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设计方案
员工管理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员工管理)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作业管理技术方案壹.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使用和本标准。
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本质安全型”i”GB10111利用随机数股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MT209煤矿通讯,监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286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系能测试方法MT/T899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1004-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5-2006矿用分站MT/T1007-2006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8-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三.术语和定义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anagementsystemfortheundergroundpersonnelinacoalmine 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四.技术要求,壹般要求;对煤矿进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认证流程熟悉,亲自参和且完成了关联的产品认证。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对人员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工具。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植入于人员身上的定位设备,通过卫星通信等方式,将个人位置信息上传到系统服务器,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对人员位置进行可视化和管理分析,在安防、物资管理、生产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需求分析在确定人员定位系统设计初步方案之前,需要对其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应用场景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工矿企业、物流仓储、安防领域、医疗院所、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
因此,在制定系统设计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精细化设计,以满足对人员定位监控的具体需求。
2、技术要求人员定位系统关键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
其中,卫星定位技术是实现系统位置跟踪与监控的核心技术,需要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要求具有高速、高稳定性和宽带等特性,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错或者丢失。
数据传输技术要求能够支持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同时还需要具备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等功能。
3、功能需求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实时监控和定位:通过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人员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定位。
数据采集和存储:对员工上传的位置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并支持快速查询和分析。
报警和预警: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预警,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多维度分析和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员工位置进行多维度分析和管理,支持简单搜索和统计分析等。
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系统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能够对用户数据进行多层加密处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二、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模块人员定位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模块:硬件:位置追踪设备、无线通讯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
软件:位置管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等。
kj251人员定位系统方案

kj251人员定位系统方案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人员定位系统能够精确追踪和定位特定人员的位置,为各行业提供了便利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kj251人员定位系统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功能特点、技术原理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构成kj251人员定位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定位标签:通过低功耗蓝牙技术与基站进行通信,用于精确追踪人员的位置。
- 基站:接收并处理定位标签发送的信号,计算定位信息并发送给中央服务器。
- 中央服务器:负责数据的接收、存储和分析,提供实时报警和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
2. 功能特点- 实时定位:系统能够实时显示人员的位置,并能精确到特定区域或建筑物内的具体位置。
- 报警功能:根据设定的规则和范围,当人员进入或离开指定区域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 历史轨迹查询:管理员可以随时查询人员的历史轨迹,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 多平台支持: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访问系统,方便灵活。
三、技术原理1. 低功耗蓝牙技术kj251人员定位系统采用低功耗蓝牙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能耗低:定位标签采用低功耗蓝牙芯片,能够长时间使用。
- 覆盖范围广:基站能够覆盖较大的区域,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 高精度定位:低功耗蓝牙技术能够实现对人员位置的高精度定位。
2. 数据传输与处理定位标签通过低功耗蓝牙与基站进行通信,将人员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到信号后,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将定位信息发送给中央服务器。
中央服务器负责存储和分析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应用接口。
四、应用场景1. 工地安全kj251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在工地上实时追踪工人的位置,避免工人进入危险区域,提高工地的安全性。
2. 物流管理在物流行业中,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运输轨迹,提供实时报警和异常处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医院护理系统可应用于医院内,在实时监测病人位置的同时,还能实现医护人员的定位和调度,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控和管理人员的位置信息。
该系统通过使用各种定位技术,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局域网(WLAN)和射频识别(RFID),可以准确地确定人员的位置,并将其实时显示在系统的界面上。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WLAN的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
1.系统架构该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位置采集子系统、位置处理子系统和位置显示子系统。
-位置处理子系统:负责处理和存储人员的位置信息。
该子系统采用位置算法,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此外,该子系统还会将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发送给位置显示子系统。
-位置显示子系统:负责显示和管理人员的位置信息。
该子系统提供用户界面,以便用户可以实时地查看人员的位置。
用户可以通过地图和图表等方式,直观地了解人员的位置信息。
2.定位技术选择3.数据传输与存储在人员定位系统中,数据传输和存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系统采用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将定位数据发送到位置处理子系统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
定位数据存储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Oracle。
数据库中存储位置信息、人员信息和设备信息等。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可以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
4.用户界面设计-位置监控:显示所有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可以实时更新位置信息。
-个人查询: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人员的信息或标识码,快速查询人员的位置。
-历史轨迹:显示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并可以选择特定时间段进行查询。
-告警提醒: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发出告警并提醒用户。
5.系统安全性设计此外,系统还应采用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总结: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定位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人员的位置信息。
智慧电厂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电厂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电厂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位置识别等技术应用于电厂管理的创新方案。
该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对电厂工作人员的位置、行为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电厂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个智慧电厂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智慧电厂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传感器:在电厂中安装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人员的环境信息和位置信息。
2. 网关: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3. 云端服务器: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报表和预警信息。
4. 移动终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时查看自己的位置、工作任务和相关信息。
二、系统功能1. 人员定位:通过人员携带的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将其显示在云端服务器上的地图上。
2. 人员行为分析:通过对人员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人员是否进入禁止区域、是否未按规定进行工作等行为,以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3. 人员安全管理:根据人员的位置信息,可以对电厂的安全风险区域进行设定,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提示和控制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4. 工作任务派发:根据电厂的工作计划和人员位置信息,可以将工作任务自动分配给最近的合适人员,并实时监测任务执行情况。
5. 工作效率分析:通过分析人员位置数据和工作任务数据,可以评估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量,以提供决策支持。
6. 电厂运维管理:通过监测设备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并提供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三、关键技术1. 室内定位技术:利用蓝牙、Wi-Fi或超声波等技术,实现对人员在室内的精确定位和跟踪。
2. 数据传输和通信技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节点和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3. 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存储和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挖掘。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设计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设计一、整体概述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日益更新,对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为紧跟国家“互联网+”战略,利用“互联网+安全生产”对工程作业现场实现全面智能管理,赛摩博晟研发智能工厂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人员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全面提升工厂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系统架构在运营中的工厂(如化工厂、电厂等)等区域署基于W-UWB(超宽带技术)的精确定位系统,实现对人员和物资的全面定位。
针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的定位方式,施工人员:定位标签安装在安全帽上,电厂员工:佩戴工牌型定位标签,重要物资:携带物资型定位标签,由此实现对人员和物资的精确位置监测,保证人员、物资的安全,详细记录各个时间段人员的位置和工作内容,实现人员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三、系统功能1. 实时定位实时了解人员/车辆状态,了解厂区内车辆及生产现场人员的实时位置。
2. 轨迹回放系统可以实时调取现场人员的活动轨迹,并回放指定人员一定时间内的轨迹。
3. 视频联动现场拍摄画面接入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后台系统与现场视频联动,可以随时调取现场人员的实时画面。
4. 信息统计实现现场人员轨迹信息、考勤信息、违规报警信息、异常行为信息的统计管理,生成报表。
5. 报警管理管理报警事件,包括人员越界、脱岗、静止、聚集、超员等,车辆超速、偏离路线、超时、滞留等报警,并发出报警提示。
6. 电子围栏限制进出操作,有权限的人才能进出指定区域,对现场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管控,减少违章。
7. 巡点检功能实现巡点检工作动态化、智能化、标准化,保证现场设备的可靠性。
8. 数据查询各种记录和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可查询历史记录。
9. 人员考勤实现人员的电子签到,管理人员在岗时间、工作时间,管理人员考勤,可以生成多功能考勤报表。
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设计方案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定位技术和数据分析的系统,旨在为医院提供实时监控和管理医院人员的位置信息,提高医院内部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该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定位技术,如GPS、RFID、蓝牙等,跟踪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和访客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实时显示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
一、系统架构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定位设备、数据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
1. 定位设备:使用各种定位技术,如GPS、RFID、蓝牙等,在医院内部的区域或设备上安装定位设备,用于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
2. 数据传输网络:使用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将定位设备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
3.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并处理从定位设备传输过来的位置信息,并将其显示在地图上。
监控中心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二、系统功能智慧医院人员定位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核心功能:1. 实时定位功能:通过定位设备获取医院内部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
2. 区域划分功能:可以将医院内部的区域进行划分,比如病房区、手术室区等,并对每个区域设定不同的安全级别。
3. 实时监控功能: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控医院内部的人员位置,并与区域划分相结合,及时发现人员越界或进入禁区等异常情况。
4. 报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算法,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报警,在出现人员越界、设备异常等情况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5. 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历史位置信息的分析,系统可以生成各种数据报表,帮助医院管理人员了解人员流动情况和工作效率,优化医院的运营管理。
三、实施方案1. 硬件准备:确定使用的定位技术,选择合适的定位设备,并在医院内部进行安装和部署。
2. 数据传输网络:建立医院内部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确保定位设备的数据可以稳定传输到监控中心。
3. 监控中心建设:设置监控中心,安装电子地图和监控系统,确保能够接收和显示定位设备传输过来的位置信息。
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定位方案

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定位方案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定位是指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将工地上的人员进行精准的定位追踪,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获取人员位置信息,提高工地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下面是一个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定位方案,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施方式和预期效果。
一、方案背景和目标随着建筑工地规模的扩大和远程管理的需求增加,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定位系统逐渐成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工具。
本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准确、可靠、实时的人员定位系统,为工地管理人员提供实时定位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提高工地管理水平和人员安全。
二、方案内容和步骤1.选用定位技术: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考虑到室内室外环境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定位技术,如GPS定位、WiFi定位、蓝牙定位、RFID定位等,结合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技术。
2.安装定位设备:在工地必要的位置安装定位设备,如定位终端、无线网络设备等。
定位终端可以配备给施工人员佩戴,通过定位设备和基站进行通信和定位。
3.建立定位系统平台:建立一个集成定位设备和软件的平台,用于接收和处理定位数据,并提供实时监控和管理功能。
平台可以部署在云端或本地服务器上,管理人员通过PC或移动终端访问该平台。
4.终端设备佩戴和维护:将定位终端分配给工地人员佩戴,并确保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5.数据监控与分析:通过定位系统平台实时监控和分析施工人员的定位数据,包括位置、行动轨迹等信息。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询和分析定位数据,为施工作业提供决策支持。
6.安全预警和报警功能:定位系统平台可以设置安全预警和报警功能,当施工人员发生异常情况时,如进入禁区、超出安全范围、发生意外等,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向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
7.系统集成和扩展: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可以与其他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如人事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巡更系统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审核:批准:2013年7月4日前言χχχ矿位于χχχ,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采用χχχ井开采,矿井工业广场面积χχχ亩,因矿井生产需要,现建立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
根据根据煤炭行业标准GB3836-2000和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χχχ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本着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拓展性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产品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及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功能介绍 (4)2.1系统功能框图 (4)2.2 特点及功能 (5)2.3 主要电气性能 (6)三KJ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 (6)3.1 用途 (7)3.2 工作原理 (7)3.3 分站结构 (7)3.4 使用方法 (8)四 KGE32矿用发码器 (8)4.1 用途 (8)4.2 组成及工作原理 (9)4.3 主要特点及功能 (9)4.4 主要电气性能 (9)4.5 环境条件 (9)4.6 结构 (10)4.7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0)五系统管理软件 (10)5.1信息管理 (11)5.2考勤管理 (12)5.3系统设置 (18)第二部分工程设计方案 (20)一 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综合设计说明 (20)1.1χχχ现状 (20)1.2. 系统设置 (20)二具体案例讲析 (21)第三部分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三恒产品的使用业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功能介绍2.1系统功能框图图1 系统功能框图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由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两部分组成:⑴地面设备主要由监测主机、传输接口、集线器、打印机、避雷器等组成;地面人员监测管理部分由数据通信接口、HUB、监控主机(含监控管理软件)、UPS电源、打印机、网络终端、防雷设备等组成。
其中通信接口是将井下的RS485或DPSK信号转换为监控计算机RS232串口信号;HUB用于地面设备网络连接;监控计算机(含人员监测及安全管理软件)及数据库,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化管理目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直观动态显示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使管理层一目了然;UPS电源主要为了在交流电源停电后继续维持系统设备正常运行;打印机主要用来打印人员监测及安全管理报表;网络终端主要是人员监测及安全信息的网上动实现对人员的考勤作业、统计及监测管理。
⑵井下设备主要由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KGE32矿用发码器、KDW22型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分线盒等组成。
系统中的KGE32型矿用发码器采用微型封装,可方便地安装在矿灯盒侧、安全帽、腰带或衣袋等处,如用于车辆则可选择非金属部分并尽可能高、较为安全的地点安装。
发码器使用时不间断发射代表身份特征的无线射频数字编码信号。
发码器采用低协耗、半休眠状态工作,发码器有多个工作频道。
发码器本身具有抗干扰能力,其通信协议保证了发码器无遗漏现象。
扩展性能强,能兼容有线无线多个网络,自身带有AES和CRC机制,系统保密性能好系统中的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简称分站),采用矿用本安设计,用来接收发码器发射的无线数字编码射频信号并将其解调还原成数字编码,并将数字和接收起始时间存储在数据库中;当发码器离开分站接收范围10多秒钟后,分站也会将离开得发码器身份数字和离开时间存储到数据库中。
以后可根据地面主机发出的巡检命令,将所存数据通过传输电缆送入地面主机。
分站的安装视需要安装于各监控点上,今后亦可根据需要增减分站的设定。
本系统可安装大于64台分站。
井下分站设备由人员信息采集处理模块、人员信息传输处理模块、隔爆电源、备用电池、嵌入式软件等组成。
其中隔爆电源为分站工作提供电源;人员信息处理采集模块是完成对人员通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人员信息传输处理模块是将RS232信息转换为RS485信息,传输距离10KM,同时将重码的信息进行判定和过滤,接受上位机的轮循访问并向上位机传送所采集到的人员编码信息。
2.2 特点及功能①分站是智能化装置,具有无线接收、高速数据处理、存储所有发码器的一切数据;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分站可存储60200个移动目标信息。
当故障排除后,自动将所有存储的信息传至地面计算机。
②系统无线部分采用了射频技术、天线技术、FSK调制方式,先进的校验技术和无线防冲突算法,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及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③计算机采用Windows软平台,用VB开发的集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的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系统是以SQL Server7.0数据库为主的C/S模式开发而成的,共有分站实时信息、区域内人员实时信息、分站历史信息、区域内人员历史查询、分站配置、人员配置等功能。
所有功能操作具有在线帮助,在中文菜单提示下完成。
并方便地点击图形、即点击所需信息,可随时显示动态目标的图形数据。
系统采用485总线巡检方式,分站实时向地面主机传送人员信息,同时主机通过总线向分站发送命令。
④人员监测查询功能:a.可作为下井考勤系统。
系统庞大的数据库能存储一年以上系统运行的各种数据,对任一指定月份或任一指定时间段,对井下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b.可查询当前井下人员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c.任一指定井下人员(车辆)当前或指定时间段内的活动轨迹;d.查询某一指定分站,可以获得当时区域的人员(车辆)信息;e.查询某一指定分站、可以获得在某一时间段内由经过该分站的人员车辆信息;f.对特定的人员(车辆)进行实时跟踪;2.3 主要电气性能(1)无线工作频率:2.4GHz(2)发码器发射功率:1~5dbm(3)分站无线接收灵敏度:-105dbm(4)无线数据传输速率:9600bit/s(5)电缆数据传输速率:1200bit/s(6)监测动目标数量:16300个(7)系统分站容量:≥64个(8)供电电源﹡发码器:工作电压:3VDC(由硅胶封于内部的CR2450.3V锂电池供电)工作电流:发11mA. 守候:200nA连续工作时间:>2年﹡分站:工作电压:12VDC工作电流:≤200mA(由KDW22型隔爆、兼本安电源供电备用本安电池:最高开路电压Um≤4.2VDC,最大短路保护电流 IM≤1.1A)三 KJ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3.1 用途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和KGE32型矿用发码器配套使用。
当流动人员携带矿用发码器经过矿用无线接收分站的A和B二根接收天线时,分站先后接收到发码器发出的身份号码。
将根据二根天线收到信号的先后辨别前进方向。
分站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存贮、并通过RS-485接口自动传输给地面计算机。
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为本质安全型,适用于具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使用。
3.2 工作原理KJF73矿用无线接收分站由无线接收模块和主CPU、从CPU、存储器、RS485接口、备用电池等组成。
如图:主CPU用来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并同时处理、存储来自从CPU的信息。
从CPU接收、处理二个A、B接收模块来的信息,用来识别矿用发码器的前进方向、并传输给主CPU。
存储器用来存储还未向上位机传出的信息。
RS485接口通过传输电缆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当交流停电时,备用电池自动投入工作。
3.3 分站结构分站机箱为防静电ABS注塑而成,有足够的强度,盖和机箱之间采用发泡硅橡胶”O”形密封圈,有效地防水、防尘。
机箱防护级为:IP54外形如图四个出线嘴,左右分别为A、B二根接收同轴电缆天线。
下面两个出线嘴,左边为电源线输入,右边为RS485传输电缆输入。
3.4 使用方法1.分站安装在流动人员或车辆必经过的岔口处。
2.设置、校对所安装分站的地址码3.连接本安全电源及矿用传输电缆。
4.将分站的25m的同轴电缆天线,安装在流动人员经过的位置。
5.用铁丝或尼龙绳将分站、本安电源、矿用通信电缆、电缆天线挂在巷道壁上。
使电缆天线的末端约0.5m左右,头向下悬挂在巷道空中距离巷道壁大于30cm,电缆天线尽量避开其他电缆导电物体。
6.指示灯状态:左1红灯为主从CPU通信状态指示,闪亮为出入状态变化。
左3绿灯为接收发射灯四 KGE32矿用发码器4.1 用途KGE32型矿用发码器间断地向空中无线发射代表本身的数字编码,它必须与KJF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配套使用。
模块本身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适用于具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使用。
人员携带的KGE32发玛器具有重量轻、易携带的特点,高度的识别可靠性,识别距离远(识别距离可达10-30米以上)超低功耗,方便性、安全性,标签无须外接矿灯电源,无须充电、无辐射,对人体和环境无任何影响,更安全更健康系统处理能力强高度自动化完善的数据分析通讯距离远,可达20公里。
4.2 组成及工作原理KGE32型矿用发码器由高频发射、微控器、电池及天线组成。
如图发射器由石英晶体振荡器、锁相环电路PLL、输出功率放大器和模式逻辑控制所组成。
微控器有二级硬件堆栈,1024X12编程EPROM,41字节数据RAM,8位可编程定时,上电复位,看门狗定时器,低功耗休眠模式,可编程保护等功能。
天线为印制环形天线,尺寸小,受人体影响小。
4.3 主要特点及功能1.发射模块为硅胶灌封模块、体积小、重量轻、防潮、安装方便,它由CR2450 3V锂电池供电。
2.发射频率为433.92MHz;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
3.采用微功耗器件,功能耗极抵。
4.软件采取先进的校验和算法处理,保证无线数据高度可靠。
4.4 主要电气性能1.发射频率:433.920MHz2.调制方式:FSK3.发射功率:≤5dBm4.工作速率:9.6Kbit/s5.工作电压:2.7V-----3.2V6.工作电流:≤15mA持续10ms4.5 环境条件发码器在下列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1.环境温度:0℃------40℃2.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3.大气压力:86Kpa---106Kpa4.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使用。
4.6 结构KGE32型发码器为硅胶灌封模块。
如图所示4.7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KGE32矿用发码器,其ID码都写在各发码器的铭牌上。
2.从出厂之日起,约5个月时由用户更换发码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