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动汽车的车载能量源系统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复习资料知识分享现代电动汽车技术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电动汽车的定义:电动汽车是指汽车⾏驶的动⼒全部或部分来⾃电机驱动系统的汽车,它主要以动⼒电池为车载能源,是涉及机械、电⼦、电⼒、微机控制等多学科集成的⾼科技产品。
2.电动汽车的优点:尾⽓排放少、能源⼴泛化、能量效率⾼、运⾏费⽤低、系统可控性好。
3.发展电动汽车⽬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初始成本⾼;续驶⾥程短,载质量⼩;基础设施投⼊⼤;蓄电池的⽐能量和能量密度⽐燃油低得多。
4.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电动切换、插电式混合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5.⼀般发展电动汽车的技术路径是:近期—混合电动汽车;中期—纯电动汽车;远期—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第⼆章纯电动汽车1.纯电动汽车的定义:是指利⽤动⼒电池作为储能动⼒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从⽽推动汽车前进的⼀种新能源汽车。
2.纯电动汽车的优点:(1)零排放、零污染、噪声⼩;(2)结构简单、维修⽅便;(3)⾏驶平稳、乘坐舒适、安全性好及驾驶简单轻便;(4)可使⽤多种能源、机械结构多样化等。
3.纯电动汽车的缺点:(1)低的电池能量密度。
(2)过重的电池组。
(3)有限的续驶⾥程与汽车动⼒性能。
(4)电池组昂贵的价格及有限的循环寿命。
(5)汽车附件的使⽤受到限制。
4. 从电⽓构成⾓度,纯电动汽车可分纯电动汽车系统可分为三个⼦系统:电动机驱动⼦系统、能源⼦系统和辅助⼦系统。
1)电动机驱动⼦系统包括:由车辆控制器、功率转换器(电⼒电⼦变换器)、电机、机械传动装置和驱动车轮组成。
2)能源⼦系统由能源、能量管理单元和能量的燃料供给单元构成。
3)辅助⼦系统由功率控制单元、车内⽓候控制单元和辅助电源组成。
5.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是整个纯电动汽车的核⼼控制部件,它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控制下层的各部件控制器的动作,驱动汽车正常⾏驶。
作为汽车的指挥管理中⼼,动⼒总成控制器主要功能包括:驱动⼒矩控制、制动能量的优化控制、整车的能量管理、CAN⽹络的维护和管理、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车辆状态监视等,它起着控制车辆运⾏的作⽤。
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课件

02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基本组成
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组成 ,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
阳极负责提供燃料(如氢气),阴极 负责提供氧化剂(如氧气),电解质 则起到传递离子的作用。
燃料电池工作流程
燃料和氧化剂在阳极和阴极处罚别产生反应,产 生带电离子。 带电离子通过电解质传递,形成电流。
能量回收系统
在车辆制动时,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04
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关 键技术
燃料电池的效率优化
燃料电池效率分析
深入探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影响燃料电池效率的各种因素,如反应气体浓度、温度、压力等 。
效率优化策略
介绍提高燃料电池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如优化反应气体流量、改良电极催化剂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能源的储存与释放控制
储能技术介绍
对照分析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缺点,如锂电池、超级电容等。
储能系统设计
讲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车载储能系统,包括储能设备的选择、容量配置等。
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要点一
系统稳定性分析
分析影响能量管理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如电源波动、 负载变化等。
要点二
可靠性保证措施
介绍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如采用冗余设计、实施故障 诊断与预测等。
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外部电路供给负载。
燃料电池的优点与挑战
优点
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能够提供稳定 的电力输出,且无噪音、无振动、无 污染物排放。
挑战
燃料电池的效率和成本仍需进一步提 高,同时需要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的 问题,以及应对金属催化剂的腐蚀问 题。
03
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课件

整燃料电池的工作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集成化设计
03
未来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将更加集成化,减少系统体积
和重量,方便安装和携带。
市场前景分析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 车的普及,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 理系统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 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竞 争格局将发生变化,新的竞争者 将不断涌现。
系统优化目标与方法
优化目标: 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延 长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01
1. 数学建模: 通过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 对系统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
03
02
优化方法
04
2.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在不同 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
3. 实验验证: 通过实际测试和实验,验证 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定基础。 系统集成优化 研究如何将能量管理系统与其他车载 系统更好地集成,以实现整体性能的
提升。
智能化水平提升
加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能量管 理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更精准、更智 能的能量控制。
政策与市场环境研究
分析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为燃料电 池能量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决 策支持。
THANKS
系统设计原则
高效性 稳定性 轻量化 可扩展性
确保系统能够最大化燃料电池的能量输出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避免因各种因素(如负载 突变、温度变化等)导致的性能波动。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以降 低车辆能耗和提高续航里程。
系统设计应具备可扩展性,以便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升级的需 要。
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燃料电池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排 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也就越来越重要,这样才能保证这些车辆的稳定和安全。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如果你去拆卸一个新能源车型,你会发现新能源车型比传统车型更加复杂。
其中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在新能源车型的后备箱中有许多的大型电池组成的能源管理系统。
这些电池是新能源车型的核心,也是能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量管理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机。
电机通过电池来获取能量,并将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完成车辆的运动。
它还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功能,在制动时将能量回收到电池中,提高了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
电控系统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电控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于车辆各个部分的调控,比如加速、刹车、转向等等。
而电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是相辅相成的。
电池容量与电机功率、车辆重量、驾驶模式等相关,因此需要整合起来进行系统化调节。
二、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之间,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将其协调的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就是将整个电动车的能量管理变为系统化的主动控制,实现对于电池、车身以及电机的动态调整。
这样能更好地保证整个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当车辆起步时,电机将会从电池中获取能量,输给轮胎带动车辆行驶。
当我们制动时,车辆的运动会产生能量,如果能重复利用回收能量,就可以推动电池实现更高的能源存储利用率。
当电池电量较低时,车外充电也是必要的。
在充电开始时,中央处理器将会利用一系列的电学措施,确保电池能在最高效率下充电。
三、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优势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将所需的能源进行分配,以便在车辆最大化使用它们的同时,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电池寿命。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驾驶成本,还有助于减少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弥补了传统燃油汽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车载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ppt课件

基于车载燃料电池的能源管理系统PMS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1
• 燃料电池车涉及的能量管理
储氢罐
或其他制氢方式
燃料电 池电堆
FMS
电管理
热管理
电堆冷启动 阳极氢回收
DC/DC
BMS
CMS
电池
超级 电容
DC/AC
电机
PMS
电堆散热 电容散热 DC/DC散热 电池加温 控制器散热 电池散热
12
• 燃料电池车涉及的能量管理
13
CO2!
06
• 车辆驱动方式的演变——路线 (三横三纵)
混合动力
纯电动
燃料电池
整车技术
整车技术
整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控)
整车标定、匹配
整车标定、匹配
整车标定、匹配
驱动系统和控制单元——(电机)
机电耦合
DC/DC
动力电池和电池组管理系统——(电池)
本次讨论重点!
07
• 车辆驱动方式的演变——核心 (能量/功率分配)
的排放物!
• 车辆驱动方式的演变——本质
为了更好的生活!
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本质从微观上来讲,就是让各种不同的原子进行新的排列组 合,在这些过程中,通常会有能量的消耗…
从生产生活角度来看待能源消耗百分比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 第六章 纯电动汽车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汽车与能源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类型 第四章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 第五章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第六章 纯电动汽车 第七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第八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第九章 其他新能源汽车
第六章 纯电动汽车
主要内容
• 1.纯电动汽车概述 • 2.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 3.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 4. 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按驱动电动机分类
• 直流电动机驱动 • 交流电动机驱动 • 永磁无刷电动机驱动 • 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
二、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M电动机;T传动装置;D差速器;G减速器;RM相互相反电动机 图6-3 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传动系统
三.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纯电动汽车结构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车载电源模块、电力驱 动主模块和辅助控制模块。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原理
• 辅助模块 • 2、动力转向单元。转向装置是为实现汽车的转弯
而设置的,它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机构和转向轮 等组成。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控制力,通过转向器和转 向机构使转向轮偏转一定的角度,实现汽车的转向。 为提高驾驶员的操控性,现代汽车都采用了动力转向 ,较理想的是采用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EPS。电子控 制动力转向系主要有电控液力转向系和电控电动转向 系两类,对于纯电动汽车较适于选用电控电动转向系 。
北汽 EV200纯电动汽车
• 北汽 EV200电动汽车 的长、宽、高分别为 40 25mm、1720mm、1503mm,轴距达到 2500mm,整车质量为 1290kg。
电动汽车是高科技综合性产品,除电池、电动 机外,车体本身也包含很多高新技术,有些节能措 施比提高电池储能能力还易于实现。汽车车身特别 是汽车底部更加流线型化,可使汽车的空气阻力减 少50%。
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研究

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研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正逐渐成为未来出行的主流选择。
然而,要实现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和性能优化,其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至关重要。
能量管理系统就像是电动汽车的“大管家”,它负责监控、协调和优化车辆中能量的产生、存储和使用,以确保车辆的高效运行和续航里程的最大化。
简单来说,它的任务就是让电动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都能合理地分配和利用电能,让车辆跑得更远、更稳定。
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电池组。
目前,常用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这些电池具有不同的特性,如能量密度、充放电速率、寿命等。
能量管理系统需要充分了解这些特性,以便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进行电池的选择和配置。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量管理系统需要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
这包括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剩余电量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系统可以判断电池的健康状况和剩余续航里程,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同时,当电池出现异常情况,如过热、过充、过放等,系统能够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电池损坏,确保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为了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能量管理系统还需要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优化控制。
例如,在加速时,系统会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电池的状态,合理分配电机的输出功率,以实现快速而平稳的加速;在减速和制动过程中,系统会通过能量回收技术,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回电池中,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
这种能量回收技术不仅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还能降低刹车片的磨损,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此外,能量管理系统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车辆能量消耗的影响。
比如,气温的高低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车辆的阻力;路况的好坏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阻力和能量消耗。
系统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动态调整能量的分配策略,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电池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减,这给准确估计电池的剩余容量和健康状态带来了困难。
第6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 (2)绿色环保 • (3)运行噪声低 • (4)续驶里程长 • (5)过载能力强 • (6)设计灵活方便
•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缺点 • (1)燃料电池价格过高 • (2)燃料电池用氢的制备、储存困难 • (3)辅助设施不完善、建设成本本昂贵 • (4)起动时间长,系统抗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6.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 FCEV按“多电源”的配置不同,可分为纯燃料电池驱动(PFC)的 FCEV、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联合驱动(FC+B)的FCEV、燃料电池与 超级电容联合驱动(FC+C)的FCEV、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和超级电 容联合驱动(FC+B+C)的FCEV。
• 6.2.1 纯燃料电池驱动(PFC)的FCEV
• 6.2.4 燃 料 电 池 与 辅 助 蓄 电 池 和 超 级 电 容 联 合 驱 动 (FC+B+C)的FCEV
• 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驱动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如图 所示,该结构也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结构。在该动力系统结构中,燃料电 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一起为驱动电动机提供能量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 成机械能传给传动系统,从而驱动汽车前进;在汽车制动时,驱动电动 机变成发电机,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将储存回馈的能量。
• 7.整车与动力系统的参数选择与优化设计 •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参数是整个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的信息来源,而虚 拟配置的动力系统的特性参数也影响整车性能。
• 目前参数设计主要借助于通用的或专用的仿真软件进行离线仿真,如 ADVISOR、EASY5、PSCAD、V2ELPH、FAHRSIM等。
• 为了实现虚拟模拟与真实部件的联系,必须建立实时仿真开发环境。 • 8.多能源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 目前的开发方式一般是借助仿真技术建立一个虚拟开发环境,对动力系统模 型进行合理简化,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得到最优功率分配策略与能量源参数和工 况特征之间的解析关系,并从该关系出发定量地分析功率缓冲器特性参数对最 优功率分配策略的影响,为功率缓冲器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锂聚合物电池
具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优良性能,聚合物锂 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 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 全上的问题。
优点:
解决了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生产 成本也较低。
缺点:
比功率差,快速充电性能差,制造工艺更 复杂,要求更高,仍为实验室产品,目前除了 寿命和价格外,其它性能可接近或达到USABC 的商业化目标。
4.4 蓄电池的内阻
(1)定义
电池内阻是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时所受到的 阻力。电池内阻包括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两种。
欧姆电阻:是电池内部本身固有的电阻, 与电池内部组成有关;
极化电阻:是由于电流通过时产生的, 与通过的电流强度有关。因此电池的内阻有 时也称为电池的全电阻。
(2)内阻的测量
电池内阻可表示为开路电压与放电电压之差 除以电流的商。
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不同电动汽车电池的工作要求
(1)纯电动汽车电池的工作要求
1)电池要有足够的能量和容量。 2)电池要能够实现深度放电而不影响其寿命, 在必要时能实现满负荷甚至全负荷放电。 3)需要安装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以显 示电池组的剩余电量和实现温度控制。 4)由于动力电池组体积和质量大,电池箱的设 计、电池的空间布置和安装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分为 锂离子电池L IB(Lithium-ion battery) 锂聚合物电池PLB(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
1)锂离子电池
优点:
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 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性,对环境无污 染,能够制造成任意形状。
缺点:
成本高,必须有特殊的保护电路,以防止 过充电。
解决蓄电池浓差极化最有效的方法是促 进电解液的流动。
(3)电化学极化
5、其它常用蓄电池
5.1 镉镍电池
应用广,其比能量可达55Wh/kg,比功率超过190W/kg。 特点: 1、快速充电快,循环使用寿命长。 2、购置成本高、使用成本低 注意:重金属镉造成环境污染
电池式: (-)Cd|KOH|NiOOH(+)
5)电池的功率和功率密度
电池的功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单位时间 内电池输出的能量,单位:W或kW。 单位质量的电池输出的功率为质量功率密度。 W/kg 单位体积的电池输出的功率为体积功率密度。 W/L
6)电池的荷电状态
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描述电池剩余容量占额定容 量的百分比。
7)蓄电池的放电深度(DOD)
20世纪80年代镍氢电池问世;
20世纪90年代锂离子电池出现;
目前,在电动车辆上普遍使用的电池有铅酸 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e
充电
放电
–
+
N
E
P
离子移动
负电极 正电极
电解液
蓄电池技术存在问题
能量密度低:铅酸电池35~40Wh /kg、锂离子电池150Wh/kg、汽油 10000~12000 Wh/kg;
牵引电池(动力电池)和起动电池。
按电池的物理结构可分为:
密封电池、开口电池、胶体电池。
(1)开口电池
(2)密封电池
(3)胶体电池
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 胶体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最简单 的做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 特点:
1、比功率要比常规铅酸电池大 20% 以上; 2、寿命一般也比常规铅酸电池长一倍左右; 3、高温及低温特性要好得多。 不足: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较高。
由美国能源部、电能研究所、福特、通用、克莱斯勒
公司以及电池生产厂商联合成立的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会 (USABC),制定了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中、长期性能 指标。
蓄电池技术发展历史
1859年法国科学家普兰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 只可充电电池-铅酸电池;
1889~1901年瑞典的扬格纳和美国的爱迪生先 后研制成功镍铁电池和镍镉电池;
6.3 超级电容与传统电容的不同
电容是以将电荷分隔开来的方式储存能量的,储存电 荷的面积越大,电荷被隔离的距离越小,电容越大。
放电反应:
充电反应:
5.2 镍氢电池
是一种取代镍镉蓄电池的产品。 NI-MH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负极活性物质为 贮氢合金,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溶液。 特点: 1、不含镉、铜,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 2、比能量高。
电动汽车发展中期目标的主要能源之一。
5.3钠硫电池 5.4 锌—空气电池 5.5 镍—锌电池 5.6 锂电池
4、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4.1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即蓄电池放电时的电压~时间曲线。
4.2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蓄电池在充电时外特性,即充电时的电压~时间曲线。
4.3 电动势
电池两极的电动势是根据电池反 应通过热力学方法进行计算的理论 值;开路电压是根据电池两极间电 位差进行测定的实际测量值。
常用蓄电池的电动势、开路电压
i小时率放电容量是在恒流放电条件下,正
好用i小时把充满电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 时能够放出的电量,通常用Ci表示。起动电 池用C20表示,牵引电池用C5表示,电动汽 车用电池用C3表示。
额定容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电池应放出的
电量。额定容量是制造厂标明的安时容量, 作为验收电池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
实际容量是指充满电的电池在一定条件下
(1)欧姆极化
欧姆极化也称为纯电阻压降,是由极板电阻、 隔板电阻、电解液电阻、桩头、连接条、汇流排 以及它们的接触面电阻构成,所产生的电压降也 称为内阻压降。
电池单体SOC-开路电压曲线
电池单体充放电全内阻曲线
(2)浓差极化
无电流通过时,蓄电池正负极的平衡电位 是根据电解液内的离子浓度确定的。有电流通 过时,由于发生电极反应,电极表面液层中的 浓度发生变化,使得电极电位和平衡电极电位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电极电位的偏移 称为浓差极化。
缺点
1)比能量低,在电动汽车中所占的 质量和体积较大,一次充电行驶里程 短。 2)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3)充电时间长。 4)铅是重金属,存在污染。
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
3.1 动力电池的性能参数
1)电池的放电制度
电池的放电率、放电形式、终止电压和温度称为 电池的放电制度。放电制度根据电池的使用情况而定。
2.2 铅蓄电池的结构
2.3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电池的化学表达式
电池式: (-)负极材料|电解质|正极材料(+)
如: (-)Zn |H2SO4 |MnO2(+) (-)Pb |H2SO4 |PbO2 (+)
2)蓄电池的化学反应式
铅酸蓄电池
放电反应:
充电反应:
(1) 铅酸蓄电池放电反应:
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2)功率型动力电池
容量通常比较小,可以提供瞬间大 功率供电。
主要用于电动工具、轻度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
在电动汽车中主要用于吸收制动回 馈的能量,同时为车辆起动、加速工况 提供瞬间的额外能量。
(3)能量/功率兼顾型动力电池
能量密度高,同时在SOC低时提供 大功率的能力,在SOC高时能接受大功 率,即要求电池具有高能量、大功率兼 顾的特性。
(2)铅酸蓄电池充电反应:
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2.4 铅蓄电池的特点
优点
1)单体电压高,为2.0V。 2)价格低廉。 3)可制成小至1A.h大至几千安时的各种尺 寸和结构的蓄电池。 4)高倍率放电性能好,可用于车辆起动。 5)高低温性能良好,可在-40C~60C条件 下工作。 6)电能效率高达60%。 7)易于浮充使用,没有“记忆”效应。 8)易于确定荷电状态。
1.1 动力电池分类
根据容量的大小和输出功率的能力,动力 电池可以分为能量型、功率型、能量/功率兼 顾型动力电池。
(1)能量型动力电池
具有比较大的容量,能够提供比较 持久的能源供给。
通常用于纯电动汽车、中度和重度 混合动力汽车。
这种电池总能量在整车能源配置中 占有较大的比列,常常超过10kW.h。
事实上,电动汽车行驶中,用于加速和爬坡时所消耗的能 量占到总能耗的2/3。在现有的电池技术条件下,蓄电池必 须在比能量和比功率以及比功率和循环寿命之间作出平衡, 而难以在一套能源系统上同时追求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和 长寿命。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与加速爬坡性能之间 的矛盾,可以考虑采用两套能源系统,其中由主能源提供 最佳的续驶里程,而由辅助能源在加速和爬坡时提供短时 的辅助动力。
2)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是指充满电的电池在指定条件下放电到终 止电压时输出的电量,单位:A.h。 电池容量可分为:理论容量、i小时率放电容量、额 定容量、实际容量和剩余容量。
理论容量是假定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全部参加
成流反应,根据法拉第定律计算所能给出的 电量。理论容量是电池容量的最大极限值。 实际上,电池放出的容量只是理论容量的一 部分。
(Depth of discharge)
即电池已经放出的电量与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
8)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以电池充电一 次和放电一次为一 个循环,按一定的 测试标准,当电池 容量降到某一规定 值以前,电池经历 的充放电循环的总 次数。
9)抗滥用能力
电池对短路、过充电、过放电、机械 振动、撞击、挤压以及遭受高温和着火等 非正常使用情况的容忍程度。
辅助能源系统的能量可以直接取自主能源, 也可以在电动汽车刹车或下坡时回收可再 生的动能。选用超级电容作辅助能源已引 起广泛关注。
6.1 什么是超级电容
超级电容是近几年才批量生产的一种无 源器件,介于电池与普通电容之间,具 有电容的大电流快速充放电特性,同时 也有电池的储能特性,并且重复使用寿 命长,放电时利用移动导体间的电子 (而不依靠化学反应)释放电流,从而 为设备提供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