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尝试与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在课程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活动建议中有大量的乡土地理活动内容。
乡土地理,是学校所在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是在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的引用乡土地理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乡土地理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为例1、教学背景:城市的功能分区与学生的居住环境密不可分,与实际生活联系性更强。
宁波是我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各项活动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
从学生身边的地理谈起,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城镇的地域功能分区情况,无疑之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着积极作用。
2、课前准备:将班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宁波市住宅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进行一次实践活动,及学生从互联网上和报纸上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信息。
主要案例如下:案例搜集一:宁波市城区地图及主要的住宅小区、商业网点、工厂、学校的分布。
案例搜集二:宁波市主要住宅小区的房价、质量、交通和周围环境状况。
(图片和资料)案例搜集三:宁波市中心商务区三江口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建筑物高度、密度,新华联商厦垂直分层结构调查。
(图片和资料)案例搜集四:宁波市主要工业区分布及主要工业部门、交通和环境调查。
(图片和资料)3教学过程:教师首先以宁波市城市化过程,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因为城市的土地有限,而各类活动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从而导致功能区的形成。
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发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问题是乡土地理教学实践基本环节问题,乡土地理知识丰富多样,内容因所在区域而异,甘肃省的位置特殊,气候及地形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知识更加丰富,如何高效利用乡土资源,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乡土资源筛选2、校本课程资源开发3、课程资源利用《甘肃旅游》校本课程的开设,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系统了解甘肃乡情知识的平台,前几讲讲授旅游地理理论知识,之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分组了解甘肃主要城市的风土人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实用化乡土地理知识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
一方面,每个人生活的区域都有乡土地理的烙印,都是区域文化的载体。
例如,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兰州的学生可以分析黄河,张掖的学生可以分析黑河,武威的学生可以分析石羊河等。
另一方面,乡土地理要与时俱进,随着地方经济的脉搏和孩子们的热点取向不断调整、不断深化。
例如,“一带一路”对兰州及河西走廊的影响,兰州新区的升级带来的影响等。
三、乡土地理教学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1、课时少高中学习的科目多,课程繁重,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时间上比较难把握,三年内仅高一阶段开展乡土地理教学较现实,乡土地理教学延续性不够。
同时,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少也使得教学延续性差。
2、知识少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认知缺乏,了解一个地方的乡土知识短,时间不能完成,新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合适的乡土地理资源,有一定的难度。
3、关注少地理在学校被称为“副科”,社会、家庭、学生普遍不重视,认为没有必要花费过多时间在这一科目上。
4、认知水平低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学生在社会和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大多数是零散的、片面的,暂时缺乏从地理角度观察事物、收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从初次接触地理的学生中进行此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一步组织、提炼和深化,效果会更佳。
总之,加强乡土地理教学,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状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可以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探索地理的奥秘与神奇,能够自主选择家乡地理环境一些要素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有关乡土地理论文范文

有关乡土地理论文范文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乡土地理教育日渐得到重视,成为了教学的重点之一、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乡土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乡土地理论文范文一:乡土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中学生认为地理学习比较困难。
特别是使用新教材后,学生的活动空间大,这—问题似乎更加突出。
本文旨在分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使用乡土地理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地理。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学习困难乡土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数学、英语、物理可以得到90分以上甚至得到满分,但地理成绩大都不及格。
那么,作为地理教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一、利用乡土地理材料的近距离性,使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
在新教材《气象与气候》—节中,尽管课本上列举了大量的材料、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仍然难以理解。
我问他们,我们楼观和马召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他们很快地回答说:风大。
那么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又哑口无言了。
我适时加以引导,使之具体化。
渭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黑河发源于太白山,流经山区约100km,经马召出山后流入渭河。
每年春末夏初,渭河平原气温上升快,气温高,形成了一个相对的低压区。
而秦岭山区气温上升慢,温度低、形成了一个相对高压区。
风犹如水一样,由高处流向低处,那么,气流由高压区(秦岭山脉)经黑河河道流向低压区(渭河平原),就形成了本地有名的“马召的风”。
这是“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气温与气压成反比地道理。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原来是这样。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和提高,他们不但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了解了本地的气候特点,使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变为触手可摸的具体知识。
二、利用乡土材料的直观性,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如在学习气候一节时,我引导学生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我们周至位于我国中部偏西,每年八、九月份,从西北来的冷气团与从太平洋来的驻北已久的暖湿气团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极大的降雨锋面,常有“连月不开”之势,给我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有的作物甚至绝收。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初步实践论文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初步实践探索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积极鼓励广大师生摒弃过分依赖书本单一课程资源的传统习惯,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将原本鲜活的地理课程资源演绎得更加有声有色。
中学生这一个年龄阶段,具有很强的好奇性,好动,好探究的特点.而且我们地理这门学科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所以在我们初中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不要照课本来进行教学。
可以把大家熟知的乡土地理知识融入课堂或把他们带出课堂进行一定的探究,参观,调查等等,把抽象的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进行具体化,,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充分利用其在地理教学中的不可忽视的资源作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乡土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思想的重要渠道
前苏联教育家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
”爱自己的家乡,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道德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及时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家乡的气候、经济、居民、风土人情、优势劣势、成就与不足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热爱祖国和报效祖国的信念,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乡土地理小论文

乡土地理小论文惠南实验中学 801班骆妙榕试论地理美当我们徜佯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朋友,你有何感想?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
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
这怎不叫人寒心呢?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坐落在村庄的溪流,在50年代初本是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村庄开展城镇化,“重城镇轻农村”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也带来了土地粗放利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服务不足等负面影响。
还有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溪流水质变坏,鱼虾绝迹。
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
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溪流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
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
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
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探讨》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探讨》摘要: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论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概括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特点,并探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的方式。
但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有效的实施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学校地理教育中的一个传统内容,1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强调了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要求学生在他们生长的地方,“学习山岳、山谷、平原、河流、村落、城市或国家的性质”。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地理课程设置,都重视乡土地理。
一、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所掌握的乡土地理知识是不具体、不全面、不丰富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乡土实际,恰到好处地传授给学生。
单靠初中的乡土地理教育还是不够的,因此乡土地理教育不应局限于初中某一个年级,而应贯穿在初、高中各年级地理教学之中,特别是高中。
首先,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生活阅历、观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远远高于初中学生,所以他们在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而且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乡土地理研究工作。
其次,高中生若考不上大学,不久他就将成为家乡建设者。
因此对高中生进行乡土地理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家乡未来建设人员进行乡土意识、环境意识和未来意识的培训。
无疑,这对未来乡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乡土地理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分支之一,既有地理教育的某些共同意义,也有乡土地理教育所特有的重要意义。
首先,乡土地理教育是一个极其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形式。
它通过家乡这个“窗口”让学生对祖国有切身的感受和了解,从而萌发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其次,乡土地理教育能有力地促进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生产劳动意识,使教育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
乡土地理教学小论文

乡土地理教学小论文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们知道怎么样书写自己的教学论文吗?以下是好的乡土地理教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科学,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涉及当前众多的热门话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开展问题等等。
乡土地理是从微观角度来认识学校所在地区乃至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是中国地理的组成部分。
乡土地理教育可以通过家乡这个“窗口”让学生对祖国有切身的感受与了解,对学生而言,“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本乡外乡是他们看得见的祖国。
乡土地理教学就是通过对学生所在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地理要素的客观实际的描述,通过归纳、演绎、综合辩证分析,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学生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找出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本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正确途径,鼓励他们为建立家乡、报效祖国而学习。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织发育。
岩溶地貌形态多样,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平坝、峰丛、槽谷、洼地、岩溶湖等交织其间。
这些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很好地补充了中学地理教材,为初中阶段的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提倡合作学习,利用好乡土地理的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开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一般说来,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
2.加强课外实践,提高乡土地理教学质量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综合性、实践性强,而乡土地理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乡土地理都活生生地存在于家乡的周围环境之中,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800字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800字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看看下面的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
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
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
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
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
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
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
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
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
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
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
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
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
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水资源相当丰富。
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元、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
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
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
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山湖土特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微山湖4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的大大提高,微山湖土特产品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销售推广,其种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尽管如此,微山湖土特产的开发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通过分析微山湖土特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开发与营销策略,以此来增强微山湖土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土特产品开发策略微山湖引言:特产是指一个地方所具有的比较独特的东西,它具有地域的差异性,种类的独有性,产品的稀有性。
它包括两类,一种是稀有特产,而另一类是庸俗特产。
特产开发指的是特产的资本化或者是特产的科学规划。
把一个地区的特产给开发出来,必将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充分利用微山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合理的进行土特产品的开发,对微山湖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微山湖土特产品简介微山湖地处山东省南部,是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也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湖区物产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之说法。
近年来,随着对微山湖丰富物产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品牌。
其中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土特产主要有:微山湖咸鸭蛋、微山湖麻鸭、微山湖松花蛋、四鼻鲤鱼、微山湖乌鳢、微山湖大闸蟹、芦苇、莲蓬莲藕等。
下面对一些重要的土特产做简单介绍:微山湖咸鸭蛋。
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鲁南一带人又叫它“青皮”。
该产品的特点是蛋心为红色、营养丰富。
它是由微山麻鸭产的鸭蛋经过特殊研制后形成。
由于微山湖麻鸭多觅食鱼、虾、田螺、螺丝等动物性饵料,因此蛋黄油脂充盈,经腌制后鸭蛋蛋心呈红色,口感和营养价值具佳。
与普通鸭蛋相比,微山湖咸鸭蛋蛋心出油量多,腌制优良,咸鸭蛋中氨基酸、钙质、铁质等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因此是夏日补充钙、铁的好食物。
微山湖麻鸭。
微山麻鸭,体型适中,轻巧灵活,眼大有神。
觅食力强,成鸭以放牧为主,觅食浅水内的鱼虾、螺类及各种杂草,产蛋率高,肉蛋品质均好,遗传性能稳定。
育肥的小公鸭,肉嫩味美,肥度适中。
用微山麻鸭制成的“麻鸭卧雪”为地方名吃。
微山湖松花蛋。
微山湖松花蛋是采用微山湖麻鸭蛋加工制作而成的,它的创始至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原名“龙缸松花糖心皮蛋”,畅销京、津、沪等各大城市,驰名全国。
松花蛋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增食欲、利肺腑之功能,是待客和筵席助酒之佳肴。
其中,以微山县湖产品加工总厂生产的松花蛋最为正宗,品质最佳。
四鼻鲤鱼。
四鼻鲤鱼为微山湖特产,嘴上部比异地鲤鱼多长出两根短须,酷像四个鼻孔,因而得名。
这种鲤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含蛋白质比猪肉高30%—50%,比鸡蛋高20%左右。
四鼻鲤鱼是微山湖区酒席盛筵上的必备佳肴,清朝乾隆年间成为皇宫御膳,名扬天下。
微山湖乌鳢。
乌鳢,亦称黑鱼,体呈乌黑色,由背至腹颜色逐渐变浅,圆鳞。
它适应能力强,繁殖量大,是有名的“孝”鱼,很受湖区人们的喜爱。
乌鳢体态丰腴,肉质细腻,能做成许多道菜品,既可做主料,又可做辅料,还可以制茸,是许多厨师喜欢采用的鱼类原料。
莲蓬莲藕。
莲蓬是荷花的莲房,初夏时莲蓬只是荷花的花心,当盛夏之后,荷花的花瓣渐渐脱落,便会变成一只只碧绿的莲蓬,其味美清凉。
莲蓬成熟后的莲子是滋补佳品,用它做成的莲子羹和莲子汤已经成为高档菜肴进入国宴中,同时被全国各大菜系所吸纳。
微山湖的藕纯天然野生,是地道的绿色食品,它既可作凉菜,也可作热菜,菜品可达十几种,凉拌藕片、酱藕瓜、炸藕盒都是婚宴中常用的菜品,也是湖区的特色菜。
除了以上几种非常有名的的特产外,还有好吃的微山糟鱼以及用微山湖中出产的莲子和菱米酿制的微山湖特曲、微山湖菱米酒品味独特,备受湖区人们的喜爱。
2微山湖土特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生产、经营微山湖土特产品大小商家众多,主要是生产、加工、销售土特产品中的咸鸭蛋、松花蛋、麻鸭、糟鱼等。
但是,随着土特产的销售看好,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主要表现为:2.1. 产品档次低, 特色不突出。
在土特产的开发中,特色是生命,档次是优势。
虽然微山湖土特产的品种较为丰富,但是它的档次不够高,湖产品特色也没有发挥的淋漓尽致。
具体而言,在档次方面,土特产品的档次相对偏低, 科技含量低, 大多产品的生产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属于劳工密集型,容易快速大规模复制和模仿;在产品特色方面,除了微山湖青皮红心鸭蛋外,其他的产品没能充分体现出湖区特色,比如正宗的微山湖松花蛋,分明是采用微山湖麻鸭蛋为原材料,加以独特工艺加工而成,但在市场上却没能形成明显的优势,一些消费者也将其与其他地方出产的松花蛋同等对待。
2.2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从市场调查及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微山湖土特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中私营企业占有很大份额,多以家庭作坊出现,往往难以保证土特产品质量。
由此造成的主要问题是:家养的假冒成野生;没有厂名厂址的三无产品;包装低劣,存在诸多问题,如地址不实或不详,甚至,有的连生产日期和合格证的标识都没有;假冒现象严重,规范管理跟不上。
2.3知名度低, 缺乏品牌产品这里的品牌主要是指反映当地物产资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知名产品。
微山湖土特产品, 虽然品种较多但一直未形成统一的品牌, 有关部门对土特产品重开发、轻经营, 重市场、轻包装。
在创立品牌、扩大产品知名度方面意识薄弱,不愿在发展精品湖区产品,提高土特产品含金量上下功夫,不愿在扩大土特产品知名度上想招数, 导致微山湖麻鸭、微山湖糟鱼等一系列名优产品成为普通货甚至成为销售不出去的民忧产品。
2.4土特产品管理落后,缺乏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由于湖区地方政府认识错位, 导致微山湖土特产品管理比较落后,没有意识到土特产品在市场上尤其是旅游商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缺乏规范和指导,尚未形成专门的管理机构。
一方面, 由于缺乏产品质量标准,致使有些产品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缺乏行业规范, 使许多生产和经营条件低劣的集体和个体进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列,还使同一产品,包装不同价格相差很大等。
除了以上几方面外,在湖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现代营销意识淡薄,营销观念落后等问题。
由于生产微山湖土特的产企业自身没有一个成熟的整体营销策略,缺乏对市场的研究,营销决策水平低,导致产品开发不够主动,土特产系列产品没有突出的科技含量,产品概念、卖点提炼不够,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在土特产品的营销地理区域上,大部分的土特产品还徘徊在本产地市场和周边区域,只要一走出区域市场,产品就无人问津。
3微山湖土特产品开发策略要保证微山湖土特产品开发的成功,从企业生产与营销的角度出发,主要要做到依据地方特点,开发特色产品;扩大产品生产规模,保证产品质量;场大力宣传,创建知名品牌;3.1突出地方特色, 提高土特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特色性和地方性是土特产品的生命,因此土特产品的开发必须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 突出本地特色,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具体表现在:生产加工工艺要有特色,土特产品生产企业应在加工工艺、选材、设计、品种等方面下功夫, 突出产品礼品性, 注重地方性、实用性和方便性, 使其成为集创造性、地域代表性以及便于携带和包装精美为一体的特色产品。
另外,包装设计也要有特色,以地方独特原料作为土特产品的包装原料, 注重审美价值和保存价值。
3.2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实行多层次、创新性开发,保障产品质量。
微山湖湖产品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整合资源,合并小型私营企业,组建大型标准化的湖产品加工厂,济宁市微山县的湖产品加工总厂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只有这样才能严格规范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保证土特产品的质量。
在进行规模化经营的时候,还须深入研究, 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 挖掘民族、地方、民间的文化内涵, 随时跟踪、掌握市场动向, 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 一切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根据现代人的审美、体验消费心理进行加工、转换和筛选, 开发出跨越传统的创新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3.3加大宣传力度, 创建知名品牌在提高土特产品的品质同时, 还应增强其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和知名度,因为消费者往往对品牌产品情有独钟,进而有利于产品进入市场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如山东章丘大葱, 在通过注册地理商标后, 当地农民增收了三到五倍, 种植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二。
所以,微山湖土特产也要进行商标注册,确立其自主品牌,增加其在山东省甚至全国的影响力。
具体来讲,首先要通过有效的广泛宣传, 增强群众的市场竞争观念和创品牌意识, 着力挖掘土特产品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 巧借宣传树品牌、拓市场。
其次,运用科技手段不断进行土特产品品质的改良和创新, 树立产品包装的品牌意识, 创造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 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入消费者者人心, 提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3.4灵活的市场营销要高度重视市场营销,推进微山湖土特产品的流通现代化,主要是发展大型商场设专柜、连锁经营及专卖,积极与微山湖旅游相结合,作为微山县甚至济宁市或枣庄市专用旅游商品或礼品,将个人消费与组织消费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分销,提高微山湖土特产品的整体优势。
以上是从生产与营销的角度提出微山湖土特产开发的一些策略。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应严格地进行监测管理,改革经济体制,调动多种积极因素参与到湖产品的开发中。
政府相关部门对土特产品原料基地及重点生产企业,以一定的时间(如 3 年)为周期,对生产地进行大气、水分、土壤等背景值的监测,环境条件达标后才能从事生产,与此同时,对不同类的微山湖土特产品类制定一套相应的加工技术,以确保加工过程及产品的安全卫生。
具体可以:首先,建立微山湖土特产的开发机构。
鉴于当前尚无相宜机构来统一的组织和协调湖产品的生产,须改革现行的经济体制。
拟建立具有从事生产、加工、销售能力的经济实体--“微山湖综合开发公司”,下设“麻鸭养殖公司”,“饲料公司”,“开发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公司”等,统一领导,全面规划,综合开发。
其次,进一步落实有关经济政策。
应解决各产品生产的自主权问题,实行以承包为主的多处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大力扶持和发展专业户的及联户生产,认真执行省政府关于对开发性经济实体的有关优惠政策,积极调动全社会开发微山湖湖产品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微山湖土特产的全面、合理、有序开发。
参考文献:[1] 宋哲先. 给土特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对土特产品创名牌的思考[ J] .现代商贸工业, 2004[2] 樊佳, 胡雨霞. 土特产的地域风情包装[ J] .包装世界, 2009[3] 谌飞龙. 论土特产品牌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振兴[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4] 刘晓芬. 关于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 J]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报) , 2006[5] 汪智军. 浅谈农副土特产品品牌战略[ J]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