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试卷及答案

三大构成试卷及答案
三大构成试卷及答案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三大构成》函授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构成艺术的形式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构成四类。

2、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即同一性、近似性或调和性。

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5、骨格可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两种。

6、平面构成中,肌理通常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7、发射的类型有中心点发射、螺旋式发射和同心式发射等。

8、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9、平面构成的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发射、密集和肌理。

10、色彩的三要素中,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以及光波的单纯程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C )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

B、造型美

C、形式美

D、创新美

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 D )

A、生动活泼

B、富于变化

C、有动的感觉

D、ABC

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 A )的理念。

A、和平

B、活泼

C、生动

D、美丽

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 B )

A、卢浮宫

B、国立包豪斯学院

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

D、唐仕女

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 D )

A、积垒构成法

B、线织面构成法

C、框架构成法

D、变形创新构成法

6、除了五种柏拉图式多面体外,还有一种多面体被称为( B )

A、雨果式多面体

B、阿基米德式多面体

C、变异多面体

D、几米式多面体

7、在单位面材上进行结构的穿插、衔接,把多个单个实体互相插接。称为( C )插接

A、平面

B、变化

C、立体

D、多层

8、伟大的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所设计的服装极具创造力等特点。三宅一生是( A )人。

A、日本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9、在色彩构成中,明度统调调和,在混入( B )时,色彩之间的不和谐会被削弱。

A、灰色和白色

B、黑色和白色

C、灰色和黑色

D、白色和红色

10、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 C )

A、光源色

B、收缩色

C、物体色

D、固有色

11、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称为( B )

A、中心点发射

B、同心式发射

C、旋转式发射

D、螺旋式发射

12、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创作的《萨平妇女》的构图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比例为(D)

A、1:

B、:1.2

C、1:1

D、1:

13、传统的中国门栓为( A )图形。

A、对称

B、均衡

C、相似

D、装饰

14、平面构成的基本特点是( B )

A、实践性

B、基础性

C、趋理性

D、整体性

15、具象具备( A )特性

A、明显的可识别性

B、独一无二

C、相似性

D、创新性

四、简答题(共55分) n

1、简述近似构成应注意的问题:(15分)

答:基本形态在变化时,可以有秩序地改变自身的形态特征,处理手法不要发生很大的变动,最好骨格不变,只是基本形发生微妙的变化。作品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如利用直线、弧线、块面、肌理等变形重组等,但同一副作品中要有一个主题,不要用太多的处理手法,因为这样会使人觉得杂乱无章。

2、简述基本形的组合主要体现的几种方式。(20分)

答:在平面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方式:

①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②相接: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接触

③重合:一个形重叠在另一个形之上,产生上下、前后关系

④覆盖:两形重叠,后面的形被前面的形所遮挡

⑤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相交

⑥合并: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一个新的形

⑦剪切:两形相交,剪去了其中一个图形的影像成分

3、简述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关系:(20分)

答: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态向三维立体空间进行的构成转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它们都属于一种艺术训练形式,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具备造型的观念意识,把握抽象语言的情感要领,培养现代风尚的审美情趣,这均是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立体构成主要是研究三维度空间实体的构成,力学、数学、工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在其中得以体现,它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而平面构成所研究的则是二维视角的设计,即平面的,非立体的设计元素。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大构成设计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是指()、()、( ) 2?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世纪德国()学院。 3?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是将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5?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7?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自然型、()三种。 8?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抗水法等。 9?远看几乎一样,近看变化万千是形容()的构成形式。 10?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比列与韵律。() 4.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5.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和移动的点。() 6.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种。() 8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9.色彩的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10.色彩的纯度,明度和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色彩的推移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平面构成试题答案

平面构成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莫里斯 2、自然、抽象 3、点睛 4、点、线、面 5、基本形、骨骼 6、形状渐变、大小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色彩渐变 7、发射点、发射线 8、重像 9、有作用性、无作用性 10、视觉、触觉 二、名词解释 1、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2、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3、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是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 4、按照一定的目标,利用形的相似性,把一种形象渐渐地变为另一种形象称为变像。 三、问答题 1、答:形象我称之为“图”,其周围的空间我们称为“地”。一般来说,“图”与“地”是共存的。具有前进性,在视觉上具有凝聚力的,容易为“图”。而起陪衬作用,具有后退感,依赖图而存在的则成为“地”。“图”与“地”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常常可以进行互换。“图”与“地”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因而我们在设计时一定要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图”与“地”的变化关系,以获取完美有趣的视觉效果。 2、答: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复那样四面 连续发展,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它可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商品的商标、团体的徽标、活动指示牌以及公共场所所使用的标志多是以符号形式来表达的。它们有的采用具象图形来与表现,也有许多的标志则是运用抽象的图形来表现,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的商标,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等等。平面设计中基本形的群化构成,正显示出它设计精炼、有力、具有符号性的特点。 3、答:(一)在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基本形纳入发射骨骼内,采用有作用 与无作用骨骼均可,但基本形元素排列必须清晰有序。 (二)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筑基本形,使基本形融于发射骨骼中,突出发射骨骼的造型特征。辅助线可以在骨骼单位中勾画,也可以是某种规律性骨骼(重复、渐变)与发射骨骼叠加、分割而成。

空间构成作业指示书

空间构成作业指示书 一、教学目的 1. 初步理解空间的概念,学习三维空间里通过点、线、面等限定元素,将指定的空间进行分隔、围合,为以后的建筑空间打下基础。 2. 巩固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学到的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构成原理与方法,掌握空间限定的基本手法(分割、围合、抬起、下沉、顶盖、设立等等)。 3. 通过模型初步体验空间的感染力,体会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培养对空间形态美的感受与把握能力,通过作业过程,认识到创造不同空间形态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局部空间与局部空间之间存在的多种关系(包括穿插、邻接、间接、主次、对位等等)。 二、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在9m(长)*15m(宽)*9m(高)的空间,要求分隔、围合成多个空间,各个空间可以有横向、纵向的流通变化,分隔的空间单元不要太复杂,要有主次空间。要注意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符合统一、对比、尺度、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 2.具体要求: ①层数不超过三层,最小层高2.1m,各层空间要能满足人的直立行走。 ②垂直分隔时,所有间隔尺寸要求都用模数,最小单位为300mm。(1、2条具体要求是针对把9m*15m*9m的空间看作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隔) ③若把提供的空间看作外部场地空间,最好有一定的主题。 ④模型以1:50的比例来做。模型内部可放置同比例人体模型,以加强对人体尺度的体验。 ⑤不允许有完全封闭的空间。 三、作业成果 1.模型:要求底板21cm*36cm,其中18cm*30cm为空间构成范围。 标题栏内容统一用仿宋字,内容如下表:

空间构成 7cm 班级指导老师0.8cm 姓名日期0.8cm 学号 2cm 2.5cm 成绩 2cm 0.8cm 2.5cm 2.基础作业:每周一张“建筑空间构成分析”的徒手作业,A4规格,图纸内容为1~2个建筑作品分析(轴测/透视图+构成方式的分析示意图+简要文字说明),仿宋字照旧。

平面构成试题答案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包豪斯是由谁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格罗佩斯) A.蒙德里安B.格罗佩斯C.康定斯基D.伊顿 2.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A) A.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B.有位置、大小和形状 C.无位置、大小和形状D.无位置而有大小和形状 3.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 A.线是面移动的轨迹B.线是线移动的轨迹 C.线是点移动的轨迹D.线是体移动的轨迹 4.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属于哪种构成形式?(D)A.渐变构成B.特异构成C.发射构成D.群化构成 5.造型的范围非常广,下面不属于环境造型的是( D ) A.城市规划B.建筑设计C.景观设计D.产品设计 6.所谓对比的调和,是指采用什么样的造型要素作对照的安排,从而形成统一、和谐的形式。(A) A.不同甚至对立B.统一C.重复D.相似 7.平衡就是指所有力量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可以分为不安定平衡、相依平衡和什么平衡这三种形式?( B ) A.对称平衡B.独立平衡C.动感平衡D.统一平衡 8.以黑白灰系列的九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进行明度对比强弱的划分,依此7、8、9这三阶应属于什么调?(C)

A.中调色B.低调色C.高调色D.长调 9.对比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多少度左右的对比关系?(C) A.30°B.60°C.120°D.180° 10.下面哪一种颜色属于无彩色?( C) A.红色B.黄色C.黑色D.蓝色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造型的基本要素广义上可以分为(ACD ) A.形态要素B.整体要素C.机能要素 D.审美要素 E.关系要素 12.二次元平面的造型里,被称为是三个基本形态的是( BCE ) A.平行四边形B.正方形C.三角形 D.梯形E.圆形 13.下面哪些方法可以提升作品的量感?(ABCD )A.创造力动感B.创造对外力的反抗感C.创造生长感 D.创造整体感E.减小体积 14.以构成的形态区分,体可分为(ABCDE ) A.半立体B.点立体C.线立体 D.面立体E.块立体

三大构成综合试卷加答案

深德技工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三大构成(使用班级:13608、13609、14710) 姓名: 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属于物体形象的表面特征() A. 肌理 B. 重复 C. 特异 D. 渐变 2. 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的是()。 A.基本形 B. 骨骼 C. 图形 D. 图案 3.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它包含那几大构成()。 A. 平面构成 B. 立体构成 C. 色彩构成 D. ABC 4. 加色混合模式是将各种光色混合,混合得到的光色是什么颜色()。 A. 黑 B. 红 C. 白 D. 蓝 5. 基本形的渐变就是基本形的()逐渐变化。 A. 形状、大小 B.位置 C. 位置、方向、色彩 D. AC 6. 骨骼的渐变即骨骼线的位置依据()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 A. 数列关系 B. 比例关系 C. 图底关系 D. 个人喜好 7. 近似是()的轻度变异。 A. 渐变 B. 特异 C. 重复 D. 发射 8. 骨格近似是指构成的骨格在()具有近似的特点。 A. 形态 B. 方向 C. 位置 D. ABC 9.线立体构成是以()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所产生的形体。 A. 点 B. 线 C. 面 D. 体块 10.把颜料调稀滴在水里,利用水的流动,使浮在水面的颜料自然形成各种纹样,用纸覆上,产生特殊效果的是哪种肌理创作方法() A. 水拓 B. 喷洒 C. 湿印 D. 压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肌理的种类包括触觉肌理、视觉肌理、自然肌理、人工肌理。 2.渐变的构成形式有基本形渐变和骨骼渐变。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有能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以适应日益多样的社会生活,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得以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强调,由此,新建筑运动应运而生,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形式由功能而来”的观点。他给予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 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则体现为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 关于这一点人们对它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明确、越深刻。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建筑师都引用老子的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正表明: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从这一点出发,有的人更进一步把建筑比作容器—一种容纳人的容器。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呢?也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选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因而,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予充分地肯定: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决定空间的“量” 所谓空间的“量”是指空间的大小和容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空间大小的设计依据。根据功能需要,一个空间要满足基本的人体尺度和达到一种理想的舒适程度,其面积和空间容量应当有一个比较适当的上限和下限,在设计中一般不要超过这个限度。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一间普通的居室面积大约在15 ~20 平方米,起居室是家庭成员最为集中的地方,而且活动内容也比较多,因此面积应最大,餐厅虽然人员相对集中,但由于只在进餐时使用,所以面积可以比起居室小,厨房通常只有少数人员同时使用,卫生间则更是如此,因而只要容纳必要的设备和少量活动空间即可满足需求。对于公共建筑,一间40-50 人的教室需要50 平方米左右,一个1000 座位的影剧院观众厅则需要750 平方米左右……由此可见,不同的使用功能直接决定了所在空间的大小及容量。 (二)功能决定空间的“形” 所谓空间的“形”是指空间的形状。除了空间的大小和容量,空间的形状也同样受功能的制约。虽然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某些空间可以被设计成多种形状,然而对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使用功能,总会有最为适宜的空间形状可供选择,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化组合的过程。 仍然以教室为例,如果确定面积为50 平方米左右,其平面尺寸可以为7x7 米,6x8 米,5x10 米,4x12 米……,如何进行选择呢?我们知道,教室首先应满足视听效果,长宽比过大会影响后排的使用,过宽会使前排两侧座位看黑板时出现反光现象,因此通过比较,6x8 米平面尺寸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同样是上述尺寸,如果换成幼儿园活动室,由于幼儿园活动的灵活多样,接近于方形的平面尺寸通常被较多地选用。反之如果是会议室,略为长方形的空间形状更有利于功能的使用。 功能的制约与建筑空间的灵活多样并不矛盾。空间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除矩形外,

平面构成试题

平面构成结业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平面构成—— 2.骨格—— 3.肌理—— 4.构成中的体构成—— 5、色彩的变异——即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视觉空间——空间是物质存在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 6、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7、交错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性质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转为三维空间,前后关系由此产生。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等。 2、空间感包括:()、()、()()。 3、平面构成是()的基础。 4、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类,即()特异和()特异。 5、基本形的组合形式包括形的()、()、()、()、()等。 6、特异基本形的表现包括()、()、()。 7、群化构成通常可作为()、()()等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 8、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有()、()、()、()、()、()、()。 9、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就是一种(研究形象)的科学。 10、构成从内容上分,有纯粹构成和应用构成。 11、平面构成可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构成两大类。 12、基本形是由基本原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形成的。 1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象,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一个新的形象,我们称之为重像。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划√,错误划×。(每题0.5分,共3分) 1、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 2、通过构成的学习,可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开阔视野,开发智能。() 3、在形态学中,点具有大小和肌理。() 4、平面构成中的体的构成是由点、线、面组合所产生的空间感。()5、基本形特异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在规范的骨格单元内,出现少量基本形的变化构成,该特异构成形式容易形成视觉中心,突出重点表达对象。()6、基本形就是基本的形态。()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三大构成设计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是指()、()、() 2. 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 世纪德国()学院。 3. 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是将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5. 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 7.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自然型、()三种。 8. 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抗水法等。 9. 远看几乎一样,近看变化万千是形容()的构成形式。 10. 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比列与韵律。()

4. 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5. 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和移动的点。() 6. 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 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种。() &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9. 色彩的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10. 色彩的纯度,明度和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 色彩的推移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 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4. 色彩中同类色是指色环中()夹角内的颜色。 A、10 B > 15 C 、20 D、25

建筑形态构成作业

建筑形态构成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作业一:阅读部分 本课题虽然课时不多,但考虑到建筑造型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和学生审美法则的基本需求,特列出一些文献供学生选读,希望建筑学学生不仅在上课期间,在平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体会建筑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图规则。 参考书目: 1.陈志邦,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吴翔.设计形态学[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罗世平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日]小林克弘编著,陈志华, 王小盾译.建筑构成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4. 6.[日]越后岛研一.勒·柯布西耶建筑创作中的九个原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1. 7.[日]渊上正幸,覃力等译.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0. 8.刘永德.建筑空间的形态、结构、涵义、组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 9.汪江华.形式主义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作业二:建筑形态构成单体与组合 一、课题内容: “建筑造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审美体系、掌握形体与空间塑造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题通过学生对建筑形态构成的理解和技巧方 法的掌握,根据现代主义的美学标准,设置由易到难的9个作业,其 中包括8个单一练习和1个综合练习,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眼 协调能力的同时,逐渐的总结经验和方法,建立建筑形态的审美标准 和情趣。 主要内容如下: 单一训练:分别用“重复”、“近似”、“渐变”、“特 异”、“对比”、“发射”、“密集”、“簇群”8种形态构成 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训练。 综合训练:通过单体训练,在掌握了8种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 之后,任选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进行组合训练,以达到形体 间的和谐,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标准。 二、设计要求:

福建师范《构成设计》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构成设计》作业考核试题 问答题: 1.平面构成的重要性,以及和图案的区别。 答:问题一: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是构成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在二维的平面里按形式原理的美学法则,利用点、线、面等抽象的形式化构成要素,进行的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形态组合形式和二维平面上的完成形象,以表现某种审美境界和视觉感受。 平面构成是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手段与基础。作为一种理性的设计形式,平面构成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还特别关注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通过探求二维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的建立、骨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的突破等,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率动变化的构成形式、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的成就,扩大了传统抽象图案和几何图案的表现领域,大大丰富了平面图形设计的内容和变现手段。 在现代设计中,平面构成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设计人员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在能力范畴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二:平面构成与图案的区别: 一是从定义上来说,“图案”中“图”是指图画或图样,“案”则是指依据或方案。也就是说“图案”是指制造物体的设计或方案,是通过符号把计划表示出来或把想象中的意图表示成可见的内容,其是带有审美形的造型计划。而“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

基础,侧重的是体验和寻求设计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依照美的形式法则和一定的秩序进行分解、组合,因此,两者的本质存在区别。 二是“图案”相对来说所牵涉的面更广,其包含了立体图案、平面图案和色彩图案。“平面构成”仅是“构成”的一个分支(另外有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其就相当于“图案”中的平面图案。 三是表现形式,“图案”侧重于以自然型为基础表现的造型,是要结合实际生活对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处理,象猫形的座钟,鱼形的花瓶。而“平面构成”则是注重以几何形为基础表现的造型,强调的是点线面的相互结合和搭配,通过点线面来传达自身的情感,象大点给人以简洁、单纯感,斜线给人以飞跃、下滑感,角形面给人以鲜明醒目的刺激感 总的来说,“图案”重视直觉思维,偏于感性,一般以研究具象的造型为主。而“平面构成”则注重逻辑思维,偏于理性,一般以研究抽象的造型为主,富于表现严整的机械美和科学美。 2.设计中,色彩三元素变化对造型、构图的综合影响。 答:设计中,色彩三元素变化对造型、构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造型是指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而构图是指形象或符号对空间占有的状况。都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与构造。 改变色彩在画面中的位置,将改变画面整体的构图关系与色彩对比的效果。比如从构图的上下关系看:画面中心偏上的部分是视域中

立体构成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1.空间尺度 空间中的人利用空间中最基本的形式单元或那些凭经验就熟知其大小的元素(如门、窗、栏杆、家具等),把它们当做度量的标准,下意识地去观察和感知空间的大小。 2.形态 指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呈现出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意味着它除了包括“形状”和“神态”两层含义之外,还暗示着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其外在表现之间所存在的因果联系,它既包括了“形”所具有的客观物质属性,又暗含着“形”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 3.材料的弹性 弹性是材料的一种基本物理性能,指材料受到外部作用力发生了变形,去掉该作用力时材料仍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征。 4.材料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材料的一种基本物理性能,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特性。 5. 非结构性张拉 非结构性张拉是指将柔性线材固定并张拉于已有的结

构骨架上,其目的是通过密集排列的线材形成一个具有围护作用的表面。使直线的两个端点沿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线的轨迹运动,就可以得到一组微妙的曲面形态。 6. 立体构成 狭义而言,“构成”是指有别于传统“雕”和“塑”的一种具体的形态和空间生成方法,它试图通过对形态和空间加以解析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形态和空间的本质,并以此为启示去探索形态和空间生成的可能性。 7. 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 影响空间构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的形状,空间的尺度,空间的限定与围合,空间的表面以及空间与光等。 8. 空间移情 空间的移情是人们基于本能和潜在意识而建立起来的空间形式与人类情感之间一种密切关联的现象。就空间创作的角度而言,空间的形态、界面和色彩等因素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正是形成空间氛围、强化空间艺术表现力的基础。 9. 空间的识别性 能够对存在差异的视觉形象进行分辨是人类的本能,而进行辨别的基础是人们对于视觉形象的记忆。这一

平面构成试题

色彩结业考试试题 出题人:程文倩 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此卷共五题,总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平面构成—— 2、骨格—— 3、肌理—— 4、构成中的体构成——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等。 2、空间感包括:()、()、()()。 3、平面构成是()的基础。 4、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类,即()特异和()特异。 5、基本形的组合形式包括形的()、()、()、()、()等。 6、特异基本形的表现包括()、()、()。 7、群化构成通常可作为()、()()等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 8、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有()、()、()、()、()、()、()。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划√,错误划×。(每题0.5分,共3分) 1、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 2、通过构成的学习,可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开阔视野,开发智能。() 3、在形态学中,点具有大小和肌理。() 4、平面构成中的体的构成是由点、线、面组合所产生的空间感。()5、基本形特异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在规范的骨格单元内,出现少量基本形的变化构成,该特异构成形式容易形成视觉中心,突出重点表达对象。() 6、基本形就是基本的形态。()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多选一项或漏洗一项均不得分。) 1、关于对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如冷暖,干湿都属于对比。 B、对比其实也是一种比较,黑与白,粗与细,长与短,规则于不规则都可进行对比。 C、对比构成的形式有形状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等。 D、对比构成相对其它构成形式来说构图相对要自由得多。 2、表现进深感的方法有()。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平面构成试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平面构成期末试卷 一、名次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平面构成—— 2.骨格—— 3.肌理—— 4.构成中的体构成—— 5、视觉空间—— 6、基本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等。 2、空间感包括:()、()、()()。 3、平面构成是()的基础。 4、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类,即()特异和()特异。 5、基本形的组合形式包括形的()、()、()、()、()等。 6、特异基本形的表现包括()、()、()。 7、群化构成通常可作为()、()()等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 8、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有()、()、()、()、()、()、()。 9、构成是()的方法,研究(),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排列的方法,可以就是一种()的科学。 10、构成从内容上分,有纯粹构成和应用构成。

11、平面构成可分为()的构成和()的构成两大类。 12、基本形是由基本原素-——(),经过各种组合形成的。 13、()的形象,按照一定的()与()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一个新的形象,我们称之为重像。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划√,错误划×。(每题1分,共6分) 1、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 2、通过构成的学习,可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开阔视野,开发智能。() 3、在形态学中,点具有大小和肌理。() 4、平面构成中的体的构成是由点、线、面组合所产生的空间感。() 5、基本形特异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在规范的骨格单元内,出现少量基本形的变化构成,该特异构成形式容易形成视觉中心,突出重点表达对象。() 6、基本形就是基本的形态。()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多选一项或漏洗一项均不得分。) 1、关于对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如冷暖,干湿都属于对比。 B、对比其实也是一种比较,黑与白,粗与细,长与短,规则于不规则都可进行对比。 C、对比构成的形式有形状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等。 D、对比构成相对其它构成形式来说构图相对要自由得多。 2、表现进深感的方法有()。 A、重叠遮挡 B、透视网格的渐变 C、平等线间共同灭点 D、阴影关系 E、虚实造成远近 3、构成的特点是() A、整齐一律; B单纯统一;C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如果处理不当

三大构成试卷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12环艺专业34班《三大构成》期末考试A卷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点: 2、线: 3、面: 4、近似: 5、重复: 6、对称: 7、均衡: 8、骨格: 9、具象形态: 10、抽象形态: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构成艺术的形式分为、 、和四类。 2、与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 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即 、或。 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5、骨格可分为骨格和骨格两种。 6、平面构成中,肌理通常指的纹理。 7、发射的类型有发射、发射和发射等。 8、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地发生变化,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9、平面构成的形式有、、、 、、和。 10、色彩的三要素中,纯度即的纯净程度以及的单纯程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 B、造型美 C、形式美 D、创新美

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 A、生动活泼 B、富于变化 C、有动的感觉 D、ABC 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的理念。 A、和平 B、活泼 C、生动 D、美丽 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 A、卢浮宫 B、国立包豪斯学院 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 D、唐仕女 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 A、积垒构成法 B、线织面构成法 C、框架构成法 D、变形创新构成法 6、除了五种柏拉图式多面体外,还有一种多面体被称为() A、雨果式多面体 B、阿基米德式多面体 C、变异多面体 D、几米式多面体 7、在单位面材上进行结构的穿插、衔接,把多个单个实体互相插接。称为( )插接 A、平面 B、变化 C、立体 D、多层 8、伟大的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所设计的服装极具创造力等特点。三宅一生是()人。 A、日本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9、在色彩构成中,明度统调调和,在混入()时,色彩之间的不和谐会被削弱。 A、灰色和白色 B、黑色和白色 C、灰色和黑色 D、白色和红色 10、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 A、光源色 B、收缩色 C、物体色 D、固有色 11、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称为() A、中心点发射 B、同心式发射 C、旋转式发射 D、螺旋式发射 12、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创作的《萨平妇女》的构图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比例为() A、1: B、:1.2 C、1:1 D、1: 13、传统的中国门栓为()图形。

平面构成考试试题

1 平面构成的对象是在一面上如何创造形象和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它从研究形象,形式的作用为主题。 2 平面构成最主要的特征是将视觉元素进行抽象概括,帮助我们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梳理出元素与元素之间内在的了联系。 4 平面构成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装设计,舞台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 5形成基本形的途径不同的观察角度,自然形体的断面,秩序强调,线条强调。 7 常用的基本形的构成方法有,相加,相减,分割,重叠,透叠,差叠,覆叠。 8 常用的分割方法有,等形,等量,渐变,相似,自由分割。 9 平面构成的主要美学原理包括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原理,以及比较重要的由此而派生出来的韵律与节奏,渐变与突变,比例和动势等原理。 10 形式美中的对称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五种形式。 11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 12 平面构成中的点可以分为实点和虚点。 14 面的立体感表现手法有:斜面或斜投影,点线的疏密关系,向一点集中的形态图,包络线,形态大小的变化,重叠。 15 平面构成主要形式:重复,群化,近似,渐变,放射,特异,空间,对比,密集,肌理。 16 骨髓可以分为有:有规律(或是起作用的)和无规律(或不起作用)的骨髓两种。 17 重复构成分为三种:单纯重复,连续重复,和近似重复,其中连续重复的形式分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18 肌理构成(材料工具) 19在规律性骨髓和基本形构成,变异其中分别基本形的特征,从突破规律和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形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20 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髓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示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21 重复的平面构成通常分为四种形式,基本形的重复构成,骨髓重复构成,重复骨髓与基本形的群化关系。 22 空间构成是指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一种立体休效果。 23 矛盾连接是指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 2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按照形成方法可将设计中的形分为点,线,面。 25 形式美的法则包括对称和平衡,对比和调和,节奏和韵律,比例和动势等。 26 在我们接触的对称中常见的有: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 27 形象元素具有: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等属性。 28 平面构成是由基本要素点,线,面及形式法则与肌理所组成的。依其上目的可分为目的构成和纯粹构成两种。目的构成又可分为两种上,一是以美术设计为主,以外形视觉装饰为目的的设计,二是以结构设计为主,着重内部功能设计。二,名词解释 1 平面构成也就是把点,线,面或基本形等视觉元素按一定的创作意图编排在

平面构成期末考试

成绩统计表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 得分 考生姓名:______ _____ 考生班级: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15分) 1.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着重培养我们的和;其单纯性表现撇弃了对功能、材料、工技、造价等的思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 的训练。特别强调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法则,是培养 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的必经之路。 2、点、线、面作为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平面构成不可缺少的视觉语言。 3、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 规律和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4、对于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 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5、、、合称“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 的基础课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包豪斯是由谁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 B ) A.蒙德里安B.格罗佩斯C.康定斯基D.伊顿 2.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A) A.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B.有位置、大小和形状 C.无位置、大小和形状D.无位置而有大小和形状 3.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线是面移动的轨迹B.线是线移动的轨迹C.线是点移动的轨迹D.线是体移动的轨迹 4.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属于哪种构成形式?(D) A.渐变构成B.特异构成C.发射构成D.群化构成 5.所谓对比的调和,是指采用什么样的造型要素作对照的安排,从而形成统一、和谐的形式。 (A) A.不同甚至对立B.统一C.重复D.相似 6.平衡就是指所有力量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可以分为不安定平衡、相依平衡和什么平衡这三种形式?( B ) A.对称平衡 B.独立平衡 C.动感平衡 D.统一平衡 5.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其中错误的是() A、分与合 B、拆解与重构 C、结构与规律 D、变化与统一 7.平面构成可以分为哪三大类构成其中错误的是() A、意象形态构成 B、具象形态构成 C、自然形态构成 D、抽象形态构成 8.几何学意义上,线移动的轨迹。其中错误的是() A、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梯形的面 B、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 C、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 D、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 9.点、线、面具有() A、可靠性 B、相对性 C、独立型 D、单纯性 11.基本形的产生方法错误的是() A、相加与相减 B、组合与履叠 C、透叠与差叠 D、分离 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线的定义及造型特点? 2.消极的面与积极的面: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代码:15222450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分:3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32 先修课程:素描写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 色彩构成,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要求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三大构成是利用形式要素及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演示,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通过上机成绩、作业成绩、出勤率及课堂纪律的考核确定。迟到、早退、旷课均予以扣分。理论课和上机课缺勤超过三分之一,或作业未完成次数超过三分之一,不准参加考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一、形态的基础理论

关于平面构成试题

山西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考试试题 色彩结业考试试题 出题人:程文倩 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此卷共五题,总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平面构成—— 2、骨格—— 3、肌理—— 4、构成中的体构成——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等。 2、空间感包括:()、()、()()。 3、平面构成是()的基础。 4、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有两类,即()特异和()特异。 5、基本形的组合形式包括形的()、()、()、()、()等。 6、特异基本形的表现包括()、()、()。 7、群化构成通常可作为()、()()等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 8、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有()、()、()、()、()、()、()。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划√,错误划×。(每题0.5分,共3分) 1、平面构成是为平面设计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 2、通过构成的学习,可锻炼头脑的灵活性,开阔视野,开发智能。() 3、在形态学中,点具有大小和肌理。() 4、平面构成中的体的构成是由点、线、面组合所产生的空间感。()5、基本形特异是指在一定数量的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在规范的骨格单元内,出现少量基本形的变化构成,该特异构成形式容易形成视觉中心,突出重点表达对象。() 6、基本形就是基本的形态。()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多选一项或漏洗一项均不得分。) 1、关于对比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如冷暖,干湿都属于对比。 B、对比其实也是一种比较,黑与白,粗与细,长与短,规则于不规则都可进行对比。 C、对比构成的形式有形状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等。 D、对比构成相对其它构成形式来说构图相对要自由得多。 2、表现进深感的方法有()。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WORD格式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大构成设计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是指()、()、()。 2.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世纪德国()学院。 3.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是将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5.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 7.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自然型、()三种。 8.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抗水法等。 9.远看几乎一样,近看变化万千是形容()的构成形式。 10.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比列与韵律。()

WORD格式4.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5.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和移动的点。() 6.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种。() 8.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9.色彩的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10.色彩的纯度,明度和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色彩的推移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4.色彩中同类色是指色环中()夹角内的颜色。 A、10° B、15° C、20° D、25° 5.互补色是指色环中180°夹角内的颜色,那么红色的补色是()。 A、紫色 B、蓝色 C、白色 D、橙色 6.色彩本身有冷色与暖色之分,下列哪项属于不冷不暖的中性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