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6一元一次方程重难点突破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数”
视察例5,说一说:乘最 小公倍数时应注意什么?
添括号例题精讲Fra bibliotek总结: 解有分母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 去分母(去括号) 第二步 移项,合并同类项 第三步 系数化为1
细节突破
课本第11页
易 忽去错 略分点 乘母: 整添 数括
号
• •
深化练习
课本第11页
知识总结
PART.04
知识梳理 些下问 步:题 骤解:
注解 意方 事程 项要 需成 明功 晰,
巩固基础,突出重点
理解概念,突破难点
第一步 去括号 第二步 移项 第三步 合并同类项 第四步 系数化为1
巩固新知
课 本 10 页
步骤:第一步 去括号;第二步 移项;第三步 合并同类项; 第四步 系数化为1
移项要注意变号
知识深化:列方程求解
课本第10页
类型二: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特点:方程有分母 (系数有分数)
去 分 母
方程两边“同时”乘 “分母的最小公倍
6.2.2 解一元 一次方程
CONTENTS
01 知识回顾
02 概念引入
两种类型的一元一次
03
方程解法 04 知识总结
知识回顾
PART.01
知识回顾
回顾课本P7、P8的例3,用初中的语言说一说小学如何解一元一次方 程并梳理解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 移项 第二步 合并同类项
第三步 系数化为1
点睛:什么是移 项?怎么移项?
关键
移项要变号
知识小练
课本第9页
概念引入:一元一次方程
PART.02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一个未知数,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 3、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视察例5,说一说:乘最 小公倍数时应注意什么?
添括号例题精讲Fra bibliotek总结: 解有分母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 去分母(去括号) 第二步 移项,合并同类项 第三步 系数化为1
细节突破
课本第11页
易 忽去错 略分点 乘母: 整添 数括
号
• •
深化练习
课本第11页
知识总结
PART.04
知识梳理 些下问 步:题 骤解:
注解 意方 事程 项要 需成 明功 晰,
巩固基础,突出重点
理解概念,突破难点
第一步 去括号 第二步 移项 第三步 合并同类项 第四步 系数化为1
巩固新知
课 本 10 页
步骤:第一步 去括号;第二步 移项;第三步 合并同类项; 第四步 系数化为1
移项要注意变号
知识深化:列方程求解
课本第10页
类型二: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特点:方程有分母 (系数有分数)
去 分 母
方程两边“同时”乘 “分母的最小公倍
6.2.2 解一元 一次方程
CONTENTS
01 知识回顾
02 概念引入
两种类型的一元一次
03
方程解法 04 知识总结
知识回顾
PART.01
知识回顾
回顾课本P7、P8的例3,用初中的语言说一说小学如何解一元一次方 程并梳理解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 移项 第二步 合并同类项
第三步 系数化为1
点睛:什么是移 项?怎么移项?
关键
移项要变号
知识小练
课本第9页
概念引入:一元一次方程
PART.02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一个未知数,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 3、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共20张PPT)

即
x = 12.
分析:(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4x = 3x-4的两边 同时减去3x,即4x-3x = 3x-3x-4,可求得方程的解.
即
x =-4
.
像上面,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transposition).
注 (1)上面两小题方程变形中,均把含未知数x的项, 移到方程的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 (2)移项需变号,即:跃过等号,改变符号.
课 堂 练 习
1、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9x = -4,得x = (2)
3 5 x 5 3
9 4
;
,得x = 1;
x (3) 0 ,得x = 2; 2 3 2 (4) y y 1 ,得y = ; 5 5
(5)3 + x = 5,得x = 5 + 3;
(6)3 = x-2,得x = -2-3 .
2.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
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7 + x = 13,得到x = 13 + 7; (2)从5x = 4x + 8,得到5x - 4x = 8
3.求下列方程的解:
(1)x-6=6 (2)7x=6x-4
(3)-5x=60
1 1 (4) y = 4 2
例4:解下列方程: (1)8x=2x-7 (2)6=8+2x (3)2y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 题,列出的方程有的我们不会解,我们知道解
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成x同学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何移动天平左右两盘 内的砝码,测物体的质量.
实验1:如图(1)在天平的两边盘内同时取下2个小砝码,
2017年春季新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6.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43

3x 2 x 2
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 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1、移动的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同时符号也发生了改变。 2、移项是从“=”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
3、移项要变号!
例1
解下列方程:
(1) x 5 7,
解 : (1)由x 5 7,
移项, 得 x 7 5
2x 1 3 2 x 2
2x 2 2 2
( 移项 )
( 将x的系数化为1 )
x 1.
例3
解方程(1)8X=2X-7
解:(1)移项,得8X-2X= -7——移项
即 6X= -7——合并同类项
两边都除以6,得
6x 7 6 6
7 ——化系数为1 x 6
例3
解方程(2)6=8+2X
2
两边都乘以
2 3 5 2 y 3 2 2 3
2 3
2
,得
5 ——化系数为1 y 3
• 练习:P8“练习”1、2.
小结
1、方程的变形法则1
2、方程的变形法则2 3、移项
议一议
解 题 后 的 反 思
• (1) 怎样才叫做“方程解完了”; • (2) 使用等式的两个性质 • 对方程两边进行“同加减” 、 “同乘除”的目的 是什么 ? (3) 对方程两边进行 “同加减” 、 “同乘除”, 可看作是对方程的两种变形 , 你能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它们吗?
y 2.
3 5x 60,
5 x 60 5 5
x 12 .
3. 解下列方程: 解:
44 x+64=328
44 x=328-64
44 x=264
44 x 264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6.2解一元一次方程解含括号一元一次方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解方程-3(x-1)=15
解:两边都除以(-3),得 x-1 = -5. 移项,得 x = -5+1. 合并同类项,得 x = -4 .
1.解下列方程
(1)2- 3(x-5)=2x;
(2) 4(4-y) =3(y-3);
(3) 2(2x-1)=1-(3-x);
x = 17 5
x = 25 7
x=0
解:去括号,得 x+60-2x=50 . 移项,得 x-2x=50-60 . 合并同类项,得 -x=-10 . 系数化为1,得 x=10 .
解方程 -3(x-1)=15
解: 去括号,得: -3x+3=15 . 移项,得 -3x=1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并同类项,得 -3x=12 . 系数化为1,得 x=-4 .
合并同类项,得 0.2x 5 两边同除以-0.2得 x 25
合并同类项,得 -0.6x=-1
∴
x 5
3
3.解方程:3x-2[3(x - 1)-2(x+2)]=3(18-x)
解: 去括号得: 3x-2(3x-3-2x-4)=54-3x
3x-6x+6+4x+8=54-3x
移项得: 3x-6x+4x+3x=54-6-8
(4) 2(x-1)- (x -3) = 2(1.5x-2.5)
x=3
2、下列变形对吗?若不对,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解方程 3 2(0.2x 1) 1 x 5
去括号,得 30.4x 2 0.2x
去括号变形错,有一项 没变号,改正如下:
去括号,得3-0.4x-2=0.2x
移项,得 0.4x 0.2x 3 2 移项,得 -0.4x-0.2x=-3+2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课件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用方程的变形规则解方程

知识点❸ 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4.由 2x-1=0 得到 x=12 ,可分两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步:根据方程的变形规则__1__,方程两边_都__加__上__1_,得到 2x=1;
第二步:根据方程的变形规则__2__,方程两边都__乘 ___以__12__(或__都__除__以___2_),得到 x =12 .
11.小红在解关于x的方程3a=2x+15时,在移项的过程中2x没有改变符号, 得到的方程的解为x=3,求a的值及原方程的解.
解:由题意得3a+2x=15,把x=3代入得3a+6=15,解得a=3,所以原方程 为9=2x+15,解得x=-3
C.由12 y=2,得 y=4
D.由14 x+1=0,得 x=3
7.(教材 P6 例 1、例 2 变式)解方程:
(1)4x=3x-5; (2)-32 x=32 .
解:x=-5解:x=-1源自8.方程3x-4=1+2x,移项,得3x-2x=1+4,也可以理解为方程两边同时
( A) A.加上(-2x+4) B.减去(-2x+4) C.加上(2x+4) D.减去(2x+4) 9.(南阳邓州市期中)如果3ab2m-1与9abm+1是同类项,那么m等于(A ) A.2 B.1 C.-1 D.0
10.已知方程12 x=-2 的解比关于 x 的方程 5x-2a=0 的解大 2,求 a 的值.
解:由12 x=-2,得 x=-4,因为方程12 x=-2 的解比关于 x 的方程 5x- 2a=0 的解大 2,所以方程 5x-2a=0 的解为 x=-6,所以 5×(-6)-2a=0, 所以 a=-15
5.下列解方程过程中“系数化为 1”正确的是( D ) A.由 4x=-5,得 x=-45 B.由 3x=-12 ,得 x=-32 C.由 0.3x=1,得 x=130 D.由-0.5x=-12 ,得 x=1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等式两边都减去2,得
a + 2 - 2 = b + 7 -2,
即 a=b+5. (2)如果3x = 9y,那么 x= 3y ;
解:因为3x=9y,由等式性质2可知,
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
3x 3
=
9y 3
,
即 x = 3y.
(3)如果 12a = 13b ,那么3a= 2b .
解:因为 12a = 13b ,由等式性质2可知, 等式两边都乘6,得 12a6= 13b6 即 3a = 2b .
合并同类项,得 2x = -10 计算结果
两边都除以2,得 x = -5
进行检验
检验:把x=-5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
左边= 4×(-5)+3=-17,
右边= 2×(-5)-7+3=-17,
左边=右边 所以 x=-5 是原方程的解.
提示:以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检验过程可以省略.
例2.解下列方程:
即,如果a = b,那么 a +c= b+c,a-c=b-c .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 式)(除数或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 是等式.
即,如果a = b,那么
ac=bc
a b (c 0). cc
一 移项
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请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
2345 + 12x = 5129
练一练 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5+x=10移项得x= 1100+-55 ;× (2)6x=2x+8移项得 66xx+-22xx =8;× (3)5-2x=4-3x移项得3x-2x=4-5;√ (4)-2x+7=1-8x移项得-2x+8x=1-7√.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全套

二年后年龄:老师 47岁 同学 15岁
三年后年龄:老师 48岁 同学 16岁
1 也不是老师的 3 1 恰好是老师的 3
1 3
你会列方程来解 决这个问题吗?
(13+x) 同学的年龄为 以得到等式:
1 如果设经过x年同学的年龄是老师的 ,那么x年后 3
岁,老师的年龄是 _______ (45+x ) 岁,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 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 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 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 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巩固练习一
课本练习第1、2两题.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情境 1
一本作业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 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作业本呢?
情境 2
请根据我班男、女同学的人数编一道 应用题,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问题 1
问题 2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 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 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 三分之一?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
议一议
练一练
一道难题
小结作业
小辉,我能 猜出你年龄。
你的年龄乘2减 你今年几岁了
5得数是多少?
你今年是 13 岁。
不 信
他怎么知道 的我的年龄是 13岁的呢?
21
x−5 , 如果设小辉的年龄为 x 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2 _______ 所以得到等式: 2x−5=21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课件

系.....方程........
环形跑道
例3. 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乙两人练
习跑步,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4米. (1)两人同时、同地、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 两人首次相遇? (2) 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 间,两人首次相遇?
分析: (1)同时、同地、背向,甲、乙二人第一次相遇时,甲 和乙共跑了一圈(即400米),等价于相遇问题,相等 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米.
课本p20页--4题
一辆汽车从A地行驶到B地,前三分之一路段为普通 公路,其余路段为高速公路。已知汽车在普通公路上的 行驶速度为60km/h,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为 80km/h,汽车从A地到B地一共行驶了2.2小时。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就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 度”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配套问题
例1:配套问题(周二卷)
• 一套仪器由两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1立方 米额钢材可做40个A部件和240个B部件。现要用5立方 米的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来做A,多少钢 材来做B,才才能恰好配成这种仪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2:配套问题(周二卷)
• 调配问题: 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
抓住调配后甲处的数量与乙处的数量间的关 系去考虑.
65/6x=10 x=12/13. 答:水流速度为12/13千米/时.
上、下坡行驶
探究在线 P16--11题
寻找相等的关系量:上、下山的路程是相等的。
例6 某汽车在一段坡路上往返行驶,上坡的速度为10千
米/时,下坡的速度为20千米/时,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 求平均速度就是用总路程除以总的时间,其中总路 程是两个上坡路的长度,总时间是上坡的时间与下 坡时间的和.
环形跑道
例3. 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乙两人练
习跑步,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4米. (1)两人同时、同地、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 两人首次相遇? (2) 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 间,两人首次相遇?
分析: (1)同时、同地、背向,甲、乙二人第一次相遇时,甲 和乙共跑了一圈(即400米),等价于相遇问题,相等 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400米.
课本p20页--4题
一辆汽车从A地行驶到B地,前三分之一路段为普通 公路,其余路段为高速公路。已知汽车在普通公路上的 行驶速度为60km/h,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为 80km/h,汽车从A地到B地一共行驶了2.2小时。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就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 度”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配套问题
例1:配套问题(周二卷)
• 一套仪器由两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1立方 米额钢材可做40个A部件和240个B部件。现要用5立方 米的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来做A,多少钢 材来做B,才才能恰好配成这种仪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2:配套问题(周二卷)
• 调配问题: 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
抓住调配后甲处的数量与乙处的数量间的关 系去考虑.
65/6x=10 x=12/13. 答:水流速度为12/13千米/时.
上、下坡行驶
探究在线 P16--11题
寻找相等的关系量:上、下山的路程是相等的。
例6 某汽车在一段坡路上往返行驶,上坡的速度为10千
米/时,下坡的速度为20千米/时,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 求平均速度就是用总路程除以总的时间,其中总路 程是两个上坡路的长度,总时间是上坡的时间与下 坡时间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