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济宁市梁山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梁山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梁山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正确,教师应该终身学习B、正确,教师应该无私奉献C、错误,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D、错误,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答案】A【解析】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是教师培训进修权利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体现。
故选A。
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答案】B【解析】传统教育重知识记忆和再现,而现代教学过程则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
故选B。
3、我国的教育家()早就提出“以身作则”的见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A、孔子B、荀子C、老子D、孟子【答案】A【解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孔子对教师的要求。
故选A。
4、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C【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倡导的理念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相符的。
故选C。
5、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020下半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C、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之和D、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之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生产资料的内容。
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也称作生产手段。
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在简单价值形式中,1只羊=2把石斧中()。
A、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B、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C、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D、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答案】A【解析】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羊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自己),所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的(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起者等价物的作用,并且这种等价物是偶然在交换中产生的,并不是固定地充当等价物,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A。
3、转述式通报是针对()。
所反映的先进事迹、错误事实或严重情况分析、评价,提出处理意见。
A、附件B、正文C、统计资料D、群众意见【答案】A【解析】转述式通报是针对附件(如下级报送的情况报告、调查报告、通报、来信等)所反映的先进事迹、错误事实或严重情况分析、评价,提出处理意见。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ABCD【解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梁山2020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梁山2020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24:答案B解析2003年4月14日,中、美、英、法、德、日六国政府首脑联名发表声明,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提前绘成。
25:答案B,D26:答案D27:答案A28:答案C29:答案C30:答案A,B,C,D,E解析由教师专业化条件可知以上选项均正确。
31:答案A32:答案A解析由于普利斯特里对气体讨论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33:答案C解析“将来〞是人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34:答案错误35:答案B36:答案A解析此句出自《师说》,描述的是师生关系,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教学相长、互相敬重。
37:答案B38:答案C解析识记性试题。
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
39:答案B40:答案A41:答案B42: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的教育。
43:答案正确解析√44:答案C45:答案C解析弗洛伊德提出了动机遗忘的理论,他称之为压抑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担心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
46:答案B解析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
47:答案C解析程序教学法的特征就是小步骤原那么、注重对学问的强化等。
49:答案正确50:答案D解析系统暂无解析51:答案B解析教师编写教材看法不仔细出现错误,还敷衍了事,违背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2:答案A解析有讨论说明,学生座位的支配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不同的座位对于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同。
53:答案错误解析观看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肯定的仪器,有目的、有打算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教学讨论方法中的观看法是指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来认识教学现象。
因此,此题的观点是错的。
54:答案A55: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提出的。
56:答案B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2020年山东省中小学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绝密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中小学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绝密真题库及答案本试卷收集历年考试真题和经典模拟题,对每位考生考试复习有很好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考试题型进行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参考答案】B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参考答案】A3、《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相长B、长善救失C、循序渐进D、启发诱导【参考答案】D【专家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专家详解】喻,即启发的意思。
句子的意思是“引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鼻子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让学生感到压抑,在开始的时候引导学生但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因此,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本题选D。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正确的选项是()。
A、在中小学附近200米以内不得设立营业性歌舞厅、网吧B、检查未成年人的电子邮件以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内容C、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一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D、学校取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人学生的学籍【参考答案】A【专家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专家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直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5、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团队活动【参考答案】B【专家精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的了解。
【专家详解】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00题)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指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方向。
其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教育主体性的体现。
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陶冶教育的一种充分运用。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6.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
8.英国教育家XXX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
9.“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XXX。
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12.制定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应该是教学原则。
1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不陵节而施。
1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是教学任务。
1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课外辅导。
1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效度。
18.测验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为(A)信度,经过多次测量得出。
19.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被称为(C)教学组织形式,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2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个别教学,而不是分组教学、道尔顿制或班级上课制。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工作关系。
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热爱学生。
23.师生关系模式中,无序、随意、放纵的模式属于(B)放任型。
24.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D)。
25.学生的研究成绩最好的师生关系模式是(C)专制型。
26.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能引起学生(B)无意注意。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超级稻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80年,日本人最早提出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B、我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由袁隆平院士主持,后历经波折,于1997年才得以重启C、2014年,我国第四期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D、我国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拟在2016年实现【答案】D【解析】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举行的湘江论坛上透露,他的团队正在准备启动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是每公顷16吨,即每亩亩产接近1100公斤,争取在2018年实现。
D项当选。
2、关于政治思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B、伏尔泰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C、柏拉图主张建立哲学王统治的国家D、让•布丹提出君主主权学说【答案】B【解析】A项,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
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
B项,《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
C项,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
D项,让•布丹是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他认为君主享有主权,君主的行为不对人民负责,也不受法律约束,主权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法律,君主是主权者,当然也就是立法者。
因此B项当选。
3、下列表述是错误的,行政机关依照()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真题题库及答案(共七套)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七套)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 )。
A.《学记》 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B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3.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B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 D.科技4.班主任工作是从( C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5.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B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7.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
A.教学活动 B.社会活动C.课外、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8.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D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9.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D )。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10.“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11.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是( C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12.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00题)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4.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 )A.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5.鲁班发明锯是借助(D)A.定势B.变式C.问题D.原型启发6.课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B)A.感觉B.知觉C.表象D.后像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C )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9.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D )A.自我反思B.同伴互助C.专业引领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0.气质类型(C )A.有好有坏B.都是好的C.无好坏之分1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D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概括教材D理解教材1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C )A教学目的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1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B )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1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A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1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1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D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 效度1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A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C )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2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班级上课制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济宁市梁山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一个测验能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称为()。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故选B。
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怀海德
C、布鲁纳
D、克伯屈
【答案】C
【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儿童认知结构的研究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倡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
故选C。
3、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
A、努力
B、难度
C、能力
D、运气
【答案】A
【解析】努力、能力来源于内心,属于内部因素,努力不稳定,能力稳定;任务难度、运气属于外部因素,不可控;能力不可控。
故选A。
4、欧洲大陆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意大利像一个皮靴,是精细加工策略中的()。
A、谐音法
B、音符法
C、经验联系
D、形象联想
【答案】D
【解析】形象联想即把头脑中的栩栩如生而又奇特的形象与眼前要记忆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故选D。
5、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旧知识的巩固,并积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
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主要是()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学习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解析】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故选A。
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
C、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
【解析】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故选B。
7、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答案】C
【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故选C。
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故选A。
9、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故选B。
10、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为了得到某种报偿,持此观点的是()。
A、强化理论
B、归因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自我效能感
【答案】A
【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可以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激发与作用,因为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偿。
故选A。
11、课堂心理气氛的决定因素是()。
A、学生学风的优劣
B、教师教风的优劣
C、学校校风的优劣
D、学生成绩的优劣
【答案】B
【解析】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受教师、学生和教室中的环境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他直接影响或决定着课堂心理气氛。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