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二章 第1-2节气压带和风带 风的形成 大气环流练习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的信风是东北风B、赤道低气压带南侧是盛行西风带C、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D、低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受热上升所致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是因热力原因形成的3、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A、赤道低压B、夏威夷高压C、西伯利亚高压D、副极地低气压带4、七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5、副热带大陆东岸与西岸降水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A、地面状况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C、太阳辐射不同D、人类活动影响不同6、全球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A、北半球正值夏至前后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在向北移动C、亚洲低压强盛D、东亚盛行东南季风二、综合题7、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完成小题.(1)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位于30°N附近B、乙位于30°N附近C、甲位于90°N附近D、无法确定(2)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冷性气流B、②是暖性气流C、①是西风带D、②是西南风8、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配套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大气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3课时大气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一)教材第37页读图
低纬环流圈由赤道吹向两极地区的上升气流与副热带高压带吹
向赤道的下沉气流组成。
中纬环流圈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上升气流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中纬度下沉气流组成。
高纬环流圈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两极的上升气流与极地高气
压带吹向中纬度下沉气流组成。
(二)教材第38页思考
提示:
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属性极地高气压带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
学业达标
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在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下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
解析:在低纬环流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丁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的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为动力原因;①为低纬信风带;常年受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干旱,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B.②是极地高气压带,地面气温很高C.③是中纬西风带,在其控制下,高温多雨D.④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以下沉气流为主1题,图中③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吹东北信风。
第2题,图中①位于赤道地区,是赤道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
图中②位于30°N,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③是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在其控制下,一般降水较少;图中④位于60°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b带盛行西南风C. 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D. 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B. a风带的形成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C. 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D. ②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3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是极地高气压带;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
第4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空气堆积下沉形成的。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5题,甲图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20°N~30°N,为北半球冬季;0°~20°N受东北信风带控制;20°N~30°N盛行下沉气流;30°N~40°N受西风带控制,风向为西南风。
高一地理中图必修1课时作业:2 大气环流 含解析

第二课时大气环流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2.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是()A.a、b、eB.b、c、dC.a、d、eD.c、d、e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吹向两侧,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第2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为低气压带,即a、e;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是d。
答案:1.D 2.C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区域为气压带),完成第3~4题。
3.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根据气压带移动状况可知,现在的印度半岛吹()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第3题,从气压带的纬度分布判断,图示三个气压带自外向里依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第4题,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0°N~40°N,说明气压带北移,可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答案:3.B 4.D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
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
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顺风所属风带的名称为()A.北半球信风带B.南半球西风带C.北半球西风带D.北半球极地风带6.戴维上班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英国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该地区盛行的是中纬度地区的西风。
夏季时气压带、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整体北移。
答案:5.C 6.D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示季节(北半球)最有可能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甲风形成原因主要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地形的影响C.受信风带的控制D.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解析:从图中东亚和南亚地区的风向可知,该图所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图中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019秋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B.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C.大气环流是大气中常见的无规律运动形式D.大气环流只调节全球热量平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特点。
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可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答案:B2.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
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升在上。
根据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在副极地形成上升气流,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
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A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3~4题。
3.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B.②C.③D.④4.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④C.甲—②,乙—④D.甲—①,乙—③解析:根据纬度位置和风向判断,①②③④四个近地面风带分别是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
其中属于北半球的风带是①②,属于南半球的是③④。
甲、乙两风带属于南半球,分别是信风带和西风带。
答案:3.B 4.B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5~7题。
5.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6.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第5题,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第6题,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
最新高中必修1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重点训练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气压带和风带
1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
(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体现了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A B 。
(3)此时,东亚吹风,南亚吹风。
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
图中A处是(高、低)气压,名称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 带带 D 带
(2)大陆西岸受、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和。
(4)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
参考答案:
1、(1)副极地低气压带;块状;海陆分布。
(2)A 亚洲高压B 阿留申低压
(3)西北风;东北风
2、(1)7;低;亚洲低压
(2)东南风;西南风
(3)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4)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海
陆热力差异大
3、(1)B 东北信风副热带高气压带D 西风(2)地中海;炎热干燥;温和多雨
(3)太阳辐射;地球自转
(4)略。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③地转偏向力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原因。
答案:C2.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解析:根据图中各风带的风向及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
故选C。
答案:C3.读图,若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 )A.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B. ①风带风向为东南风C.常年受①控制的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D.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低纬环流气流上升的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下沉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气候干旱。
若为北半球低纬环流,则①风带为东北风。
信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受其控制地区一般降水少。
答案:A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5.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B.b、c、dC.a、d、eD.c、d、e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北侧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第5题,空气上升的气压带是a、e,流向高纬度的风带是d。
答案:4.D 5.C6.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解析:我国各地白昼最短时为冬至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故A、D错。
B图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应为西北风。
答案:C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课下跟踪检测(2018·安徽合肥一中周末作业)地球近地面有多个气压带、风带。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的是(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极地东风的是( )解析:第1题,三圈环流的判断要抓住几个关键点:赤道附近近地面因气流上升而形成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近地面因上空气流堆积下沉而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近地面因冷暖气流相遇而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极地东风形成于地球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
答案:1.D 2.D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
读图回答3~5题。
3.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4.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一定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B.乙地为低压,一定是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C.甲地为高压,乙地为低压D.甲地为低压.乙地为高压解析:第3、4题,甲地纬度低于乙地,且甲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乙地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可判断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地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丙位于盛行西风带,该环流圈为中纬环流。
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第5题,甲地气流下沉,为高压;乙地气流上升,为低压。
高压不一定都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如副热带高气压;低压也不一定都是由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如副极地低气压。
答案:3.C 4.B 5.C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7.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解析:第6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应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第二章第1-2节气压带和风带
风的形成;大气环流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闭合环流是实际存在的
B、各环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动的
C、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D、大气环流又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
2、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3、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4、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的一支偏转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5、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控制下||,气温都很高
B、高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C、所有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形成的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容易成云致雨
6、假设地球不动||,地表性质均一||,那么大气运动的形式为()
A、三圈环流
B、低纬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7、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极地高压带
D、赤道低压带
8、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吹向四周的盛行风为()
A、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C、逆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9、下列关于地球上各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
C、中纬地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不利于成云致雨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共4个高气压带4个低气压带
B、低气压带均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性质是炎热干燥的
D、全球有三个风带
二、双项选择题||。
11、当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较慢时()
A、我国东北盛行东南季风
B、亚洲大陆形成蒙古高压
C、亚洲低压最为突出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12、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3、由于热力原因而形成的气压带是()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4、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因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台风
C、洋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基本上是断块状
B、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
C、1月||,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D、北半球基本上是条带状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个部分||,各环流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变化||。
闭合环流是以不考虑大气运动中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为前提的||,是不存在的||。
答案:C
2、解析: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每年的12月22日||,气压带、风带也随之移到最南的位置||,从这里开始||,气压带、风带又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答案:D
3、答案:C
4、解析: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所以这支气流在南半球偏转为东南风||。
答案:A
5、答案:D
6、解析:假设地球不动||,风向不会偏转||,不会形成三圈环流;若无海陆差异||,不会形成季风环流||,地球低纬与高纬间仍存在热力差异||,因此||,大气运动形式为热力环流||。
答案:C
7、解析:地球上的气压带由于季节的变化而南北移动||。
能够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气压带只有赤道低压带||。
答案:D
8、解析: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风为极地东风||,在南半球向左偏||,围绕南极洲大陆呈逆时针方向||。
答案:A
9、解析: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由于热力原因形成冷高压外||,还有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如副热带高压||。
答案:D
10、解析:全球共7个气压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6个风带||。
气压带的形成||,有的是热力因素||,有的是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
答案:C
二、双项选择题
11、解析: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是7月初||。
答案:AC
12、解析: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转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
答案:BC
13、解析:看到“热力原因”||,不要只联想到“受热”||,其中还包括“受冷”等涉及到热量变化、热量差异的因素||,所以赤道地区常年受热||,空气上升而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常年受冷||,空气下沉而形成极地高气压带||,二者都属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
答案:BC
14、解析:南亚季风的形成除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外||,还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控制南亚的西南季风||。
答案:AD
15、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