解析 (2)

群文通训练一礼乐思想主题解说儒家的礼乐思想是指:主张以“礼”确定人的社会身份与规范人的行为,以“乐”陶冶人的心性与沟通人的感情。

礼教主要从外规范和疏导人们的行为,乐教则从内陶冶和沟通人们的情感。

礼乐思想中礼教与乐教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有序的和谐或和谐的有序。

但形式和方式不同。

在儒家看来,乐教的目标当然不能脱离礼教,由于音乐所特有的亲和感与和谐性,礼教只有同乐教相结合,才能更深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秩序达到最大限度的协调与和谐。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2)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吾从众。

拜下③,礼也;今拜乎上,泰④也。

虽违众,吾从下。

”(《论语·子罕》)注①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用工细,故贵。

②纯:黑丝,以黑丝为冕,省时。

③拜下:古时臣民面见君上时,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④泰:骄纵傲慢。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2.材料(2)中,孔子既“从众”又“违众”,你如何理解?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 3.《礼记·曲礼上》的“贫贱而知好礼”,可以看作是对《论语》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__________(人名)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__________(人名)的高度评价。

4.梁朝皇侃在其《论语义疏》一书中将《论语》中的“未若贫而乐”改为“未若贫而乐道”。

有学者认为改得恰到好处,请你揣摩一下,这样改好在哪里?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练(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练(一) Word版含解析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练(一)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1)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其“仁”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发展为思想,他被后人称为“”。

(2分)参考答案:仁政亚圣(每空1分)(2)结合材料,谈谈儒家和墨家义利观的区别。

(4分)答:参考答案:儒家重义轻利,认为义和利是对立的;墨家贵义尚利,认为应兼顾两者。

(每点2分)参考译文: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晓得的是利。

王!何必讲利?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

将以此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材料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材料二: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1)在孔子看来,修身的最终目的是。

(1分)解析:根据第二则材料中孔子最后的回答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使百姓安定(1分)(2)综合两则材料,可以得出孔子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5分)答:解析:两则材料都涉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都是由自己到他人,此外,第二则材料还涉及“为百姓服务”的观点,由此可以得出孔子推己及人的观点,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要能推己及人。

(2分)在孔子看来,推己及人是践行“仁”的方法,要能从自己做起,到为他人服务,再到为百姓服务,逐层推进,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3分) 参考译文:材料一: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4板块1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题型2文言虚词课件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4板块1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题型2文言虚词课件
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思路导引】 理解“其”的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A 项,“所忧 者其实也”,是一个判断句,“其”位于判断句的后半部分,作判断陈述部分的定语,“他 (老师)的”。C 项,“仆幸非其人”,“其”用在名词“人”前面,作指示代词,译为“那 样”。D 项,“而不敢当其礼者也”,“礼者”为名词,“其”位于“礼者”之前,也作指 示代词,与 C 情况一样。唯有 B 项,“吾子其详读之”一句,首先,从语境来分析,“吾 子”暗示是第二人称,如果“其”也作代词,翻译成“他”,势必与“吾子”的称呼相 矛盾;其次,从整个句子表达的语气来看,该句是一个祈使句,而“其”在这个位置, 恰恰起到表示祈使语气的作用。“其”在这里表示“可要”“应当”的意思。
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 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 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咏为.引乡前里事所为称.言 【思路导引】 后者“为……所……”构成被动,而前者将“为”译为“被”显然 不通,由此可知二者用法不同。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③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⑤某所.,而母立于兹 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⑦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⑧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连贯试题(7页)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连贯试题(7页)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连贯专题强化训练试题(建议用时:40分钟)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

西方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非常强调“批判性”,无论是总述还是细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表述即使没有“批判性”这三个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譬如,“认识作者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前提及隐含的意义”“识别别人讲话中的宣传成分和基本态度”等。

在西方,“批判性”不仅作为一种治学的技巧来传授,而且被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答案:①开发人的批判性思维②“批判性”都占据着突出的位置③实际上也渗透着“批判性”的精神2.(2019·宁波南三县六校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人才不会生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必来。

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中药”不是称为“本草”,就是称为“药”。

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草”称为“中药”,以明显区别于“西药”。

答案:①其实不然②如果阴阳失衡③中国没有“中药”这一说法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4板块 3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1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4板块 3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1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研读
【答案】 先生在说自己 自谦
[方法指津] 1.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 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语言提示, 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考生要通过 对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帮助自己确定所填写的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 要求回原文寻找对应词语。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____” 一句的注释。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答:
答案:(1)浩然之气 (2)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 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 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2.注意填空题的形式限制 多数填空题为了保证答案的不可争议,一般会用引号明确地标示给考生,所填词语 应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给出答题空格数的形式,进一步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语 只能是哪一个。对于这些形式上的要求,考生要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自己筛选词语的 重要标准。
简答题
(2018·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答: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 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 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4板块 2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4板块 2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生情,乐景写哀,
羁旅 思乡

地,或谋求仕进,行、宿、泊舟。 2.望尽天涯怀人愁。 对面落笔、曲折 或贬官赴任途 2.时间多为古代节 感念亲情,思念亲人。 有致(又叫反说、 中,或游历,或 日:如元宵、寒食、 3.羁旅他乡幽怨情。 侧面落笔),细节 探亲访友。所见 中秋、重阳、冬至、 感慨年华易逝的苦闷, 描写,动作神态
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应试中的重难点,7 分或 8 分的题,考生均分也就 4 分左 右,因此,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失分比例最大的题目。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在传统诗 歌方面的知识积淀普遍缺失,导致读不懂诗歌;二是考生未能很好地掌握答题的模式技 巧,应试时满头雾水,不知道从何下笔,即使有文字呈现,也是答非所想。
写、细节描写等手
形成边塞诗派 战争有关的人、4.征人思乡的情感。 法。③意境的营造方
事、音乐
5.凄苦哀怨的战争情绪,面:常用景物烘托、
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虚实结合
类别
题材特征
形式标志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描写山水景物,
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
夸张、对比等。(2)表现手
流连自然景观; 1.流连山水欣 情。
法明确方法
描写技巧: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渲染、烘云托月(正衬、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 白描 表 表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白) 达 达 间接抒情(隐晦) 技 方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巧 式 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③托物言志(情) ④用典抒情 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
达思想感情 描绘物的特征、功用,
哲理感悟;
征、拟人、对比
或着重吟咏某物的精
4.借物暗喻社会,寄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训练20(建议用时:40分钟)1.(2019·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其身正,__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

(《论语》)(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3)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2)芥,胶;(3)啸,萧;(4)霭,黍。

答案:(1)不令而行虽令不从(2)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3)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4)鹏之背,________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节选)》](5)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3)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4)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_______。

(《楚辞·渔父》)(2)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雁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4)__________________。

师者,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5)俨骖于上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仙人之旧馆。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答案:(1)吾闻之新浴者必振衣(2)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3)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4)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2)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下马客在船,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4)河内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东凶亦然。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__________________;冰,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节选)》] 答案:(1)士贰其行二三其德(2)枫叶荻花秋瑟瑟举酒欲饮无管弦(3)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2)噫吁嚱!危乎高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古者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5)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也,非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1)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富贵而名摩灭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5)灭六国者族秦者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2)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____。

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4)嗟乎!一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5)____________________,扶摇可接;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答案:(1)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怨归去得疾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千万人之心也人亦念其家(5)北海虽赊桑榆非晚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高山仰止》)(2)使六国各爱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3)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4)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5)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节选)》](3)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4)______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杜牧《阿房宫赋》)(5)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答案:(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4)长桥卧波不霁何虹(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辞·渔父》)(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4)我为赵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位居我上。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5)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答案:(1)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3)骤雨初歇兰舟催发(4)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君子之仕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之矣。

(《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2)______________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不在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