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3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3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1泱泱华夏,历史上经历了繁多的苦难,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已经看见了美好的明天,中国正在腾飞。
中华之崛起已然起势,华夏之创作者已然用新科技手段进行潮流创作。
导演用贯穿全片的人文精神与对中华美好山河的无限赞美,饱蘸着浓烈的华夏精神。
宏观的叙事逻辑没有带来细碎繁杂,渲染的是立体饱满的江西形象。
创者的浓浓自豪之情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镜头展现的淋漓尽致。
导演用一双纵览全局的高空眼睛,自然地展示俯瞰视角下的清丽脱俗与奇巍秀丽。
导演对纪录片的个人诠释,包含着浓郁的民族自豪。
华夏文明拥有博大的文化脉络,历史文化的积淀充斥着人文精神。
导演通过航拍的手段构筑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是文艺创作者的担当。
可见,在华夏崛起的步伐中,编导者们感悟到了民族精神。
时代在变,心态在变,视野在变,角度在变。
导演渴望通过记录现在,反映民族气质,启迪未来。
大国气质正在成型,更需要新的角度进行鉴赏、品味。
《航拍中国》以宏观的叙事逻辑来链接板块,结构清晰具体,合理有效的建构了主体框架。
在片子中,编导按照江西的自然地貌,以众多小版块例如城市、名山为线索,交织成完整的江西印象。
在详细的叙事线索之下,片子整体构建显得极其自然,在完整逻辑框架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自然而干脆,以相近的点进行链接,相互堆叠下串联成立体的完整映像。
在这里面,每一个小版块都有各自的精彩。
板块之间以动画生成的方式进行延续,逐渐生成,画风自然清新,独具特色。
从天空俯瞰时,观众的视角与常时完全不一样,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
上帝视角下所展示的大自然塑造的形状,具有与生俱来的浪漫。
奇诡的上堡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形状在空中得以呈现。
新中国人气昌隆,人烟繁盛。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27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27篇)《航拍中国》观后感篇1《航拍中国》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在空中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的美好家园,用众多网友的话说就是: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桌面。
确实,美到让人窒息。
黑龙江篇以冰雪世界的家园引入,这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份洁白天地的热爱的呢?那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还有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伊春嘉荫恐龙博物馆,大庆和牡丹江冬泳,大庆连环湖,大庆石油,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五大连池,漠河……世界的创造,让我们和这大自然奇迹相遇,这是恩赐,亦是缘分。
雪花飞飞扬扬,飞扬到北方的衣兜,我双手合十,祝福着一个又一个心中思念的人。
或许这些记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年老时,在某个有着点点暖阳的午后或是星光熠熠的夜晚,坐在花香四溢的乡村小院,摇着摇椅微笑着静静回忆,有风微微的拂过,所有的记忆是甜的。
好吧,美丽的黑龙江,我等到什么时候一定再来看看你。
《航拍中国》观后感篇2大自然如此神奇,总给我们呈现出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我们的祖国又是多么的宽广美丽,我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令人向往。
《航拍中国》是央视拍的一部纪录片,单是第一季出来就已经得了豆瓣9.4的高分,可见这部纪录片的精彩。
此次航拍涉及祖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还有祖国豪迈壮阔的大山大河,它的每一帧都美到心里,对我来说,这是一部隔着屏幕就能感知到威风,河流,花开的纪录片。
它的每一集都讲述一个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及人文历史。
看完纪录片,内心如潮水汹涌澎湃,难以抑制。
我们总是向经典致敬,那这部纪录片,则是向祖国致敬,致敬我们心中伟大的祖国!在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海南的椰海长廊,看大令人称奇的蓝洞,看到伊利的杏花沟,看到西安承载历史的钟楼……看到无数的奇观美景,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啊,即使曾经她满目疮痍,时间也给了我们去修复一切,这是侵略者怎样也夺不走的美丽,即便饱经风霜,也能承受住岁月的洗礼,在今天愈发的美丽夺目。
航拍中国系列节目观后感优秀9篇

航拍中国系列节目观后感优秀9篇航拍中国观后感篇一你也许已经去过很多地方,看过不少美景,但这次《航拍中国》以全新的视角,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绝美风光,有的你可能早已去过,却会让你欣赏到它不同角度的美,那些原本熟悉的景致,竟有这般令你意料之外的想象;有的你还未踏足,甚至未曾听说,它一定会让你忍不住惊叹,原来这个地方还有如此美到令人一下子呼吸舒畅的风景。
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少如BBC、NHK、美国国家地理、Discovery介绍中国美景的纪录片里,《航拍中国》确实带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刷新了我对孕育中华文明这块土地的认识,那些人文地理就像是第一次看见,让我看得心潮澎湃,每一帧都是最美的壁纸,每一幅如画的风景都想珍藏。
同时,我边看心中边弥漫着略微悲伤的情绪,脑袋胀得难受,内心想要呐喊,这么多美妙的地方,我却还不曾身体力行地去丈量它,亲身感受它对我身心的冲击。
第一季总共6集,每一集50分钟的震撼,我几乎一口气就想把它看完海南比我想象的还要美;陕西比我想象的还要雄奇;新疆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彩;黑龙江比我想象的还要富饶;江西比我想象的还要秀美;上海比我所见的还要丰富;“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 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 300 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
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幅模样。
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 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这是每一集片头的解说词,听一听,都能让人热血沸腾,该系列片共34集,每集50分钟,覆盖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分五季制作播出,每年推出一季,每季6到7集,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3,看过的人都惊呼:再次爱上这片土地。
中国这么大,我真的很想去看看。
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

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七篇通过《航拍中国》,大家可以看到风姿绚丽的海南、历史厚重的陕西、天高云阔的新疆,和物产丰富的黑龙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范文七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纪录片航拍中国心得体会(精选篇1)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
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
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
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仅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
2-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心得六篇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心得六篇《航拍中国第一季》在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单元中,展现了中国东南西北中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心得,欢迎阅读!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心得1《航拍中国》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在空中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的美好家园,用众多网友的话说就是: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桌面。
确实,美到让人窒息。
黑龙江篇以冰雪世界的`家园引入,这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份洁白天地的热爱的呢?那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还有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伊春嘉荫恐龙博物馆,大庆和牡丹江冬泳,大庆连环湖,大庆石油,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五大连池,漠河……世界的创造,让我们和这大自然奇迹相遇,这是恩赐,亦是缘分。
雪花飞飞扬扬,飞扬到北方的衣兜,我双手合十,祝福着一个又一个心中思念的人。
或许这些记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年老时,在某个有着点点暖阳的午后或是星光熠熠的夜晚,坐在花香四溢的乡村小院,摇着摇椅微笑着静静回忆,有风微微的拂过,所有的记忆是甜的。
好吧,美丽的黑龙江,我等到什么时候一定再来看看你。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心得2“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
空中旅程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片头一出来,大气磅礴,内心隐隐感动。
看到有人开玩笑地感谢节目组:《航拍中国》让大家看到了陕西不只是有黄土高坡,新疆不只是草原毡房。
我是偶然在电视上被新疆篇的美丽街景吸引看的,觉得画面特别精致,每一帧都可以作屏保,仔细看节目名称才知道是全程航拍的。
看科普《航拍中国》全部拍摄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航拍中国观后感1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航拍中国观后感15篇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观后感1前几日逛豆瓣,看到一部名为《航拍中国(第一季)》的国产纪录片,评分竟高达9.4分,让我十分纳闷。
要知道,那部被交口称赞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评分也才9.3分。
细加了解方才知道,这是一部央视新作,新年时刚刚播出。
很快,我在央视网上找出了视频,方知刚刚播出了四集。
这两日就利用闲暇时间一口气看完。
总的感觉,这的确是一部可称“上好佳”的纪录片:质量上乘、非常好看、良心佳作,给我深切的体会有6个字:惊艳!震撼!期待!航拍中国观后感2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
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航拍中国观后感3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航拍中国观后感4刷了《航拍中国》第一季最后两集,有一点失望…江西这么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自然的风光竟然是只有这么点,而人文也并没有很大的可观性…大魔都虽然除了崇明岛没啥风景可言,可高楼大厂也是特色,比较适合超级工程这种题材…第一季完整看下来,新疆第一。
除了海洋,湖泊、雪山、峡谷、沙漠、盆地,应有尽有。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10篇)

“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10篇)“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篇1那是梦里的老家……今生无悔,不懂的人不会了解,午夜梦回,梦回午夜,山水里放歌纵酒;今生无悔,那么美,没得让人很心碎,那是山的眼泪是树的血脉。
寻梦?带一包零食,挂上MP4的耳机?玩着手机游戏?不,这不是真正的游山戏水,这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这不是真正的放松心灵。
之所以去,是因为要寄情于此,要忘却凡世俗尘。
让叶间穿梭的清风,同样也穿透我们的心灵,让其在我们的心田荡漾。
让由高处倾泻下来的潺潺流水,将疲惫的身体与灵魂慢慢渗透,蔓延开来。
看见那复古似的牌坊,就如同一滴水,滴在我眼中,泛起了圈圈涟漪,把厚重的烟尘一点一点撇开。
渐渐地,就像如同初见光明一般,感觉四周顿时都亮堂了许多。
日常的琐碎,生活的纷杂,不觉隐去。
折一条可做琴弦的细枝,掬一捧可为号角的清风,沏一壶可当清泉的绿茶,听听天籁的呼声。
伫立在小溪边,把脸靠近车水,感觉水轻轻溅在面孔上,凉凉的,好爽好爽。
“看,那有花”。
菲姐一转眼就不见了,只有这一句话,伴风传到了我耳边。
沟畦旁的那些草儿的嫩芽经纯水温柔地一抚摸,显得更加青葱可爱了,就连那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桃枝也经不起春风的诱惑,挺露了尖尖小角,在春风里东张西望。
在那短暂的快乐时光里,我们没有品茗论道,没有好友小酌,只是谈天说地罢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如处子般的凝视着某一事物,可如老僧一般,尽情在里呼吸,涤尘荡垢,洗练灵魂。
经受了那么多的寒冷和凄苦,为的只是想有一个灿烂窈窕的属于自己的山水罢了。
可最终却不得不重归寂寥了,最终也可能感春,惜春而至伤春了。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呵,这梦里的老家,这让人魂牵梦萦的车溪……“航拍中国”优秀观后感篇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的山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它浓烈的香气从古弥漫至今。
追随着这余留的馨香,我了脚下土地的沧海桑田,万道沟壑,汹涌狂澜,我了头顶蓝天的明暗更替,日月交叠,望见了桃花源的落英满地,叮咚泉水连着的小桥流水人家,望见了来一个的精气神。
《航拍中国》观后感10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10篇【篇1】《航拍中国》观后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出人意料地激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这些热议正自然而然地朝着每一个方向迅速发散……一部纪录片掀起千层浪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
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
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
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
”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
《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也有在海外的留学生写道:“有无数好心人友情提醒,千万别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观赏此片。
可纵使饱腹,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徘徊他乡,逗留异国的游子们,不可避免地被一种乡愁击中了要害。
”《舌尖上的中国》热映,不少人自然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摄应运而生。
美食背后是文化传承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
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
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
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
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
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
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作为陕西人,我一直以为对陕西的了解足够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上大学时又很巧舍友中一个是陕南安康人,一个是陕北榆林人,一个宿舍三分陕西,时常因为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差异闹出不少笑话和小插曲,也是乐趣无穷。
对于陕南的安康、汉中有过踏足,毕业之后一直待在陕北黄陵,关中自不必说,但看完《航拍中国》的陕西特辑之后,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汗颜,有种坐井观天之感。
《看见台湾》中吴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没看过,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航拍中的陕西,的确是另一种模样,有一种我不知道的美。
对于秦岭的绵延,华山的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头,不过想来闺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护区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
对于陕西的历史自不必赘述,第一次从空中看到“泾渭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万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异景致,欣喜黄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长的特写镜头,也很自豪家乡的洽川湿地配以《关雎》出镜,不管漂泊何处,人对于家乡的热爱永远都是植根于心的,看了几集纪录片,还是最爱陕西,我对这片土地
爱得深沉。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
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
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
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
至于江
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在当下忙碌的生活中,每天不知道要错过多少沿途风景,亲爱的你,是时候找个闲暇,趁着心情大好,家国河山大好,出去走走,碧海蓝天吹吹风……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2】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
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
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
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
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
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
也因之而驻足了吧。
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
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
这部纪录片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
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
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
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