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务谈判风格.doc

合集下载

谈判技巧之浅析中美谈判风格的差异

谈判技巧之浅析中美谈判风格的差异

浅析中美谈判风格的差异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越来越频繁。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大国,其之间的贸易对世界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商务谈判中,由于中美双方的谈判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有时虽然谈判双方都报有诚意,但协议最终难以达成。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深入地对比并分析中美谈判风格之间的差异,以期进一步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实现互惠互利,最终共同发展。

关键词:谈判风格;中美;定义;特点;差异中美谈判人员在商务谈判中,难免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及历史背景而产生冲突,因此在贸易谈判中,了解彼此谈判风格的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谈判风格的定义谈判风格是指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其商务谈判观念乃至人生价值观的具有显着特征的、可识别的语言和行为的模式。

从微观上来看,谈判风格实际上指的就是“谈判人员的工作作风、气度、品格。

谈判风格受谈判人员个人的性格、心理素质的影响,也会因每个人所处的国度、地区不同,受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1]。

二、中美谈判风格的特点1. 中式谈判风格的特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儒家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中国人待人注重礼节,重人情,讲关系,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中国人吃苦耐劳,具有很强的韧性;谈吐含蓄,不轻易直接表露真实思想;工作节奏总体上不快;比较保守,不轻易冒险;工于心计,足智多谋。

因此,中国人的谈判风格可以归结为:注重礼节、待客殷勤慷慨、重视人际关系、讲究面子、留有余地、节奏不快、比较含蓄、善于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

具体体现在:1)热情、友好,喜欢以东道主的面貌出现在谈判桌上;2)谈判中比较重视谈判的原则;3)有耐心,善于运用拖延战术来达到谈判目标;4)善于提出一些明知对方不能接受的要求,然后暗示只要对方做出某些让步,就可以将这些要求搁置起来;5)总是迫使谈判对方先表态;6)善于在谈判的空隙进行非正式的意见交换;7)谈判班子比较大,而权力界限分散而模糊。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美两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也成为了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其国际商务谈判也受到各自语境文化的影响。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是国际商务谈判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理论框架,那么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来看,中美国际商务谈判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呢?本文试图从高低语境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及其影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

高低语境文化是由美国人文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传达方式。

低语境文化指的是信息的传达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言外之意较少,常见于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而高语境文化则是指信息的传达主要通过非语言、隐性的方式来完成,言外之意丰富,常见于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等。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将对谈判双方的信息获取、信任建立、沟通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语境文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传达方式不同。

在中国,人们普遍习惯于通过非言语性的暗示和隐喻来传达信息,言外之意往往要比言辞更加重要。

这样的高语境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谈判过程中更加注重非语言的暗示和表达,往往需要对言语之外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而在美国的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加习惯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言辞直接,言外之意相对较少。

这种差异会导致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在信息传达上存在误解和沟通障碍。

第二,谈判风格不同。

在中国,谈判时往往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双方在商谈过程中注重在人情和感情上的互动和传递,这也是高语境文化的一个特点。

而在美国,由于低语境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直接、理性地进行商务谈判,更注重合同和条款的明确和具体。

这种差异使得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切入谈判角度和方式存在着差异,需要双方在谈判中进行一定的适应和调整。

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差异

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差异

第19卷第6期2006年11月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Vol 119 No 16Nov 12006收稿日期:2006—03—01作者简介:张雪梅(1964—),女,河南淮阳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秘书系讲师。

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差异张 雪 梅〔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商务秘书系,河南 郑州 450044〕摘 要:中美商人谈判风格有差异。

在谈判关系的建立上,中国商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而美国人不讲究私人交情;在决策上,中国商人十分注重人的地位等因素,而美国人对角色的等级和协调的要求比较低;在时间观念上,中国商人不十分敏感,而美国人则特别珍惜时间,注重活动的效率;在沟通方式上,中国商人追求广义上的和谐与平衡,美国商人沟通比较容易和直接;在对合同的态度上,中国商人法律意识不强,美国商人十分重视契约。

关键词:谈判风格;差异;中美商人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28(2006)06-0029-02 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两国间的商务谈判风格也各有特色。

美国人重视法律、时间、利益、信息,习惯“纵向妥协式谈判”,个人立场决策能力强,主张即时谈判;中国人富有耐心,重人性,重立场,较为含蓄,集体决策,习惯“横向妥协式谈判”,主张先定原则框架等。

现代商务英语谈判往往是国际性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其价值观、消费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差异极大,因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谈判风格。

所谓谈判风格是指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建立在其文化积淀基础上的与对方谈判人员明显不同的关于谈判的思想、策略和行为方式等特点。

它对谈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关系到谈判的成败;学习和研究谈判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谈判关系的建立中国商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

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差异

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差异

浅谈中美商人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差异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外客商有了接触,随之而来各企业所要面临的商务谈判也越来越多。

在与美国商人的合作中,谈判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生活习惯及行事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而在商务英语谈判的风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结果及两企业之间商务交往的发展。

关键词:商务谈判中美风格差异一、美国的礼俗(1)和美国人做生意时大可放手讨价还价,但是在磋商中要注意策略,立足事实,不辱对方,若不同意美商的某些论点,可用美国人自己的逻辑进行驳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美国人十分欣赏那些富于进取精神、善于施展策略、精于讨价还价而获取经济利益的人,尤其爱在“棋逢对手”的情况下和对方开展谈判和交易。

自卑的人在美国社会受到普遍的轻视。

(2)美国商人法律意识很强,在商务谈判中他们十分注重合同的推敲,“法庭上见”是美国人的家常便饭。

(3)绝对不要对对方的某一个人进行指名批评,把以前在谈判中出现过的摩擦作为话题,或是把处于竞争关系的公司的缺点抖露出来进行贬低。

(4)注意商品的包装和装潢。

包装与装潢新奇的商品,往往能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二、中美商人在谈判中的主要风格差异(1)在时间观念上美国人在商务谈判中缺乏耐性,喜欢速战速决。

而中国人习惯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多项事情。

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倾向于谈判在没有严格时间限制的状况下进行。

而美国人常常强调谈判效率,希望尽快得出结果。

在美国人看来,时间是一种不可浪费的资源。

不把时间花在谈生意上就是浪费时间。

中国人能吃苦耐劳,但其谈判效率却差强人意。

在商务谈判时,中方一般会派出多人参与谈判,有时几个小时都不进入主题。

把时间都花在联络感情上。

(2)在沟通方式上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美国人的法律意识非常强烈。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对比分析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对比分析

差异4.交流方式 直截了当还是拐弯抹角? 中方:中方谈判人员交流方式含蓄 间接(多采用委婉,模糊策略,用 语简洁含蓄) 美方:美方谈判人员交流方式则比 较直截了当(更注重准确,直接的 表达,多采用合作策略)。
解析:语境文化
中国:
1.属于高语境文化(High-Culture),高(强) 语境文化中,人们对于经验,信息网络等有 共识,信息可以通过手势,距离,甚至沉默 来传递信息,信息代码是间接的,隐性的。 2.言语表达比较隐晦含蓄,注重交流的环境。 3.高语境传播特征:重视“语境”而非“内 容”,谈判过程中不太重视时间,却拘泥于 形式。
2.希望通过商务谈判可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 务关系。 3.签订合同代表着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
美方:
1.谈判的终极目的是签订合同实现经济利益。 2.合同的签订是谈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 其个人价值利益的体现。 3.更注重实际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友好合作伙 伴关系的建立。
文化解析
中美双方谈判目标差异的关键: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 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差异。 中国: 集体主义思想根植于其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 家学说。 1.“仁”指人心;也指二人,从人从二;注重如何处 理人际关系;强调将个人纳入集体之中,和集体融为 一体。 2.“礼”指人的言行应符合礼的要求,从而使社会达 到和谐,达到“仁”。 3.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环境培养了人们善于忍耐的性格, 关注长远利益,“放长线钓大鱼。” 总结:中国人更倾向于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在中美 谈判中,中方对“关系”培养的重视自然在情理之中。
总结:中国注重等级制度,谈判者在做决策时 往往要请示上级,且决策通常是集体协商的结 果,因此决策方式是自上而下的。

美国(low power distance): 1.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 2.美国文化中平等观念,“权利意识”深深 扎根,因此比较忽视地位和权力的差异,更 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 3. 各种法律肯定和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及 受个人主义文化,造就了美国人的强烈而突 出的个体意识,更注重个人签字。 总结:美国注重平等,谈判者是有决策权的, 因此其决策方式更偏向于自下而上。

浅谈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浅谈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浅谈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中美商务合作日益频繁,商务谈判成为了双方进行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方式。

中美两国的商务谈判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会影响谈判的进程,还会影响谈判的结果。

了解和理解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对于双方的商务合作至关重要。

一、谈判风格的差异中美商务谈判中最明显的文化差异之一就是谈判风格的差异。

中国的谈判风格通常是间接性的,注重情感和人际关系,更注重谈判的过程;而美国的谈判风格则更为直接和务实,偏向于注重结果和商业利益。

这种差异在谈判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国代表团通常会在谈判中使用一些比喻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而美国代表团更倾向于直接陈述自己的诉求和要求。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时间观念的差异也是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人通常重视长期的规划和发展,更注重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在谈判中往往会更加灵活、耐心,注重耐心的磨合和协商;而美国人则更加注重效率和时间的紧迫性,他们在商务谈判中通常会更注重快速的达成一致,并且更加注重时间表的执行。

三、信任和合作的理念差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信任和合作的理念差异也是另一个十分明显的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人在商务谈判中更加重视信任和合作,他们更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更注重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利益。

而美国人更注重个人利益和竞争,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更注重个人的实现和成功。

四、礼仪和交际的差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礼仪和交际的差异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人注重礼仪和尊重,在商务谈判中会更注重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会更注重在交际中的细节和礼貌;而美国人则更注重实事求是和公正,他们更倾向于在谈判中更加注重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而不太注重在交际中的形式和礼节。

五、冲突解决方式的差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冲突解决方式的差异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差异现象。

中国人通常更倾向于避免冲突,并且更注重通过和解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美国人则更倾向于直面冲突,并且更注重通过竞争和博弈来解决问题。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1. 引言1.1 定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谈判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务活动中,双方通过协商和谈判达成一定的商业协议或合作计划的过程。

这种谈判过程往往涉及到商业合作的细节,包括价格、合同条款、市场份额等方面的讨论。

国际商务谈判需要双方在不同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双赢的结果。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尊重对方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到谈判双方的沟通和理解,甚至导致谈判失败。

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需要尊重对方文化差异,灵活应对,增进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为合作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1.2 介绍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国际商务谈判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业交易的重要环节,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商务往来,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如贸易、投资、技术等。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走势。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不仅仅涉及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还关乎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强大,其谈判结果将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全球经济的格局和规则制定。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

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利益,更关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只有通过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两国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1.3 分析高低语境文化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高低语境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交际方式和信息传达的不同偏好和习惯。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高低语境文化会对双方的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传达更依赖于非言语交流、暗示和隐喻,而在低语境文化中,言语表达更直接明确。

这种区别会导致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方式和理解方式上产生一定的差异。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

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浅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社会,即人们在沟通中依赖于言外之意、暗示和非言语符号,注重人际关系和面子。

而美国则是一个典型的低语境文化社会,注重直接、明确、效率的沟通方式,强调任务和目标的达成。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双方语境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沟通不畅、误解和冲突,影响谈判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结果的达成。

深入了解和研究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境文化差异,探讨双方在谈判中应对措施,对于增进双方之间的互信、促进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语境文化影响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加深中美商务关系,促进双方间的共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从高低语境文化角度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和特点,从而揭示在跨文化谈判中语境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对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对比,深入分析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以及导致谈判困难的原因。

本研究将探讨针对这些文化差异提出的应对措施,以期在实际谈判中能够更好地处理跨文化交流问题,推动中美国际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最终,本研究旨在为中美两国商务谈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2. 正文2.1 语境文化对中美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语境文化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交流中理解和解释信息所依赖的文化因素。

在中美国际商务谈判中,语境文化的差异会对谈判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语境文化影响了谈判双方的沟通方式和表达风格。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习惯通过非言语方式传递信息,例如面部表情、姿态和声调。

在谈判中,高语境文化的人可能会更加注重非言语交流,而低语境文化的人则更加注重直接清晰的语言表达。

语境文化还影响了谈判双方的决策方式和价值观念。

高语境文化的人倾向于看重人际关系和群体利益,注重团队合作和共识达成;而低语境文化的人更注重个人目标和成就,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
在中美商务谈判中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它有助于中美方谈判者更好地互相了解,从而尽可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下面我整理了中美商务谈判风格,供你阅读参考。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一:谈判策略的差异与思维方式
中美谈判策略的差异是由各自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性思维和线性思维。

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西周初期的《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综合性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进一步发展了综合性思维模式。

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都把人和自然看作是相互连通的整体。

后历经两汉的宇宙论、魏晋玄学、隋唐佛教的本体论和宋明理学体系,综合性思维渐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之一(连淑能, 22)。

受其影响,中国人倾向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即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

虽然中国人也习惯于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谈判中,中方代表凡事"先谈原则,后谈细节",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

美国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西方哲学对世界的构成问题是从元素论起步的。

水、火和空气等多曾被视为宇宙的构成物。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后,伊壁鸠鲁
和卢克来修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建立了西方古代宇宙观的中心学说。

原子论学说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对元素、结构和形式分析的注重,是其线性思维方法的体现。

15世纪下半叶后,以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事物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

此后,笛卡儿明确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把"主客二分"作为哲学的主导原则开创了西方近代哲学。

线性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的线性思维方式也就成了是美国人思维的特征之一。

由于受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因此,美国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

他们讲究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二:.谈判决策的差异与权力差距文化
不同决策机制的形成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

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high power distance),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

人们比较看重地位的差别,以及自己在上下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这种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时刻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

中国文化着眼于伦理本位,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

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为儒家思想滋生和成长造就了
丰沃的土壤。

这是因为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加强了个人对家族的依赖,使得血缘关系进一步巩固。

而建立于血缘关系之上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

其中,父对子,长对幼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在他们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平等。

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的血缘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也无法摆脱和超越的。

建立于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儒家学说的中心在于伦常治道,在于确立和论证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

孔子思想的影响加强了社会等级制度,在中国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始终有某种程度的盛行,并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

总的说来中国人也接受了在社会生活包括商务谈判中缺乏自主权或自主权不高的情形。

中方谈判组成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行事,最后的决定通常由未参加谈判的上级做出。

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low power distance)。

在美国受平等观念的影响,人际关系一般是呈横向状态的,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

谈判人员之间是业务横向 (平等) 关系。

他们不拘礼节,平等相待,对正统的商务礼仪、客套、座次等关注较少。

美国文化中的平等观念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基。

古希腊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商业文明,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迅速解体而为新型的利益关系"契约"所取代。

契约关系的建立意味在此关系中人人平等,因为契约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保护商业经济的正常秩序,从而使商业真正按照经济规律运转。

同时,随着建立在平等和契约基础上的古希腊民主制的城邦制国家的确立,服从权威被公民民主政治所代替。

社会组织的变化标志着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而是人人平等。

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把"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视为人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享有的三大权利,人人平等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体现。

由于人人平等,加上又有各种法律肯定和保障每个人的合法的权益,造就了美
国人的强烈而突出的个体意识。

所以在美国文化中人们以个人自我的实现视为人生的第一要则,形成了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张力,他们崇尚自由、平等、竞争。

谈判时美方突出个人的作用,往往会指定某个人全权负责谈判,有其负责制定必要的决策和完成必要的任务,同时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在其职权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三:谈判目标的差异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取向
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差异是理解中美双
方谈判目标差异的关键。

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collectivist culture)。

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与儒家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儒家思想以"仁"和"礼"为中心。

"仁"指人心,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是二人,从人从二。

其目的是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和合。

要达到"仁",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之中,和集体溶为一体。

"礼"是行为的尺子,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人的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从而使社会达到和合,达到"仁"。

受集体取向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人们相互依赖达到几乎万事必须凭"关系"的地步。

因此,中美谈判中,中方对"关系"的培养的要求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美国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tic culture),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美国的个人主义与其宗教信仰有着密切联系。

西方的基督教所崇尚的是个体,基督徒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类"。

在基督教的教义里,每个人都是单独地、直接地面对上帝。

通过持之以恒的个人灵魂深处追求与奋斗而获得新生的理论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的思想源泉(朱永涛, 22)。

在美国,个人主义是从欧洲移民踏上北美大陆
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的。

新教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历史根源。

而后的美国革命、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及多次的移民浪潮加强了这种个人主义的传统。

可以说,无论美国历史还是当代美国社会,个人主义体现在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

尽管也存在着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和认同,但这是处于自己的选择,是有自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且是以自己个体的目的和利益为前提的。

所以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美国谈判者更注重追求实际的内容,签订合同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