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仪法流量监测方案分析确定
流速仪测流法

中国灌区协会“全国灌区量水技术研讨班”教材流速仪测流法及水工建筑物量水率定郭宗信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第一章流速仪测流法第一节流速仪测流的基本方法与测线布设流速仪测量河渠流量是利用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
从水力学的紊流理论和流速分布理论可知,每条垂线上不同位置的流速大小不一,而且同一个点的流速具有脉动现象。
所以用流速仪测量流速,一般要测算出点流速的时间平均值和流速断面的空间平均值。
即通常说的测点时均流速、垂线平均流速和部分平均流速。
(一)基本方法流速仪测流,在不同情况或要求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其基本方法,根据精度及操作繁简的差别分为精测法、常测法和简测法。
1.精测法:精测法是在断面上用较多的垂线,在垂线上用较多的测点,而且测点流速要用消除脉动影响的测量方法。
用以研究各级水位下测流断面的水流规律,为精简测流工作提供依据。
2.常测法:常测法是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在较少的垂线、测点上测速的一种方法。
此法一般以精测资料为依据,经过精简分析,精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作为经常性的测流方法。
3.简测法: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经过精简分析,用尽可能少的垂线、测点测速的方法叫简测法。
在水流平缓,断面稳定的渠道上可选用单线法。
(二)测线布设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直接影响过水断面积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
因此在拟订测线布设方案时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国际标准规定,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断面上其间距不得大于渠宽的1/20。
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
一般渠岸坡脚处、水深最大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的数目与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有关。
精测法的测速垂线数目与宽深比的关系式为:BN0=2D式中:N0——测速垂线数目;B——水面宽;D——断面平均水深。
河渠流量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河渠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流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并能够独立进行河渠流量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析。
通过实验,加深对工程水文学中流量测量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河渠流量测量通常采用流速-面积法,即通过测量河渠的流速和横截面积来计算流量。
实验中,流速可通过流速仪测量,横截面积则通过测量河渠的断面尺寸计算得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流速仪:用于测量河渠中的流速。
2. 水位尺:用于测量河渠的水位。
3. 卷尺:用于测量河渠断面的尺寸。
4. 计算器:用于计算数据。
5. 数据采集器:用于记录数据。
四、实验步骤1. 现场勘察:对实验河渠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河渠的形状、尺寸、流速分布等基本情况。
2. 选择测点:根据河渠的流速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测点进行流速测量。
3. 测量流速:使用流速仪在测点处测量流速,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流速。
4. 测量水位:使用水位尺测量河渠的水位。
5. 测量断面尺寸:使用卷尺测量河渠断面的尺寸,包括河宽、河深等。
6. 计算横截面积:根据测量得到的断面尺寸,计算河渠的横截面积。
7. 计算流量: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河渠的流量。
8. 数据记录与整理: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共测量了3个测点的流速,分别为0.8m/s、1.0m/s、0.9m/s,取平均值0.9m/s作为该河渠的流速。
河渠水位为2.5m,河宽为10m,河深为1.5m,横截面积为15m²。
根据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得到该河渠的流量为13.5m³/s。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流速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河渠横截面积的测量方法合理,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3. 流速-面积法是河渠流量测量的有效方法,适用于不同河渠的流量计算。
六、实验讨论1. 影响流速测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误差?2. 如何提高河渠横截面积测量的精度?3. 流速-面积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河渠流量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流速-面积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9河流流速流量的测定

垂线水深
H<1m
方法名称
1点法 2点法 3点法 5点法
测速点位置
0.6h 0.2h, 0.8h 0.2h, 0.6h,0.8h 水面,0.2h, 0.6h,0.8h,水底
1m<H<3m
H>3m 一点法:v=v0.6
二点法:v=(v0.2+v0.6)/2
三点法:v=(v0.2+v0.6+v0.8)/3
实验室实验步骤
水样处理:过滤法。 量体积 沉淀 过滤 烘干 称重 含沙量计算
五点法:v=(v0.0+3v0.2+3v0.6+2v0.8+v1.0)/10
断面流速的测定
流速计算 岸边流速: 岸边或死水部分平均流速,等 于自岸边或死水边起第一条测 速垂线的平均流速乘以流速系 数a。A值在缓坡时为0.7,陡 坡时为0.9,死水边时为0.6。 V0=a•V1 中间部分流速 Vn=(1/2)•(Vn-1+ Vn+1) 断面面积计算 岸边—按三角形计算 中间部分—按梯形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泥沙含量的测定
河流当中的泥沙按照运动形式分为:悬移质、 推移质和河床质泥沙。 一般情况,河流中泥沙以悬移质为主。 河流当中的泥沙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浑水内所 含干沙的质量。 P (含沙量)=WS / V P:水样含沙量(kg /m3); WS水样中干沙重量 (kg),V水样体积(m3)
水深测量
测深锤
流速仪测流速
流速与流速仪的转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V=K N +C
流速仪法流量测验总不确定度估算方法探讨

对 资料 精 度 的定 量 描 述 。
关键 词
瀛量; 误差: 不确定度; 估算 文馘标识码 : A
中国分类号 :V 2 T 1 1 基本概 念及计 算公 式 11 不确定度
水支线 从谷点至 峰顶点 , 谷点是 以平行 横轴 Q的直 线 为切线 , 而峰 顶点 是 以垂直横 轴 Q的直 线为 切线 。简单 地 说: 涨水支线是下平上垂型 。
绳套顶部仍 然通过 单值线 上的最大 流量点 , 只是进 入下一 个
△ 时段 , 曲线 点才要左移 . 即流量开 始减小 。
42 盲 区 .
涨 、 水 支线 连接 处 , 落 即峰 、 谷点 正好 在单 值 线上 。另 外 , 套曲线的 中间部分 一般 为临 时曲线。这样 , 套 曲线 绳 绳 模 型就剖建完成 了( 如图) 。
一
峰前涨水段 , 当流量 出现最大值 以后 , 位继续 上升 , 水 流 量还要 增大 , 附加 比降逐渐 减小 . 但 又使 得流量 减小 , 这样 , 二者相互补偿 , 故使得 峰前 盲区流量最 大值保持 不变。也可 以把该 区称 为最大流量 区。 谷前落水段 , 一方面水位 下降 , 流量减 小 , 另一方面附加 比降增 大 , 致流量 增大 , 导 二者相互 补偿 , 以 , 所 谷前盲 区流 量最小值也保持不变 。也可 以把该 区叫做 最小流量 区。 总之 , 在盲 区里 . 流量 是不变 的 。并且 盲 区所经 过 的时 间正好等 于水位后移时 间 山 5 绳套 曲线模型的建立 通 过以上分析 , 以建立绳套 曲线模型 。 可
当 l ,时 , </ t 按水位后移法原理 . 峰顶 流量值迅 速减小 ,
小河流流量的测定(多点垂线法)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分析人
方法名称
监测项目:河流流量
方法: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流速仪法)(GB 50179—2015)
实验原理
测流速时,由水力推动旋桨式转子流速仪旋转,内置信号装置产生转速信号,计算出流速;流量测定是根据明渠测量流速面积法,先测出流速再测距仪;
3、断面漂浮物应不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转。
3、卷尺或皮尺。
实验步骤
1、测量监测断面水深和宽度,作好记录,并计算断面面积;
2、打开仪器开关,进入测量状态,将其浸入水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值,平行测定3次。为避免污染,测量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将仪器装入保存盒中。
实验结果
讨论与分析
1、测点的流速不能超出仪器的测速范围;
2、在一次测流的时间内,水位涨落应小于平均水深的10%;
蒸汽和废蒸汽流量测定方法 流速仪法方法确认报告

蒸汽和废蒸汽流量测定方法流速仪法方
法确认报告
概述
本报告旨在确认蒸汽和废蒸汽的流量测定方法,采用的是流速仪法。
通过对该方法的验证和确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流量测定方法
流速仪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蒸汽和废蒸汽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测量,并结合管道的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量。
在该方法中,使用了先进的流速仪器,能够精确测量流体的流速。
方法确认过程
为确认流速仪法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以下步骤:
1. 设备校准:首先,我们对流速仪进行了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
2. 测量实验:接着,我们安装了流速仪和管道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际测量。
在每次测量前,我们确保流体的条件(温度、压力等)稳定,并记录相关参数。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计算了每次测量的蒸汽和废蒸汽流量,并比对了多次实验的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评估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结论
通过对流速仪法的确认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该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蒸汽和废蒸汽的流量。
-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良好,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
- 该方法操作简便,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
因此,我们确认流速仪法是一种适用于蒸汽和废蒸汽流量测定的可靠方法。
建议
鉴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建议在蒸汽和废蒸汽流量
测定时广泛采用流速仪法,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确认实验,以确保测
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对蒸汽和废蒸汽流量测定方法(流速仪法)的确认报告,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液态氮和废液态氮流量测定方法 流速仪法方法确认报告

液态氮和废液态氮流量测定方法流速仪
法方法确认报告
目标:
本报告旨在确认液态氮和废液态氮流量测定方法中的流速仪法
的有效性。
方法:
1. 流速仪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液态氮和废液态氮流量的方法。
2. 首先,确保流速仪设备正常运行并校准。
3. 将流速仪置于液态氮供应管道中,使其能够准确测量氮流量。
4. 流速仪将会输出流量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流量计读数来
获得流量信息。
5. 确保测量过程中没有外部干扰,并保持测量环境稳定。
6. 对多个样本进行流速仪法测量,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7.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平均流量值,并记录所使用的样本数量以
及测量所涵盖的时间范围。
结果:
经过流速仪法测量,我们获得了液态氮和废液态氮的流量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的平均流量值可以作为液态氮和废液态氮
流量的有效测定结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结果可能受到流速仪设备的误差以
及测量环境的影响,并且仅限于所测量的样本范围和时间段。
结论:
流速仪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测定液态氮和废液态
氮的流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建议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和比较,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限制:
本确认报告所述的流速仪法方法仅适用于液态氮和废液态氮流
量的初步测定。
在应用中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并遵循相关法规和安全规范。
液体和废液流量测定方法 流速仪法方法确认报告

液体和废液流量测定方法流速仪法方法
确认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旨在确认并介绍液体和废液流量测定方法中的流速仪法
方法。
2. 流速仪法方法说明
流速仪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液体和废液流量的方法。
它通过测
量流体在流速仪中通过的时间和距离,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量。
流
速仪法的原理基于流体的流体动力学及速度测量技术。
3. 流速仪法方法确认
为确认流速仪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和测试:
3.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流速仪:采用型号为XX的流速仪进行测试。
- 液体和废液样品:使用常见的液体和废液样品作为测试样品。
3.2 实验步骤
1. 将流速仪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设置和
校准。
2. 准备液体和废液样品,确保其温度和压力处于合适的范围。
3. 将样品通过流速仪进行流动,并记录流速仪的测量结果。
4. 重复实验多次,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3.3 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多个不同液体和废液样品进行实验和测试的结果,我们
得出以下结论:
- 流速仪法可以准确测定液体和废液的流量。
- 流速仪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4. 总结
流速仪法是一种简单且可靠的用于测定液体和废液流量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和测试的确认,我们可以使用流速仪法来准确测量液
体和废液的流量。
请注意:本报告所引用的内容均基于实际测量和测试,但不保
证绝对准确性。
如有需要,请进一步核实和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速仪法流量监测方案分析与确定摘要:确定流量监测方案是规范水文测站正常开展流量测验的必要基础工作,亦是制定《测站任务书》中有关水文测验部分的主要技术条文。
确定合理的流量监测方案,可保证单次流量测验精度,即保证单次流量测验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
本文采用崖口水文站1984年至2007年实测流量和实测水位测验成果资料,通过对多年径流量采用频率计算的方法,求得丰、平、枯水的相应典型年,进而求得典型年的相应水位。
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计算的宽深比和断面概化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确定高、中、低水的流量监测方案。
关键词:典型年宽深比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流量监测方案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flow monitoring scheme by velocity instrument methodli wei-hua(tangq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hebei,tangshan 063000)abstract: determination of flow monitoring scheme is the necessary basic work for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discharge measurement in hydrometric station specification and the main technical provisions for making survey sta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related to hydrologic part. determining reasonable flow monitoring scheme can assure single time flowtest precision.it can ensure that the single time flow test measurement error is no more than permissible error.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frequency calculation runoff for ages, by dates of measured flow and measured water level test results in yakou hydrologic station in 1984 to 2007 year. it obtains corresponding typical years, abundance、level and low water year, and then acquires corresponding water levels. on that basis we can ensure the flow monitoring scheme in tall、level and low water by breadth depth ratio and generalized vertic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form parameters in sections.keywords: typical year; breadth depth ratio; vertic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form parameters; flow monitoring scheme.0引言流量监测方案是指测站在日常水文测验中,依据高、中、低水分级控制次洪水流量过程的监测技术手段。
采用流量监测方案测得的与某一水位级对应的瞬时流量,可消除因水位涨落变化急剧而导致的较大流量测验误差。
因此对于我省山溪性河流的水文测站,制定流量监测方案尤为重要。
下面以崖口水文站为例,仅对流速议法流量监测方案的分析和确定进行介绍。
1 崖口站概况1.1设站情况崖口水文站始建于1953年,原唐山专署水利局设立。
1963年归属河北省水利厅。
地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柴家湾子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18°17′00″,北纬40°02′50″。
位于潮白蓟运河流域蓟运河水系还乡河上游,集水面积199km2,设站高程为假定基面高程。
测站管理类别为省级一般站,测站级别为小河站,流量测验精度为三类精度水文站。
1.2河流及流域情况还乡河古称更水,又名巨梁河。
发源于迁西县新集镇以南泉庄村。
流经夹河、新庄子,在唐山市丰润区柴家湾子村以上纳入小草河,1984年在小草河上游建成跨流域引水工程(引滦入还)渠道入口。
测站下游河道纳入牵马岭沟,五凤头纳铁厂小河,在偏峪进入邱庄水库。
水库以下在七树庄纳沙河,往下进入玉田境内,于蛮子营东北纳沙流河,在北单庄东北流入宁河县境。
东南流经李茂庄、张凤庄、于富利村南注入津唐运河,经阎庄汇注蓟运河。
还乡河全长约200km,流域面积1386 km2。
主河道长15km,河道纵坡5‰,流域平均宽度10km。
流域上游植被一般,洪水时暴涨暴落,属于山溪性河流。
1.3测验河段及断面情况测验河段顺直达300m,梯形河槽,两岸为石砌护坡。
中高水时主槽宽分别为37m和47m。
河床质为沙卵石,冲淤变化不大。
引滦入还渠口置基上250m,与主河道右岸相接。
基下110m处建有水泥桥一座。
下游约500m左岸有牵马岭沟水流汇入。
基下测验河段固有天然形成的弯道控制,因此水位~流量关系稳定,符合单一曲线法整编定线精度要求[1],则该站历年均采用单一曲线法进行水文资料整编。
1.4测验设施情况流量测验设施为电动单缆悬杆吊箱,1964年建成,位于基本水尺断面。
左右岸主索跨度262m。
设计最大测洪能力1500m3/s,实测最大流速3.41m/s,最大水深4.67m,最大流量882m3/s,该站流速测验常年采用流速仪法;水位观测设施为直立木质水尺,人工观测水位,实测最高水位85.69m。
2 流速仪法流量监测方案分析与确定[2]2.1水位级划分分析计算水位级划分分析方法采用典型年法,分析资料系列采用该站1984年到2007年计24年的实测流量和水位资料,据此进行水位级划分。
2.1.1 统计计算汛期1984年至2007年(6~9月)径流量,并进行频率计算,计算成果见表1。
根据频率设计成果,分别选取与频率10%、50%、90%对应的汛期径流量的相应年份1993、2003、1987年,作为丰、平、枯水典型年。
2.1.2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分别统计丰、平、枯三个典型年的汛期(6~9月)逐日平均水位,然后进行频率计算。
分别选取与频率10%、50%、90%相对应的水位 81.40m、80.50m、80.30m作为高、中、低水位。
依据高、中、低水位,该站水情特征划分如下4个时期:高水期≥81.40m>中水期≥80.50m>低水期≥80.30m>枯水期。
2.1.3水位分级合理性分析统计三个典型年各水位期(高、中、低、枯水)出现的天数,统计结果为丰水年1993年高水期天数24天,平水2003年中水期65天,枯水1987年枯水期214天。
其中丰水年高水期占近一个月左右,枯水期一个半月左右,其余时间为中、低水;平水年全年大部分时间为中、低水;枯水年没有出现高水,全年1/3的时间为中、低水,2/3时间为枯水,这反映了我省山区河流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高水期短,中、低水期长的特点,所以水位分级是合理的。
2.2宽深比分析计算根据该站在基本水尺断面实测的高、中、低水各次流量,统计相应的水面宽()、平均水水深(),然后建立宽深比(~)关系图,见图2。
图2基本水尺断面~关系图经分析计算得出各水位期参数值,高水期为:23.2~200;中水期为:37.5~72;低水期为:72~140。
2.3断面概化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分析计算根据该站高、中、低水次流量均在基本水尺断面施测,故此分别计算基本水尺断面高水期、中水期和低水期断面平均流速。
2.3.1高水期关系计算统计1993、1994年基本水尺断面一点法实测次流量相应水位(81.40~85.70m)和断面平均流速,见表2。
经统计计算得出实测断面平均流速均值=1.30 m/s,据此数据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附表4.5, =0.153。
2.3.2中水期关系计算采用上述关系计算方法,统计1993、2003年基本水尺断面一点法实测次流量相应水位(80.50~81.40m)和断面平均流速。
计算得出实测断面平均流速均值=0.69m/s,据此数据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附表4.5, =0.184。
2.3.3低水期关系计算统计1987、2007年基本水尺断面一点法实测次流量相应水位(80.30~80.50m)和断面平均流速。
计算得出实测断面平均流速均值=0.23m/s,据此数据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附表4.5,=0.196。
2.4测流方案的确定2.4.1高水期据高水期宽深比23.2≤≤200 和断面概化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 =0.153,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附表4.11-1,选定高水期流量监测方案为:m=10,p=1,t=60,其单次流量的总随机不确定度x′q=4.6,系统误差uq=-0.8。
2.4.2中水期据中水期宽深比37.5≤≤72 和断面概化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 =0.184,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附表4.11-3,选定中水期流量监测方案为:m=10,p=1,t=60,其单次流量的总随机不确定度x′q=6.1,系统误差uq=-2.5。
2.4.3低水期据低水期宽深比72≤≤140 和断面概化垂线流速分布形式参数 =0.196,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附表4.11-6,选定低水期流量监测方案为:m=10,p=1,t=60,其单次流量的总随机不确定度x′q=7.7,系统误差uq=-3.0。
3结论不同水位级流量监测方案的组合水文要素,主要包括施测单次流量的流速垂线数(m)、测速垂线测点数(p)和测速测点历时(t),简称m、p、t三要素。
故此在分析和确定流量监测方案时,应区分山区和平原流域测站的河道洪水涨落变化特性,对于山溪性河流,洪水涨落变化相应急剧,则在选取三要素时,应考虑在保证总随机不确定度(x′q)和系统误差(uq)符合精度的基础上,在可选方案中偏重选取流速垂线数和测速垂线测点数少、测速测点历时短的流量监测方案,以缩短单次流量测验历时,进而达到一次测流的允许水位涨落差不大于平均水深的10%[2]的规范要求;对于平原和丘陵区洪水涨落相应较缓的河流,应选取流速垂线数和测速垂线测点数相对较多、测速测点历时较长的流量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