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试题:语文(大纲卷)
2013年高考语文大纲卷-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1.【答案】C【解析】须结合语境具体分析A项“商埠”中的“埠”应读“bù”;B项“蔫头耷脑”中的“蔫”渎“niān”;D项项“坍陷”中的“坍”应读“tā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
2.【答案】D【解析】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A项“历历在目”的意思是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搭配不当,“亲情”不能“历历在目”B项“处心积虑”的意思是蓄谋已久,通常用作贬义,褒贬不当,C项“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合语境D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这里形容“近景魔术表演”很绝妙。
【考点】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
3.【答案】A【解析】应该把“即使”放在“他们”后面C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后加宾语,D项句式杂糅,可以改为“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或“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考点】辨析病句。
4.【答案】C【解析】总体介绍岳麓书院历史——由总说③、格局①、主体建筑的布局④、各类建筑物的方位⑥、书院建筑的古朴特征⑤、给人的印象②依次顺序排列,符合文脉。
【考点】语句衔接连贯。
二、5.【答案】B【解析】原文说的是“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该选项把未然当成了已然。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
6.【答案】A【解析】A项中的意思是“地质史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进程”是克罗宁博格在书中的论述,而原文我们看到不是克罗宁博格的说法属于张冠李戴。
【考点】文章内容筛选、整合理解。
7.【答案】B【解析】B项,“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错误,克罗宁博格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去看当前的环境问题,并不是说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考点】对文章内容进行判断。
三、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遏:阻断。
2013年河北广西等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大纲版)

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gōng)安土重.迁移(zhî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呆脑(yān)C.懦.弱(nuî)年高德劭.(shāo)两栖.(qī)沁.人心脾(qīn)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塌.陷(tā)一柱擎.天(qíng)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学优高考网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到。
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物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答案A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次递进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与中轴线上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与两旁A.②③④⑥⑤①B.②⑥④①⑤③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答案C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完全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完全解析版)(广西使用)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女红.(gōng)安土重.迁(zhï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ã)挟.制(xiã)蔫.头呆脑(yān)C.懦.弱(nuï)年高德劭.(shào)两栖.(qī)沁.人心脾(qìn)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坍.陷(tā)一柱擎.天(qíng)【考纲】世纪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层级:A级,识记。
【题型】字音题。
【解析】考查了16个汉字,象形字有1个,会意兼形声字有1个,形声字有14个。
另外,多音字4个。
红: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
本义:粉红色。
字形分析:左形右声,半表读音。
1.hîng。
①像鲜血的颜色:~色。
~叶。
~灯。
~尘。
~包。
~烧。
~润。
~艳艳。
~口白牙。
~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②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
~运。
~角(juã)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
走~。
③喜庆:~媒(媒人)。
~蛋。
~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④象征革命:~军。
~色根据地,~色政权。
⑤指营业的纯利润:~利。
分~。
⑥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2.gōng。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注意:专用于女红。
重:会意兼形声字。
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
壬,挺立。
东,囊袋。
人站着背囊袋,很重。
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1.zhïng。
①重量,分量。
②重视。
③重量大,比重大;程度深;重要;不轻率;优厚。
④加重。
2.chîng。
①重复。
②重新,再一次。
③层。
④姓氏。
埠:bù。
从土,阜声。
本义:停船的码头。
201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大纲版)-中大网校

201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大纲版)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p><center>第Ⅰ卷<br>注意事项</center><p>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br>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br>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p>一、(12分,每小题3分)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center>第Ⅱ卷</center><br>注意事项<br>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br>2.第Ⅱ卷共5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br>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br>(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六、(15分)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答案和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最新高考题库-大纲语文解析2013全国高考试题全套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解析1.【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要注意对常用字、多音字、形近字和易错读字的辨析,平时得加强积累,要长期坚持。
【解析】A商埠.bùB蔫.头耷脑niānD坍.塌tān2.【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次为D级“表达应用”。
要掌握常用成语的意思、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
【解析】A“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不能形容照片和亲情。
B“处心积虑”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C“求全责备”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不合语境。
3、【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次为D级“表达应用”。
【解析】B介词“对”错用,导致主语缺失。
C动宾搭配不当。
D句式杂糅。
4、【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层次为D级“表达应用”。
【解析】③从岳麓书院的总体特征说起。
①④⑥⑤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书院的格局。
②写书院给人的感觉,与尾句的文化气息形成递进关系。
5.【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原文“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转”指的是“全球变暖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转”,而不是“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的现象是正常运作”。
6.【答案】:A【解析】以“火山爆发”的例子是证明时间尺度是一万年。
7.【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说克罗宁不考虑“明年”“一百年后”的事,而是要使用人类的尺度衡量大自然,这个时间的尺度是一万年。
8.【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广西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A项,“埠”应读“bu”;B 项,“挟”应读“xia”;D项,“坍”应读“tan”。
2、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A项,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这里用来形容“真情”,显然不当。
B项,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是一个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用错。
C项,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此处不符合语境。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此处恰当。
3、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B项,暗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不再是“他们”。
C项,搭配不当,“咀嚼……经历”不搭配;成分残缺,可改为“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奉献、成长与幸福的感受”。
D项,句式杂糅,去掉“是由于”或“所导致的”。
4、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③句总写其特点,并紧承上句;①句总写起院落的布局,④⑥句分写,并且⑥句紧承④句,⑤句写建筑风格,②写建筑给人的感受,并于下句衔接紧密。
二、(9分,每题3分)5、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B项,这只是克罗宁伯格的观点,并不是原文的看法。
6、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从地质史上火山爆发和气候的变化等自然进程的角度进行了论证”不对,而是以“大自然变化的时间尺度”为中心展开论述。
7、B【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B项,“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不对,原文只是说“他在看待这一问题时采用了与众不同的事件尺度”。
三、(9分,每题3分)8、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新课标版(word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ks5u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3,4,5,1,2,u U A A ===集合则ð
(A ){}1,2 (B ){}3,4,5 (C ){}1,2,3,4,5 (D )∅
(2)已知a 是第二象限角,5sin ,cos 13
a a ==则 (A )1213- (B )513
- (C )513 (D )1213 (3)已知向量()()()()1,1,2,2,,=m n m n m n λλλ=+=++⊥-若则
(A )4- (B )3- (C )-2 (D )-1
(4)不等式2
22x -<的解集是
(A )()-1,1 (B )()-2,2 (C )()()-1,00,1 (D )()()-2,00,2
(5)()862x x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A )28 (B )56 (C )112 (D )224
(6)函数()()()-121log 10=f x x f x x ⎛⎫=+
> ⎪⎝⎭的反函数 (A )()1021x x >- (B )()1021
x x ≠- (C )()21x x R -∈ (D )()210x x -> (7)已知数列{}n a 满足{}12430,,103
n n n a a a a ++==-则的前项和等于 (A )()-10-61-3 (B )()-1011-39
(C )()-1031-3 (D )()-1031+3
(8)已知()()1221,0,1,0,F F C F x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交于
A B 、两点,且3AB =,则C 的方程为 (A )2212x y += (B )22132x y += (C )22143x y += (D )22
154
x y +=
(9)若函数()()sin 0=y x ωϕωω=+>的部分图像如图,则
(A )5 (B )4 (C )3 (D )2
(10)已知曲线()42
1-128=y x ax a a =+++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 (A )9 (B )6 (C )-9 (D )-6
(11)已知正四棱锥1111112,ABCD A B C D AA AB CD BDC -=中,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23 (B (C )3 (D )13
(12)已知抛物线()2:82,2,C C y x M k C =-与点过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
,0,A B MA MB k == 两点,若则
(A )12
(B )2 (C (D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21,3=f x x f x ∈是以为周期的函数,且当时, .
(14)从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则可能的决赛结果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