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
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
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
总统上来看,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
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
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三、教学目标1、唱歌:(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齐唱或合唱。
(2)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3)能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2、演奏能够用竖笛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听赏:(1)不断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来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欣赏把歌曲、乐曲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4、识谱:(1)学习各种节拍,掌握其强弱规律。
(2)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等。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篇1)一、表演《我怎样长大》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二、编创与活动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篇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五年级下册音乐人音版教案(精选篇3)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五年级音乐下第一课《春意》第一课时一、生态环保导入: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 6/8 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 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1 / 3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2. 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 " 春水 " 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 ,感受 乐曲对春天的描绘, 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 相同的曲调, 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 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 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 变化 ( 相似 ) 重复 的创作手法。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
1. 我国是拥有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 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 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拓宽我们 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 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阿佤人民唱新歌》 ,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 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 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 、《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 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 " " ,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4. 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 5. 师生讨论。 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 你能用动作、 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的 舞蹈场景吗 ?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 6. 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 (1) 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 作指导 ( 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 ) 。 (2) 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 主题舞蹈的场景。 7. 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 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 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 二、表演《巴塘连北京》 1. 地理地貌知识导入: 2. 范唱: 3. 学唱曲调。 4. 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 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 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 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 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7. 表演歌曲, 用自制的道具 ( 服饰、 哈达等 ) 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 表达 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 三、课后小结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乐理基础目标:研究音乐乐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符、音程、节拍等内容。
教学步骤:1. 引入乐理的概念,解释音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介绍不同音符的时值,并进行练。
3. 解释音程的概念,包括半音与全音的关系。
4. 进一步讲解音程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练。
5. 引入节拍的概念,解释拍子和节拍的区别。
6. 研究不同拍子的表示方法和常见的拍子类型。
活动和练:1. 学生用乐器模拟不同音符的时值。
2. 练辨认不同音程,并进行歌曲演唱。
第二课:音乐欣赏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教学步骤:1. 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3.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旋律、表达等方面进行感知和理解。
4. 分享音乐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5.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和练:1. 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反馈。
2.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第三课:歌曲表演目标:通过研究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1. 选择一首适合五年级学生演唱的歌曲。
2. 分发歌曲歌词,并进行歌曲的整体熟悉。
3. 教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感、发音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4. 划分歌曲的不同部分,指导学生分组并分工合作。
5. 跟随音乐进行合唱演练,并进行反复练和改进。
活动和练:1. 在课堂或学校活动中进行歌曲表演。
2. 按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互相研究和提高。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1课时计划3第一课春意6第二课欢乐的春寨7第三课幻想8第四课四季10第五课您好!大自然11第六课京韵12第七课友谊13第八课百花园14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一、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
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
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1]1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1]1](https://img.taocdn.com/s3/m/5cd9cd0b7cd184254b3535d6.png)
第一课件网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周内容课时时间一复习上学期的知识 2二第1课 2三第2课 2四第3课 2五编创与活动 2六第4课 2七期中复习;期中考核; 2八第5课 2九第6课 2十第7课 2十一第8课 2十二编创与活动 2十三第9课 2十四编创与活动 2十五《我喜欢》《音乐会》 2十六期末复习;期末考核 2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时间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1课题春意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三节教学目标知识1、表演歌曲《小鸟小鸟》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春天” “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
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通过表演歌曲《小鸟小鸟》、聆听《致春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三、聆听《致春天》师播放轻松地音乐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播放事先找好的歌唱春天的歌曲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2.播放《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回答问题视听《致春天》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设境激趣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音乐的表现手段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 能够通过音乐表现手段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2. 聆听不同音乐作品,并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3. 练使用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4. 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兴趣;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3. 聆听分析: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讨论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4. 练表达情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让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5. 创作表演:分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音乐表现手段,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第二课:节奏的感受与表现教学目标:- 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 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 能够通过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2. 进行身体动作练,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3. 研究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4. 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让学生拍手、跳舞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节奏的注意;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节奏的概念和作用;3. 身体动作练: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4. 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5. 节奏合奏:分组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节奏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练和创作。
(以下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件网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学进度表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1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回答问题(1)设问:“挪威”----?(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2.播放《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2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回答问题视听《致春天》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听辨第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2.1师播放音乐教师伴奏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设问:(1)歌曲创-----4.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5.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7.各组展示表演。
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8.拓展与研究。
设问:(1)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设问:(1)还有?----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1)歌曲的------3. 教师指导:(1)前面-----(2)结尾处的5小节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
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6.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9.研究成果表演。
回答问题聆听歌曲回答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四、表演《春雨蒙蒙地下》五、小结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音乐知识:切分音1.正常的强弱节奏: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2.2课题欢乐的村寨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两节教学目标知识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情感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重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难点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三、聆师弹琴师播放伴奏带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唱师生问好歌生表演唱聆听猜谜语设境激趣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
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青藏------2.范唱: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3.1题欢乐的村寨时第一课时总节数两节教学目标知识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情感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重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难点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春雨蒙蒙地下》三、聆听《北京喜讯师弹琴师播放伴奏带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2.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
唱师生问好歌生表演唱聆听猜谜语设境激趣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1.地理地貌知识导入:青藏------2.范唱: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3.2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知识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情感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重点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难点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巴塘连北京》三、表演《迷人的火塘》师弹琴师播放伴奏带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教唱师生问好歌生表演唱聆听并回答问题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设境激趣板书7、8小节,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7.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8.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
10.表演歌曲。
(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 11.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
1.从地理知识上导入——佤族,他们---请听《阿》。
2.欣赏《阿》。
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师生讨论,复习“”节奏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6.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
9.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
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
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教师分别巡视指导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
(热情、欢快)()板书最后一小节四、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五、小结设问:歌曲表达的情绪给-----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设问:在曲调出现最-------这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
4.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5.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请同学们课余时间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找个时间我们班要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学唱。
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啰”。
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
的衬词及曲调: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4.1课题幻想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三节教学目标知识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情感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师弹琴师播放伴奏带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1.以对比导入。
播放录音《望月节》。
唱师生问好歌生表演唱回答问题聆听、讨论回答问题(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教师介绍: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