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通用技术要求试行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通用技术要求试行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通用技术要求试行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

通用技术要求

(试行)

国家海洋局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系统组成 (1)

4.1 基本组成 (1)

4.2 气象观测分系统 (1)

4.3 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 (2)

4.4 波浪观测分系统 (2)

4.5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 (2)

5 技术要求 (2)

5.1 测量要素、范围和准确度 (2)

5.2 传感器 (2)

5.3 数据采集器 (3)

5.4 供电电源 (4)

5.5 环境适应性 (4)

5.6 安全性 (4)

5.7 可靠性 (4)

5.8 电磁兼容和防雷击 (5)

5.9 维修性 (5)

5.10 互换性 (5)

5.11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 (5)

5.12 运行试验 (6)

6 试验方法 (6)

6.1 测量要素、范围和准确度检查 (6)

6.2 传感器检查 (6)

6.3 数据采集器检查与试验 (6)

6.4 供电电源检查 (7)

6.5 环境适应性试验 (7)

6.6 安全性试验 (7)

6.7 可靠性试验 (7)

6.8 电磁兼容和防雷击试验 (7)

6.9 维修性试验 (7)

6.10 互换性试验 (7)

6.11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试验 (8)

6.12 业务化运行试验 (8)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1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储运等通用技术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设备入网、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

安装在岸边、海岛和平台等地,按GB/T 14914的要求,长期、连续、自动地观测潮位、波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等要素的设备。

4系统组成

4.1基本组成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由气象观测分系统、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波浪观测分系统(或其中的部分观测分系统)和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等组成。

4.2气象观测分系统

4.2.1功能和构成

自动采集、处理和存储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等要素,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和电源组成。

4.2.2传感器

包括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传感器等。

4.2.3数据采集器

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由机箱、接线盒、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等组成。软件由自检、采集、处理、存储、通信、设置、测试和调取等模块组成。

4.2.4通信设备

指观测分系统与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通信的设备,通信方式包含电缆、光纤、蜂窝移动通信、VHF、微波和卫星等。

4.2.5供电电源

由电池箱、蓄电池、充电设备和具有交直流转换功能的模块等组成。以直流供电方式为主,并具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能力。

4.3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

自动采集、处理和存储潮位、表层海水温度和表层海水盐度等,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和电源组成。传感器包括表层海水温度盐度传感器和潮位传感器等。

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和供电电源的组成同“4.2 气象观测分系统”。

4.4波浪观测分系统

自动采集、处理和存储波高、波周期和波向等波浪观测数据。常用的设备有波浪浮标、声学测波仪和雷达测波仪等。每种波浪观测设备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预留与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的通信接口。

4.5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

自动接收、处理、存储和显示各观测分系统的数据,并按规范或规程的要求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常用电缆、光纤、蜂窝移动通信、VHF、微波和卫星等方式通信。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由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源和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数据接收处理软件组成,其中计算机指商用机或工控机,通信设备指与观测分系统或数据中心通信的设备,电源是指为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供电的设备,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数据接收处理软件运行在计算机上,负责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转发、查询、调取等。

5技术要求

5.1测量要素、范围和准确度

测量的要素、范围和准确度应满足GB/14914规定的要求。

5.2传感器

传感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经海洋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列装;

传感器输出信号应满足表1的要求,其中:输出信号是模拟电压的为模拟量传感器,是频率的为频率量传感器,是若干位高低电平组合的为数字量传感器;具有双向通信、标准化数字输出的为智能传感器;

应在海洋环境下有1年以上的应用,满足业务化应用要求;

在满足业务化观测的情况下,优先推荐功耗较低的传感器;

传感器电源信号线连接方式为接线端子压接;

检定合格,且在检定周期内。

表1 传感器输出信号要求

5.3数据采集器

5.3.1基本要求

数据采集器的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通信单元等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拆装方便。数据采集器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应满足GB/14914规定的要求。

5.3.2外部接口

数据采集器中用于连接传感器、通信设备、电源和其他外部设备的接口称为外部接口。数据采集器外部接口上应标明接口的含义,接口应有冗余,同时应满足:包括连接传感器用的智能传感器接口、频率量接口、数字量接口和模拟量接口,优先推荐具有智能接口和频率量接口的传感器;

连接通信设备用的接口;

连接电源用的接口;

模拟量测量通道和频率量测量通道的测量准确度应比它所连接的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高4倍。

5.3.3存储

数据存储应符合GB/T 14914规定的要求,存储不低于60天的观测数据。

可外加存储卡等存储设备,便于备份数据。

5.3.4时钟准确度

月累计最大允许误差±30s。

5.3.5功耗

气象观测分系统的数据采集器、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的数据采集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平均功耗应不大于1.5W。

5.3.6连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电缆长度

在150m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不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5.3.7接线方式

除网口和光纤端口外,数据采集器与传感器、通信设备、电源及其它设备之间采用接线端子方式连接。

5.3.8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应符合GB/T 14914规定的要求。

5.3.9数据通信

应支持电缆通信、光纤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微波、VHF、卫星或短信等通信方式。首选光纤通信方式。

采用电缆、光纤、电话、蜂窝、VHF和微波等方式通信时,1分钟应传输一次各要素的实时观测数据和极值数据,至少10分钟传输一次观测分系统的状态数据,如供电电压、复位次数等。

采用卫星通信方式时,根据业务要求,选择传输频次和传输内容。

5.3.10参数设置

数据采集器应具备:

设置传感器类型、参数、工作状态和测量误差的修正值等;

设置通信方式、接口参数、传输内容和传输频次等;

设置日期、时间;

设置站位信息。

5.3.11测试

数据采集器应能:

测试采集器状态;

测试通信接口;

测试传感器接口。

5.3.12集成方式

各观测分系统应能与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通信。

气象观测分系统应能集成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和波浪观测分系统,并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

5.4供电电源

观测分系统的供电电源输出为12VDC±10%,应能充电,在不充电条件下,应能为气象观测分系统、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供电至少72h。电池箱中电池板的供电控制器要具备多路输出控制功能,可兼容太阳能供电和市电供电等供电方式。市电供电输出为220V±10%。

5.5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GB/T 13972—2010中5.4的规定。

5.6安全性

应符合GB/T 13972—2010中5.3的规定。

5.7可靠性

系统的MTBF应不小于2500 h。

5.8电磁兼容和防雷击

应符合GB/T 13972—2010中5.6的规定,防雷等级要达到二级防雷要求。

5.9维修性

以分系统作为维修单位时,系统的MTTR应不大于0.5 h。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实现二次开发、工作状态自检、远程检测和故障诊断隔离等。

5.10互换性

系统中型号或类别相同的各分系统应能互换,对于存在的故障应能够定位到可更换单元。

5.11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

5.11.1数据接收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应能自动接收观测分系统传输的数据,自动向观测分系统发送命令,补录观测数据。

5.11.2数据显示、处理、存储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应符合GB/T 14914规定的要求,应能显示接收的数据。

5.11.3数据输出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应能生成实时数据文件、整点数据文件、报文文件和月报文件,内容及格式应符合海洋数据传输网和业务工作的要求。

实时数据文件包含实时测量的分钟数据和日界内出现的极值数据,1分钟生成1次。

整点数据文件包含整点测量的数据和日界内出现的极值数据,1个小时生成1次。

报文文件的内容及格式还应满足海洋观测预报业务的实际需求。

月报数据文件的内容和格式还应符合GB/T 14914的要求。

5.11.4数据通信

观测分系统与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的通信应支持电缆通信、光纤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微波、VHF、卫星或短信等通信方式,传输内容、频次和数据传输率应满足海洋数据传输网的要求。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与所属中心站通信应支持电缆通信、光纤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微波、卫星或短信等通信方式,数据传输内容、频次和数据传输率应满足海洋数据传输网的要求。

5.11.5其它功能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应:

对观测分系统校时;

输入人工观测数据;

以数据、图表及数据曲线等方式显示测量数据;

数据查询、数据修正、数据处理等;

向观测分系统发送命令,补录观测数据;

现场及远程实现参数设置、工作状态监控及异常状态提示等。

5.12运行试验

未在海洋站业务化运行过的设备,应经过1年以上的运行试验,提供具有3个月以上业务化运行比对数据的使用报告。

6试验方法

6.1测量要素、范围和准确度检查

查阅传感器技术资料和法定计量机构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含测试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5.1的要求。

6.2传感器检查

查阅技术资料,应满足5.2要求。

6.3数据采集器检查与试验

6.3.1基本要求检查

采用目测、查阅技术文件的方法,应符合5.3.1要求。

6.3.2外部接口检查

采用目测、查阅技术文件的方法,应符合5.3.2的要求。

6.3.3数据存储检查

计算每天存储要素的容量。

用存储器的容量除以每天存储要素的容量,应符合5.3.3要求。

6.3.4时钟准确度试验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时信号为标准,仪器连续运行72h后,检查采集器时钟准确度,应符合5.3.4的要求。

6.3.5功耗试验

为数据采集器通电,测量其一小时内的平均功率应符合5.3.5要求。

6.3.6连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电缆长度

传感器放在要素场不变的环境中,用不长于10m

的电缆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记下各要素的观测数据,改用150m的电缆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再测量,记下此时各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两次观测数据的差值应不大于相应测量要素的观测分辨率。

6.3.7接线方式检查

目测传感器、通信设备、电源等设备与数据采集器的连接方式应符合5.3.7的要求。

6.3.8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检查

观测分系统连续运行时间应不少于3 天。查阅技术文件和测试记录,结果应符合5.3.8的要求。

6.3.9数据通信试验

使用电缆通信、光纤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微波、VHF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对观测分系统进行测试,应能满足5.3.9的要求。

6.3.10参数设置试验

为观测分系统通电,进行相应操作,结果应满足5.3.10的要求。

6.3.11测试试验

为观测分系统通电,进行相应操作,结果应满足5.3.11的要求。

6.3.12集成方式试验

观测分系统分别与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连接,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能接收、显示和存储各观测分系统的数据,应满足5.3.12要求。

气象观测分系统连接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和波浪观测分系统,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与气象观测分系统连接,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能接收、显示和存储各观测分系统的数据,应满足5.3.12要求。

6.4供电电源检查

将充电装置连续关闭72h,期间观测分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恢复充电后,是否能给蓄电池充电。

6.5环境适应性试验

按GB/T 13972—2010中6.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6安全性试验

按GB/T 13972—2010中6.3的试验方法进行。

6.7可靠性试验

按GB/T 13972—2010中6.5的试验方法进行。

6.8电磁兼容和防雷击试验

按GB/T 13972—2010中6.6的试验方法进行。

6.9维修性试验

利用其他试验出现的故障或设置故障,以分机作为单位进行维修性检验,结果应该达到5.9的要求。

6.10互换性试验

用系统中型号或类别相同的分系统进行互换,结果应达到5.10的要求。

6.11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试验

观测分系统分别与数据处理分系统连接。数据处理分系统能接收、显示和存储气象、水温、盐度和波浪观测数据。

按照5.11的要求对数据处理分系统分别进行测试。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应符合GB/T 13972—2010中“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附件1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2016版)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6年2月

编写说明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自2004年以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在观测时次、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等方面先后进行了较大调整,并印发了一系列技术文件和业务补充规定。为加强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规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发挥其对地面观测业务的技术指导作用,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和有关省局对2004年以来的业务技术规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整编完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本技术规定是对近年来的印发技术文件和业务补充规定的系统性归纳整编,对现行业务技术规定中有争议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内容涵盖地面观测业务调整规定、《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现行业务不一致之处的完善补充、自动观测相关业务规定及异常记录的处理、重要天气报告和应急加密观测规定等。 本技术规定参加编写的人员包括:王柏林、宋树礼、施丽娟、张振鲁、伍永学、祁生秀、周林、李莉、曹铁、刘立群、杨晓丽、杨金花、王力、陈冬冬、周媛、张帆、刘为一、汪武锋、陈虎胜、胡天洁、王磊。 编写组 2016年2月

目录 一. 观测业务要求 (1) (一) 观测时次 (1) (二) 观测项目 (1) (三) 观测任务与流程 (2) (四) 校时 (4) 二. 观测与记录 (4) (一) 云 (4) (二) 能见度 (5) (三) 天气现象 (5) (四) 湿度 (8) (五) 降水 (8) (六) 蒸发 (9) (七) 雪深雪压 (10) (八) 电线积冰 (10) (九) 辐射 (11) (十) 数据文件格式变更 (11) (十一) 异常记录处理 (12) 三. 气象报告 (18) (一) 天气现象电码 (18) (二) 重要天气报 (19) 四. 应急加密观测 (24)

1.10.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81题)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海面风的观测应取________。 A.正点观测前2min的平均 B.正点观测前10min的平均 C.正点观测前5min的平均 D.正点观测前15min的平均 在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中,每次开始观测时间应从________。 A.正点前10min B.正点前30min C.接近正点时 D.正点后10min 空盒气压表距离海面高度10m,测得本站气压为1005.0 hPa,则海平面气压为________。A.1006.0 hPa B.1003.7 hPa C.1004.0 hPa D.1006.3 hPa 空盒气压表距离海面高度20m,测得本站气压为1000.0 hPa,则海平面气压为________。A.1002.0 hPa B.997.5 hPa C.1002.5 hPa D.998.0 hPa 某船放置空盒气压表的高度距离海面24m,测得本站气压为1000.9 hPa,则海平面气压为________。 A.997.9 hPa B.999.7 hPa C.1003.9 hPa D.1000.2 hPa 通常观测气压使用的标准仪器是________。 A.船上和气象站均使用水银气压表 B.船上使用空盒气压表,气象站使用水银气压表 C.船上使用水银气压表,气象站使用空盒气压表 D.船上通常使用的标准仪器是水银气压表 船舶观测气压时,空盒气压表的放置通常为________。 A.国外船上的表和国产表均悬挂在墙壁上使用 B.国外船上的表水平放置使用,国产表悬挂在墙壁上使用 C.国外船上的表和国产表均水平放置使用 D.国外船上的表悬挂在墙壁上使用,国产表水平放置使用 利用空盒气压表,从读数到得到本站气压需要的订正是________。 A.温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B.湿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C.高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D.纬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 在空盒气压表上读数后,除温度订正外,还需进行________才能得到本站气压。 A.刻度订正和纬度订正 B.高度订正和刻度订正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1号)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 (第1号) 1、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是否可参照基准站的规定处理? 答:可以。即人工观测记录和自动气象站的同类观测记录可相互代替。 2、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答:不能。自动站记录用人工站记录代替时,也遵循此原则。 3、人工观测站,湿度记录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如何用自动站记录代替? 答:当有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时,则用人工观测值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若相对湿度缺测,则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全部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气温缺测,相对湿度不缺测,则水汽压和露点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此时允许气温与相对湿度反查不一致的现象。 4、自动气象站中,因时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如何进行处理? 答: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值,则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

值,这些情况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时极值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处理。 5、总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的值相互之间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 答:目前自动气象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若在日出第2个小时至日落前2个小时之间(当为阴天或地面有积雪反射辐射很强时除外)净辐射值出现负值,或日落后至日出前净辐射出现正值,当时曝辐量的绝对值>0.10时,可将该时的值作缺测处理,再用内插法求得该时值;若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有总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则将其作0处理;日极值不正常时,按照第4条解答处理。 若记录之间有矛盾,但不是很突出或不能判断是何要素有明显错误,则维持原记录;若能判断某要素有明显错误时,则先将该要素的记录值按缺测处理,再按记录缺测时的处理规定对该记录进行处理,此时在备注栏中注明。当出现水平面直接辐射等于或大于垂直于太阳面的直接辐射时,维护原记录。若水平面直接辐射较大,应检查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常。 6、内插是否可以跨日界? 答:可以。 7、辐射记录的时曝辐量缺测时,若无正点辐照度值,如何处理? 答:可用内插法求得,此时对于跨日出、日落的时次(包括前后两时次),应按梯形法进行内插。 8、对于风、湿度记录,如何进行内插? 答:《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23.2.1⑵②括号中的内容修改为“风、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 一、实习时间和具体安排 2015年7月6号: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2015年7月9号:校内实验 2015年7月10:号芦潮港海洋监测站观测实习 2015年7月14号:海上实习 二、实习目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掌握各海洋要素观测前的准备、观测操作以及样品(数据)处理等阶段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海上安全意识;认识海洋调查与观测的重要意义。海洋调查与观测实习有助于培养自我分析、概括、欣赏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公众场合发言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对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的能力和初步的生物学试验设计的能力。 三、实习项目: 2.1、芦潮港海洋检测站观测实习 1、观测内容 在专业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了用于监测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仪器(浮标、CTD、ADCP、潮位仪等)和监测自动化系统(海洋水文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卫星接收系统等),了解监测站的工作内容,并去码头参观,实地参观码头上设置观测取样点(验潮井、温盐井、水尺)。了解和学习监测站的基本监测要素所用的仪器、设备。 2、观测仪器简介 浮标:海洋浮标是一种投放在海洋中的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施。有锚定类型浮标和漂流类型浮标。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地收集海洋环境资料的能力,并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标示和自动发送。海洋浮标与卫星、飞机、调查船、潜水器及声波探测设备一起,组成了现代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海洋浮标,一般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水下部分有多种水文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 CTD:它是特指一种用于探测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等信息的探测仪器,名为:温盐深仪ADCP:超声多普勒流速仪是应用声学多普勒效应原理制成的测流仪,采用超声换能器,用超声波探测流速。测量点在探头的前方,不破坏流场,具有测量精度高,量程宽;可测弱流也可测强流;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可测瞬时流速也可测平均流速;测量线性,流速检定曲线不易变化;无机械转动部件,不存在泥沙堵塞和水草缠绕问题;探头坚固耐用,不易损坏,操作简便等优点。 潮位仪:潮位仪(验潮仪,水位计,波潮仪)可测潮位、水位、波浪环境要素 加拿大RBR公司的有4款小巧的潮位仪: 1,TGR-2050 自记式潮位仪,适合近岸海洋工程勘察,深度精度精度0.05%。 2,TGR-1050 HT 实时遥报潮位仪,自动去除大气压影响,适合港口实时潮位监测,深度精度0.1%。 3,XR-420 SBR 深海水位计,适合深海水位测量,深度精度0.01%。 4, TWR-2050 波潮仪,即可测潮位,又可测波浪,深度精度精度0.05%。 验潮井:验潮井是为安装验潮仪而专设的建筑物。验潮井按其建筑结构形式可分为岛式和岸式两种。 温盐井:为获取温、盐实时连续数据而建立的观测设施,并安装温、盐自动监测设备。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4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4 1. 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其最薄出现在: A.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冬季 2. 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 A.暖干 B. 暖湿 C.冷干 D. 冷湿 3. 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的高度大约为 A. 0.5km B. 1km C. 5km D. 10km 4. 下列哪组完全属于气象要素? A.风、云、雾、霜、沙尘暴B. 气压、高气压、台风 C. 风、云、雨、冷锋、暖锋 D. 气温、气压、冷锋、暖锋 5. 5℃换算成华氏温度和开氏温度分别为: A.41°F、278 K B. 37℃、273 K C. 41°F、273 K D. 37°F、278 K 6. 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包括: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7. 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 1月,2月 B.7月,8月 C. 7月,1月 D. 1月,7月 8. 通常在晴朗微风的夜间,若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不变,则 A. 相对湿度变大 B. 相对湿度变小 C. 相对湿度不变 D. ABC都错 9. 在同一气块中,相对湿度与气温露点差的关系是: A.前者大,后者也大 B. 前者大,后者则小 C. 两者等量变化 D. 两者并不相关 10. 10.一块饱和水汽压为20 hPa的空气团,其相对湿度75%,问实际水汽压是多少? A.12 hPa B. 20 hPa C. 10 hPa D. 15 hPa 11. 在同一大气层中,若气压变化1 hPa,则其高度差为: A.高温处等于低温处 B. 高温处小于低温处 C. 高温处大于低温处 D. 高度差与气温无关 12. 在地面图上,水平气压梯度与等压线疏密程度的关系是: A.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小B.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大 C.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小D.水平气压梯度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无关 13. 根据高低压中梯度风的关系,最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和风速应出现在: A.高低压中心附近 B. 高压中心附近,低压四周边缘 C. 高低压四周边缘 D. 低压中心附近,高压四周边缘 14. 某轮放置空盒气压表的驾驶台距离海平面高度为20米,测得本站气压为1002.5 hPa,高度订正后,则海平面气压: A.1000.0 hPa B. 1007.5 hPa C. 1004.5 hPa D. 1005.0 hPa 15. 图1中给出了四种温压场对称系统随高度的变化,热低压为: A.A图 B. B图C. C图 D. D图 第 1 页共 8 页

国内外海流观测的方法总结

海流观测方法总结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海洋学科本身的不断发展,海流的观测方法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按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海流的观测方法大体分为随流运动进行观测的拉格朗日法和定点的欧拉法。拉格朗日法是将每个流体粒子的运动表示为时间的函数。欧拉法给出的是流场中每一点的速度(速率和方向)。在这两种方法中,所有的讨论都是就相对于固体地球固定的坐标系而言的。在理论研究中用欧拉法较方便,但在描述大洋环流时,拉格朗日法则更常用。 拉格朗日法又称随体法,追踪流体质点运动,记录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拉格朗日法是以研究单个流体质点运动过程作为基础,综合所有质点的运动,构成整个流体的运动。以某一起始时刻每个质点的坐标位置(a、b、c),作为该质点的标志。任何时刻任意质点在空间的位置(x、y、z)都可以看成是(a、b、c)和t的函数。 欧拉法是以流体质点流经流场中各空间点的运动即以流场作为描述对象研究流动的方法。它不直接追究质点的运动过程,而是以充满运动液体质点的空间——流场为对象。研究各时刻质点在流场中的变化规律。将单个流体质点运动过程置之不理,而固守于流场各空间点。通过观察在流动空间中的每一个空间点上运动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把足够多的空间点综合起来而得出的整个流体的运动情况。 1. 浮标漂移测流法 浮标漂移测流法是根据自由漂浮物随海水流动的情况来确定海水的流速、流向,主要适用于表层流的观测。最早的漂浮物就是船体本身或偶然遇到的漂浮物,而后逐渐发展成使用人工特制的浮标。 浮标漂移测流方法虽然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但在表层观测中有其方便实用的优点,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开始应用雷达定位、航空摄影、无线电定位、GPS卫星定位等工具来测定浮标的移动情况,这样就可以取得较为精确的海流资料。 漂浮法测流是使浮子随海流运动,再记录浮子的空间——时间位置。为此,使用了表面浮标(如漂流瓶、双联浮筒)、中性浮子、带水下帆的浮标、浮游冰块等。这些方法具有主动和被动性质,因此,可以借助于岸边、船上、飞机或者卫星上的无线电测向和定位系统跟踪浮标的运动。测较大深度的流速和流向则采用声学追踪中性浮子方法。 1)漂流瓶测表层流 漂流瓶(又称邮瓶)通常被用来研究海流的大致情况,根据漂流瓶的漂移路径及所花时间,就可以大致地确定流速和流向。

水文实验气象观测

气象要素观测 2010-01-13 16:47:03| 分类:教学相长|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气象要素能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 如温、压、湿、风、降水等。也能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著影响的物理量。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通过实地观测,对学生 进一步学习气候和天气系统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气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并加深印象。 2、让学生明白一些数据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耐性。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1、通过观测初步学会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熟悉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同时加深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3、初步学会建立小型气象园的步骤、要求等。 三、参加人员 钮书广、王自力、康卫卫、朱同旗及地理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四、活动地点及时间 1、活动时间:2010年元月4日 2、活动地点:淮阳县气象站 五、活动准备 1、12月25日由钮书广带队,我们地理组的几位老师前去淮阳县气象站实地考察,并征得气象站领导的同意,定于元月4日下午4:30带学生参观 学习。 2、12月28日,我把这一消息告知兴趣小组成员,并要求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并做好准备。 六、活动内容 (一)温度的观测 一、百叶箱中的温度观测 1、百叶箱 百叶箱的四边是由两排薄的木板及叶组成,木板向内倾斜成45°角,箱底由三块木板组成,中间一块比边上两块稍高些,箱盖有两层,其间空气能 自由流通。 百叶箱应具有良好的反辐射能力,故内外均涂以白色,以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 百叶箱应水平牢固地安装在一个高出地面125mm的特别的架子上,箱门对正正北、以避免开箱读数时太阳辐射的干扰。 2、百叶箱内仪器安装 百叶箱内各仪器都安置在箱内特别的铁架上,干湿球温度应垂直固定在铁架的两端,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面据地面1.5米,湿球的下方是一个带盖的水盂,水盂固定在铁架下面的横梁上,盂口离湿球约3cm,湿球纱布通过杯盖的狭缝引入盂内,侵入水中。

海洋气象与海洋学试题十八(含答案)

试题十八 1. 86 ° F分别相当于: A. -30℃,243K B. 30℃,243K C. -30℃,303K D. 30℃,303K 2. 在通常情况下: A.洋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小 B.陆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大 C.洋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陆面的日较差大 D.陆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小 3. 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著的地区位于北大西洋,这主要是由于: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黑潮的作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湾流的作用 C.地表不均匀和湾流的作用 D.地表不均匀和黑潮的作用 4. 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A. 升高的气层 B. 降低的气层 C. 先升后降的气层 D. 先降后升的气层 5. 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的标准等压面为: A. 850hPa B. 700hPa C. 500hPa D. 300hPa 6.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A. 60mmHg,1000hPa B. 750mmHg,1013.25hPa C. 750mmHg,1000hPa D. 760mmHg,1013.25hPa 7. 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峰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 A. 0200,1400 B. 0400,1600 C. 0800,2000 D. 1000,2200 8. 下列气压日较差最大的海域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9. 在1km以下近地层大气中,高度每升高10m: A. 气压升高1.3hPa B. 气压升高1hPa C. 气压下降1.3hPa D. 气压下降1hPa 10. 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 A. 平行于等压线 B. 与等压线的交角为45° C.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11. 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鞍型场出现在: A.G、N区 B. D、E区 C. F、M区 D. B、C区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范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完好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备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维护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维护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通用技术要求试行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 通用技术要求 (试行) 国家海洋局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系统组成 (1) 4.1 基本组成 (1) 4.2 气象观测分系统 (1) 4.3 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 (2) 4.4 波浪观测分系统 (2) 4.5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 (2) 5 技术要求 (2) 5.1 测量要素、范围和准确度 (2) 5.2 传感器 (2) 5.3 数据采集器 (3) 5.4 供电电源 (4) 5.5 环境适应性 (4) 5.6 安全性 (4) 5.7 可靠性 (4) 5.8 电磁兼容和防雷击 (5) 5.9 维修性 (5) 5.10 互换性 (5) 5.11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 (5) 5.12 运行试验 (6) 6 试验方法 (6) 6.1 测量要素、范围和准确度检查 (6) 6.2 传感器检查 (6) 6.3 数据采集器检查与试验 (6) 6.4 供电电源检查 (7) 6.5 环境适应性试验 (7) 6.6 安全性试验 (7) 6.7 可靠性试验 (7) 6.8 电磁兼容和防雷击试验 (7) 6.9 维修性试验 (7) 6.10 互换性试验 (7) 6.11 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试验 (8) 6.12 业务化运行试验 (8)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1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储运等通用技术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设备入网、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 安装在岸边、海岛和平台等地,按GB/T 14914的要求,长期、连续、自动地观测潮位、波浪、表层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盐度、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等要素的设备。 4系统组成 4.1基本组成 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系统由气象观测分系统、潮位温盐观测分系统、波浪观测分系统(或其中的部分观测分系统)和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等组成。 4.2气象观测分系统 4.2.1功能和构成 自动采集、处理和存储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等要素,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和电源组成。 4.2.2传感器 包括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传感器等。 4.2.3数据采集器 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由机箱、接线盒、接口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等组成。软件由自检、采集、处理、存储、通信、设置、测试和调取等模块组成。 4.2.4通信设备 指观测分系统与数据接收处理分系统通信的设备,通信方式包含电缆、光纤、蜂窝移动通信、VHF、微波和卫星等。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摘要

吴宏钢2006/09/18 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 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人工观测项目,昼夜守班站每天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白天守班站每天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 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 00分,正点数据采样。 00-01分,完成自动项目的观测。 01-03分,向微机录入人工观测数据。 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人工仪器设备。 45~60分观测云、能、温、湿、降水、风、压、地温、雪深等,连续观测天象。 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 基准站使用自动气象站后以自动观测记录进行编发报,但仍然保留24次人工定时观测。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值班员每日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 相差大于30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技术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

集器的内部时钟,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 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走时误差在30秒之内。 表1.1 定时自动观测项目表 时间 北京时地平时 每小时20时每小时24时 观测项目气压、气温、湿度、风 向、风速、地温及其极 值和出现时间 时降水量、时蒸发量 日蒸发 量 辐射时曝辐量 辐射辐照度及 其极值、出现时 间 时日照时数 辐射日曝辐量 辐射日最大辐 照度及出现时 间 日照总时数 表1.2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时间 北京时真太阳时02、08、14、20 时 08时14时20时 日落后 观测项目云 能见度 气压 气温 湿度 风向、风速 0-40cm地温 降水量 冻土 雪深 雪压 80~320cm 地温 地面状态 降水量 蒸发量 最高、最低 气温 最高、最低 地面温度 日日照时 数 说明: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基准站除02、08、14、20时外,其它正点时次还需观测压、温、湿、风。 第2章地面气象观测场观测场25m325m;条件限制16m(东西向)320m(南北向)。 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稀疏围栏约1.2m高。 草高不能超过20cm。 小路0.3~0.5m宽。 仪器东西间隔不小于4 m,南北间隔不小于3 m,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 m。 旧站址的观测记录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从1月1日开始。 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m、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以上要对比观测,时间基准站为1年(1~12月);基本站和一般站为1、4、7或7、10、1月,对比观测的时次为02、08、14、20时(80cm、160cm、320cm等层的地温仅在14时)4个时次,夜间不守班站02时可用自记记录代替。

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洋水文气象台站自动观测系统配件

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海洋水文气象台站自动观测系统配件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 气象数据采集器主板4件 2 温湿传感器封装帽(敏感件外帽)4件 3 潮位仪主板4件 4 压力式潮位仪主板4件 5 不锈钢AWAC水下支架2件 6 小型铠装电缆100米 7 信号电缆100米 注:投标方竞价所提供的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的所有配件应该和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目前正在应用的SXZ2-2型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相兼容和匹配。 技术参数 一、气象数据采集器主板 1. 技术要求: 1.1功能及设计要求: ①可实现气象各观测参数数据的自动观测,并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数据采集、记录及传输格式符合GB/T14914—2006《海滨观测规范》的规定;仪器设备自动化技术设计符合HY/T 059-2002《海洋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环境性能符合海洋行业标准《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HY016—92); ②采集器的数据采集、计算、处理、数据传输等符合海洋站业务

流程。主要实现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能见度等参数的自动观测,对数据的采集、处理、接收、存储、显示、编报、月报生成、转发等符合《海滨观测规范》(GB/T14914-2006)。既可作为单机使用,又可与浮子式自动验潮仪配套使用。 1.2供电方式: 采集器可选择交流220V、12V直流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三种供电方式,为实现三种供电方式的兼容及各模块之间的电气隔离,对各模块只提供12V直流电源,各自所需电源由各自板上电路实现; 1.3观测数据接收: 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中央处理模块通过RS-232接口可接收气象(温湿、气压、风速风向、雨量等)、能见度等数据;预留有多种传感器备用接口,与遥测波浪仪、ADCP、水质传感器挂接后可组成海洋水文气象自动综合观测系统。可以增加测量以下参数:潮位、温盐、流速流向、波高、波周期、水质等,或按照用户的要求增加其它的测量参数。 1.4与系统各部分的兼容性: ①传感器通讯:通过RS-232接口及RS-485接口与各数据采集模块及各传感器通讯; ②显示:与SDW8060-80液晶显示器项匹配。 ③与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系统工控机通讯:无线通讯方式下,通过RS-232接口连接GPRS DTU模块与接收工控机进行通讯。 1.5通信方式灵活: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试题

气象测试题1 1 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_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2 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________。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天气形势 3 通过不同温标关系换算14℉、10℃分别为________。 A.10℃、283K B.-10℃、283K C.-10℃、-263K D.10℃、263K 4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________。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5 气温年较差与纬度有关,最小年较差出现在________。 A.赤道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极地地区 6 气压的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 A.低纬大于中纬 B.高纬最大 C.中纬大于低纬 D.中纬最小 7 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________。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与纬度无关 8 高压脊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________。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9 图1-3-2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出现在________。 A.A、N、H区 B.B、C、H区 C.A、C、H区 D.B、C、P区 10 饱和水汽压表示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其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 A.气压高低 B.温度高低 C.风速大小 D.云量多少 11 当空气到达饱和时,气温(T)与露点(T d)的近似关系是________。 A.T d<T B.T-T d=1 C.T d>T D.T d=T 12 在地面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的地方,说明________。 A.地转偏向力小 B.惯性离心力小 C.摩擦力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13 在地转风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不同纬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大小,会得出________。 A.高纬大于低纬 B.高纬小于低纬 C.高纬等于低纬 D.与纬度无关 14 图1-5-2为自由大气层中梯度风关系示意图,试指出北半球低压各力的平衡关系为________。

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问题及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5048769.html, 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问题及展望 作者:翟少婧王大鹏周振鲁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22期 【摘要】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是防止和治理海洋环境污染造福 人类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对海洋灾害要素成因机制和相互作用研究、提高预报技术和水平以缓解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新世纪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技术,并从世界范围内和我国两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气象水文 海洋环境监测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监测技术获取海洋环境中污染物质浓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而为决策部门制定和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多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监测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一个运转较灵活的监测系统,基本掌握了我国近海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减缓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资源,减轻海洋灾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 1 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国的海洋经济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海洋环境正在恶化的事实提醒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上世纪70年代前只在少数海域发生过的藻类灾害,近年来发生频率逐年增加,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增长,损害非常严重;其他如海岸侵蚀、海平面升降等灾害也频频出现,如何加强将对海洋灾害要素成因机制和相互作用研究、提高预报技术和水平用于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以缓解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在新世纪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现代海洋监测技术 随着海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监测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海洋监测逐渐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逐步在局域内以及局域间形成互联互通,监测数据资源得到了统 一管理和有效共享。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监测技术有浮标工程技术,水下拖曳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自持式水下多任务观测平台,固定式水下无人自动观测站,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海洋环境航空遥感监测,水声高速数据通讯和水下GPS定位,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服务技术[2]。 3 现阶段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3.1 世界范围内海洋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3)

第一编总则 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 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气象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时间变化上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准确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定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本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是对本规范的必要补充,编制时必须以本规范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1 观测站的分类以及观测方式和任务 1.1.1 观测站分类 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不同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 国家基准气候站——简称基准站。是根据国家气候区划,以及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为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长期、连续资料而设置的气候观测站,是国家气候站网的骨干。必要时可承担业务试验任务。 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基本站。是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大多担负区域或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主体。 国家一般气象站——简称一般站。主要是按省(区、市)行政区划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也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补充。 无人值守气象站——简称无人站。是在不便建立人工观测站的地方,利用自动气象站建立的无人气象观测站,用于天气气候站网的空间加密,观测项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设定。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方案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和标准答案 一、单选 1、________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A:地面气象观测 B:地面气象观测记录 C:地面气象资料 2、除日照外,其他各类自记仪器的换纸时间应根据_____________而定。 A: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 B:台站的规定 C:自记纸上的开始时间 3、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________年。 A:1 B:2 C:3 4、需要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分别有____种。 A:5 B:6 C:7 D:8 5、计算海平面气压时,我国以________海面平均高度为海平面基准点。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6、干湿球温度表不适用在低温下测定湿度,这是因为相对湿度由0变化至100%,湿球温度__________。 A:变化太大 B:变化太小C:不易溶冰 7、调整最高温度表时,用手握住表身,感应部分向下,手臂向外伸出约________度,用大臂将表前 后甩动。 A:20 B:30 C:40 8、地面三支温度表须水平地安放在地温场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按________的顺序自北向南平行 排列。 A:0cm、最低、最高 B:0cm、最高、最低 C:最低、最高、0cm 9、出现浮尘时,水平能见度________。 A:在1.0~10.0千米之间 B:<10.0千米 C:<1.0千米 D:≤1.0千米 10、人工日照观测使用的时间是_______。 A: 北京时 B: 世界时 C: 真太阳时 D: 地方平均太阳时 11、若A代表干球,B代表湿球,C代表最低气温,D代表最高气温,E代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则5 日20时的观测顺序为_______。 A:ABCDE B:ABEDC C: ABECD D: BAECD 12、某日20时观测前和观测时有降水,降水量观测之后,在19点59分降水停止,而后20点05分 降水又重新开始。这时____________。 A:应在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栏。 B:不必进行补测待次日一并处理。 C:应在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仅作编报用。 D:是否补测降水量由观测员自行确定。 13、《规范》规定:湿球温度表下面的水杯杯口距湿球球部应约____________cm,水杯中的蒸馏水一 般_________天更换一次。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C卷及参考答案

潍坊学院成人教育《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试卷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2. 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3. 海水密度是的函数。 A.盐度.温度.压力 B.温度.海流.风力 C.A.B都对 D.A.B都错 4. 大气(Atemosphere)与空气(Air) 。 A.完全可以通用 B.有时可以通用 C.A.B都对 D.A.B都错 5. 大气(Atemosphere)与空气(Air) 。 A. 两者是同义词 B.任何时候都可以通用 C.A.B都对 D.A.B都错 6. 天气(Weather)和气候(Climate)两个术语的含义。 A.相似,一般可通用 B.不同,一般不可通用 C.与气象的含义相似 D.与气象要素的含义相似 7. 天气(Weather)和气象(Meteology)两个术语的含义。 A.相似,一般可通用 B.不同,一般不可通用 C.与气候(Climate)的含义相似 D.与气象要素的含义相似 8. 气候(Climate)和气象(Meteology)两个术语的含义。 A.相似,一般可通用 B.不同,一般不可通用 C.与天气(Weather)的含义相似 D.与气象要素的含义相似 9. 气象学(Meteology)又称为。 A.大气物理学 B.天气学或气候学 C.A.B都对 D.A.B都错 10.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C.A.B都对 D.A.B 都错 11.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 A.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海洋水文要素传感技术

海洋水文要素传感技术——波浪浮标 姓名:王志光学号:21140911022 摘要:波浪浮标是一种无人值守的能自动、定点、定时(或连续)地对海面波浪的高度、波浪周期及波浪传播方向等要素进行遥测的小型浮标测量系统。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波浪浮标研究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和基于GPS传感器的波浪浮标。 关键词:波浪浮标;加速度传感器;GPS传感器 引言 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海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洋水体受外力作用时,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而往复运动,并向一定的方向传播,此种运动称为波动。海浪是主要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其周期一般界于1~20 秒之间。根据现行的《海滨观测规范》(GB/T14914-2006)规定[1],海浪的主要的观测要素是波高、周期、波型、波向和海况。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灾害预防、航海安全等领域中,海浪是最重要且最复杂的一种海洋气象要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海洋监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 000余公里。通过研究和开发海洋来发展必然是我国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必走之路[2]。波浪浮标是一种小型浮标测量系统,无人值守,可以长期、自动、定点、定时、全天候的对海浪高度、波浪传播方向、波浪周期、

功率谱和方向谱等水文要素进行遥测。波浪浮标在海洋的任何气象和海域情况下都可以采集海洋环境不同的水文要素信息,因此浮标经常被海洋工作者们比喻成为“海洋自动观测站”[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泛使用和研发波浪浮标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荷兰、中国等。荷兰Datawell公司的波浪骑士波浪方向浮标[4];美国的956型及其改良型1156型波浪跟踪浮标;加拿大AXYS公司的波浪方向浮标TRIAXYS?等。在多传感器的波浪浮标系统中,由于不同的传感器特征不同,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信息按照某种优化算法组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波浪信息。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基于GPS技术的波浪浮标和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波浪浮标。 其中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波浪浮标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浮标随波运动的三轴运动的加速度和三轴旋转(航向角、俯仰角和横滚角),进而估算出海洋参数。另一种是基于重力传感器。第一类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波浪浮标,以加拿大著名的浮标生产厂家AXYS公司生产TRIAXYS?波浪浮标为代表,它使用1000G防震固态传感器,内有三个加速度计、三个角速度计、一个罗盘,使用同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联合开发的专利软件,精确的对波浪进行各种数据计算和统计。由于是采用固态传感器,因此波浪浮标具有可自由旋转和抗低温的性能。它使用太阳能板给蓄电池充电的供电方式,4到5年内,不必更换电池,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