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根廷社会保障制度及启示

合集下载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
一、概述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巴西公民的社会福利权益而设立的一套制度。

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巴西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方面。

二、养老保险
⒈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
⒉参保条件及参保方式
⒊缴费及退休金计算方法
⒋养老保险金领取和管理
三、医疗保险
⒈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
⒉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⒊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和赔偿
⒋医疗保险的管理和监督
四、失业保险
⒈失业保险的基本概念
⒉失业保险的参保对象和条件
⒊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和计算方法
⒋失业保险的管理和服务
五、工伤保险
⒈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
⒉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和责任范围
⒊工伤保险金的发放和计算方法
⒋工伤保险的管理和赔偿机制
附件:
⒈巴西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法律文件
⒉巴西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及政策文件
⒊巴西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数据和统计报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养老保险: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保障的制度,根据一定缴费年限和月缴费基数计算退休金的金额。

⒉医疗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报销和赔偿的制度,覆盖包括基本医疗、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

⒊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经济补偿和就业服务的制度,通过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进行筹资。

⒋工伤保险:为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的雇员提供一定福利和赔偿的制度,包括康复费用、伤残赔偿金等。

巴西、阿根廷住房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巴西、阿根廷住房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级 为 联 邦 政 府 的 城 市 部 , 责 拨 付 资 金 , 时 还 有 负 同 国 家 的银 行 出 资 支 持 ; 二 级 为 州 政 府 的 住 宅 厅 负 第 责 组 织 实 施 ; 三 级 是 市 政 府 住 宅 署 下 属 工 程 厅 的 第 住 房部 直 接负 责具体 实施和 落 实。 另 外 , 根 廷 的 贫 民 窟 改 造 工 程 由政 府 组 织 公 阿 开 招 投 标 , 筑 企 业 中 标 后 , 优 先 选 择 本 地 低 收 建 须 入 家庭 的 劳 动 力 参 加 工 程 建 设 , 可 以 极 大 地 增 加 这 其 就 业 机 会 、 高 收 入 。按 政 府 计 划 , 贫 民 窟 将 在 提 该 两 年 内完 成 改 造 。而 巴 西 规 定 中标 的 建 筑 商 利 润 固
人 员 也 不 敢 贸 然 进 入 。 在 我 们 的 一 再 要 求 下 , 方 地
市 的顽疾 。
二 、 民 窟 改造 以联 邦政 府 出 资 为 主 , 贫 地
方政府负责具体操作
目前 巴 西 、 根 廷 正 在 进 行 的 贫 民 窟 改 造 是 由 阿
主 管 部 门 才 特 意 安 排 了社 区 管 理 人 员 陪 同 我 们 一 同前往 , 且前 后各 一人 , 我们 保 护在 中间 , 使 并 把 才 我们得 以顺利 考察 、 谈和 拍照 。 访 当 地 的 贫 民 窟 是 在 城 市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涌 入 了
区 , 且 形 成 了富 人 区 和 贫 民 区 。贫 民 区 治 安 很 差 , 并


贫 民窟规模大 、 治安差 , 根治难度大
般居 民 、 人都 不敢 涉 入 其 中 , 游 已经 形 成 一 了 城

巴西社会制度

巴西社会制度

巴西社会制度篇一:巴西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标题:巴西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社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巴西表现得尤为突出。

它既干扰了经济的发展,又影响了政局的稳定。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巴西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是制约巴西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两极分化、贫困现象加剧。

1930年热图利奥·瓦加斯执政后,以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取代了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为巴西经济的发展和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模式,并在1956~1960年和1968~1973年实现了经济上的两次飞跃。

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提高。

正如《圣保罗州报》一篇文章所指出的:尽管巴西经济出现“奇迹”,但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之中得到实惠的只是少数阶层,大部分人并没有得到益处,而且相当多的人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1〕80 年代债务危机以后,巴西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进口替代模式,其经济由此得以复苏和发展,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却进一步扩大了贫富之间的鸿沟,使巴西成为世界上国民收入分配最不公、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阅读》周刊的一篇文章甚至说巴西是“社会不平等的世界冠军”〔2〕。

少数富人腰缠万贯,而广大穷人却食不果腹。

在世界358名拥有亿万美元财产的巨富之中,有6名来自巴西。

〔3〕根据巴西国家税务总局1995年的统计,全国有460人的资产在1900万美元以上。

沃托兰汀财团老板安东尼奥·德莫拉埃斯、环球新闻社老板罗伯特·马利尼奥和卡·科雷亚建筑公司老板塞巴斯蒂昂·卡马尔科拥有的财产都超过20亿美元。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指出,巴西20%最富有者的收入是20%最贫穷者的收入的26倍。

圣保罗天主教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拉迪斯劳·多夫博尔在1996年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占巴西家庭1 %的富裕家庭人均年收入达4.5万美元,而占居民人数一半以上的穷人人均年收入则不足543美元。

国际社会保障模式中的政府责任定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社会保障模式中的政府责任定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社会保障模式中的政府责任定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世界各国因国情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政府责任定位也不同。

对比政府责任定位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有助于正确定位我国政府责任与角色,推进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健全。

关键词:社会保障模式政府责任启示0 引言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安全网”、“减震器”,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各种灾难愈易频繁的今天,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与民众的重视。

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达到治国安邦、稳定社会的目的,更是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政府与国人关注的问题,而如何正确定位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政府责任尤其是关注的焦点。

尽管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中国目前不具备实施西方高福利保障的经济条件,但是,社会保障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需求,从世界范围来说,都有其共同性。

何况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实践中,寻求一些制度性重构的规律和经验,显然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1 世界几种典型的保障模式及其政府责任定位比较根据国家责任大小、国家是否直接参与以及参与程度的高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可分为国家福利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个人储蓄型模式以及国家保险型模式几种。

1.1 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及其政府责任定位的差异1.1.1 国家福利型模式也称贝弗里奇型社会保障,以瑞典、英国等为代表。

这种模式社会保障水平在世界上最高,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福利保障,其最大特色是福利普遍性和全民性原则。

它以政府为直接的唯一责任主体,直接承担全部责任,政府在社会保障中介入的范围最广、程度最高,行使了从立法、资金提供到管理等诸多职能。

保障基金主要由政府解决;保障业务由国家设立机构统一管理,几乎不存在社会组织管理和企业参与问题。

1.1.2 社会保险型模式也叫社会共济型保障模式,以美国、日本、德国等为代表。

这种模式通过国家和个人分担责任。

古巴、巴西、阿根廷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及启示

古巴、巴西、阿根廷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及启示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一九年 第二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一、古巴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情况 (一)古巴医疗卫生体制的成就 古巴政府把医疗卫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优先领域,建立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逐步扭转了医疗资源匮乏、分布极不平衡、缺医少药严重等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统计》,古巴以人均卫生总支出558美元的低投入,实现了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指标,如古巴人出生期望寿命男性达77岁、女性达81岁,新生儿死亡率为0.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55%,结核病发病率每十万人9.4名等,这些数据均接近或超过美国等高收入国家水平。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古巴成为世界上首个消除艾滋病毒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国家。

(二)古巴医疗卫生体制的优势 1.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家庭医生制度。

古巴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包括三级:由社区综合诊所和家庭医生诊所组成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由省、市级医院组成的提供专科医疗服务的二级医疗服务网络,由国家级医院组成的提供疑难和重症服务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每位家庭医生有一个诊所,所内配备一名护士,共同负责120户或600-700位居民医疗保健工作。

家庭医生为其负责的家庭和居民建立卫生档案,负责卫生保健知识宣教,协助解决环境卫生和饮水卫生问题。

古巴医疗卫生单位达1.3万个,其中包括150余所医院和约1.15万个家庭医生诊所。

2.高质量的药品研发和生产。

在药品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古巴政府下决心大力发展草药产业和生物制药行业,倡导使用从中国引入的中草药、针灸等传统疗法,在全国建立了169个“草药治疗中心”,种植常用药材,减少对化学药品的依赖。

通过自主创新,古巴在疫苗、干扰素、降血脂药物、摘 要:医疗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一环。

探讨并寻找更好的医疗卫生体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较巴西与阿根廷的历史与政治制度

比较巴西与阿根廷的历史与政治制度

比较巴西与阿根廷的历史与政治制度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两个国家,也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国家之一。

两国在历史和政治制度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巴西和阿根廷在历史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不同之处。

在历史方面,巴西和阿根廷都经历了殖民时期和独立运动。

然而,在殖民时期,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阿根廷则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这导致了两国的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巴西的殖民地经历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导致非洲文化和传统与巴西文化混合。

而阿根廷的殖民地则主要是欧洲移民的聚居地,形成了比较欧洲化的社会。

在独立运动中,巴西的独立是相对平和的,而阿根廷则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这导致巴西在独立后相对稳定,建立了帝国制度,并发展为一个多党制国家。

阿根廷则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包括内战和独裁统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根廷政治体系的形成。

在政治制度方面,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共和国,但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巴西的政治制度是总统制,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

巴西的政治体系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腐败问题和政治权力集中的问题。

相比之下,阿根廷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

阿根廷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些变革和调整,包括军事独裁统治和民主政治的交替。

这导致阿根廷的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但也存在较为活跃的议会和政治社会。

此外,巴西和阿根廷在经济发展上也有一些差异。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产业。

阿根廷则以农业为主,拥有大量的农业资源。

综上所述,巴西和阿根廷在历史和政治制度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巴西的历史较为平和,政治制度相对稳定,而阿根廷则经历了一些动荡,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

然而,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南美洲地区产生着深远影响。

关于赴巴西、阿根廷、秘鲁耿业教育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巴西、阿根廷、秘鲁耿业教育的考察报告

关于赴巴西、阿根廷、秘鲁耿业教育的考察报告借鉴新兴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关于赴巴西阿根廷秘鲁考察职业教育情况的报告为了学习和借鉴新兴国家的职业教育的经验~拓展新的创业与就业的渠道~促进我省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动创业与就业~湖南中华职教社组织五位常务理事~于7月6日到17日赴巴西、阿根廷、秘鲁访问考察~拜访了巴西“里约联邦大学”、阿根廷“国家科技大学”,深入三个国家的社区~参观了两所培训机构~并与职业学院学生及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后的就业人员~进行了广泛详细的交流与探讨。

对三国的职业教育及对应的社区群体、职业教育所解决的社会问题及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一、拉美三国考察情况。

1、巴西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2巴西国土面积854.7km~居世界第五~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是“金砖四国”十分有潜力与活力的大国。

巴西有十分丰富的矿产、石油、森林、农田、水利等资源~近期科技、教育,头赶上~在航天、飞机臸造、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等方面发展迅速~令世人瞩撗。

已成功的接办2014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年奥运会~可以用“经济欣欣向荣、人民充满信心”来形容今天的巴西。

1正是由于巴西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巴西的职业教育随之进行了调整。

根本原因是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科技革命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个层面技术的革新~新的知识、新的标准、新的技能不断推陈出新~使工人与职员不得不时时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对一个要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国家来说~不断参加职业培训的终身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高级技能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

以前只注重培训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做法~已无法满足以科技进步为主动力的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或培训机构的学员~希望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更进一步的职业培训。

而巴西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这种旺盛的需求。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巴西社会保障制度一、引言巴西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巴西为保障公民基本权益而设立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

它旨在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等福利,保障巴西国民的社会经济权益。

二、医疗保险制度1.巴西国家健康体系(Sistema Único de Saúde,SUS)- SUS是巴西建立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基于宪法规定的全民享有医疗保健的权利;- SUS提供免费基本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包括治疗、康复、紧急救援等;- SUS的资源来源包括来自国家、州和市的资金,以及社会保险和税收。

2.社会医疗保险(Seguro Social em Saúde)- 社会医疗保险是通过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获得的医疗保障制度;- 参保人员包括工人、雇主和自由职业者等;- 社会医疗保险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和保险福利,如特定疾病的治疗和药物补助。

三、养老金制度1.社会养老金(Previdência Social)- 社会养老金是巴西为退休人员提供的基本养老福利;- 参保人员包括所有在巴西工作的个人;- 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2.补充养老金(Previdência Complementar)- 补充养老金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个人养老保障而设立的制度;- 补充养老金计划由私人机构提供,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加入;- 参与补充养老金计划需要缴纳额外的保险费用,未来可获得更高的退休金额。

四、失业保险制度1.失业保险(Seguro-Desemprego)- 失业保险是为失业者提供的一种短期经济援助;- 申请失业保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被解雇但非自愿失业、曾为社会保险缴费等;- 失业保险提供一定期限的经济援助,帮助失业者渡过失业期。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1)巴西宪法;2)巴西社会保障制度法律;3)巴西国家健康体系规定。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Sistema Único de Saúde(SUS):巴西国家健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阿根廷社会保障制度及启示中国经贸导刊一、巴西、阿根廷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巴西巴西的社会保障事业始于上世纪20年代,是西半球较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

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内容,其中,养老和医疗保险是巴西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采取现收现付制度,所需资金由个人、雇主和政府三方负担,个人和雇主按规定缴费,不足部分由政府承担。

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主要包括工业、商业等正规就业群体、也包括家务用工和自我雇佣者等灵活就业群体,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的11%,雇主按雇员工资的20%缴纳,养老金的给付根据年龄、工龄和缴费情况而定。

目前巴西规定,男65岁、工作35年,女60岁、工作30年,并缴费15年,退休时方可领取养老金。

缴费不到15年、收入又较低者,可以申请领取社会救济。

巴西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公立医疗机构对病人实行免费治疗,不收取病人任何费用,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覆盖到了75%的居民。

医疗保险大约覆盖25—30%的居民,包括医疗补助、生育保险等。

社会救助的主要项目包括:向70岁以上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人均月收入不足30美元的贫困家庭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人员的社会救济;资助贫困儿童保育和接受教育;对贫困居民进行技能培训,扶持他们发展生产;对贫困家庭提供住房和医疗补贴等。

在巴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家公共雇员的社会保险主要面向政府公务员、教师、记者、法官、议员等群体,待遇比较优厚,属于一个特殊的社会保险体系。

公共雇员原本不缴纳保险费,近几年才按法律规定开始缴费,其中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与企业相同,比例为11%。

巴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项目齐全、覆盖群体比较广泛。

第二,公共社会保险与补充保险相得益彰。

第三,全国统一的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的经办管理。

巴西社会保障体系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就业结构、经济形势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多问题,没有摆脱其本身固有的社会排斥和社会不公缺陷。

第一,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者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被排除在公共社会保障之外。

大量非正规就业者由于收入较低、缴费比例高等原因没有参加公共社会保险体系,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形成社会保障体制内外的利益不公。

第二,参加社会保障的不同群体,尤其是公共雇员与其他群体的养老保障待遇差距较大,成为国内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根源。

以退休金为例,私营企业雇员60岁退休后月退休金112美元,国营或商业企业退休雇员月退休金250美元,国家公务员退休金标准则是其本人最后月工资标准,平均为3500美元,与私营企业雇员相差10倍以上。

第三,政府的社会保障开支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的社会保障负担日益加重,社会保障资金严重缺乏。

针对这些问题,2003年卢拉当选总统后进行了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财政负担的养老金制度改革,采取提高退休年龄、延长缴费年限、减少对军人子女的资助等措施,力图使养老金制度更加合理和公正,将财政负担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会保障体系固有的排斥性、不公正和不可持续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二)阿根廷阿根廷实行养老保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老龄化、失业率上升、经济恶化等因素,致使该国现收现付型的养老保险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财政亏空不断增长,养老保险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1994年建立了新的养老金制度。

新制度被称为混合式的养老保险计划,由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组成。

第一支柱是全国统一的基础性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由国家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雇员按工资的16%缴费,养老金待遇统一,约为平均工资的28%左右。

第二支柱由辅助性的现收现付型养老保险计划和积累性的养老保险计划两部分组成,参保人员可以在两者中自由选择。

辅助性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同样由国家社会保障局管理,缴费比例为工资的11%,养老金待遇根据缴费年限和退休前平均工资决定,约为平均工资的30%左右。

积累性的养老保险计划是由私营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分散管理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缴费比例同样为11%,雇员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取决于账户资产积累水平,约为平均工资的35%左右,较前者相对有利。

目前大约有87%的参保人员选择私营基金管理公司。

阿根廷养老保险制度新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除公务员群体外,全国形成统一的制度模式。

第二,养老保险改革在保留现收现付制基础上引入积累制的个人账户,体现渐进改革特点。

第三,在政府严格监管下,私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

阿根廷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加入新制度的参保成员逐步呈上升趋势。

到2004年末,参加全国统一的基础养老金人口达到1138万,占其劳动力总量的69%。

近10年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也保持着较高水平,平均达到10.4%。

存在的问题是,经过2001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也面临着养老金资产缩水、养老待遇下降等问题,此外,私营化养老基金管理分散,从基金中提取管理费,又提高了管理成本。

二、几点启示(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抓住时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增加,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还十分薄弱。

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力度,将部分财政增收资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更是切实可行的。

二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途径。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既有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有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制度创新,选择适当模式,推进不同地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共同发展。

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要适应就业形式变化。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以同劳动力市场结构相适应。

(二)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体现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通常向垂直方向、而不是向水平方向扩展,少数劳动者享受到了所有的风险保障,获得了各种福利。

但由于费用高,很难把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劳动者和居民。

因此,不同人群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

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曾存在私营、国营、公务员三大社会保障制度相对独立的格局,三者之间的保障标准差异很大,引发了公民的强烈不满。

针对这一问题,2003年巴西政府进行了一些改革,对公务员退休金的最高标准作出限制,同企业的退休金标准相衔接,不得超过10倍社会最低工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目前,巴西公务员也需按照工资的11% 缴纳养老保险费,同社会人员的缴费比例基本相当。

但由于巴西公务员的社会保障仍由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为相对独立体系,同企业间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

当前,我国不同人群间的社会保障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分割,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实行不同的养老制度,在筹资方式、养老待遇、管理办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社会矛盾突出。

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基础制度上要实现全国统一,提供可转移、可衔接、广覆盖的基本保障。

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发挥补充保险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三)稳妥有序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清醒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不仅表现为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功能不断发展完善、为进城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的过程,也是逐渐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劳动者真正就业平等、保障公平的过程。

要在注重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纳入整个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构筑基本的社会安全网,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正确处理社会保障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巴西、阿根廷的社会保险改革进程较快,改革幅度也比较大,改革的重点是调整现收现付制,引进竞争性管理体制。

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保险管理中的作用。

如阿根廷私营基金管理公司已成为管理养老保险的主要机构,不同的私营基金管理公司之间通过竞争占有市场份额,参保人员可自由选择基金管理公司。

另一方面,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政策。

同时,还针对基金投资运作建立了投资监督机制。

为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降低投资风险,政府采取了数量监管模式,限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每项金融工具的数量比例。

我国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也可借鉴这些经验,合理定位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在政府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特别是在基金投资运作方面,抓紧出台监管办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效用科学投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五)社会保障政策要与其他社会政策相结合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稳定的基础,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社会特别是底层民众构筑一张社会安全网。

但是,仅靠社会保障政策来解决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显然是不够的。

巴西、阿根廷为缓解贫富分配不均、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

但由于税收、教育、慈善事业等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分层化、排斥性、非公正性和局限性,单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很难达到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目的,贫富分化现象仍较为突出。

当前,我国也存在着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的问题,其中有合理因素,更有一些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要缩小贫富差距,健全收入分配调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需要综合运用反垄断、教育、税收、社会保障、社会慈善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手段,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形成政策合力,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