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科普知识:瓷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中国瓷器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关于中国瓷器的相关知识:1. 起源与发展:中国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

最初的瓷器为陶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渐渐演变成瓷质。

在宋代,越窑、汝窑、官窑等名瓷的产生使中国瓷器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高峰,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商品。

2. 分类与特点:中国瓷器可以按制作工艺、装饰风格、窑口等进行分类。

按制作工艺,中国瓷器主要分为手工制作的官窑瓷和民窑瓷;按装饰风格,可以分为青花瓷、粉彩瓷、釉里红瓷、刻花瓷等;按窑口,可以分为汝窑、钧窑、官窑、定窑、景德镇瓷等。

中国瓷器的特点是细腻、纹饰丰富、造型优美,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3. 青花瓷:青花瓷是指以青花为主要装饰的瓷器,流行于明清时期。

青花瓷的特点是用深蓝色的钴料在素瓷上绘制各种纹饰,并利用釉下传统的烧制工艺,使钴料在高温下转化成青蓝色,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的纹饰多样,既有山水人物,也有花鸟虫鱼,给人以大自然的美感。

4. 粉彩瓷:粉彩瓷是指运用粉彩釉技法绘制的瓷器。

粉彩是一种绘画在瓷器上的技法,采用铁红为根本色,辅以各种颜色的釉料,通过层层施釉和多次烧制而成。

粉彩瓷具有色彩明亮鲜艳、画面细腻缤纷的特点,常用于绘制花草、山水、人物等图案。

5. 官窑瓷:官窑瓷是指中国历代由官方专门制作的瓷器。

最早的官窑瓷起源于五代时期,宋代官窑瓷以汝窑、官窑、定窑为代表,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瓷器之一。

官窑瓷以其高贵典雅的造型和纯净无瑕的质地而闻名,出现在官方的重要宴会、庆典和皇室宫殿中。

6. 民窑瓷:民窑瓷是指由民间制作的瓷器。

民窑瓷的产地广泛,代表有龙泉、景德镇、宜兴等。

民窑瓷在造型和装饰上较为丰富多样,窑口众多,技艺也相对较为简单。

不同窑口的民窑瓷品质各异,但都带有浓郁的民间手工艺特色。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了解瓷器的知识点总结

了解瓷器的知识点总结

了解瓷器的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的历史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最早的瓷器诞生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当时人们开始以土壤为基础,加入其他材料制作陶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制瓷工艺也不断发展。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的瓷器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品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宫廷用具。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瓷器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各种瓷器纷纷诞生,如青瓷、白瓷、汝窑、定窑等,其中青瓷与白瓷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瓷器,它们的特点是胎质细腻、质地坚硬、纹饰艺术。

在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性制作地,瓷器更加精美绝伦,被誉为“瓷都”。

二、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用、制胎、造型、施釉、烧制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选用,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瓷石、粘土和瓷土,它们经过混合、研磨、过筛等加工步骤制成坯料。

接下来是制胎,将坯料用机器或手工塑造成各种形状的胎体。

然后是造型,通过雕刻、刻画、压花等工艺,将瓷器装饰成各种图案和纹饰。

再是施釉,将色泽和光泽不同的釉料均匀地覆盖在瓷器表面,使瓷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

最后是烧制,将施釉后的瓷器置于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质地。

瓷器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们精心制作,瓷器才能呈现出高质量的成品。

今天的瓷器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古代瓷器的制作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瓷器的装饰样式瓷器的装饰样式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瓷器发展过程中,各个朝代和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瓷器风格和装饰样式。

宋代的青瓷以其淡雅的色泽和朴素的纹饰而著称,很多青瓷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含美和无声的力量。

而元代的窑变青花则以其独特的色泽和纹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誉为“东方蓝”。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则是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图案而著称,如蓝、白、红、黄等颜色的釉彩,以及龙纹、花鸟、山水等各种纹饰。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知识大全

中国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

以下是关于中国瓷器的一些基础知识:起源和演变:中国瓷器起源于商代,经过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瓷器。

工艺特点: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青瓷、秘色瓷、卵白釉、甜白、祭红、绞胎以及玲珑和釉下彩等。

其中,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名窑和名品。

类别和特点: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中国瓷器可以分为青瓷、秘色瓷、卵白釉、甜白、祭红、绞胎以及玲珑和釉下彩等多种类别。

这些类别各具特点,如青瓷色调纯正、晶莹滋润;秘色瓷胎薄釉匀、色调淡雅;卵白釉色白微青、光润透亮;甜白色彩娇美、造型多样;祭红红而不艳、明丽动人等。

主要窑口: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瓷窑,如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河北定窑等。

这些窑口各具特色,如景德镇窑以青白瓷为主,龙泉窑以青瓷为主,钧窑以钧红釉为主,定窑以白瓷为主。

鉴定和鉴赏:中国瓷器的鉴定和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鉴定方面,需要注意器型、胎质、釉色、底足等方面;鉴赏方面,则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窑口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

收藏和投资: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收藏热的兴起,中国瓷器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也逐渐得到认可。

在收藏和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真伪鉴别、市场行情分析以及保存保养等问题。

什么是瓷器_瓷器的相关知识介绍

什么是瓷器_瓷器的相关知识介绍

什么是瓷器_瓷器的相关知识介绍瓷器在我国已经占据了重大的经济市场,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瓷器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瓷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瓷器的简介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比较有名的还有柴窑和建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

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中国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但部分国宝级瓷器并不在中国国内。

欧美人士在结婚时,便特别喜欢送赠高级瓷器茶具。

从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行情来看,价值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元明清时期瓷器、宋朝瓷器、唐五代时期瓷器、六朝时期瓷器、原始青瓷、晚清民国瓷器。

古陶瓷知识

古陶瓷知识

古陶瓷知识
古陶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古陶瓷的基本知识:
1. 古陶瓷的起源:古陶瓷起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初的陶瓷器皿是由陶器演变而来,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瓷器的制作方法。

2. 古陶瓷的种类:古陶瓷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年代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瓷器、商周瓷器、春秋战国瓷器、秦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隋唐瓷器、宋元瓷器和明清瓷器等;按照窑口可以分为柴窑、建窑、龙泉窑、钧窑、哥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磁州窑等;按照釉彩可以分为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彩瓷等。

3. 古陶瓷的鉴别:古陶瓷的鉴别是门专业的学问,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鉴别古陶瓷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器形、釉面、纹饰、胎质等,以及了解不同时期和窑口的特征和风格。

同时,也要注意鉴别古陶瓷的真伪,避免受到赝品和假货的欺骗。

4. 古陶瓷的价值:古陶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古陶瓷也是一种珍贵的收藏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总之,古陶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了解和掌握古陶瓷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鉴别古陶瓷。

陶瓷器知识点总结

陶瓷器知识点总结

陶瓷器知识点总结一、陶瓷器的发展历史陶瓷器是人类最早的工艺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粘土制作陶瓷器,而且陶瓷器的使用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瓷器在中国的发展尤为突出,中国的陶瓷器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而且中国的陶瓷器多样丰富,被誉为世界陶瓷文化的瑰宝。

二、陶瓷器的分类陶瓷器按照用途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日常用陶瓷、工艺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等。

1. 日常用陶瓷:主要包括餐具、茶具、花瓶、香炉、摆件等,其釉色鲜艳,造型优美,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

2. 工艺陶瓷:主要指一些制作精美的陶瓷工艺品,如景泰蓝、竹简陶、唐三彩等。

3. 建筑陶瓷:主要是指用来装饰建筑物的陶瓷,如琉璃、剪景砖等。

4. 工业陶瓷:主要用于电子、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如氧化铝、氧化锆等。

三、陶瓷器的制作工艺陶瓷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成型、干燥、装饰、烧制等环节。

1. 原料的选择:陶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粘土,根据陶瓷器的用途和特点选择不同的粘土材料。

2. 成型:即将粘土放入模具,经过压制、拉拽、旋制等方法成型。

3.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器需要在通风处晾晒,使其内部水分蒸发,加固成型。

4. 装饰:可选用釉料、彩绘等对陶瓷器进行装饰,增加其艺术价值。

5. 烧制:将装饰好的陶瓷器放入窑中进行烧制,使其成型并具备使用价值。

四、陶瓷器的特点陶瓷器因其特有的工艺、质地和装饰等独特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耐高温:陶瓷器烧制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适合在高温环境中使用。

2. 密封性好:陶瓷器表面经过釉料处理后非常光滑,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食物等物质滲透。

3. 节能环保:瓷器制作工艺简单,釉料在成型后可再次使用,因此节能环保。

4. 装饰性强:陶瓷器可根据需求进行各种装饰,如彩绘、釉料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陶瓷器的保养和收藏陶瓷器在日常使用和收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养和保存。

瓷器的历史与制作工艺

瓷器的历史与制作工艺

瓷器的历史与制作工艺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制作工艺。

它既是一种实用的器物,也是一种艺术品,展现了中国杰出的陶瓷文化。

本文将从瓷器的起源和发展、瓷器的制作工艺以及瓷器在当代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瓷器的起源和发展瓷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陶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制作陶瓷器物的技术,并且开始烧制出更加精细的陶瓷品。

到了公元前16世纪,商代的青铜器文化影响下,中国的瓷器开始向着成熟和发展迈进。

商代晚期的灰陶和黑陶已经具备了瓷器的部分性质,而到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中国的青铜器工艺影响下,原始瓷器慢慢地出现了,可以看成是早期瓷器的雏形。

直到唐代,瓷器的生产和制作工艺才更加完善,并在宋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二、瓷器的制作工艺瓷器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的选取、制模、涂釉、烧制和装饰。

1. 原料的选取: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瓷土。

不同种类的瓷器所选取的瓷土也有所不同,比如青瓷选取的是高岭土、白瓷选取的是瓷石等。

高质量的瓷土是制作高级瓷器的重要保证。

2. 制模: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是制作模具。

模具可以用各种材料制作,常见的是木质模具。

制作好的模具可以为后续的制作提供基础。

3. 涂釉:涂釉是瓷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涂上不同颜色的釉料可以使瓷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和美化作用。

4. 烧制:烧制是瓷器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瓷器的烧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气氛,以确保瓷器的成品质量。

传统的瓷器烧制一般分为两次,首先是高温脱底烧制,然后是低温掩埋烧制。

5. 装饰:瓷器的装饰是制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可以用彩绘、刻花、镶嵌等方式进行。

装饰既可以起到美化作用,也可以展现瓷器的文化内涵。

三、瓷器在当代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瓷器在当代也在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

陶瓷文化知识点总结

陶瓷文化知识点总结

陶瓷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陶瓷的起源与发展1. 陶瓷的起源陶瓷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艺品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陶器是由泥土制成的,在经过烧制后,成为一种坚硬耐用的工艺品,被用于餐具、祭祀器具、储藏容器等用途。

在中国,考古学家曾经发现了距今七千年前的彩陶器,证明了中国陶瓷的悠久历史。

2. 陶瓷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陶瓷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陶器,到后来的青瓷、汝窑、哥窑、官窑等名闻遐迩的烧制工艺,中国陶瓷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

在其它地区,如欧洲、日本等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陶瓷发展历史。

二、中国陶瓷文化1. 中国陶瓷的地理分布中国是世界上陶瓷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陶瓷资源。

中国的陶瓷主要分布在南方,其中景德镇、龙泉、汝窑、哥窑、官窑等地皆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

而这些地方也因为陶瓷而闻名遐迩。

2. 中国陶瓷的种类中国陶瓷种类繁多,其中以青瓷、汝窑、哥窑、官窑等最为有名。

青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之一,以其色泽青蓝而著称。

而汝窑的特点则是釉色厚重,带有独特的紫灰色,加之天青釉的流彩,极具观赏性。

哥窑以其密悄的釉面和独特的釉色而名扬天下,而官窑则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官窑出产的瓷器而被称为"官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极品。

3. 中国陶瓷的工艺技术中国陶瓷工艺技术源远流长,其工艺技术之精湛令世人赞叹。

中国传统陶瓷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器型设计、泥料选用、成型、烧制、装饰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传统工匠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他们能够在陶瓷制作的每个环节上发挥自己的专长,使得陶瓷制品色彩鲜艳、纹饰华丽。

4. 中国陶瓷的意义中国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更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

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制作技艺也成为世界陶瓷业的宝贵遗产。

三、世界陶瓷文化1. 欧洲陶瓷文化欧洲也有着悠久的陶瓷传统,其中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最为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瓷器科普知识:瓷文化中国是个瓷器大国,制瓷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部落时期,我们聪明的老老祖先们就知道用粘土烧制陶器。

早期陶器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是现在人体会不到的,现在生活中已很难见到陶器的踪影。

人类漫长的历史,陶器曾紧紧地伴随过我们。

说到陶就得说瓷,陶与瓷来自泥土,又不再是泥土,它是土水火风四元素所成就的实用器物和艺术作品。

用诗的语言说它们就是大地的孩子啊!然而陶与瓷又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类,虽然我们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叫做陶瓷。

据现在考古发掘,瓷器最早出现于殷商,只是一种亦陶亦瓷的原始瓷器。

相比于易碎的陶器,瓷器更加坚固耐用。

老祖先们在生产活动中发现并掌握了烧陶技术,后来又发明了烧制瓷器。

瓷器的发明,说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勤劳的智慧的。

瓷器、丝绸、茶叶曾蜚声海外,令西方对东方古国艳羡不已。

西方人奇怪着蚕的吐丝,茶的沁香和中国瓷器金属般的色泽与坚硬。

西方曾比喻中国是丝绸之国、瓷器之国,茶叶之国,后来瓷器占了上风,中国被西方人叫做了瓷器。

制瓷艺术在宋朝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高峰。

宋的五大官窑:汝官哥钧定,名扬海内外。

天地有所造物,物物各有不同;陶与瓷不关天地,关乎发明创造,与所有艺术一样,陶与瓷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有人认为中国四大发明不应该没有瓷。

传说后周柴世宗时有窑,名柴窑。

雨后天青色,者般造将来,是柴世宗对釉色的要求和审美。

历史上柴窑未留片瓷,没人见过柴世宗的天青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

而汝窑的天青色则是一种臆想的颜色,为客观世界所不存在。

汝窑属青瓷之一种,其青中蕴绿,绿中蕴蓝的色泽,蕴含着天地纯净之美,哲学思辩之美,是臻于至善的造化之美。

汝窑极为珍罕,存世不满百件。

以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收藏最多。

发于宋盛于元的青花瓷,大名鼎鼎,为人们耳熟能详。

05年一件鬼谷下山的元青花瓷罐拍2.5亿,当时折合黄金二吨,创历史记录。

白居易琵琶行写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夜敷梁买茶去。

敷梁即后来景德镇。

景德镇有天下瓷都美誉,历史上景德镇所烧瓷器,称为饶瓷。

宋时的五大官窑外,另有八大民窑系,北方四个分别是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均窑系定窑系;南方四个,景德镇饶窑是其中之一。

景德镇烧瓷历史悠久,至今不衰,而有的则已化为历史云烟。

我们知道粘土烧制陶器,任何土地往下挖就是粘土,粘土却不能烧瓷。

烧瓷必用瓷土,最好的瓷土叫做高岭土,高岭土出在景德镇。

所以瓷都景德镇有着地理优势。

元青花最为有名,有瓷之国粹的美誉,这也是景德镇的一大骄傲。

唐的秘色瓷历史上久已失传,谁也不知道秘色是一种什么颜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下了一场连阴大雨,大雨使得法门寺的佛塔崩塌了;佛塔塌了,塔底地宫暴露出来,人们这才知道法门寺是有着地宫的。

地宫藏有宝藏。

因为有一块石刻铭文记录,就知道这个地宫已封藏千年,千余年来地宫未被打扰,文物原模原样摆放,如封闭时的样子。

铭文记录有秘色瓷若干。

秘色瓷始为世人所知。

而本就流转于玩瓷界的不为人知的秘色瓷,开始为人所知,人们方才恍然大悟。

陶与瓷在烧制温度上有不同,1200℃以上为瓷,达不到为陶,所以我们熟知的唐三彩就是陶器而不是瓷器。

唐三彩是一种冥器,作为陪葬品只出于地下发掘。

因为是陶器,唐三彩易碎,经不起磕碰,需轻拿轻放。

过去人迷信,认为冥器不吉利,挖到唐三彩别说带回家,当时就得捣碎,所以我们看古装电视剧,有摆放唐三彩就违背历史了。

秦兵马俑发现于1975年,是村民打井偶然发现。

秦兵马俑是灰陶烧制,灰陶较红陶更为坚硬,在之前曾被发现过,最后一次是民国时被发现,也是因为干旱,村民打井挖出俑头,也是因为迷信,认为不吉,就把土回填了,挖出的俑头则被吊挂在树上用绳子鞭打,以祛不详。

世界上有两大拍卖行,一个是佳士得,一个叫苏富比。

中国老瓷器拍出天价,两大拍卖行功不可没焉。

过去说物以稀为贵,用到瓷器上则是物以名为贵了,名就是名气,名气越大东西越贵。

汝窑名气当时就大,像是现在的各种名牌,世人皆知的。

宋徽宗画花鸟鱼虫,写瘦金体,笃信道教,信道就会返璞归真,人也会朴素起来。

老子曰:朴素,则万物莫能与之争美。

反映在瓷器上就是简约不繁缛,雅素不绚烂,更无华丽纹饰。

如汝窑、青花。

汝窑窑址至今未发现,专家相信它被埋在宋都城汴京地下十余米,就是今天的开封,当时的宋宫廷内。

汝官哥钧定五大官窑系,顾名思义,是专为官家定制瓷器,无论器型釉色纹饰等。

汝窑老大排第一,因为皇帝偏好汝窑,其精品专供皇家赏玩。

这个皇帝是宋徽宗赵佶,赵佶皇帝挑剩下的,就可以拿出宫,放到市面上卖钱了。

南宋时候汝窑器已是难得一见,天下珍惜得不得了了。

乾隆得了一件破了口的汝窑小瓶,爱惜有加,把破口处镶了一圈铜,又挑了宫里的上好紫檀,给它专门做了一个匣。

汝窑因是皇家御用,名气大东西少,就一路贵了下来,现在就贵上天了。

晚清民国的时候,开始有人伪造汝窑,现在有了互联网,伪造品就极为逼真了,因为信息发达,有图有相,可供造假者全方位观察伪造了。

汝窑拍卖历史上有七次,今年香港苏富比拍了一件汝窑天青釉洗,又一次创了记录,拍港币2.9亿。

瓷学大而水深,上当受骗大有人在,有人倾家荡产买一个汝窑破碗,专家鉴定非汝窑,顿时身体摇摆,近于绝气。

世界上骗子不绝如缕,历朝历代尽有。

骗子能大行其道,说明被骗者前赴后继。

骗子不论高级低级,被骗者不论高层次低层次,一个该骗,一个活该被骗。

骗人的洋洋得意,被骗的得个教训。

97年亚洲金融风暴,美国金融投机家索罗斯携旗下对冲基金横扫东南亚,顿时东南亚各国人心惶惶,政府如临大敌。

泰国、印尼、马来亚首当其冲,国家财富被索罗斯洗劫一空。

隔年号称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又瞄准了香港,但在香港索罗斯的对冲基金遭遇了中国中央政府的国家外汇储备而败北。

这一次金融风暴索罗斯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媒体采访索罗斯,对这个事的看法,索罗斯是这样回答的:世界上的事有善与不善,这个事足以使人们头脑清醒,让政府保持警惕,世界上不只有上帝还有魔鬼。

世界是两元的对立统一。

世界对立,魔鬼上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魔略高一些,道略低一些。

怎么不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呢,因为世界上的事有善有恶,世界不只有上帝还有魔鬼。

人们啊!须时刻保持警惕。

魔不远,与人若即若离。

魔神通广大,力量很大,魅力很大,高悬世界头顶,常驻你我心中;我们进步了,道进一尺,魔退一丈。

《大学》说:君子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

古代长期烧不出白瓷,后来掌握了这个技术。

文化革命的时候,烧制了很多白瓷毛主席像,几乎家家都有。

那时不需花钱买,国家无偿送,每家送一个,十二亿除以四,就是三亿个。

十二亿除以四,是当时全国十二亿人口除每家四口,就得了三亿这个概念。

每家四口是个平均数。

那时小孩多,每家好几个,挨个往下叫,从老大老二就叫到小三小四了,更多的就叫到小五小六小七小八了。

白瓷毛主席像是个半身像,底部四边有棱,可以平放桌上,中间略凹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圆洞,圆洞可以伸进手指,说明里面是个空心。

白瓷很白很亮,能照出人影。

我家里那个,我小的时候经常拿在手里摸,光光的滑滑的凉凉的,像摸绸缎一样,感觉很好。

感觉里它总是摆放在一个大的茶盘旁边,茶盘里有一把大的白瓷的茶壶和同样是白瓷的两只茶杯还有几个倒扣着的玻璃杯,茶盘盖着一块绣着青花的手帕之类的浅色的布,放在一个比桌子高比柜子低的半截柜上面。

现在世界变化快,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

白瓷毛主席像现在也已变成了文物。

可惜的是,我家的那个不知道啥时候不见了。

不见的还有一条狗皮褥子,睡觉的时候曾扎过我的皮的头尾四肢俱全的狗皮褥子。

由这个不见了的白瓷像,我努力去回忆家里曾有过的值钱东西,比如别的瓷器。

汝官哥钧定一定是没有的,那是皇家御用之物。

家有万贯,不值均瓷一片。

均瓷我没有见过,均瓷一片也没有见过。

人的记忆是很怪的,你努力想的时候它不来,你不去费劲了,它就冒出来了,好像灵感一样,越努力越白费。

比如,某一天,我不去想了,就给想起来了。

小时候家里是有着一件青花的,是个吃饭时盛菜的青花大碗,碗口大而深,碗底好像有着几个蓝色的字,刻着某个皇帝的年号。

字是和碗一块烧的,圈底的白衬着圈内蓝色的字,煞是好看;字是篆字,篆是谬篆。

也可惜的是,那个青花大碗被一个什么亲戚用了一个不值钱的钢金锅给换走了。

那时的钢金锅是新鲜玩意。

家家都有一口生铁锅的,却难得谁家有一把漂亮的钢金锅。

说白了,钢金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叫钢金锅只是为了好听,其实就是铝合金锅,铝有毒,高温下毒性挥发,对人身体不利。

那个年代钢金锅换青花瓷,现在想来真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那时商场来了一批新家具,寒风凛冽着,人们就排起了长队,手里还攥着难得的国家配给的买家具的票。

却看到外国人在给大货车上装着大家看都懒得看一眼的破旧老家具,有的人不以为然,有的人就嘲笑了,说外国人真傻帽。

过了些年人们醒悟过来,知道了外国人并不傻帽,傻帽的是自己。

因为无知,我们不稀罕那些破旧老家具,却不知道它是有文化的,而且很值钱。

【本文作者:付裕】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