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概论》复习题
畜牧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畜牧学概论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家畜的主要品种?A. 牛B. 羊C. 猪D. 马答案:D2. 家禽中,哪种动物的产蛋量最高?A. 鸡B. 鸭C. 鹅D. 鸽子答案:A3. 以下哪种饲料不属于粗饲料?A. 玉米秸秆B. 豆粕C. 稻草D. 麦秸答案:B4. 畜牧学中,家畜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自然交配B. 人工授精C. 胚胎移植D. 所有以上答案:D5. 家畜的饲养管理中,以下哪个措施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A. 定期消毒B. 合理饲养C. 过度拥挤D. 定期驱虫答案:C6. 家禽的饲养管理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产蛋率的主要因素?A. 光照B. 温度C. 饲料D. 噪音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家畜饲养管理中常用的疫苗类型?A. 活疫苗B. 灭活疫苗C. 亚单位疫苗D. 抗生素答案:D8. 家畜的遗传改良中,以下哪个方法不是常用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人工授精答案:D9.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家畜常见的传染病?A. 口蹄疫B. 禽流感C. 布鲁氏菌病D. 糖尿病答案:D10. 家畜的饲养管理中,以下哪个措施不是提高繁殖效率的?A. 优化饲料B. 改善环境C. 减少光照D. 定期健康检查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家畜的饲养管理中,______是保证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
答案:合理饲养2. 家禽的饲养管理中,______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答案:光照3. 家畜的繁殖方法中,______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繁殖技术。
答案:人工授精4. 家禽的饲养管理中,______是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答案:适宜的温度5. 家畜的遗传改良中,______是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
答案:选择育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家畜饲养管理中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
答案:家畜饲养管理中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饲养,保证营养均衡;定期驱虫,预防寄生虫病;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及时隔离病畜,防止疾病传播。
畜牧学概论复习题

《畜牧学》(遗传、育种、养牛生产部分)复习提纲(盛建华老师部分)1何谓家畜品种简述家畜品种的类型及特点(范双旗)答:品种是畜牧学的概念,它是各个动物物种内,由于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生产用途的动物群体。
品种的类型:按培育程度分类可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和过渡品种。
(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夏壮、秋肥、冬瘦、春乏。
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
如蒙古马、蒙古牛等品种。
(2)培育品种:它是在较高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生产力和育种价值都很高。
如黑白花牛,长白猪等品种。
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a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b 分布地区广c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d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
E适应性差。
对这类品种进行选育工作时,应注意保持其优良品质,同时提高其适应性。
(3)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如三河马、三河牛等正在培育过程中的品种群。
其主要特点;在生产性能和体制外形上有两重性,即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接近于培育品种,而培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则接近于原始品种。
按生产力性质分类可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既具有一种主要生产用途的品种。
如牛的乳用品种,肉用品种等,鸡的蛋用鸡品种,肉用鸡品种。
(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用途的原始品种或是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如毛肉兼用细毛羊。
品种的特点:(1)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有较高的种用价值(3)有一定的整齐度(4)有足够的数量(5)一定的品种结构2何谓生长发育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家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外形生长有何规律(范双旗)答: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畜牧学概论》复习题

《畜牧学》(遗传、育种、养牛生产部分)复习提纲(盛建华老师部分)1何谓家畜品种?简述家畜品种的类型及特点?(双旗)答:品种是畜牧学的概念,它是各个动物物种,由于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生产用途的动物群体。
品种的类型:按培育程度分类可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和过渡品种。
(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夏壮、秋肥、冬瘦、春乏。
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
如蒙古马、蒙古牛等品种。
(2)培育品种:它是在较高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生产力和育种价值都很高。
如黑白花牛,长白猪等品种。
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a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b 分布地区广c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d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
E适应性差。
对这类品种进行选育工作时,应注意保持其优良品质,同时提高其适应性。
(3)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如三河马、三河牛等正在培育过程中的品种群。
其主要特点;在生产性能和体制外形上有两重性,即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接近于培育品种,而培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则接近于原始品种。
按生产力性质分类可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既具有一种主要生产用途的品种。
如牛的乳用品种,肉用品种等,鸡的蛋用鸡品种,肉用鸡品种。
(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用途的原始品种或是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如毛肉兼用细毛羊。
品种的特点:(1)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有较高的种用价值(3)有一定的整齐度(4)有足够的数量(5)一定的品种结构2何谓生长发育?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家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外形生长有何规律?(双旗)答: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畜牧概论复习思考题

《畜牧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温度、通风、转蛋是人工孵化的三大要素。
2、按物理性状区分配合饲料分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液体饲料。
3、成分区配合饲料分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精料补充料。
4、按猪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特点以及生活环境条件,可将我国地方猪种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高原型等六种类型。
5、按着产品类型,可将家畜的品种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
6、必需脂肪酸是指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油酸。
7、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必要条件。
8、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非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
9、反刍类动物的胃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室。
10、根据动物的消化系统构造,猪属单胃杂食类,鸡、鸭属禽类,牛、羊属反刍类,马、驴、骡、兔属单胃草食类。
11、根据配种双方品质的异同,选配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1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13、疾病的外因包括机械性致病因素、物理性致病因素、化学性致病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以及致病因素。
14、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为终末宿主,幼虫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为中间宿主。
、15、精液常温保存温度为15~25℃,精液冷冻保存温度为、-79~196℃,精液低温保存温度为0~5℃。
、16、决定猪白色被毛的基因是显性(W),黑色被毛的基因是隐性(w),某一白色公猪和一白色母猪配种所生的仔猪中即有白色个体、也有黑色个体,公猪的基因型为Ww、母猪的基因型为Ww 、白色仔猪的基因型为 WW 或Ww 。
17、免疫的作用包括防御传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个方面。
18、母畜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阴唇和阴蒂等器官所组成。
19、配合力有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两种。
20、禽类中,性染色体为ZZ的是雄性。
21、适合家系选择的条件是:低的遗传力、大的家系、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小。
22、适于家系内选择的条件是低的遗传力、家系内高的表型相关、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大。
《畜牧学概论》复习题

《畜牧学概论》复习题《畜牧学》(遗传、育种、养牛生产部分)复提纲(XXX老师部分)1何谓家畜品种?简述家畜品种的类型及特点?(范双旗)答:品种是畜牧学的概念,它是各个动物物种内,由于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生产用途的动物群体。
品种的类型:按培育程度分类可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和过渡品种。
(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XXX、秋肥、冬瘦、春乏。
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
如蒙古马、蒙古牛等品种。
(2)培育品种:它是在较高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生产力和育种价值都很高。
如黑白花牛,长白猪等品种。
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a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b分布地区广c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d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
E顺应性差。
对这类品种进行选育事情时,应注意保持其优良品格,同时提高其顺应性。
(3)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如三河马、三河牛等正在培育过程中的品种群。
其主要特点;在生产性能和体制外形上有两重性,即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接近于培育品种,而培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则接近于原始品种。
按生产力性质分类可分为公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既具有一种主要生产用途的品种。
如牛的乳用品种,肉用品种等,鸡的蛋用鸡品种,肉用鸡品种。
(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用处的原始品种或是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如毛肉兼用细毛羊。
品种的特点:(1)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有较高的种用价值(3)有一定的整齐度(4)有足够的数量(5)一定的品种结构2何谓生长发育?六牲口长发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六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形状生长有何规律?(范双旗)答: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复习题/答案1.饲料转化率:是指每单位产品率或增重所消耗的饲料数量(如饲料/增重;饲料/蛋;饲料/瘦肉;饲料/乳等)2.数量性状:指性状的表型值不能明显区分而要用数值表示,具有连续变异的特性,受多对基因控制3.情期受胎率:是指统计期内妊娠母畜头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率,反映畜群复配情况其计算公式:妊娠母畜头数情期受胎率= ---------------- ×100%配种情期数4.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5.排卵:是指成熟卵泡表面的局部卵泡膜突出并破裂,卵子随同卵泡液缓缓流出,经输卵管伞部接纳,进入输卵管,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6.饲养标准:是指根据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消化试验、代谢、饲养及其他试验,科学地规定了各种动物在不同体重、不同生理状态和不同生产水平等条件下,每头每天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数量,这种规定的标准称为饲养标准。
7.同质选配:是指选择外形、生产性能、或其他经济性状相同的优秀公母畜交配其目的在于获得与双亲品质相似的后代,以巩固和加强它们的优良性状。
8.性成熟:母畜初情期后,经过一段时间生长,生殖器官发育完全,能产生有繁殖能力的生殖细胞,出现完整而有规律的发情,具备了正常繁殖能力的时期。
9.育成杂交: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进行杂交,在后代选优固定,育成符合国民经济需要,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新品种或新品系。
10.生殖激素:是指哪些对生殖功能起调节和主要调节作用的激素。
11.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下者。
12.品系:指一些具有突出特点,并能将这些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种畜群。
13.基因:指 DNA 分子中含特定遗传信息的一个片段,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14.受精:是指母畜配种后,精子沿着子宫进入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相遇,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15.代谢能:是指动物食入的饲料经消化吸收后,参加动物体的代谢过程,并被机体所利用的能量,即代谢能=消化能-尿能-甲烷能16.家系选择:是根据家系平均值而不单独考虑个体,整个家系被选留或被淘汰。
畜牧学概论试题A卷

畜牧学概论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动物的营养需要(18)
2、饲料配方(52)
3、基因突变(66)
4、繁殖力(118)
5、配合饲料(51)
二、填空题40(每空2分)
1、饲料中的养分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濅出物。
2、动物必须的常量元素有钙、磷、(镁)、(钾)、(钠)、(硫)和氯。
3、动物用食盐包括(饲用食盐)、(碘化食盐)、(强化食盐)。
4、生殖激素分为(下丘脑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其他激素)。
5、遗传的基本定律分为(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
三、简述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p1)
2、简述肉质评定指标(29)
3、简述饲料青贮的步骤和方法(48)
4、简述品种的分类(81)
5、简述水的净化措施(142)
6、简述强制换羽的方法(249)
7、简述维生素 C的功能(15)
8、简述提高繁殖力的关键措施(118)。
中国大学mooc畜牧学概论答案

中国大学mooc畜牧学概论答案
1.一般来说,饲粮中粗饲料比例越高,瘤胃液中比例越高的酸是
A.乳酸
B.丁酸
C.丙酸
D.乙酸
正确答案:D
2.下列碳水化合物属于单糖的是
A.能糖
B.半乳糖
C.乳糖
D.麦芽糖
正确答案。
B
3.猪常出现口腔黏膜增生,食欲下降,皮肤角化不全等症状,缺乏的元素是
A.铜
B.锰
C.锌
D.碘
正确答案: C
4.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A.锌
B.铁
C.硒
D.硫
正确答案:D
5.饲料中的无氨浸出物等于其中的干物质除去
A.真粗蛋白
B.粗脂肪
C.钙和磷
D. 粗灰分
正确答案: ABD
6.采食习性,下列动物属于草食类的有
A.兔
B.猪
C.马
D.羊
正确答案: A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学》(遗传、育种、养牛生产部分)复习提纲(盛建华老师部分)1何谓家畜品种?简述家畜品种的类型及特点?(范双旗)答:品种是畜牧学的概念,它是各个动物物种内,由于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生产用途的动物群体。
品种的类型:按培育程度分类可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和过渡品种。
(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夏壮、秋肥、冬瘦、春乏。
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
如蒙古马、蒙古牛等品种。
(2)培育品种:它是在较高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生产力和育种价值都很高。
如黑白花牛,长白猪等品种。
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a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b 分布地区广c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d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
E适应性差。
对这类品种进行选育工作时,应注意保持其优良品质,同时提高其适应性。
(3)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如三河马、三河牛等正在培育过程中的品种群。
其主要特点;在生产性能和体制外形上有两重性,即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接近于培育品种,而培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则接近于原始品种。
按生产力性质分类可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既具有一种主要生产用途的品种。
如牛的乳用品种,肉用品种等,鸡的蛋用鸡品种,肉用鸡品种。
(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用途的原始品种或是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如毛肉兼用细毛羊。
品种的特点:(1)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有较高的种用价值(3)有一定的整齐度(4)有足够的数量(5)一定的品种结构2何谓生长发育?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家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外形生长有何规律?(范双旗)答: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长是动物达到体成熟前体重的增加,即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它是以细胞分裂增殖为基础的量变过程。
而发育则是动物达到体成熟前体态结构的改变和各种机能的完善,即各种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形成;它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长是发育的基础,而发育又促进生长,并决定着生长的发展方向。
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基本规律(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1、胚胎期:包括胚体期和胎儿期2、生后期:包括哺乳期、育成期、成年期、衰老期(二)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1、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2、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3、体重生长的不平衡性4、组织器官生长的不平衡性(三)发育受阻及其补偿1发育受阻的规律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某些组织器官和部位直到成年后还显得很不协调,这种现象称为发育受阻或发育不全。
各部位发育受阻的程度,与其生长强度成正比,与其生物学意义成反比,即该阶段生长强度最大的部位如遇不良条件,受阻程度最大,那些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则受阻程度相对较小。
2发育受阻的类型包括胚胎型、幼稚型、综合性3发育受阻的补偿家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外形的生长规律骨骼的规律动物全身骨骼可分为体轴骨和外周骨,出生前四肢骨生长明显占优势,故出生时四条腿特别长,尤其是后肢:出生后不久,转而为轴骨生长强烈,四肢骨的生长强度开始明显下降,故成年时体躯变长变深变宽,四肢相对变粗变短。
体轴骨生长的顺序是由前向后依次转移,而四肢骨则是由下而上依次转移,这种生长强度有顺序的依次变换的现象称为“生长波”,而最后长的部分则成为“生长中心”肌肉的变化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肌纤维变粗,肌束变大,肉色变深,蛋白质增多,水分减少。
脂肪在发育成熟后才大量沉积,顺序是先肠油和板油,而后肌间脂和皮下脂,最后沉积在肌纤维之间。
外形:外形变化与全体骨骼生长顺序密切相关,马、牛、羊、骆驼初生幼畜的外形特点是,头大腿长躯干短,胸浅背窄荐部高,毛短皮松,骨多肉少;而成年时则躯干变长,胸深而宽,四肢相对较短,各部位变得协调匀称,肌肉与脂肪增多。
一头幼畜从小到大是先长高,而后加长,最后变得深宽,体重加大,肉脂增多。
3何谓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其各随年龄的增长如何变化?(范双旗)答:累计生长:任何一次所测的体重和体尺,都是代表该动物在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计结果,称为累计生长。
它反映动物一般生长发育的情况。
绝对生长:是在一定时间的增长量,是生长速度的标志。
其计算公式为绝对生长=(末重—始重)÷所经过的时间生产中常用绝对生长来检查动物的营养水平,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作为制定饲养标准及各项生产指标的依据,用来评定肉用动物肥育性能的优劣等。
相对生长:是用增长量与原来体重的比率来代表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强度。
不同年龄的动物在同一时间内可能生长速度相同,但生长强度并不完全一致。
肯定是年龄小体重轻的个体,生长强度较大。
计算公式(末重—始重)÷始重*100%4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其各自作用的机制如何?(王东方)答:①遗传因素:包括品种、性别和个体的差别。
不同品种有其本身的发育规律;家畜的性成熟和怀孕天数,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性别对活重和外行的变化有两种影响,雄性和雌性间遗传上的差异(遗传的影响);性腺激素的作用(内部环境的影响),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类,雄性生长的速度较快,体形体重较大。
公畜一般生长发育较快,异化作用较强,生理上需要精料较多,对丰富饲养有良好的反应。
去势的家畜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其明显,牛在幼年去势后,第二性征不在发育。
②环境因素:包括母体、营养和生态条件的差别。
母畜个体的大小,和胚胎的生长强度有密切关系,即母体越大,胎儿生长愈快,所谓“母壮自然儿肥”。
母体对胎盘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因素(胎盘大小、胎盘大小与密度)。
在工厂化,集约化大群饲养畜禽的情况下,温度、光照时间、光线种类、空气组成、风速、海拔都对家畜的生长发育极其生产性能有影响。
5何谓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与合并选择?其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条场合如何?(王东方)答:⑴家系选择:根据家系的平均表型值(家系均值)进行选择。
家系选择的适用范围:①、所选性状的遗传力低②、由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畜间相似程度不高,即家畜间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造成时③、家系较大时,家系选择优于个体选择。
⑵家系内选择: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的离差而进行的选择,即从每个家系中挑选个体表型值高的个体。
家系内选择的适用范围:当家系间的差异主要由环境差异(可能因为不同的家系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引起时,家系内选择最为有效。
家系内选择通常用于多胎动物,如猪,鸡。
⑶个体选择:也叫大群选择,是根据个体本身单性状的表型值(生长发育、体质外形、生产力等)大小排队选种,方法简单易行。
对于遗传力高的性状选择最可靠。
⑷合并选择:动物遗传改良的选择方法,将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的信息合并进行选择的方法。
6何谓育种值、相对育种值、综合育种值、综合选择指数?(王东方)答:①育种值:是指种畜的种用价值。
在数量遗传学中把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值定义为育种值(BV)。
②相对育种值(RBV):在实际家畜育种中,为了便于直接比较个体育种值的相对大小,需计算出每个个体的相对育种值,即个体育种值相对与所在群体的百分数。
③综合育种值:在多性状选择时,需要估计的将是个体多性状的综合育种值,依据它进行选择,可以获得最好的多性状选择效果。
实际上,综合育种值就是考虑了不同性状在育种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差异,一般将这些差异用性状的经济加权值表示。
④综合选择指数:在多性状选择时所制定的选择指数,作为个体综合育种值的估计。
7何谓选配?选配的意义和作用为何?(张向阳)答:选配就是有明确目的地决定公母畜的配偶。
选配的意义和作用在于:1、能创造新的变异,即为培育新的理想型创造了条件;2、能加快遗传性的稳定,如使性状相似的母畜相配若干代后,基因型即趋于纯和,遗传性也就稳定下来了;3、能把握变异的大方向,选配可使有益变异固定下来,经过长期继代选育后,有益性状就会突出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品系或品种。
8何谓品系?品系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如何(张向阳)答:品系就是指来源于同一祖先,性状表现大致相同的一群个体;是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单位,它既符合该品种的一般要求,又具有其独特优点。
品系有地方品系、单系、近交系、群系、专门化品系五种类型。
特点:地方品系:数量多、分布广,在某些自然或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一些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型,既符合品种要求又具有某些差别。
单系:来自同一优良公畜的后代,在类型特征上都与该公畜大致相同,这种同祖同型的特殊类群就是单系。
近交系:通过高度近交所建立的品系称为近交系。
群系:通过选集基础群和闭锁繁育等措施,使畜群中分散的优秀性状得以迅速集中,并转而成为群体所共有的稳定性状,为与单系相区别,故称为群系,其特点是建系速度快,规模大,其品质也超过祖先。
专门化品系:根据动物的全部选育症状,由作父本用的品系和作母本用的品系分别承担。
这种品系不仅各有特点,而且用以专门与另一特定品系交配,故称为专门化品系。
9何谓品系?简述品系的类型及其特点。
(张向阳)答案同810品系培育有哪些基本方法?其各自的主要步骤、任务与方法如何?(祁明普)答:品系培育的基本方法有:系祖建系法、近交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法(世代选育法)系祖建系法:方法:选择一头卓越优点的公畜作为系祖,选留其最优秀的后代(能完全整地继承并遗传稳定系祖品质的个体)作为继承者,通过选配(一般是中亲交配),把系祖的优良品质变为群体所共有的稳定特征,形成类似系祖品质的单系。
步骤:(1)选择系祖,系祖在各方面都要达到畜群的中上等水平,且具有独特优点,遗传力强,并有成功选配组合。
(2)选配的进行,一开始即进行没有亲缘关系的同质选配,到第三代才围绕系祖进行中亲交配;对在次要形状中有微小缺点的系祖,可用一定程度上的异质选配,以配偶的优点补充系祖的不足。
(3)继承者的选择,只能选择那些完整继承系祖优良品质,而又经后裔测验证明其能忠实遗传给后代的公畜。
(方法由步骤总结而来,后两个只写了步骤)近交建系法:任务:利用高度的近交,使基因尽快纯合,以达到建系的目的。
步骤:(1)建立基础群:基础群的母畜数量越多越好,公畜不宜多,并且要求彼此同质,相互间有亲缘关系。
组成基础群个体不仅要求优秀,而且选育性状相同,并不带有隐形不良基因。
(2)选配的进行:建系开始时近交程度可以较高,以后则根据上代近交效果来决定下一代的近交方式。
群体继代选育法:(1)选集基础群:建系目标所要求的各种性状任务务必一次选齐。
如果拟建立的品系要同时在好几个方面都有特点,则基础群以异质为宜,任何个体只要有某项特殊优点即可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