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发明的40个原理

合集下载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是由俄罗斯发明家阿尔泰什勒·萨维奇·阿尔泰什勒提出的创新理论,它包含了40个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创作者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TRIZ理论的40个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

1. 精简原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部分来提高效率和性能。

2. 时间逆转原理,将过去的技术和思想应用到现代问题中。

3. 全局性,考虑整个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局部问题。

4. 增强,增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5. 适应性,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6. 统一,将不同的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效率。

7. 可靠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可逆性,使系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逆向操作。

9. 逆向思维,反向思考问题,找到与传统思路不同的解决方案。

10. 预见性,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11. 功能转移,将系统的功能转移到其他部分,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12. 层次性,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提高管理和控制的效率。

13. 均衡,使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达到均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14. 弹性,使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5. 动态性,使系统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6. 非对称性,利用系统内部的不对称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17. 随机性,引入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18. 递归性,通过递归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19. 联系,将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实现更高效的协作和协调。

20. 超越,超越传统思维,寻找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1. 负面效应,利用负面效应来实现积极的改变。

22. 自组织性,使系统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

23. 反馈,引入反馈机制,使系统能够自我修正和改进。

24. 多样性,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的多样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25. 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和改进。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图文详解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图文详解
1 分割原理 2 抽取原理 3 4 非对称原理 5 组合合并原理 6 多元性原理 7 嵌套原理 8 重量补偿原理 9 预先反作用原理 10 预先作用原理 11 预置防范原理 12 等势原理 13 反向作用原理 14 曲线曲面化原理 15 动态原理 16 部分超越原理 17 多维运作原理 18 机械振动原理 19 周期性动作原理 20 有效动作持续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RIZ 40个基本原理
21 快速原理 22 变害为利原理 23 反馈原理 24 中介原理 25 自服务原理 26 复制原理 27 替代原理 28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29 压力原理 30 柔化原理 31 32 色彩原理 33 同化原理 34 自生自弃原理 35 性能转换原理 36 37 热膨胀原理 38 逐级氧化原理 39 惰性环境原理 40 复合材料原理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TRIZI理论中最核心的,最具有普遍用途的是40个创新原理。

40个创新原理的广泛应用。

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专利。

然而,其内容比较多,叉比较抽象,天行健咨询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精彩的创新成果为例解读了40个创新原理,可为人们学习和掌握TRIZI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1、分割原理:将物体分成独立的或可拆卸的部分例1:上海世博中心是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场馆,其会议、接待、活动等核心功能空间均可“大可分割,小可合并”。

2、抽取原理:从系统中抽取出“干扰”的部分或特性,或者只抽取需要的部分或特性例2:如果遇到雷雨天,澳门馆会临时拆掉玉兔头,其原因是钢结构的兔头会将雷电抽取出来引入展馆。

3、局部质量原理:将同构结构转化成为异构结构,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将物体的每个部分放在最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例3:2010年正值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波兰馆音乐厅内汇聚100架钢琴同时演奏肖邦作品,创造了一个吉尼斯纪录。

4、非对称原理:将对称形式转换成为非对称形式或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例4:荷兰馆是非对称的,一条呈数字“8”字形的街道两侧,是26栋精致小巧的房子,错落有致,互不遮挡光线。

5、合并原理:将空间或时间上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进行合并例5:英国馆建筑外围采用6万多株亚克力光纤管密集排列组合成蒲公英的外形。

伸人室内的一端,采用琥珀原料包裹住种子,合并成“千年种子库”。

6、多用性原理:让一个物体能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可去掉其它部件例6: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追光百叶”能自动跟踪太阳方位,实现遮阳、照明等多种功能。

7、嵌套原理:将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物体中,或将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例7:城市起源馆展出了特洛伊木马。

古希腊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巧妙攻下特洛伊城。

8、重量补偿原理:与其它物体结合或依靠外部环境产生的气动力补偿物体重量例8:世界气象馆内有两个虚拟卡通导游“云宝宝”蓝蓝和朵朵带领观众搭乘“热气球”饱览金世界的气象奇观。

TRIZ理论——40种基本原理

TRIZ理论——40种基本原理

TRIZ理论——40种基本原理1.分割原则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2.拆出原则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3.局部性质原则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则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联合原则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

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No.3 局部质量
(1)将物体或环境的同类结构转化成异类结构 【例】采用温度、密度或压力的梯度,而不用恒定 的温度、密度或压力 (2)使组成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 【例】午餐盒被分成放热食、冷食及液体的空间 (3)使组成物体的每一部分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例】带有橡皮的铅笔,带有起钉器的榔头等
TRIZ解决技术冲突问题的一般模式( TRIZ 桥)
标准冲突 形状 (12)+有害 的副作用(31)-
冲突矩阵 过桥
标准问题
上桥 试错法
标准解
下桥 40个发明原理 35,1
创新问题
解决方案
NO:1分割 无限地减小单个运动 物体的尺寸-液态化
我的冲突 滚轴+玻璃变形-
No.2 抽取
( 1)将物体中的“负面”部分或 特性抽取出来 【例】空调:将嘈杂的压缩机放 在室外 当然,要有效。 【例】有一个人手痛,就在墙上挖 一个洞,把手伸到隔壁,说:“这 下好了,是他家在痛”。
序号 No.31 No.32 No.33 No.34 No.35 No.36 No.37 No.38 No.39 No.40
原理名称 多孔材料 改变颜色 同质性 抛弃与修复 参数变化 相变 热膨胀 加速强氧化 惰性环境 复合材料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 分割
(1)将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例】过去的电视机所有按钮(开关、选台、音量、颜色) 都在机体上,每个动作都要到电视机跟前才能操作。 现在的电视机都是带遥控器的。
TRIZ故事7——火星车 一个科幻故事里描述了一次火星探险。宇宙飞船降落 在一个石头山谷,宇航员乘坐一辆火星车开始火星之 旅。这个特型火星车有巨大的轮胎,当行驶到陡坡时, 很容易在石头的颠簸下翻车。怎么办? 这个问题刊登在一本杂志上,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 提供解决办法: 在火星车的下面悬挂重物,降低整车的重心,增加稳 定性; 将轮胎的气放出一半,轮胎下陷,增加稳定性; 在火星车的两边分别多安装一只轮胎; 让宇航员探出身体来保持车子的平衡; ……

TRIZ四十个明原理-个人归纳总结

TRIZ四十个明原理-个人归纳总结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施加应力
35
③th
10、预先作用原理
• 在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攻占襄阳的战斗中,首次使用了半自动投射的抛石车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襄阳炮
36
③th
10、预先作用原理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4、非对称原理
A将物体的对称形式变为不对称的形式。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电插头 (引入形状不对称用于吸引人们的注意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
20
现代应用实例:
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在搅拌容器中,使用不对称形的搅拌叶片;
• •
③th
4、非对称原理 B如果物体是不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
门铃和烟气报警器组合
26
③th
7、嵌套原理
• 早在宋代出现中空、可转动的双层象牙雕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27
③th
7、嵌套原理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 现代应用实例:
伸缩式天线; 液压起重; 伸缩式钓鱼杆; • •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③th
第三章 发明原理
• 第一节 发明原理概述
• 第二节 发明原理介绍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 这些原理用15分钟。 ——里根奇.阿奇舒勒
1
③th
1、绪论
Altshuller通过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 分析、总结,提炼出了TRIZ理论中最重要,具有 普遍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TRIZ是一个由苏联工程师瓦列里·言寿维奇·阿尔图苏诺维奇(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研究和发展的创新理论。

TRIZ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进技术,为创新提供指导和方法。

在TRIZ中,阿尔图苏诺维奇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

这些原理是通过对上过100万个专利和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来的。

下面将对这40个发明原理进行介绍:1.分离原理:将一个物体分离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2.连接原理:将两个或多个物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3.折叠原理:将物体折叠起来以节约空间或方便携带。

4.轮换原理:使用不同的替代物体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5.液化原理:将物体转化成液体状态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加工。

6.松散原理:使物体变得松散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7.偏离原理:将物体从原本的方向或路径上偏离,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8.弹性原理:使用弹性材料或结构来减轻冲击和振动。

9.毛细管原理:利用毛细管效应来实现物质的运输和控制。

10.磁性原理:利用磁性材料或效应来实现物体的吸附和操控。

11.空荡原理:利用空间、孔洞或空荡的部分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12.逆反原理:用相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找到不同的角度。

13.强迫原理:通过施加外力或作用力来改变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14.层次原理:将物体分成逐层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15.连纵变化原理: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变化和调整。

16.动态变化原理:通过改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17.转化原理:将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8.综合原理:将不同的物体、功能和特点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复合功能。

19.惯性原理:利用物体的惯性特性来实现一些功能和目标。

20.预处理原理:在进行操作之前对物体进行处理,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21.存储原理:将物体分成储存和非储存部分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果对象已经是不对称的,增加其不对称的程度 将圆形垫片改成椭圆形或异型, 来提高垫片的密封性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4 非对称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不对称原理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5 合并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合并空间上的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 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9 周期性动作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用周期性动作或脉动代替连续动作 点焊 警灯
(2)对周期性的动作改变其动作频率 用变幅值与变频率的报警器代替脉动报警器
(3)利用脉动之间的间隙来执行另一动作 医用心肺呼吸系统中,每5次胸腔压缩后进行1次呼吸
(1)将物体中的“负面”部分或 特性抽取出来
将嘈杂的压缩机放在室外
(2)只从物体中抽取必要的部分 和特性
用狗叫声作为报警器的警 声 ,而不用养一条真正的狗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3 局部质量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将物体或环境的同类结构转化成异类结构 采用温度、密度或压力的梯度,而不用恒定 的温度、密度或压力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7 廉价替代品
用便宜的物体代替昂贵的物体, 同时降低某些质量要求,实现相 同的功能
一次性纸杯 一次性医药用品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8 机械系统的替代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飞机机翼的形状使其上部空气压力减少,下部压力增 加,从而产生升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8 重量补偿
• 初始的工况: 通过管道运输煤时,要将煤粉碎成 小的颗粒,然后将粉碎的煤与水 混合在一起。这样产生的煤悬浮 液就可以通过管道抽吸。
• 实例描述: 煤悬浮液具有高粘度特性。抽吸这 种悬浮液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缸筒外壁刷漆
可将缸筒浸泡在盛漆的容器中完 成,但取出缸筒后外壁粘漆太多, 通过快速旋转可以甩掉多余的漆。
车架半体 不同厚度 车架半体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7 维数变化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将物体从一维变到二维或三维空间 螺旋楼梯可以减少占用的房屋面积
(2)将物体用多层结构代替单层结构 K1的6碟CD机、立体车库
(2)把物体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 可改变相对位置
笔记本电脑
(3)将静止的物体该变成可动的,或使 物体具有自适应性
用来检查发动机的柔性内孔窥视仪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16 不足或超额行动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如果用现有方法很难完成对象的 100%,可用同样的方法“稍多” 或“稍少”一点,问题的解决将 被大大简化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9 气动与液压结构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将物体的固体部分用气体或流 体代替,(如利用气垫、液体静 压、流体动压产生缓冲功能)
充气床垫
充气夹具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30 柔性壳体或薄膜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用柔性壳体或薄膜代替传统三维结构 薄膜开关
(1)颠倒过去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松开粘连在一起的物 体,不是加热外部件,而是 冷却内部件
(2)使物体中的运动部分静止, 静止部分运动
使工件旋转,刀具固定。
(3)使一个物体的位置颠倒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No.14 曲面化
(1)将直线、平面用曲线、曲面代替, 将立方结构改变成球体结构
(1)用视觉、听觉、嗅觉系统代替机械系统 天然气中混入难闻的气体代替机械或电子 传感器来警告人们天然气的泄漏。
(2)使用与物体相互作用电场、磁场及电磁场 为了混合两种粉末,使其中一种带正电荷,另一种带负电荷
(3)用动态场替代静态场,确定场替代随机场 (4)将场和铁磁粒子组合使用
铁磁催化剂,呈现顺磁状态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第四讲
40个发明原理
课时:120分钟 目标:通过学习40个发明原理,扩张学员的创新性思维。
每天进步一点点
目录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一、40个发明原理概述
二、40个发明原理介绍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 40个发明原理概述: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Altshuller通过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 总结,提炼出了TRIZ理论中最重要,具有普遍 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切断管路的方法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2 变害为利
(1)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 对环境有害的因素,获得有益 的结果
(2)“以毒攻毒”,将有害 作用相结合消除另一种有害因 素
(3)加大一种有害因素的程 度,使其不再有害
森林灭火时用逆火灭火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浮力浮作力用
管路煤颗粒
颗粒 水
氯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重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9 预加反作用
(1) 预先施加反作用 缓冲器能吸收能量、减少 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2)如果物体处于或将处于 受 拉伸状态,预先增加压力
浇混凝土之前的预压缩钢 筋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合并时间上的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 同时分析多个血液参数的医疗 诊断仪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6 多用性
使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实现多种功 能,以代替其它部分的功能
多用雨伞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7 套装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使用柔性壳体或薄膜将物体与环境隔离
餐厅内部的屏风 舞台上的幕布将舞台与观众隔开 鸡蛋专用箱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31 多孔材料
(1)使物体多孔或增加多孔元 素(通过插入、涂层等)
充气砖、泡沫材料 (2)如果物体已是多孔结构, 利用多孔结构引入有用的物质或 功能
(2)使组成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 午餐盒被分成放热食、冷食及液体的空间
(3)使组成物体的每一部分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带有橡皮的铅笔,带有起钉器的榔头等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4 非对称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用不对称形式代替对称形式 全车线束中的插接件为非对称形式
汽车安全气囊 应急电路照明 防火通道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安全气囊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2 等势性
在势能场中,避免物体位置的改变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运河上,在两个不同高度的水域之间设置水闸
转轴
煎饼
烤面
烤面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3 逆向思维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3 反馈
(1)引入反馈,改善性能 声控喷泉 用于探测火与烟的热/烟传感器
(2)如果已引入反馈,改变 其控制信号的大小或灵敏度 飞机接近机场时,改变自动 驾驶系统的灵敏度。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4 中介物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 分割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将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用个人计算机代替大型计算机
(2)使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及拆卸的部分 总装车间的快接气线
(3)增加物体相互独立部分的程度 用百叶窗代替整体窗帘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2 抽取
(3)使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 自卸车
(4)使用给定表面的反面 内嵌式门铰链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7 维数变化
• 初始的工况: 用于航空摄影的地面标志盘可以 帮助驾驶员更准确地找到地面 控制点。
• 实例描述: 原有地面标志盘为镜面反射,不 容易发现。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序号 No.11 No.12 No.13 No.14 No.15 No.16 No.17 No.18 No.19 No.20
原理名称 预先应急措施 等势性 逆向思维 曲面化 动态化 不足或超额行动 维数变化 振动 周期性动作 有效运动的连续性
序号 No.21 No.22 No.23 No.24 No.25 No.26 No.27 No.28 No.29 No.30
地面标志盘 改善后的标志盘
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 40个发明原理介绍: No.18 振动
(1)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 (2)对于振动物体,增加其振动频
率,甚至到超声波 (3)使用共振频率 (4)使用压电振动器代替机械振动器
石英晶体振荡驱动高精度钟表 (5)使用超声波与电磁场振荡耦合
在电频炉里混合合金,使混合均匀
原理名称 紧急行动 变害为利 反馈 中介物 自服务 复制 廉价替代品 机械系统的替代 气动与液压结构 柔性壳体或薄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