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升国旗(人教新课标2016)

教学策略反思
02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助
于学生理解课文,是否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管理反思
思考在课堂管理方面是否有改进
的地方,如何更好地维护课堂秩
03
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身素质提升
04 思考在授课过程中自身的不足之
处,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
专业素养。
06
教学资源与拓展
教学资源
•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升国旗的过程和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拓展阅读
《国旗的故事》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
这是一本介绍国旗历史和文化的书籍 ,通过国旗的演变和发展,让学生了 解国旗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这是一本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材料,包 含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和故事,旨在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爱国教育读本》
这是一本针对小学生的爱国教育读本 ,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升国旗 (人教新课标2016)
汇报人:
2023-12-27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拓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五星红旗”的正确发音和 书写。 了解五星红旗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 掌握升国旗的基本步骤和礼仪。
实物展示
展示真实的国旗,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增 强感性认识。
音频播放
播放国歌,营造庄严的课堂氛围,培养学 生的爱国情感。
视频资料
播放有关国旗升起、国家荣誉等主题的视 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2016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我爱学语文》教案

2016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我爱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 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在
平时写字读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难点:在平时练习中能注意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正确的执笔方法放大图。
2.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大约3分钟左右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我爱学语文”(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要开始小学学习生活。
你知道,我们在语文课上会学哪些内容吗?
2.(出示:课文的目录)了解语文课要学习的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等
内容,学会了认字、汉语拼音,我们就能读很多很多的书,成为一个。
2016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免费)

一年级语文教学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
2016年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教材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画卷,去体验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发现,并用语言,图画,歌声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
2、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识字知识,记忆字形,并在学习中积累词语。
单元重难点识字、积累词语,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单元时数:12课时识字一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地观察,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型:新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
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找找春天,好吗?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插图上春天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
(板书:识字1),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
(学生自由读)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升国旗人教新课标2016

。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03
通过课文的朗读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
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01
02
03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方 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 关于国旗和升旗仪式的已 有认知和经验。
情境教学法
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升 旗仪式的场景,让学生在 情境中感受国旗的尊严和 重要性。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学 生担任旗手,进行升旗模拟演练,其 他学生观察、评估。
课堂互动
通过教师喊口令、学生模拟演练的方 式,进行升旗仪式的模拟练习,让学 生亲身体验升旗的过程和感受。
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国旗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升旗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感悟体会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升国旗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崇敬之情,树立 爱国意识。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 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 生在互动交流中主动学习 和探索的热情。
03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升国旗的视频,引导学 生回忆自己参加升旗仪式的经历 ,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和隆重。
问题导入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升国旗的意义 和程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 己的看法。
讲授新课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 案升国旗人教新课 标2016
目录
• 教学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思
01
教学背景与目标
教学背景
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册 适用教材:人教版新课标2016
主题:升国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升”、“国”、“旗”等生字,并理 解其意思。
2016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16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我上学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1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2016年版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课文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懂得国家是什么,更不太了解民族这个概念。
3.教材分析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个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的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评价任务任务一: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任务二: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我是中国人小结与反思:《我是小学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2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2016年版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课文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是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学前班或者幼儿园来到小学,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他们还不太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3.教材分析本课呈现了一首儿童歌曲《上学歌》,歌词通俗易懂,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
2016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精美设计)

我上学了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上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部编版)(2016)

1.教学重点
-生字词学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包括“雪、地、小、画家”等。这些字词是学生认识和运用语言的基础,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
-课文朗读与理解: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语调、节奏,并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雪地里的美丽景色和小画家的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朗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理解小画家的情感,我会通过提问和角色扮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雪地相关的场景,并想象自己就是小画家,会画些什么。
2.绘画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活动。学生们可以动手画出自己心中的雪地小画家,实践课文中描述的美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故事,展现了雪地的美丽和小画家的专注。这是我们对大自然美的初次认识,也是我们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述。通过分析小画家的动作和情感,我们能够理解怎样用语言来描绘美景和感受。
二、核心素养目标
《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部编版)(2016)一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美的情感,通过课文学习,提升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绘画活动,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等。以上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符合新教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上学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1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课文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懂得国家是什么,更不太了解民族这个概念。
3.教材分析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个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的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评价任务任务一: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任务二: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我是中国人小结与反思:《我是小学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2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课文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是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学前班或者幼儿园来到小学,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他们还不太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3.教材分析本课呈现了一首儿童歌曲《上学歌》,歌词通俗易懂,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
“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儿歌提示作为一名小学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是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评价任务任务一: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任务二: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我是小学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小结与反思:《我爱学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3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课文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3)、通过讲故事,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2.学情分析幼儿园阶段学生较少写字,读书也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上小学以后,就要求他们要慢慢学会理解课文内容。
3.教材分析本课围绕“我爱学语文”的主题,由3幅图和4个词语组成,前两幅图以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主题,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
这3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3、通过讲故事,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评价任务任务一: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任务二: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我爱学语文小结与反思第一单元识字《天地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4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识字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学前阶段学生较少写字,读书也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上小学以后,就要求他们要慢慢学习正书写汉字,朗读课文。
3.教材分析本课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事物“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
这6个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需要紧密联系生活。
教学目标: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任务二:读准“天、地、人”的字音。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天地人小结与反思:第2课时总序号:005教学目标:1、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任务二:读准“你、我、他”的字音。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你我他小结与反思:《金木水火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6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识字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笔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前阶段,没有规范要求汉字的书写,从本单元起,要求学生安笔画顺序规范书写汉字。
3.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以自然界的五种物质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
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
教学目标1、认识田字格,和横竖笔画。
2、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识田字格和两个笔画。
任务二: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金木水火土小结与反思总序号:00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
2、认识“一二”等7个汉字,会写4个字。
评价任务任务一:会写4个汉字。
任务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一二三上板书设计:第2课金木水火土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小结与反思:3《口耳目》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08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识字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虽然也认识一些字,也能写一些字,但会存在写字不规范的情况,通过学习笔画,让他们掌握笔画正确的书写方式,从而使他们写字更规范。
3.教材分析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任务二: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第3课口木耳手足口目站坐小结与反思总序号:009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口目耳手”4个字,学会三种笔画“横折”、“撇”、“弯钩”。
(2)、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
评价任务任务一:会写“口目耳手”4个字。
任务二:学会三种笔画“横折”、“撇”、“弯钩”。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3课口木耳手足口目站坐小结与反思:4《日月水火》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10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识字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教材分析本课将字与画结合,带领学生去认识简单的象形字,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材给出的8个生字都是文字,在每个字前面都有一幅画与之对应,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字义,掌握字形。
带领学生体会汉字的造字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汉字数量还有限,更不了解汉字的造字特点,通过了解象形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日、月、水、火”等8个字,会写“日、田、禾、火”4个字。
2、认识笔画“捺”和“点”。
评价任务1、会写“日、田、禾、火”4个字。
2、认识笔画“捺”和“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4日月水火日田禾火小结与反思第2 课时总序号011教学目标:1.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评价任务:1、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4课日月水火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小结与反思5《对韵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总序号012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单元主题:识字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弓美华雁鸣湖镇朱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对韵歌,文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来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通过学习此文,学生能够初步体会文学创作中的对仗的特点,并能积累组织词语的材料。
3、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还不太了解,本文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来一一对应,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对、云、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意思,初步了解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评价任务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5 对韵歌小结与反思第2课时总序号013教学目标1、会写“虫、云、山”3个字。
2 、认识3个笔画。
评价任务1、会写“虫、云、山”3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