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配线标准
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技术参数

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技术参数
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技术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线缆选用:应选用耐高温、耐磨损、抗紫外线、防腐蚀的特种线缆,保证电气连通稳定可靠。
2. 导线规格:导线规格应根据模组内的最大允许电流来选择,同时还需要满足长期工作的可靠性要求。
3. 连接方式:采用插接式连接方式,连接端子应符合模组设计要求,连接器要有防倒插装置,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4. 引出线路:引出线路要避免悬挂、钩挂、多道弯曲等,以减小相互间的干扰和防止损坏。
5. 线缆标识:每个连接点和引出线缆应采用标识牌,注明连接口号、接口名称、连接方式等信息,方便维护和更换。
6. 绝缘措施:线缆应做好绝缘措施,避免线缆接触其他金属件或导电介质,防止短路或漏电等故障。
综上所述,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技术参数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需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整个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关于电气配电柜、箱及设备配管的安装

关于电气配电柜、箱及设备配管的安装由于本工程电箱(柜)施工在土建完成的墙面安装,且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所以在电箱安装之前应及时跟进土建的进度,在砖墙砌筑时配合好土建作好电箱安装预留工作。
特别是暗装的照明配电箱、小型控制箱,线槽及桥架穿墙等部位,应在安装之前预留好孔洞,其尺寸参考箱体实际尺寸,考虑安装的缓冲空隙,缓冲空隙可在电箱安装后封堵。
一、电箱的安装高度:箱体高度600mm 以下,底边距地1.5米;箱体高度600-800mm,底边距地1.2米;箱体高度800-1000mm,底边距地1.0米;箱体高度1000-1200mm,底边距地0.8米;箱体高度1200mm以上,落地安装,基座高300mm,须土建配合完成。
配电柜(盘)安装在基础底架上,制作基础底架时,应将槽钢矫正矫直,接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好后,要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安装固定。
基础型钢焊接应牢固,并要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找正。
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应用L40x4扁钢在基础型钢的两端分别与预留好的接地引出点进行焊接,焊接面长度应大于扁钢宽度的两倍,焊接要牢固,确保基础型钢有良好的接地。
安装落地式电柜时,应按施工图布置,接顺序将柜放在基础型钢上,按相关规范安装允许偏差的要求,逐台将柜找正、找平,找正时可用0.5mm铁片进行调整,但每处垫片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按柜固定螺孔尺寸,在基础型钢上用手电钻钻孔,用镀锌螺栓固定。
柜体接地应牢固良好,每台柜单独与基础型钢做接地连接,基础型钢焊上接线柱,用Φ6mm2铜线与柜上的接地端子连接牢固。
箱、柜安装的垂直度偏差在0.15%内且相互接缝不大于2mm。
安装暗装电箱时,在电箱安装前复核预留的孔洞尺寸及底边水平度,若不符合安装要求,应重新凿挖或修补,使之符合安装条件。
电箱在固定之前,应用水平尺找平,用硬沙石垫好电箱,使其不需扶持即可平稳,然后用砖石及沙浆补齐下边及两侧空隙,待沙浆干固之后方可进行电箱配管、进线及接线的工作。
动力配电施工工艺

动力配电施工工艺1桥架安装工艺1.1检查电缆桥架及其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
1.2电缆支架应焊接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1.3电缆桥架安装在托臂或支架上,应用压板固定牢靠。
1.4电缆桥架的连接螺栓的螺母应朝外,连接处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
1.5电缆桥架一般不得有断续现象,如必须断开,则在断开处用10mm2铜导线将电缆桥架两端联接。
1.6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
1.7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
1.8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测定。
测量绝缘时,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控制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阻不应小于0.5MΩ。
1.9冬季施工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
1.10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使用每盘电缆。
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
1.11敷设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适应。
1.12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
1.13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
1.14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
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
1.15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电缆扎带固定。
1.1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1.17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
1.18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
电缆标志牌的内容包括: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
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1.19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2配管穿线施工工艺2.1配线钢管采用冷弯,使用电动弯管器,小口径的钢管可使用手工操作的弯管器。
电力建设配线工程配管施工检验指标及质量标准(电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实务操作)

弯
曲半径
明配
多个弯头
(D-电线管外径)
用样板尺检查
一个弯头
(D-电线管外径)
暗配
主要
(D-电线管外径)
埋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
主要
(D-电线管外径)
椭圆度
D(D-电线管外径)
用尺检查
配管
路径
符合设计、路径短、弯曲少
对照图纸检查
塑料管敷设温度
用温度计检查
明配
管路水平垂直偏差
管长
用水平尺或铅坠和尺检查
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的动力和照明用钢管、硬塑料管和半硬塑料管的敷设工作
配管检验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器具
合格
优良
电线管检查
规格
符合设计或{规范}“配线工程篇”有关规定
对照图纸检查
外观检查
钢管
外表面
无折弯、裂纹及严重锈蚀
观察检查
内表面
光滑、无铁屑、毛刺
切断口(管口)
平光
弯曲部分
无折皱、凹穴和裂缝
完整
接地或接零
符合“接地装置”章有关规定
焊接
与管接头两端的钢管焊接牢固,无虚焊
观察检查
套管连接
套管长度
(D-连接管外径)
用尺检查
外观检查
连接管口对正,套管两端焊接牢固、严密
观察检查
薄壁钢管连接方式
主要
丝扣连接
塑料管
套管
套管长度
硬塑料管
1.5D 3D(D-连接管外径)
用尺检查
半硬塑料管
(D-连接管内径)
观察检查
连接管口对正,接口胶粘牢固、密封良好
动力配线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本工程为XX项目动力配线工程,主要包括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
工程地点位于XX市XX区,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
本工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1)电线电缆:按照设计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并具备产品合格证。
(2)配电箱、开关箱、插座箱等: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配电箱、开关箱、插座箱等,并具备产品合格证。
(3)电缆桥架、托盘、支架等: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桥架、托盘、支架等,并具备产品合格证。
(4)接插件、线鼻子、绝缘胶带等: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接插件、线鼻子、绝缘胶带等。
2. 人员准备(1)施工队伍:组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包括电工、焊工、安装工等。
(2)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
3. 施工机具准备(1)电缆敷设机具:电缆敷设机、电缆卷筒、电缆拖车等。
(2)电缆切割机具:砂轮切割机、无齿锯等。
(3)焊接机具:电焊机、气焊工具等。
(4)安装机具: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测量(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测量,确定配电箱、开关箱、插座箱等设备的位置。
(2)测量电缆桥架、托盘、支架等的位置。
2. 电缆敷设(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电缆敷设路径。
(2)在电缆敷设路径上安装电缆桥架、托盘、支架等。
(3)将电缆敷设至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
3. 电缆接线(1)按照设计要求,将电缆接入配电箱、开关箱、插座箱等。
(2)接线过程中,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4. 接插件、线鼻子、绝缘胶带等处理(1)按照设计要求,对接插件、线鼻子、绝缘胶带等进行处理。
(2)确保接插件、线鼻子、绝缘胶带等符合国家标准。
5. 防雷接地系统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防雷接地系统的位置。
(2)在防雷接地系统位置上安装接地装置。
(3)确保接地装置符合国家标准。
6. 工程验收(1)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验收。
负载功率、距离和动力电缆粗细的计算关系

负载功率、距离和动力电缆粗细的计算关系一、电机功率与配线直径计算首先要计算100KW负荷的线电流。
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线电流公式:I=P/1.732Ucosφ式中:P为电路功率,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综合取0.8你的100KW负载的线电流:I=P/1.732Ucosφ=100000/1.732*380*0.8=100000/526.53=190A 图片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和数量修正电流值。
如果负载中大电机机多,由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很大,是工作电流的4到7倍,所以还要考虑电机的启动电流,但启动电流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在选择导线时只按1.3到1.7的系数考虑。
若取1.5,那么电流就是285A。
如果60KW负载中数量多,大家不是同时使用,可以取使用系数为0.5到0.8,这里取0.8,电流就为228A。
就可以按这个电流选择导线、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等设备。
所以计算电流的步骤是不能省略。
导线选择:根据某电线厂家的电线允许载流量表,选用50平方的铜芯橡皮电线,或者选70平方的铜芯塑料电线。
变压器选择:变压器选择也有很多条件,这里就简单的用总容量除以功率因素再取整。
S=P/cosφ=100/0.8=125KVA选择大于125KVA的变压器就可以了。
50平方的铜芯电缆能承受多少电流也要看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还有电缆的结构类型等因素。
50平方10/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空气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10KV三芯电缆)231A(35KV单芯电缆)260A直埋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土壤热阻系数100°C.cm/W)(10KV三芯电缆)217A(35KV 单芯电缆)213A二、根据功率配电缆的简易计算已知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2KW,额定电压为380V变压器距井场400米,试问配很截面积多大的电缆线?(铜的电阻率Ρ取0.0175)(一)有额定容量算出电机在额定功率下的额定电流解:由P=S×COSφ得S=P/COSφ=22/0.8=27.5KVA其P为额定功率,COSφ为功率因数,按电机名牌取0.8有S=I×U算出在额定功率下的额定电流I=S/U=27500/380=73A 由计算口诀得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动力及照明配管配线的安装要求

动力及照明配管配线的安装要求1)明配钢管管径在φ50及以下的,必须采用螺纹连接,不得采用套管连接。
钢管管径在φ63及以上的,可以使用套管焊接,套管应处在两管对口的中心,长度为管外径的1.5~3倍,焊接应严密。
2)配管采用螺纹连接的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其圆钢跨接接地线的直径不得小于6毫米,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焊接应牢固、平整、饱满,不得有电焊、咬肉、夹渣、焊瘤、钢管焊穿等现象。
3)明配镀锌钢管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或紧定螺钉式套管连接。
明配镀锌钢管跨接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卡子连接接地线,不得熔焊焊接跨接接地线。
4)明配钢管、PVC刚性塑料管在进灯、开关、插座、箱盒的150~300毫米处应设管卡或支架固定;在转角、直线段处的管卡或支架间距应对称、均匀;管卡或支架的间距应符合国家规范规定。
5)钢管进入箱盒φ50及以下必须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3扣;φ63及以上可以“点焊”固定,管口露出箱盒内壁3~5毫米,焊后应补刷防腐漆及面漆。
配管进箱、盒、柜必须机械开孔。
6)吊平顶内的电气配管,宜按明配管的要求施工,不得将配管固定在平顶的吊架或龙骨上。
灯头盒、接线盒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加盖板。
使用软管接到灯位的,其长度不宜超过1m。
软管两端应用专用接头与接线盒、灯具连接牢固。
金属软管本身应接地保护。
各种导线都严禁在吊平顶内裸露。
7)PVC硬塑料管外壁应有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PVC硬管和软管的氧指数应达40以上。
PVC硬塑料管可同钢管一样敷设,但不应敷设在高温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如露出地面或楼板部位,应加钢管保护,保护管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
PVC硬塑料管的连接应采用插入法,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粘合剂。
8)钢管明配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在地下或混凝土内,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10倍。
9)钢管连接处,应进行可靠接地跨接,焊接长度应不小于其直径的6倍,镀锌钢管不允许焊接而破坏镀锌层,应用专用软导线接地跨接卡。
电气配线原则

1)除了手动控制开关、信号灯和测量器件外,门上不要安装任何器件。
2)由电源电压直接供电的电器最好装在一起,使其与只由控制电压供电的电器分开。
3)电源开关必须装在箱内上方,且最好装在箱内右上方,其操作手柄应装在控制箱前面或侧面。电源开关的上方最好不安装其他电器,否则,应把电源开关用绝缘材料盖住,以防电击。
3、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4、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
5、上下触点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用斜线连接。
6、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2)可接近性:所有电器必须安装在便于更换、检测方便的地方。
为了便于维修或调整,箱内电气元件的部位,必须位于离地0.4-2米之间。所有接线端子,必须位于离地至少0.2米处,以便于装拆导线。
(3)间隔和爬电距离:安排器件必须符合规定的间隔和爬距离,并应考虑有关的维修条件。
控制箱中的裸露、无电弧的带电零件与控制箱导体壁板间的间隙为:对于250伏以下的电压,间隙应不小于15毫米;对于250-500伏的电压,间隙就不小于25毫米。
7、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采用白色:
一、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如下:
1.按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并进行检验。
所有电气控制器件,至少应具有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型号或索引号、工作电压性质和数值等标志。若工作电压标志在操作线圈上,则应使装在器件上线圈的标志是显而易见的。
2.安装控制箱(柜或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线参考表
名称功率电线尺寸功率电线尺寸
变频器
<2.5KW 1.5mm23-4 KW 2.5mm2 5.5-7.5 KW 4mm211-15 KW 6mm2 18.5 KW 10mm222 KW 16mm2 30-37 KW 25mm245 KW 35mm2 55 KW 50mm275 KW 70mm2 90 KW 70mm2110 KW 95mm2 132 KW 120 mm2160 KW 150 mm2 185-200KW 2*95 mm2220 KW 2*120 mm2
断路器
<10A 1.5 mm2160 A 70 mm2
15A 2.5mm2200-250 A 95 mm2
20 A 4 mm2315 A 2*50mm2或120 mm2 25-32 A 6 mm2350-400A 2*70mm2或150 mm2 40 A-50A 2*4 mm2或10 mm2500 A 2*120 mm2
60 A-80A 2*6 mm2或16 mm2630 A 2*150 mm2
100 A 25 mm2700 A 2*185 mm2
125 A 35 mm2800A 2*240 mm2
145 A 50 mm21000A 3*185 mm2
铜排电流尺寸型号尺寸130A 3*15545 A 5*50 175A 3*20605 A 6*50 215A 3*25 650 A 6*60
265A 3*30 840 A 8*60
300A 4*30 915A 6*80
400A 4*40 935 A 10*60
440 A 5*40 1040 8*80
名称电机功率调速器型号熔断器进线尺寸出线尺寸
调速器
2.2-4KW 514C-16A 10A 1.5mm2 2.5mm2
5.5-7.5KW 514C-32A 20A 2.5mm24mm2
11-15KW 45A 50A 6 mm210mm2 18-22KW 65A 80A 16 mm216mm2 30KW 90A 100A 25 mm225mm2 37-45KW 125A 125A 35 mm235mm2 55KW 180A 160A 70 mm270mm2 75-90KW 230A 250A 95 mm295mm2 110KW 315A 350A 120 mm2120mm2 132-160KW 405A 450A 2*70 mm22*70 mm2 185-200KW 500A 500A 2*120 mm22*120 mm2 220-250KW 610A 650A 2*150 mm22*150 mm2 280KW 740A 750A 2*185 mm22*185 mm2 315-350KW 900A 1000A 3*150 mm23*150 mm2
(动力线:黑色交流控制线:红色直流控制线:深蓝色地线:黄绿色)
电气车间20050729
根据电流来选截面
1.用途
各种导线的截流量(安全用电)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2.口诀
铝心绝缘线截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S(截面)=0.785*D(直径)的平方
10下5,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①
穿管、温度,八九折。
②
裸线加一半。
③
铜线升级算。
④
3.说明
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截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倍数”来表示。
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则从10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截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
口诀中阿拉伯数字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5 16、25*4 35 、45*3 70 、95*2.5 120*2......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下五”是指截面从10以下,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
“100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
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
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处,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25℃,举例说明:
【例1】6平方毫米的,按“10下五”算得截流量为30安。
【例2】150平方毫米的,按“100上二”算得截流量为300安。
【例3】70平方毫米的,按“70、95两倍半”算得截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则是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
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安。
②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
本名“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
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
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
下,它影响导体截流并不很大。
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
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约为0.7)。
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
10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40安(10*5*0.8=40)
高温(九折)
45安(10*5*0.9=45)
穿管又高温(七折)
35安(10*5*0.7=35安)
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
214安(95*2.5*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
166安(95*2.5*0.7=166.3)
③对于裸铝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计算后再一半(乘1.5)。
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芯与裸铝线比较,截流量可加一半。
【例1】16平方毫米裸铝线,96安(16*4*1.5=96)
高温,86安(16*4*1.5*0.9=86.4)
【例2】35平方毫米裸铝线, 158安(35*3*1.5=157.5)
【例3】120平方毫米裸铝线, 360安(120*2*1.5=360)
④对于铜导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1】35平方毫米裸铜线25℃。
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裸铝线,25℃计算为225安(50*3*1.5)。
【例2】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25*4)。
【例3】95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穿管。
按120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安(120*2*0.8)。
附带说一下: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
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采用①中的有关倍数直接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截流量约为105安(35*3)。
95平方毫米的约为238安(95*2.5)。
下面这个估算口诀和上面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5平方*9 4平方*8 6平方*710平方*6 16平方*5 25平方*4 35平方*
3.5
50和70平方*3 95和120平方*2.5 .....................
最后说明一下用电流估算截面的适用于近电源(负荷离电源不远),电压降适用于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