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024版智慧电力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平台层技术及应用场景
平台层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用于对感知层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
应用场景包括电网规划、调度控 制、故障诊断等。
通过平台层技术,实现对电网的 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提高电
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层技术及应用场景
1
应用层技术包括电力市场交易、需求侧管理、综 合能源服务等,用于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和增值服务。
通信信道
采用230MHz无线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光纤专网等多种 通信方式,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分布式能源接入设备与系统
分布式电源接入设备
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等,实现分布式电源 的灵活接入和高效利用。
微电网控制系统
实现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以及两种模式间的平滑切换,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智慧电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应用领域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拓展智慧电力的应用领域,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结合新能源发电特性和市场需 求,开发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 源发电的联合调度和优化运行
模式。
05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价值体现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01
02
03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故障,
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 信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 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
运维效率。
通过智能用电设备和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用户侧能源消费的可视化、可控制和 可优化。
智能配电台区技术方案

智能配电台区技术方案一、智能配电台区概述智能配电台区是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配电台区,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等功能的集成系统。
它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实时获取台区内的电力运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台区的智能化管控。
二、智能配电台区的组成部分(一)智能变压器智能变压器具备监测油温、油位、绕组温度等关键参数的能力,同时能够根据负荷情况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实现节能降损。
(二)智能开关设备包括智能断路器、负荷开关等,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故障诊断和自动隔离,提高供电可靠性。
(三)智能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等信息,为系统的运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四)通信网络构建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将台区内的设备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常见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五)智能监控终端作为台区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指令的下达,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三、智能配电台区的关键技术(一)高级量测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电表,实现对电力数据的精确测量和实时采集,为电能计量、负荷预测和需求响应提供基础。
(二)智能控制技术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运用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对台区内设备的优化控制,如无功补偿、变压器调压等。
(三)故障诊断与自愈技术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及时发现和诊断故障,并通过智能开关设备的快速动作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
(四)能源管理技术对台区内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实现节能减排和成本降低。
(五)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智能配电台区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智能配电台区的功能实现(一)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对台区内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电能质量、负荷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控平台。
(二)远程控制与操作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台区内开关设备的远程分合闸操作,便于运维人员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分析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分析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方法 (4)2.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概述 (5)2.1 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概念 (6)2.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7)2.3 新型农村配电网的特点 (8)3.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技术 (9)3.1 智能传感器技术 (11)3.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1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14)3.4 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 (15)3.5 优化调度与管理技术 (16)4.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设计 (18)4.1 系统架构设计 (19)4.2 设备选型与配置 (21)4.3 软件设计与实现 (22)4.4 系统集成与测试 (24)5. 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施与应用 (25)5.1 实施过程与管理 (27)5.2 应用效果评估 (28)5.3 典型案例分析 (30)6. 总结与展望 (31)6.1 主要工作总结 (32)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4)6.3 进一步研究方向与建议 (35)1. 内容概览随着国家对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重视和投入,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已成为农村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档旨在分析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现状、需求、技术挑战以及实施策略,为农村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将对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明确改造的目标和价值。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梳理,总结出当前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然后,分析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面临的技术挑战,如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新型农村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顺利进行。
1.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新阶段。
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解决方案

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解决方案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解决方案是基于南瑞电力公司长期积累的电力调度经验和丰富的智能技术研发能力而开发的一款智能调度软件。
该系统通过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水电站的智能化调度和远程监控,能够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该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和功能:一、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水电站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建立强大的预测模型。
通过对水电站的水资源、电网负荷和机组性能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前预测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和供电情况,为水电站的调度决策提供指导。
三、智能调度与优化算法四、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功能。
调度员可以通过云平台或移动终端对水电站进行实时监控,查看水位、水压、机组运行状态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调度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对机组的启停、负荷调整等进行控制。
五、可视化界面和报表分析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直观、易用的可视化界面,将水电站的关键参数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出来,使得调度员能够直观地了解水电站的运行情况。
系统还提供丰富的报表分析功能,对水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
六、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系统采用灵活的权限管理机制,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的相关功能和数据。
同时,系统还具备数据冗余和灾备备份功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南瑞水电智能调度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与优化、远程监控和操作等一系列技术和功能,实现了对水电站的智能化调度和远程监控,能够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当前水电站的调度需求,还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和智能化升级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
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40页 PPT)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历 程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微电网技术
02
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1 硬件基础:电网和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2 软件基础:智能的控制技术,是指诊断电网状态,防止供电中断,改善电能质量扰动的装置和算法。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省调调管范围内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试验、监督和考核工作,由相应省调负责。第33条 全网频率二次调整主要由网调及其直调发电机组负责。西北电网第一调频厂由网调指定,一般由直调水电厂担任,网调其它直调水电厂以及AGC投频率调节模式的火电机组担任第二调频厂。西北电网的AGC控制策略和发电机组的AGC控制模式由网调确定。当网调直调发电机组AGC投入频率调节模式运行时,正常频率主要首先靠AGC来调整。
智能电网的功能
特征
传统电网
智能电网
激励/包括电力用户
电价不透明,缺少实时定价,选择很少
充分的电价信息,实时定价,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选择
提供发电/储能
中央发电占优,少量分布式发电, 储能或可再生能源
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补助中央发电(节能、环保)
智慧供电所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供电所建设解决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背景 (3)1.2 解决方案目的 (4)二、智慧供电所建设目标 (5)2.1 提升供电所信息化水平 (7)2.2 优化供电服务质量 (7)2.3 降低供电成本 (8)2.4 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 (9)三、智慧供电所建设内容 (10)3.1 电力设备智能化 (11)3.1.1 智能电表 (13)3.1.2 高压开关柜智能操控系统 (14)3.1.3 变压器智能监控系统 (15)3.2 供电所信息化管理 (16)3.2.1 供电所信息化平台建设 (17)3.2.2 供电所数据分析与管理 (18)3.3 供电服务优化 (19)3.3.1 个性化供电服务 (20)3.3.2 供电故障快速定位与修复 (21)3.3.3 客户需求响应机制 (22)3.4 供电所运维与管理现代化 (23)3.4.1 设备设施精细化运维 (25)3.4.2 人员管理规范化 (26)3.4.3 作业流程标准化 (26)四、智慧供电所技术架构 (27)4.1 数据采集与传输层 (29)4.2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31)4.3 决策支持与应用层 (32)五、智慧供电所实施步骤 (33)5.1 制定实施方案 (35)5.2 硬件设备采购与安装 (36)5.3 软件系统开发与测试 (38)5.4 系统上线与运维 (39)六、智慧供电所效益评估 (40)6.1 经济效益评估 (41)6.2 社会效益评估 (43)七、结语 (44)7.1 解决方案总结 (45)7.2 后续工作建议 (46)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力市场的日益开放,供电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智慧供电所建设已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智慧供电所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供电所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供电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运维,从而提升供电所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电网智能化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pptx

核能
合理利用核能,确保安全 前提下发挥其在能源结构 中的作用。
能源系统效率提升目标
能源转换效率
通过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提高 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输配电效率
优化电网布局和设备配置,降低输 配电过程中的损耗。
终端利用效率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终端用 户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电网智能化行业行业痛点与 解决措施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行业痛点 • 解决措施 • 政策建议 • 未来展望
01
行业痛点
能源供应安全
总结词
能源供应安全是电网智能化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需要保障能源的稳定、可靠和 安全供应。
详细描述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稳定运行面临诸多不确 定性因素,如风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等。此外,能源供应的地缘政治 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要加强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安全性。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01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
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推进能源消费升级
02
鼓励能源消费方式的升级和转型,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
03
通过能源需求侧管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 电网智能化水平。同时,应积极探索新的能源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04
未来展望
智能电网发展趋势
01
02
智能配电网EPON解决方案

智能配电网EPON解决方案配电网自动化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监视/控制、故障定位、隔离和自动恢复送电、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设备管理、远方抄表和电能计量、需方侧用电管理、负荷控制等。
近年的配网自动化通信终端接口正朝Ethernet (RJ45)过渡。
而基于Ethernet技术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简单、设备造价低,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等优点,成为配网自动化通信接入的最佳选择。
标签: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解决措施1 配电网简介1.1 配电网定义。
直接向最终用户供电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由配电线路组成的网络叫配电网络,简称配网。
其作用是在电力网中起分配电能,直接向最终用户供电,配电网就是电力网络中的接入网。
1.2 配电网构成(宏观)。
由架空线或电缆配电线路、配电所或柱上降压变压器直接接入用户所构成。
1.3 配电自动化功能。
把配电网实时监控、自动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自动读表等功能,称为配电网运行自动化;而把离线的或实时性不强的设备管理、停电管理、用电管理等功能,称为配电网管理自动化。
2 传统配电网通信接入技术分析3 配网自动化通信设备的要求3.1 可靠性。
配电通信终端常暴露在室外、受阳光、雨雪等自然条件的侵袭,同时还受外界的干扰。
要求通信系统在任何时候均能可靠地工作。
3.2 经济性。
配网通信终端数量众多、信息采集点面广量大,可充分有效利用传输通道资源,方便网络扩容,保证通信系统的投资不能太大。
3.3 通信畅通能力。
在配电网停电区域和故障时,能捕捉故障信息,保证故障通告信息优先、快速地传输。
3.4 通信速率要求。
进线监视、10kV开闭所、变电站监控和馈线自动化对速率的要求最高;其次是公用配变的巡检和负荷监控系统;远方抄表和计费自动化对速率要求最低。
3.5 双向通信能力。
采集数据的上传和控制指令的下发通信能力。
4 EPON技术简介4.1 定义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顾名思义,EPON是利用PON(无源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的接入,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指采用无源光分/合路器或光耦合器分配/汇聚各ONU信号的光接入网,是光接入网的主流技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端工程案例------越洋广场
2013-10-16
16
用户端工程案例------越洋广场
2013-10-16
17
用户端工程案例------越洋广场
2013-10-16
18
用户端工程案例------越洋广场
2013-10-16
19
用户端工程案例------越洋广场
(9)相关技术已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申请国家 专利12项
2013-10-16 29
智能化配电站
2013-10-16
30
智能化配电站
2013-10-16
31
智能化配电站
2013-10-16
32
智能化配电站
2013-10-16
33
智能化配电站
2013-10-16
34
智能化配电站
智能门禁
2013-10-16 7
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013-10-16
8
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E-1 智能配电系统14项主要功能:
参数遥测 状态遥信 参数遥调 状态遥控
故障诊断 设备预测 节能管理
无功补偿
电能质量自动检测 能源信息管理 具有外接连接接口 实时和历史记录、曲线 提供语音报警和动画播放 短信报警功能等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上海国际妇幼保健医院
呼和浩特公安厅太阳小区
内蒙古人民大会堂
„„„„
2013-10-16
11
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越洋广场
2013-10-16 12
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航天技术新城配电站
2013-10-16
优化电网,提高运营效率。
1、新能源接入:通过上位机通讯和逆变器自适应,实现微网柔性接入,自动实现并网 和离网,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有效保障电网质量和安全运行。 2、无功补偿装置:采用高性能的单片微处理器、全数字化设计,软、硬件模块化处理, 电磁兼容设计,抗干扰能力强。 3、大功率不间断电源:融合传统UPS和EPS的优点,切换时间为0秒级,智能检测及 监控功能,带有隔离和整流滤波,使电源更加绿色、纯净。 4、PQF有源动态滤波器:改善负载平衡度不受电网结构的改变的影响, 智能软件分 析,提高电网质量。
2013-10-16 44
智能配电系统(DMS)------新能源智能化系统
产品荣获2012年中国工博会铜奖
2013-10-16 45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
46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上海瑞伯德公司嘉定厂区光伏发电系统
47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智能化配电站
智能化配电站
上海纳杰电气研发的智能化配电站与智能电网发展思路完全一致
2013-10-16 25
智能化配电站
2013-10-16
智能化配电站 获得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
26
智能化配电站
特点:
(1)完全实现普通配电站所有功能; (2)突出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四 化”; (3)建立了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 (4)符合IEC61850-3标准; (5)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应用,达到电网可靠、安全、经 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等; (6)一种全新型智能配电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3-10-16 9
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E-1智能配电系统为用户创造价值和增值
快速故障诊断和处置,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减少停电损失,提高工作 效率。 节能管理,对用电状况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有效的监控,降低用电成 本,提高企业效益。 自动预报,通过对设备和元器件寿命检测,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提高 设备利用率,保障经济运行。 信息储存,为企业节能管理提供和保存必要电能数据,为企业领导层 能源方针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3-10-16 38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并网接入,智能监控电能参数和质量:
39
智能配电系统(DMS)------智能化新能源系统
2013-10-16
40
智能配电系统(DMS)------智能化新能源系统
2013-10-16
41
智能配电系统(DMS)------新能源智能化系统
2013-10-16
6
智能电网用户端关键技术
□ 可再生能源 ■ 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及软并网(微网)技术 ■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远程监控技术 ■ 可再生能源系统发电计量与浮动计价技术
□ 储能与充放电 ■ 储能和充电系统的并网接入技术 ■ 储能和充电系统的充电技术及计价技术
□ 系统集成技术 ■ 系统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 ■ 海量数据分析与报表技术 ■ 用电峰谷平衡决策和互动支持技术
2013-10-16 28
智能化配电站
(5)配电站开关柜内配置有源滤波装置,结合智能分析软 件自动进行谐波治理; (6)配电站内配置有大功率不间断电源作为备用电源,确 保重要负荷用电正常、可靠; (7)配电站配置有智能门禁系统,操作人员通过刷卡或输 入密码方可进入,确保系统安全; (8)节能管理系统通过预设限电控制方案,自动判断预设 值并启动预设限电方案;
3、GPS网络时间服务器:GPS同步卫星上获取标准时钟信息,确保系统通讯时钟信号同步。 4、交换机:采用RMON提升网络监控能力,支持IEC61850。实现智能电网数据双向传输。 5、串口服务器:使电网中的通讯数据在串口和以太网之间轻松执行双向数据传输。 6、UPS电源:市电正常运行时有效净化市电;在市电中断时,确保数据安全储存。
信息采集柜 实现数字化信息传输,智能采集下层数据和控制信息,实时在线
监控电网质量并配有UPS供电保障数据信息可靠运行,达到一体化智能调度和电 网可视化的功能,同时通过智能监测和报警快速解决电网故障问题,实现现代化 电网自愈功能。
1、主机:实现人机交流界面,数字化信息传输,智能采集下层数据信息。
2、打印机:可打印实时数据信息。
2013-10-16
27
智能化配电站
创新点和先进性
(1)完全具有普通配电站的功能,同时,更加突出智能化、数字化 、信息化、互动化等“四化”功能; (2)综合无线传输、光纤传输、网络通讯技术,采用多种介质和协 议的网络通讯方式,实现数字化传输; (3)配电网综合运行参数集中监控,实现故障自动定位、远程报警 和快速处理,具有故障语音报警、监控主机弹出画面报警和全球手机短 信故障报警功能; (4)在智能化配电站屋顶配置有光伏发电站,符合国家绿色、节能 、环保理念;
2013-10-16
20
用户端工程案例------越洋广场
报警语音
2013-10-16 21
E-1证书
E-1成果转化证书
2013-10-16 22
E-1证书
E-1获得2007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2013-10-16 23
E-1证书
E-1产品2006年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铜奖
2013-10-16 24
2013-10-16
35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2013-10-16
36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清洁 灵活
绿色
优势和特点
可再生
永久性
2013-10-16
37
智能配电管理与新能源、分布式发电
将分布式能源微网接入,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目的的单一电网用户, ,其自有的发电设备容量在几百瓦至几百kW之间,自发自用,多余电量反馈给电网, 在配电网低压侧(或用户侧)并网,由控制器控制并网条件,当满足并网条件时自动 并网,反之,则随时脱网。对于新能源容量在几百瓦至几千瓦之间的家庭用户,通过 新能源管理柜实现并网。这样,按照目前并网状况我们将并网容量控制在总容量10% 以内,在坚强智能电网环境下,可发挥社会各方利用新能源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可再 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和使用效率。
2013-10-16
42
智能配电系统(DMS)------新能源智能化系统
能源管理柜(EMS)由照明灯自动控制系统、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空压机
联动控制系统组成,分别通过照明远程离散和群控、中央空调温度采集自动调节运 行状态和空压机气压联动控制调节投退等智能控制技术,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
参数,自适应电网互动,有效、合理用电,节约电能可以达到40%以上。
2013-10-16 10
智能电网用户端配电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从2006年开始涉足于智能 化配电系统建设,在智能电网用户端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 和实战经验。成功运用于以下工程: 上海旗忠网球中心 上海先进半导体公司 上海越洋广场 上海气象局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704研究所 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3、配电站分布在地下1层、6层、28层,共有高压开关柜28台,低压配电
柜210台; 4、设在地下1层的配电室站控层对广场35kV、10kV、400V及变压器的配
电参数进行全面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智能化配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5、通过主控层与过程层的互动,对负荷进行自动卸载; 6、通过故障诊断系统对故障点实施手机故障报警和故障自动隔离; 7、通过对用电数据储存、分析后,实施节能管理。
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电 能质量和可靠性 以市场化机制实现与发 电、用户互动
经济
数字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理论 技术对电网进行改造以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2013-10-16 3
智能电网是一种长期愿景,是反映电力工业利用当代的
智能电网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