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要求

二. 安规要求

1. 一次侧和二次侧电路要用隔离带隔开,隔离带清晰明确. 靠隔离带的组件,在10N的推力作用下应保持电气距离要求。

2. 隔离带中线要用1mm的丝印虚线隔开,并在高压区标识DANGER / HIGH VOLTAGE。

3. 各电路间电气间隙(空间距离):

(1) 一次侧交流部分: 保险丝前 L-N≧2..5mm

L.N↔大地(PE) ≧2. 5mm

保险丝后不做要求.

(2)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mm

(3)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4mm

(4) 一次侧对二次侧部分4mm(一二次侧组件之间)

(5) 二次侧部分: 电压低于100V≧0.5mm

电压高于100 V

(6) 二次侧地对大地≧1mm

4. 各电路间的爬电距离:

(1) 一次侧交流电部分: 保险丝前L-N≧2..5mm

L.N↔大地(PE) ≧2. 5mm

保险丝后不做要求.

(2)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mm

(3)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4mm

(4) 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

光耦,Y电容,脚间距≦6.4时要开槽。

(5) 二次侧部分之间:电压低于100V时≧0.5mm; 电压高于100V时,按电压计算。

(6) 二次侧对大地≧2mm.

(7) 变压器二次侧之间≧8mm

5. 导线与PCB边缘距离应≧1mm

6. PCB上的导电部分与机壳之空间距离小于4 mm时, 应加0.4 mm麦拉片。

7. PCB必须满足防燃要求。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知识讲解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

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 2. 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 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3. b.三線式: 4.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 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 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5.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 破溝則5mm) 6. 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7. 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 8. 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9. 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 10.a.銅箔與銅箔:0.5mm min. 11.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 12.c.焊點與焊點:1.0mm min. 13.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 14.e.孔邊與孔邊:1.0mm min. 15.f.孔邊與板邊:1.0mm min. 16.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 17.a.2oz:0.5mm min.;1oz:0.3mm min. 18.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 19. 20. 21.電氣要求: 22. 23.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24.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25.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 26.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 27.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 28.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 29.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 30.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雷擊 管(300V)*2 、CY1加尖端放電 31.IEC 60950 32.IEC 60950 33.空间/沿面距离 (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 and 2L) 34. 35.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 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 (secondary) 计算. 36.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 T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 37.250 V 以下时,L 至 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 38.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

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 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 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b.三線式: 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5mm) 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 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 a.銅箔與銅箔:0.5mm min. 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 c.焊點與焊點:1.0mm min. 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 e.孔邊與孔邊:1.0mm min. f.孔邊與板邊:1.0mm min. 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 a.2oz:0.5mm min.;1oz:0.3mm min. 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 電氣要求: 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 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 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 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 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 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雷擊 管(300V)*2 、CY1加尖端放電 IEC 60950 IEC 60950 空间/沿面距离(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 ables 2H, 2J, 2K and 2L) 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T 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 (secondary) 计算. 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T 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 250 V 以下时,L 至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 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

开关电源安规要求内容

开关电源安规要求内容 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供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确保开关电源的安全性能和产品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规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的安规要求内容。 1.电源输入参数: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输入频率范围、输入电流、功耗等参数需要满足安规要求。例如,输入电压范围通常要求在 AC100V至240V之间,输入频率范围要求在50Hz至60Hz之间。 2.绝缘和耐压要求:开关电源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漏电等安全隐患。安规要求通常规定了开关电源的接地和绝缘标准,包括绝缘电阻、绝缘强度和耐压等参数。例如,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 3.效率和功率因数:开关电源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也是安规要求的重要内容。高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良好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谐波污染。通常要求开关电源的效率在80%以上,功率因数在0.9以上。 4.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安规要求开关电源需要具备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功能,以避免过电流和过热导致的安全问题。过流保护通常使用电流限流器或过电流保护器进行实现,而过温保护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测。 5.安全认证:开关电源需要通过相关安全认证,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安全标准。常见的安全认证包括UL、CE、FCC和ROHS等。UL安全认证通常用于北美市场,CE认证用于欧洲市场,FCC用于美国市场,ROHS 用于限制有害物质。

6.电子干扰: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对周围设备和系统 造成干扰,因此安规要求开关电源需要满足一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这包 括电磁辐射限值、电磁抗扰度等参数。 7.产品标识和说明:开关电源需要在产品上标注相应的安全标志和警 示标志,清晰地说明产品的功率、电压等参数。产品说明书中也需要详细 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便用户正确和安全地使用 产品。 总结起来,开关电源的安规要求包括电源输入参数、绝缘和耐压要求、效率和功率因数、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安全认证、电子干扰以及产品标 识和说明。遵守这些安规要求可以确保开关电源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和产 品质量,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源供电。

PCB安规间距要求

PCB安规间距要求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电路板之一,它通过导电轨道将电子元件连接起来,实现电路的功能。为了确保PCB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安规间距要求。 1.火线和零线间距要求: PCB上的导电轨道必须能够承受额定电压和电流,因此火线和零线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间距,以避免短路和火灾的发生。一般来说,火线和零线之间的最小距离要求为3mm以上。 2.导体与地线间距要求: PCB上的导体轨道与地线之间的间距要求与火线和零线之间的要求类似。由于地线通常处于接地状态,所以如果导体轨道与地线之间的间距不足,就有可能造成短路和其他电路问题。因此,导体与地线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也通常为3mm以上。 3.导体与边框间距要求: PCB的边框是由非导电材料构成,一般用于固定电路板和提供机械支撑。为了保证安全性,边框与导体之间也需要一定的间距。一般来说,边框与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为1mm以上。 4.网格和丝印间距要求: PCB上的网格主要用于维持导体轨道的规整布局,而丝印则是印刷在印刷电路板表面上的文字、标志和其他标记物。由于网格和丝印都是与电路板表面接触的,因此它们与导体之间的间距也需要一定的规定。一般来说,网格和丝印与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为0.635mm以上。

5.不同电压之间的间距要求: 在一些情况下,PCB上可能会存在不同电压之间的导体轨道。为了避 免电压之间的短路或放电,这些导体之间需要具备足够的间距。根据电压 的高低不同,不同电压之间的最小间距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在2mm以上。 总之,PCB的安规间距要求主要针对火线和零线之间的间距、导体和 地线之间的间距、导体和边框之间的间距、网格和丝印与导体之间的间距 以及不同电压之间的间距。这些要求旨在保证PCB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避免火灾、短路等安全风险的发生。因此,设计和制造PCB时 必须要严格按照这些安规间距要求进行。

安规三项测试标准

安规三项测试标准 安规三项测试标准是指在对产品进行安全性能测试时,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标准。这三个标准分别是IEC 60335、IEC 60950和IEC 60065。以下将对这三个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IEC 60335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以及电动工具的安全测试标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在家庭环境中使用的电器,如洗衣机、冰箱、电热水壶等。IEC 60335标准要求对这些电器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测试内容包括对电器外壳和绝缘性能的测试,对电器内部电路和元件的安全性能测试,以及对电器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辐射的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电器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判断其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要求。 IEC 60950是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测试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如电脑、路由器、打印机等。IEC 60950标准要求对这些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测试内容包括对设备外壳和绝缘性能的测试,对设备内部电路和元件的安全性能测试,以及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辐射的测试。IEC 60950还要求对设备的操作界面、电源、输入输出接口等进行安全性能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判断其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要求。 IEC 60065是音频、视频和类似电子设备的安全测试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各种音频、视频设备,如电视、音响、音箱等。

IEC 60065标准要求对这些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测试内容包括对设备外壳和绝缘性能的测试,对设备内部电路和元件的安全性能测试,以及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辐射的测试。IEC 60065还要求对设备的音频输出、视频输出、防止电击、防止火灾等进行安全性能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判断其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安规三项测试标准是指在对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和音频、视频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测试时,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标准。这些标准要求对设备的外壳、绝缘性能、内部电路和元件、电磁兼容性、电磁辐射等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产生危险。通过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并判断其是否符合国际安全标准要求。这对于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介绍

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介绍 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是指为了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遵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安全标准与规定进行的设计过程。在产品的设计与 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并采取 措施保证产品在正常使用环境下不会对用户或环境造成伤害。 安规设计要求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护 用户和他们所在的环境。安规设计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气安全:电气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是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 发生电击、火灾等电气安全事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师需要遵循国 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标准,采用符合要求的电气元件以及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绝缘、过流保护、过载保护等。 2.机械安全:机械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是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不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结构、材料、运动部 件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尖锐边角、易损件的使用,同时采用必要的防 护装置、安全开关等,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材料和化学安全:产品的材料和化学物质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应 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设计 师需要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化学物质进行评估和选择,并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如防火材料、防腐蚀处理等,以确保产品的材料和化学安全性。 4.辐射安全:一些产品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光辐射等,对人体健康 造成潜在危害。设计师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产品产生的辐射进行 评估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屏蔽和保护措施,确保产品的辐射安全性。

5.环境安全: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要求。设计师 需要遵守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采取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和破坏。同时,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可持续性,包括可再生材料的使用、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总结起来,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是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材料和化学安全、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安全 等方面。设计师需要了解和遵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采取必要 的措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并减少对用户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规范 产品安规设计要求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对产品的安全性能、安全功能及其评价方法进行规范化的设计要求。这些设计要求旨在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环境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伤害或损害,并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1.产品安全性能要求:产品安规设计要求应明确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要求。这包括设计安全保护装置、防止电击等措施,并确保产品符合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2.安全功能要求:产品安规设计要求应明确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例如应急停机按钮、防误操作装置、报警装置等。这些安全功能能够及时警示用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3.评价方法要求:产品安规设计要求应规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包括安全评价、风险评估等。安全评价旨在评估产品在设计和使用阶段的安全性能,以确定产品是否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风险评估则是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4.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和法规:产品安规设计要求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欧盟(EU)的CE认证要求等。这意味着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满足这些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认证。 5.安全性能测试要求: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还应包括相应的安全性能测试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这包括产品在正常使用和异常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测试,例如电气安全测试、机械安全测试等。 总之,产品安规设计要求的规范化对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安全功能以及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规范化的要求可以确保产品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环境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伤害或损害。此外,产品安规设计要求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可靠性。因此,制定和遵守产品安规设计要求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安规要求范文

常见安规要求范文 1.建筑物安全规范:建筑物应符合建筑法规和相关安全标准,包括结 构强度、防火及防雷击等要求。建筑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建造、使用和维护,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 2.电气安全规范: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以防 止电火灾和人身伤害。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并遵循正确的安装、使用和维修程序。 3.动火安全规范:在进行焊接、切割、热处理等具有火源的作业时, 必须按照动火安全规范执行,如设立防火设施、用防火材料覆盖可燃物等。 4.化学品安全规范:使用、存储和处理化学品必须遵守相关的化学品 安全规范和标准,包括正确的标识、储存条件和防护措施等。 5.机械设备安全规范:机械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机械安全规范和标准, 包括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和使用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6.高处作业安全规范: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如 安全带、脚手架和防护栏等,以防止人员从高处坠落。 7.灭火器械和消防设备规范:建筑物和车辆必须配备适量且正常工作 的灭火器械和消防设备,以及明显的消防标识和疏散通道。 8.紧急疏散程序规范:建筑物必须制定紧急疏散程序,并配备适当的 紧急照明、标识和避难设施,以确保在火灾、地震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人员 的安全疏散。 9.交通安全规范:道路交通必须符合相关交通法规和标准,包括合法 驾驶、正确使用交通标志和安装道路安全设施等。

10.个人防护规范:根据不同工作环境和行业的特点,必须为工作人 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以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11.环境保护规范:各行各业必须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包括废物处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和节能减排等。 12.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销售和供应过程必须符合相关的食品 安全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安规要求,不同行业和场所可能有更具体和详细的 安全规范。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遵守相应的安规要求,以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安规对工作服的要求

安规对工作服的要求 一、背景介绍 安规是指安全规定,是指对于各种工作场所所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工作服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需要穿着的服装,其设计和材质需符合安全标准,保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二、安规对工作服的重要性 工作服是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符合安规的工作服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以下是安规对工作服的一些重要要求。 1. 符合职业风险和工作环境 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工作服的设计和材质需与工作环境相适应。例如,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工作服需要具备透气性、防热性能和抗UV等特性,以保护工 作人员免受高温的伤害。 2. 防护功能 安规要求工作服需要提供必要的防护功能,以防止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伤害。例如,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工作服需具备防火、抗火花和绝缘等特性,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火焰和电击的伤害。 3. 舒适性和灵活性 工作服的设计和材质应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舒适性和灵活性。舒适的工作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感。灵活性高的工作服能使工作人员更自由地进行各种工作动作,提高工作的便捷性。 4. 易清洗和耐磨性 工作服往往会因为操作过程中的脏污和磨损而需要频繁清洗。安规对工作服的材质要求具备易清洗和耐磨的特性,以延长工作服的使用寿命。

三、安规对工作服的具体要求 1. 材质选择 工作服的材质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常见的工作服材质包括棉、涤纶、尼龙、防静电材料等。不同材质的工作服具备不同的特性,在选择时需根据安规要求和具体工作环境进行权衡。 2. 颜色选择 工作服的颜色选择也是安规所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些特殊职业中,如交警、消防员等,工作服颜色往往与职业标识和安全要求有关。例如,消防员的工作服通常为红色,以提高可见性和辨识度。 3. 设计要求 工作服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职业特点。合理的设计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不适感。如耳挂设计的工作服适用于需要频繁戴耳机或通讯设备的职业,便于操作和调整。 4. 标识和标签要求 工作服上应有明确的标识和标签,标注相关信息。例如,标明安全标志、洗涤说明、尺码等,方便工作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工作服。 四、工作服的维护与管理 1. 定期检查 雇主应定期检查工作服的磨损程度和功能性能,确保工作服符合安规要求。对于有损坏或失效的工作服,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 定期清洗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以保持卫生和耐用性。雇主应提供清洗设施或与合作洗衣店合作,方便员工清洗工作服。

安规要求

安规要求(简要) 1.灼热丝测试(耐高温)IEC 时间:30S A、550度针对普通塑胶件 B、850度针对开关、PCB板、带电的塑胶件(可以起火,30S要熄灭) C、750度在850度不通过的情况下,可以起火,但不能超过2S 2.针焰测试(防火)一般在灼热丝测试不通过的情况下需要做IEC 时间:30S 底部为餐巾纸V0 10S内要熄灭 V2 20S内要熄灭,如果超过25S为不防火。 3.UL防火料V2 垂直烧30S / 2次V0 10S /2次下面垫棉花 4.恒温潮湿测试:93%,96% R.H 的温度箱48H 5.撞击测试3次/0.5J 测试后用探棒、探针,检测。 6.探棒测试 IEC: A/ Φ3 15MM探针 不能碰到带电体 B/Φ12 探棒 使用2公斤力,不能碰到带电体 针对CALSS II 产品 7.跌落测试 UL:A/裸机跌落,36英寸高,选择3个方向模仿机子在受外力影响情况下进行摔落,摔落后使用UL探棒测试不能触电及碰伤手指为合格 B/整机跌落,30英寸高,六面三棱一角 IEC:根据产品的重量定高度,六面三棱一角 8.温升测试(1.15倍额定功率点温) A/ 辐射式面壁500MM 70K B/通风式无距离要求:150K(选择最不利) C/ 地面温升:固定式60K 移动式65K D/ 出风口前网为金属175K E/出风口为塑胶无规定 F/ 电源线开叉口50K G/发热丝25MM处100K(25MM内无规定) H/ 开关100K,温控开关55K I/提手:60K 电机等级温升A级75K,E/级90K, B/级95K,F级115K H级140K 9.压力测试:5KG重Φ100MM法码压在前网上方 10.耐压测试 低电压≤150V 高电压151~250V 基本绝缘:1000 1000 1250 附加绝缘:1000 1750 1750 加强绝缘:2000 3000 3000 (加热后)(加热前) 11.电源线拉力:(位移<2mm) UL:35磅/1分钟=15KGF/1分钟 IEC:在固定位置约2MM做标记,拉25次,每次1S,位移应<2mm,内部导线与接线端子不可扭乱,位移<1mm A/小于或等于1KG30N(约3KG) B/大于1KG小于4KG60N(约6KG) C/大于4KG100N(约10KG)

《安规》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一、填空 1.新版《安规》规定了从事电力生产的热力和机械作业的人员在生产现场或工作中的基本安全工作要求。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所有人员和进入电力生产现场的有关人员。 2.电力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4.厂房等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结构应无倾斜、裂纹、风化、下塌、腐蚀的现象,门窗及锁扣应完整,化妆板等附着物固定牢固。 5.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高噪音以及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设施、场所,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远离人员聚集场所。 6.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工作地点应配有应急照明。高度低于2.5 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7.室内的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 8.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铁板表面应有纹路以防滑跌。在楼梯的始级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 9.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钢丝绳等)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当过道中存在高度低于2m的物件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地面有油水、泥污等,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10.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11.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脚部护板。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原有高度1000mm 或1050mm的栏杆可不作改动。 12.所有高出地面、平台1.5m,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 13.楼板、平台应有明显的允许荷载标志。 14.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栏杆、脚手架悬吊重物和起吊设备。 15.在楼板和结构上打孔或在规定地点以外安装起重滑车或堆放重物时,必须事先经过本单位相关技术部门的审核许可。 16.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易燃物品,例如:汽油、煤油、酒精等。运行中所需小量的润滑油和日常使用的油壶、油枪,必须存放在指定地点的储藏室内。 17.生产厂房应备有带盖的铁箱,以便放置擦拭材料(抹布和棉纱头等),用过的擦拭材料应另放在废棉纱箱内,含有毒有害工业油品的废弃擦拭材料,应设置专用箱收集,定期清除。 18.所有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应有保温,保温层应保证完整。当环境温度在25℃时,保温层表面的温度不宜超过50℃。 19.油管道不宜用法兰盘连接。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金属罩壳。热管道或其他热体保温层外必须再包上金属皮。如检修时发现保温有渗油,应更换保温。 20.油管道的法兰、阀门以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现象,应及时修好, 漏油应及时拭净。 21.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沿两侧一定长度上涂以防火涂料或其他阻燃物质。 22.主控室、化验室等必要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应根据生产实际存放相应的急救药品,并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3.应根据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的不同,分别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4.企业必须对所有新员工进行厂(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按本部分和其他相关安全规程的要求,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调整岗位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学习本部分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5.对外来参观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的告知,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对外来临时参加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本部分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开始工作前必须向其介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6.与热力和机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按本部分每年考试一次。中断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本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27.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救护知识,应学会紧急救护方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法、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等,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28.使用易燃物品(如乙炔、氢气、油类、天然气、煤气等)的人员,必须熟悉这些物质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规

通用安规要求

一:平安規格要求 1.TUV/GS/VDE/SEMKO/SABS/ASIA/SEV/PCBC/DUBAI/M.EAST/S.ARBIA/ SUOTH AMERICA規格 ①電線要求 H03VVH Z-F或H05VVH Z-F雙絕緣電線,棕色或紅色爲火線,藍色爲零線. ②插頭要求 4.0mm或4.8mm無極性圓插腳,插頭一般標有TUV/GS/VDE等認證標記,另有電壓 及電流限值. ③使用電壓要求 大部份使用230V AC50H Z市電,部份使用220V AC50H Z,如KRUPS的F460頭罩機. 此種規格部份客戶的機種也使用變電壓掣結構,如120/230V AC的DS684就是 一例.該機種的使用電壓有選擇性,即能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使用. ④電器連結要求 紅色或棕色線(火線)要連結開關制,藍色線(零線)要連結發熱器. ⑤電極平安距離 兩帶電極之間距離須≥3.0mm,帶電體距外部須≥8.0mm. ⑥耐壓測試要求 a.有地線産品用1500VAC 0.4MA 1SEC,廚具保健用品用1500VAC 10MA 1SEC b.無地線産品用4500VAC 0.5MA 1SEC. ⑦其他要求 a.機身大部份有CE、回、浴缸標記. b.膠袋一般有4孔及環保警告語. 2.SAA規格 電線要求 H03VVH2-F或H05VVH2-F雙絕緣電線,棕色或紅色線爲火線,藍色線爲零線. 插頭要求 八字形不分大細扁插腳,插頭一般有SAA認證符號及電壓電流限值. 使用電壓要求 大部份爲240VAC 50HZ市電,部份客戶的機種用雙壓制結構以適用於不同的國家或

地區. 電器連結要求 紅色或棕色線(火線)必須連結開關制,藍色線(零線)須連結發熱器. 電極平安距離要求 導電兩極間距離須≥3.0mm,導電體距外部距離須≥8.0mm. 耐壓測試要求: 4500VAC 0.5mm 1SEC. 其他要求 a.凡SAA規格産品其電線必須有SAA電線旗. b.機身大部份有CE嘜,膠袋有警告語. 3.BS規格 電線要求 H03VVH2-F或H05VVH2-F雙絕緣電線棕色或紅色爲火線,藍色世界形勢緣色線爲零線. 插頭要求 a.三腳扁插腳,外殼有BS認證字樣及電流限值,三個插腳分別爲: L-火線腳; N-零線腳;E-地線腳. b.裝配要求:1)火線(棕色或紅色線)須連FUSE後接L腳,零線(藍色)連接N腳, 地線連接E腳;2)電線端打有6mm長的花邊銅帶;3)接線柱螺絲須壓在花邊銅 帶的正中且擰緊力達到5Kgfcm;4)線接觸好銅線外露不大於1.0mm;5)電線 開線處膠皮距壓線片內邊距離不得小於 5.0mm;6)壓線片螺絲擰緊力達到 5Kgfcm,外殼螺絲擰緊力不得小於6Kgfcm;7)電線應放置壓線片正中位置. c.插頭內FUSE識別:棕色爲13A,紅色爲3A,黑色爲5A. 電壓要求 正規BS規格産品爲240VAC 50HZ市電,非BS規格但帶BS插頭的産品則用該機的標稱額定電壓. 電極平安距離要求 兩導電極最小平安距離3.0mm,帶電體距離外部最小平安距離8.0mm. 耐壓測試要求 a.4500VAC 0.5MA 1SEC測主機,2500VAC 0.5MA 1SEC測BS插腳對外 殼,1500VAC 0.5MA 1SEC測L對N或N對L腳.

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介绍

安规设计手册 0、概论 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2、安规元器件 3、安规标识 4、产品的安规设计要求 4.1、工作电压的测量 4.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4.3、温升 4.4、抗电强度 4.5、输出过载及变压器过载 4.6、输出短路 4.7、风扇堵转及通风孔堵塞 4.8、元件故障试验 5、附录 5.1、附录A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表 5.2、附录B 抗电强度试验电压表 5.3、附录C异常测试时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允许的温度限值

0、概论 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危险造成伤害或危害的可能性。 —电击; —与能量能关的危险; —着火; —与热有关的危险; —机械危险; —辐射; —化学危险。 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还要考虑可能的故障条件以及随之引起的故障,可预见的误用以及诸如温度、海拔、污染、湿度、电网电源的过电压和通信线路的过电压等外界影响。 1、产品资料的安规设计要求 1.1产品规格书: 产品规格书应包括: 抗电强度的描述、输入输出线与端子的描述、冷却条件的说明(如为强迫风冷且又未自带风扇,则要详细说明风扇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完整的标签等,还应规定额定输入电压(范围)、额定输入频率(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最大输入电流、工作环境温度;产品规格书应对产品的安装方式或条件、保护接地方式以及安全性警告予以说明,以使公司对于用户的不规范操作带来的危害可以免除责任。另外,产品规格书中的中英文应分开、独立。 关于产品规格书的制作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1.1产品外形及主要规格: a.型号应为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名称,而不能写成公司内部的型号,如D78的产品规格的型号应为PMA52F,而不能写成D78。 b.表示范围的符号应用“-”,而不能用“~”。这个要求也同样适用于整份规格书。 1.1.2使用环境: 散热方式的自然风冷或强制风冷的条件要写清楚。如果是强制风冷且未自带风扇,则应规定风扇的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电气额定值、风扇转速等)和安装位置以及其它说明,此信息可在“强制风冷环境”一节中详细描述。 另外,环境温度要注明清楚。 注: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度会影响到安规的一些测试(如温升、异常测试等),所以在客户的要求内应尽量将环境温度的上限值取低一些。 1.1.3电气特性: a.如果产品的初级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例如DC-48V输入。如果难以判断是否为危险电压的二次电路,可询问安规工程师),且产品本身不能承受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则

安规标准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 1.零件选用 (1)在零件选用方面,要求掌握: a .安规零件有哪些?(见三.安规零件介绍) b.安规零件要求 安规零件的要求就是要取得安规机构的认证或是符合相关安规标准; c.安规零件额定值 任何零件均必须依MANUFACTURE规定的额定值使用; I 额定电压; II 额定电流; III 温度额定值; (2). 零件的温升限制 a. 一般电子零件: 依零件规格之额定温度值,决定其温度上限 b. 线圈类: 依其绝缘系统耐温决定 Class A ΔT≦75℃ Class E ΔT≦90℃ Class B ΔT≦95℃ Class F ΔT≦115℃ Class H ΔT≦140℃ c. 人造橡胶或PVC被覆之线材及电源线类: 有标示耐温值T者ΔT≦(T-25)℃ 无标示耐温值T者ΔT≦50℃ d. Bobbin类: 无一定值,但须做125℃球压测试; e. 端子类: ΔT≦60℃ f. 温升限值 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耐温值(Tmax),则: ΔT≦Tmax-Tmra II.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温升限值(ΔTmax),则: ΔT≦ΔTmax+25-Tmra 其中Tmra=制造商所规定的设备允许操作室温或是25℃ (3).使用耐然零件: a.PCB: V-1以上; b.FBT, CRT, YOKE :V-2以上; c.WIRING HARNESS:V-2以上; d.CORD ANONORAGE: HB以上; e.其它所有零件: V-2以上或HF-2以上; f.例外情形: 下述零件与电子零件(限会在失误状况下,因温度过高而引燃的电子零件)若相隔13mm以上,或是相互间以至少V-1等级之障碍物隔开,则其耐燃等级要求如下: I.小型的齿轮,凸轮,皮带,轴承及其它小零件,不须防火证明; II.空气载液的导管,粉状物容器及发泡塑料零件,防火等级为HB以上或HBF以上 g.下述件不须防火证明: I.胶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