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发明原理
40个发明基本原理与案例

40个发明基本原理与案例
1.热机:基本原理:热机是利用热能和动力转换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器,它具有由燃烧或其他热源提供热能,并利用该能量来产生机械能的特点。
案例:现在的热机通常是用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最终能量源,它将燃料
(汽油或者柴油)燃烧成蒸汽,利用蒸汽压缩或排出机械动力,转换成能
够推动汽车前进的机械能。
2.负载:基本原理:负载是指将电源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或者
热能,而且能够根据外部因素改变其能量的电器装置。
案例:负载电器已
经在家庭生活、工业生产和其他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电灯、電腦、动力工具和家用电器等。
3.摩擦力:基本原理:摩擦力是指两个接触物体之间产生的抵抗力,
这些抵抗力可以阻止它们相互移动或相互旋转,从而产生力,能够减少机
械能的损失。
案例:摩擦力是机械工程中最基本的力学原理之一,通过减
少摩擦力可以实现许多有用的机械应用,比如汽车刹车的机械原理就是通
过摩擦力来减少汽车的速度,从而实现刹车的效果。
4.压缩机:基本原理:压缩机是利用变声器的原理,将空气等气体从
低压状态高压状态通过增音器的加压作用。
阿奇舒勒40个发明原理

阿奇舒勒40个发明原理
以下是阿奇舒勒(奥托·阿奇舒勒)提出的40个发明原理:
1. 分而治之
2. 提前想象
3. 关联
4. 吸湿
5. 应用弹力储能
6. 特殊几何形状
7. 妥协
8. 引入中介体
9. 通过覆盖层进行简化
10. 利用小孔原理
11. 逆向思维
12. 未来方向
13. 开放/封闭
14. 减少惯性
15. 应用空腔
16. 利用环切原理
17. 反向工程
18. 应用负载逻辑
19. 调节蒸汽压力
20. 综合运用
21. 递归
22. 利用表面张力
23. 机械挠性
24. 利用隔热原理
25. 通过使用复合材料
26. 利用相互连结原理
27. 变换热膨胀率
28. 应用电磁场
29. 利用变轴
30. 运用反馈
31. 运用弯曲弹簧
32. 通过改变气体介质
33. 通过旋转换向
34. 利用多相流动
35. 运用柔性材料
36. 使用外部空气压缩
37. 利用传递热量
38. 运用连续流动
39. 利用套管
40. 通过换向器传递动力
这些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创新领域。
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些原理,人们可以在解决问题和改进产品或流程方面获得启发和指导。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1. 电话,电话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2. 电灯泡,电灯泡的原理是通过通电使灯丝发热,产生光线。
3.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原理是利用内燃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4. 电视,电视的原理是利用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产生图像。
5. 冰箱,冰箱的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原理,将热量从内部排出,达到制冷效果。
6. 电话,电话的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7.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和物镜放大微小物体的细节。
8. 空调,空调的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循环来调节室内温度。
9. 摄像机,摄像机的原理是通过光学镜头将图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存储或传输。
10. 飞机,飞机的原理是利用动力装置提供推力,使机翼产生升力,实现飞行。
11. 电脑,电脑的原理是利用电子元件进行信息处理和存储。
12. 电梯,电梯的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和钢丝绳等装置,实现垂直运输。
13. 钟表,钟表的原理是利用摆轮和发条等机械装置来测量时间。
14. 汽车制动器,汽车制动器的原理是通过摩擦力来减速车辆。
15. 火箭,火箭的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出,产生推力。
16. 电动机,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矩,驱动机械运动。
17.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8. 高压蒸汽机,高压蒸汽机的原理是利用蒸汽压力推动活塞运动,产生机械能。
19. 摩托车,摩托车的原理是利用内燃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轮转动。
20. 水龙头,水龙头的原理是通过阀门控制水流的开启和关闭。
21. 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风力推动叶片旋转,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2. 电磁炉,电磁炉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实现烹饪加热。
23. 汽车变速器,汽车变速器的原理是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不同速度的转换。
24. 水泵,水泵的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液体抽出或推送。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40个发明原理介绍1. 慢速抽取器:慢速抽取器是用于抽取空气中或其他介质中的微粒、有害气体等物质的一种装置。
它通过使用慢速运动的导向板和高效滤网等组件,使微粒和有害气体被筛选和吸附,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 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电压的装置。
它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3. 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悬浮运行的高速列车。
它通过使用超导磁体和电磁悬浮系统,使列车脱离轨道,减小了摩擦阻力,从而实现高速运行。
4.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传输信号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信息编码成光信号,并在光纤中传输,实现远距离、高速、大容量的通信。
5.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过使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6. 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飞机等设备的装置。
它通过将燃料喷入燃烧室并点燃,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排出来推动设备。
7. GPS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信息的装置。
它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接收点的位置,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导航。
8. 蒸汽机:蒸汽机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压力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蒸汽,使蒸汽进入活塞或涡轮等组件,产生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
9.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一种用于输送电能到各个用电设备的装置。
它通过变压器和电缆等组件,将电能从电源输送到用户,实现电能的分配和使用。
10.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的折射和散射原理观察微小物体的装置。
它通过使用透镜和光源,将光线集中到样品上,从而放大和观察物体的细节。
11.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制备新的物质的方法。
它通过将两种或多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实现特定的化学转化。
40个发明原理图解

1 分割原理(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下图: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即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即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 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下图: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 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下图: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 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是不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下图: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摩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 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下图: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组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 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每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作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下图: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存储器功能。
7 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2)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实例:俄罗斯套娃,伸缩式荧光棒,伸缩式天线,推拉门等。
如下图:多功能螺丝刀只有一个刀柄,却有很多刀头,便于携带和使用。
四十个发明原理解释及案例

四十个发明原理解释及案例1. 分解原理:将复杂的问题或物体分解为更简单的部分进行解决或操作。
例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在修理汽车时,会先将汽车分解为其各个组成部分,然后逐个检修和修理。
2. 偶发原理:通过利用偶发事件或意外现象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服装设计师在设计一款防水外套时,发现一种意外的面料具有防水效果,于是用这种面料设计了具有防水功能的外套。
3. 指定动作原理:通过指定特定的动作或操作来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
例如,打开瓶盖时,我们通过旋转瓶盖来实现瓶盖的开启。
4. 采用碰撞原理:通过利用物体之间的碰撞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片通过与车轮的碰撞来减速和停车。
5. 运用承载原理:利用物体的承载能力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高楼时,会利用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6. 负载调整原理:根据负载大小的不同,调整设备或系统的工作状态。
例如,电动自行车的电子调速装置会根据骑手的骑行速度和坡度来自动调整电机的功率输出。
7. 利用柔性原理:利用物体的柔性或弹性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电线可以利用其柔性来布置在不同的空间中,方便电力传输。
8. 利用重力原理:利用重力的作用来实现某种目标。
例如,钟摆的运动正是通过重力的作用来保持节奏的。
9. 利用磁性原理:利用物体的磁性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直流电机利用磁性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动力。
10. 逆反原理: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与传统思维相反的方式来处理。
例如,使用扑克牌代替原始的电路元件来解决电路问题。
11. 使用空气或液体的流动原理:通过利用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性质来实现某种目标。
例如,气动系统利用压缩空气的流动来实现力的传递和驱动。
12. 利用表面张力原理: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一些昆虫可以行走在水面上,就是利用水的表面张力支持身体重量。
13. 利用静电的原理:利用静电的吸附力或排斥力来实现某种目的。
例如,静电吹风机利用静电排斥的原理将头发吹散。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1.海棉结构原理:海绵的多孔结构可以吸附大量水分,比如洗碗用的海绵。
2.抛物线原理:抛物线的形状可以使物体迅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比如望远镜的反射镜。
3.压力传导原理:液体或气体可以通过管道中的压力差传导,比如水压传动的液压系统。
4.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比如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
5.反射原理:光线在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比如镜子中的反射。
6.离心力原理:旋转物体产生的离心力可以使物体远离旋转轴,比如离心机中的离心分离。
7.磁场作用原理:磁场可以对其他物体产生吸引或排斥力,比如磁铁吸附铁钉。
8.杠杆原理:通过杠杆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或方向,比如撬棍。
9.摩擦力原理:物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比如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10.力的平衡原理: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11.电磁感应原理:磁场线在导线内移动时,会引起感应电流,比如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2.传热原理:通过热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热量可以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比如热水器中的加热管。
13.平衡力的原理:物体受到的平衡力与人力相抵消时,物体可以保持平衡,比如平衡木上行走的杂技演员。
14.相变原理:物质在温度或压力改变时,会发生相变,比如水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冰。
15.声音传播原理:声音可以通过物质中的振动传播,比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16.驱动力原理:施加力量可以驱动物体进行运动,比如汽车引擎的驱动力。
17.重力原理: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大小与质量和距离有关,比如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18.运动守恒原理:封闭系统中的总动能和总动量守恒,比如弹性碰撞中的动能守恒。
19.气体扩散原理:高浓度气体会自发向低浓度区域扩散,比如香水的味道扩散开来。
20.弹性原理:材料受到外力变形时,具有恢复原状的特性,比如橡皮筋的弹性。
21.电阻效应原理:电流在材料中流动时会产生电阻,比如电线中的电阻。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

40条发明原理与例子1.海棉原理:海绵的多孔性能可以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水或液体。
例如,厨房用海绵吸收水果汁或洗碗水。
2.杠杆原理:应用杠杆原理可以通过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矩。
例如,使用杠杆原理换轮胎时使用的车厢千斤顶。
3.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空气的运动和压力,设计飞机、风力发电机等设备。
例如,风力发电机通过风的压力旋转风轮产生电能。
4.水力学原理:研究液体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的行为。
例如,用水压力驱动的喷泉。
5.光学原理: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
例如,利用反射原理设计的反光镜可以使司机看到车后面的景象。
6.磁学原理:研究磁场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磁铁吸附物体的原理。
7.电学原理:研究电荷和电流的行为。
例如,电熨斗加热服装的原理。
8.热力学原理: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
例如,使用热力学原理烧开水。
9.机械原理: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例如,手摇发电机通过人力的旋转产生电能。
10.化学原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
例如,利用化学原理制造火柴。
11.生物学原理:研究生命和生物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例如,利用生物学原理培育新品种植物。
12.罗盘原理:利用地磁场方向来确定地理方位。
例如,使用罗盘导航。
13.摩擦原理:研究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和相互作用。
例如,利用摩擦原理进行刹车。
14.计量原理:研究测量和单位标准。
例如,利用计量原理制造准确的度量器具。
15.弹簧原理:利用弹性力储存和释放能量。
例如,弹簧驱动的玩具车。
16.蒸发原理:通过液体的蒸发来达到降温和制冷的效果。
例如,蒸发冷却器。
17.空气压缩原理:将气体压缩来存储能量或产生动力。
例如,空气压缩机。
18.超声波原理:利用高频声波来进行探测和成像。
例如,超声波医学影像。
19.生态学原理:研究生态系统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的环境友好型建筑。
20.分离原理:通过不同性质的物质的分离来得到纯净物质。
例如,蒸馏酒精。
21.共振原理:利用共振现象来放大信号或震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10
预先反作用
预先作用
19
20
周期性动作
有效作用的连续 性
29
30
气压或液压结构
柔性壳体或薄膜
39
40
惰性环境
复合材料
6
使用几率排行前十名的发明原理
排名 原理及其编码 排名 原理及其编码 1 状态和参数变化原理(35) 6 动态化原理(15)
2
预先作用原理(10)
7
周期性动作原理(19)
3 4 5
现代应用实例:
尘土过滤器
内层过滤器(进一步过滤孔稍小) 外层过滤器(初过滤孔稍大)
带多种常用工具 的瑞士军刀
计算机键盘
51
C物体的各部分都处于最有利于 执行工作的条件下
现代应用实例: 太阳能硅电池随动装置,用以获取太阳的最好照射
超声波钻孔机 为降低温度,核心部分用导热材料, 外围部分用耐磨材料
工具箱
临时交通灯的电杆 是由可以折叠的部 分组成,以便运输 和安装。
组合音响
20
C提高物体的分割程度
如果产品本身,已经利用分割的原则来设计,那么就把它再分割成更细或更小 的单位。
玻璃 熔化锡
玻璃生产线
活动百叶窗取代代整 幅大窗帘,提高分割 程度,使用更加灵活
21
28替换机械系统原理
22
A用刺激感官系统(光学、声学、味觉、 嗅觉)替代机械系统
这件衣服的额外的功能?
Wi-Fi Detecting Shirt
这是什么?
注 射 器
40个发明原理
培训中心
王
兵
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 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 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原理是获得 矛盾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是建立在对 上百万的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蕴涵了人类 发明创新所遵循的共性原理,是TRIZ理论 的基础内容。实践证明,这40条创新原理, 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比较容易学习和 掌握。
•
液态水变成了像白粉一样的固体水
高效
将气体液化,以减小 体积便于运输
将水固化,便于运输
9
实例: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nanometer)是极微小的尺寸1纳米(nm)=10亿分之1米(m)=10-9米(m) 人的一根头髮的直径约为20,000~50,000纳米。 纳米技术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量级后,这种物质就可以 被称为纳米材料。
11
C改变物体的柔性(或灵活性)程度
跳水运动员在训练期 间,自跳台跳入水池发 生错误时,教练在运动 员落水的区域接通压 缩空气的脉冲,在这种 情况下水起泡沫,变得 非常柔软,避免了运动 员受伤 。 对橡胶进行硫化处理, 以改变其柔性和使用 的耐久性。
内部装有簧片的流体定量调节器 通过调整簧片间距来控制流量
按常规,铸件是处于静止状态, 当铸造大型薄壁铸件时,让装 有铁水的浇杯静止,而让装有 铸型的工作台运动。
跑步机本身的道路在 移动,运动者则相对 变成在原地不动
48
03局部特性原理
49
A将物体(或外部环境、外部作用)由同类结构变成异类结 构
USB接口 腿部残疾人的鞋 (高度不一样)
凸轮机构
50
B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功能
31
B将一物体分成彼此能相对改变位置 的几个部分
将产品的某些固定式关节,利用改变机构的方式,使部分 变成是可动式。
液压钢筒 前支架 后支架
机器人的 底座,设计成两节式的多 轮胎形式,不仅可以配合地形凹凸 做调整,多数量轮胎的 设计,更可 以拥有更佳的 抓地力
适应于崎岖路面的货车卡车将车 头与车身分成两节,利用压力杆 控制车头与车身的距离使其符合 地形变化
分割原理(01) 替换机械系统原理(28) 抽出原理(02)
8 9 10
振动原理(18) 变换颜色原理(32) 反向作用原理(13)
7
35状态和参数变化原理
8
A改变物体的物理状态
为增强有效功能,将物体在固态、液态、气态、位置、动静状态等各项物理状态方面
利用物体相态转换所产
现代应用实例:
进行转换
(如:体积的变化、热的释放或
52
04不对称性原理
55
A将物体的形状由对称变为不对称
现代应用实例:
在搅拌容器中,使用不对称形的搅拌叶片;
电插头
(引入形状不对称用于吸引人们的注 意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
NOKIA 5220XM
56
B已经是不对称形状的物体,进一步加大其不对 称的程度
现代应用实例:
底部呈斜面的液化气罐 一旦燃气快用完时, 燃气罐会自动发生倾斜
36
C利用物体的共振频率
利用共振的频率产生共鸣,产生振动
Philips 的期超声波电动牙 刷,利用强力的 摆动速度, 透过流体动力来清洁牙齿, 每分钟可达31,000 转,利用 共振的原理,创造出动态流 体强力清洁作用
37
D用压电振动替代机械振动
利用电的方式产生振动,藉此方式取代机械式的振动
石英表:石英晶体机芯通过震荡驱动
12
D改变物体的温度或体积
将温度升高到居里点,铁磁体改变成顺磁体
烹 饪
改变物体的烹饪温度会改变食品的色、 香、味
13
E改变压力
爆米花和硬果脱壳技术
14
10预先作用原理
15
A预先部分或全部完成物体所需的作用
将产品所需的后置处理动作,事先就全部或部分地完成它。
不干胶粘贴 (预先将塑料带粘上胶制成 “胶带纸”,到时可随用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应用实例:
用特定发射方式的天线替代早期全方位检测的通讯系统;
将金属熔融蒸发并在电磁场作用下,使金属定向喷涂到塑料表面。
磁共振成像仪(MRI)
25
D将磁场和强磁性的铁磁粒子组合使用
现代应用实例:
磁流变和电流变流体的应用;
在熔化的金属表面生产玻璃 电磁搅拌形成的曲面使熔化的金属表面呈波浪状花纹
26
17
01分割(分离)
18
A将一个物体分割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现代应用实例:为垃圾的回收分门别类地设置多个不同的回收箱。
大货车分割成独立的 车头与车厢
发射中的M270和正在爆裂的M270子母弹
19
B将物体分成可拆卸的几部分
将物体分成可拆卸的几个部分,可以让使用者搬运方便,并能视空间与各 人喜好,重新结合成不同的形状
电力冶炼炉 电极非对称地置于炉中,以方便 矿石的送入和金属溶液的流出
57
05组合原理
58
A在空间上将同类的或相邻的或辅助的操作物体 组合在一起
02抽出原理
27
A抽出物质中的“负面部分”或不需要的属
性
将物质中不需要的部分或有妨碍的性质抽取出来
耳机式无线电话 将「手持」 和受干扰的「电话线」抽 离出来。
避雷针
28
B抽取物质中必要的、有用的部分或需要的属性
只将产品本身最必要的部分、零件、或者属性抽取出来。
专为儿童、老人所设 计的三、四键手机 光纤照明
微波炉
微波使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 蛋白质、糖等)以每秒 24.5 亿次的极高 速振动。并由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 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
混凝土振动器
35
B对有振动的物体,提高其振动频率直至超声频率
改变振动的频率并且提高成超声波振动,例如超声波的眼镜清 洗机。
机械零件在超音速振动的用液体中得到清洗
38
E使用超声波和电磁场振荡耦合
驱虫器 同时具有超声波和电磁场功能,效果更好
39
32变换颜色原理
40
A改变物体或周围环境的颜色
改变颜色,可以让产品本身与环境的差别更明显 ,让某些部 件令人醒目
烹饪锅:当到达最适合料理的 温度时,红色圆点的图案就 会消失,以帮助使用者掌握 好最佳的烹饪火候
感温变色的汤匙当匙内食物温 度超高40oC时,弹性体会自动 变成白色,显示食物过烫。
程的可视性
在对象中加入有色的材料以便观察,或者使用有色添加剂,藉以观察物体的运作过程。
在炼钢炉前使用彩色水帘,使炼钢工人在 观察钢水熔炼情况时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43
D如果已经使用了颜色添加剂,则可借助于发光迹线来 追踪物质
如果加了添加剂还是无法观察清楚,那么就利用荧光的追踪剂或者其 它不同于原先的添加剂。
验钞机
44
13反向作用原理
45
A不以常规的方式作用,而是用相反的方式作用来 替代
现代应用实例: 采用冷却内置件的方法,使两个套紧的物体分离,而不是用加热外层的物体。
过滤器
51
要在直径1米,高2米的玻璃柱上加 工成千上万个均匀的细孔。
从 1901年的“吹尘器到“吸” 尘器(赫伯布斯)
46
B把物体 上下位置(或过程)翻转或倒置
观赏海底浮艇:与一般游艇设计上下颠倒的
将锅盖安装上电炉装置,让
原本食物需要翻面煎烤,现在 则不再需要
47
把透明的 船舱设计在下面,使旅客可以 下到底下的 船舱,观赏海底世界
C把通常活动部分变为不活动的,把通常不活动的部分 变为活动的
现代应用实例:
铁水槽
零件放置台
铸造大型薄壁零件装置 “游泳跑步机” (2.6 X 5.2) 水在动,而游泳者相对 变成在原地不动
通过话筒 的声音来 控制整个 抛光过程。 利用声学控制 利用热学控制
B采用电场、磁场和电磁场与物体进行相互作用
为混合两种金属粉末,用电磁场替代机械震动搅拌,能使两种粉末混合得更为均匀;
玩具警犬在众多的棍之中
突然停在一个棍前汪汪直叫 (利用铁磁效应)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