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案例分析题目整理含答案
最新建筑法规案例分析答案

一、某省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土建施工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招标人提出了招标方案和工作计划。
采用资格预审方式组织项目土建施工招标,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下列事件:事件l:7月1日(星期一)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公告载明资格预审文件自7月2日起发售,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于7月22日下午16:00之前递交至招标人处。
某投标人因从外地赶来,7月8日(星期一)上午上班时间前来购买资格预审文件,被告知已经停售。
事件2:资格审查过程中,资格审查委员会发现某省路桥总公司提供的业绩证明材料部分是其下属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业绩证明材料,且其下属的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关资质。
考虑到属于一个大单位,资格审查委员会认可了其下属公司业绩为其业绩。
事件3:投标邀请书向所有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单位发出,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购买了招标文件。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须在投标截止时间5日前递交投标保证金,因为项目较大,要求每个标段100万元投标担保金。
事件4:评标委员会人数为5人,其中3人为工程技术专家,其余2人为招标人代表。
事件5: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
发现B单位投标报价远低于其他报价。
评标委员会认定B单位报价过低,按照废标处理。
事件6: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书面报告,确定各个标段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并按照要求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有关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同中标人签订合同并退还投标保证金。
事件7:招标人在签订合同前,认为中标人C的价格略高于自己期望的合同价格,因而又与投标人C就合同价格进行了多次谈判。
考虑到招标人的要求,中标人C觉得小幅度降价可以满足自己利润的要求,同意降低合同价,并最终签订了书面合同。
请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以下问答:1、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需要什么条件?2、所有事件中有哪些不妥当,请逐一说明。
事件3不妥当。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本案中,投标保证金的金额太高,违反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的规定;同时,投标保证金从性质上属于投标文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都可以递交。
建筑实务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背景资料某写字楼工程,地下 1 层,地上 10 层,当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时,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了装修施 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了装饰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如下图: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一事件:事件一: 工作 E 原计划 6 天,由于设计变更改变了主要材料规格与材质,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E 工作计划改为 9天完成,其他工作与时间执行网络计划。
事件二:一层大厅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一盏大型水晶灯(重 100kg )安装在吊顶工程的主龙骨上。
事件三: 由于建设单位急于搬进写字楼办公室, 要求提前竣工验收,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技术人员, 施工 单位项目经理及设计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竣工验收。
2.用标号法找关键线路,计算工期,如下图所示。
则实际关键线路为:问题:1.指出本装饰工程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工作),计算计划工期。
2.指出本装饰工程实际关键线路(工作),计算实际工期。
3.水晶灯安装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竣工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答案: 1.用标号法找关键线路,计算工期。
如下图所示。
则计划关B -C ―F -G ;计划工期为 17 天。
B - E ―H ;实际工期为 19 天。
3.不正确。
因为根据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必须增设附加吊杆。
4.不妥当。
因为竣工验收应分为三个阶段:(1)竣工验收的准备:施工单位自查合格。
(2)初步验收(预验收):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将全部资料报送监理单位,申请竣工验收。
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质量评估报告。
(3)正式验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组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 23723 ㎡,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 1 层,地上 12 层,首层高 4.8m,标准层高3.6m,顶层房间为有保温层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建筑施工安全》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建筑施工安全》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分析题(案例1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案例2为主观题。
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案例一某日上午10时10分,A建设集团承建的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职工因工伤亡事故。
楼顶浇筑顶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屋盖坍塌,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工作人员7人死亡,38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直接经济损失680万元。
该工程地下2层、地面18层,建筑面积38000m2,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工程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8年8月31日。
工程于2015年4月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的搭设,11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520m2,高度35m。
现场设备设施包括电动葫芦、氧气瓶、乙炔气瓶、油桶、砂轮锯、混凝土泵车、钢筋调直机、折弯机、叉车等。
木工工长于23日发现水平杆加固没有到位,并向项目部副经理成某反映,成某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浇筑混疑土时仍有6名架子工在加固支架。
工程进展到10时10分,当浇筑混疑上由北向南单向推进,浇至主次梁交又点区域时,大厅内模板支架系统整体倒塌。
屋顶模板上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工人纷纷随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坠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楼板和混疑土浆掩埋,造成此次事故。
该集团依据本次事故,强化了应急管理,并组织了应急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事故报告的要素不应包含()。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C.安全事故的等级D.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E.事故已经采取的措施2.该施工现场特种设备不包括()。
A.电动葫芦B.氧气瓶C.乙炔气瓶D.叉车E.钢筋调直机3.安全培训的内容不包括()。
A.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作业方案B.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C.用电安全知识及安全注意事项D.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E.自救、互救方法及疏散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4.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XX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案例分析题(一)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了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二: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墙设置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四: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1.事件一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3.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参考答案:禁止、指令、提示。
(1)事件二中错误之处有:①设置900mm高的基坑临边防护栏杆不妥。
正确做法为: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②在“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对方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妥。
案例分析(含答案)(一)

案例分析一、.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
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墙面部分采用人造木板,柱面镶贴天然花岗石,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
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镶贴陶瓷砖。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因木龙骨为甲供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门窗安装方案为射钉固定。
事件二:在送样待检时,为赶进度,施工单位未经监理许可就进行了外墙饰面砖镶贴施工,待复验报告出来,部分指标未能达到要求。
事件三:外墙面砖施工前,工长安排工人在陶粒空心砖墙面上做了外墙饰面砖样板件,并对其质量验收进行了允许偏差的检验。
问题:1本工程有哪些材料需要复验?说明复验的指标?2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4指出事件三中外墙饰面砖样板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正确做法。
一、1本工程应对以下材料及性能指标进行复验:1水泥: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工程粘贴用水泥和地面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
2室内用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
3室内用天然花岗石的放射性。
4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5建筑外墙金属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
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
2.施工单位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木龙骨应进行防火、防腐、防蛀等技术处理。
在砌体上安装铝合金门窗不能用射钉固定,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3不妥当。
理由:①复试报告未出来;②未报请监理同意。
4存在问题:外墙饰面砖样板件不应做在陶粒空心砖墙面上,而应做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上。
背景材料二、.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
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外镶贴陶瓷砖。
建筑工地火灾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建筑工地火灾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建筑工地火灾是很常见的事故,如果不加以预防和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了提高大家的火灾预防意识,本文提供了几个建筑工地火灾案例分析题目和答案。
题目1:在建工地的火灾原因答案1:建筑工地火灾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电气线路短路、施工用火不当、爆炸、架设脚手架不合规、施工期间焊接操作等。
题目2:建筑工地火灾应该怎么处理答案2:建筑工地火灾一旦发生,应首先保障人员安全,迅速报警并进行灭火处理,随后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查明火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题目3:如何预防建筑工地火灾答案3:为预防建筑工地火灾,应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从设施设备方面,要注意电线电器的安全使用,确保架设脚手架的牢固性;其次,从人员方面着手,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操作资格和相应的安全操作意识;最后,从管理角度出发,要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系统,严格进行安全检查。
题目4:建筑工地火灾发生后,怎么样进行安全防护措施答案4:建筑工地火灾发生后,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要对损坏的建筑物进行安全检查,分析损坏的程度以及安全隐患,防止再次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要对受损区域进行抢险处理,协调相关部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针对火源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并加强引导力度和安全宣传。
题目5:如何加强建筑工地火灾防范答案5:加强建筑工地火灾防范需要落实以下措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火源;其次要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对工人进行培训,确保安全操作;再则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做好隐患清单制定及整改工作;最后要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地火灾预防要注重加强火灾安全的理念,切实做好安全管理,防范未然。
同时建议考虑进行建筑工地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工人防灾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附答案案例分析题(一)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
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
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试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
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
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四;主体结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
在第6周末时,建设单位要求提前一周完工,经测算工作D、E、F、G、H 均可压缩一周(工作I不可压缩),所需增加的成本分别为8万元、10万元、4万元、12万元、13万元。
施工单位压缩工序时间,实现提前一周完工。
问题:1.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2.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3.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为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参考答案:1 、(估计4分)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2、(估计6分)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抗倾覆验算3、((估计6分)1)1)不妥之一: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正确做法:后浇带模板与支架单独搭设2)不妥之二: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正确做法:待主体结构封顶后至少保留14天3)不妥之三:正确做法:(2) 1)采用微膨胀混凝土;2)比原结构高一等级混凝土;3)地下室防水后浇带至少保持养护28天(其他14天)4、(估计4分)压缩E工作;需增加成本10万元。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
1. 某市某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请分析该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某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因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发生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请分析该事件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材料采购不当,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请分析该事件可能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答案。
1. 针对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工程质量不达标,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可能导致额外的修复和整改成本,增加项目投资。
解决方案包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
2. 针对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可能导致相关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增加企业成本。
防范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 针对材料采购不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可能问题,可能引发的问题包括,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事故;可能增加工程成本和投资,影响项目进度。
改进措施包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材料采购,确保材料质量;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以上是针对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9 习题1拟建某工业建设项目,各项费用估计如下:(1)主要生产项目441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550万元,设备购置费1750万元,安装工程费110万元)(2)辅助生产项目36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800万元,设备购置费1500万元,安装工程费300万元)(3)公用工程2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200万元,设备购置费600万元,安装工程费200万元)(4)环境保护工程6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00万元,设备购置费200万元,安装工程费100万元)(5)总图运输工程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00万元,设备购置费100万元)(6)服务性工程150万元(7)生活福利工程200万元(8)厂外工程100万元(9)工程建设其他费380万元(10)基本预备费为工程费用与其他工程费用合计的10%(11)建设期内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估计6%(12)建设期为2年,每年建设投资相等,贷款利率11%(每半年计息一次)问题:(1)将以上的数据填入投资估算表。
(2)列式计算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实际年贷款利率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3)完成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注:除贷款利率取两位小数外,其余均取整数计算。
答案:(1)(2)预备费:基本预备费=11740*10%=1174万元涨价预备费=(11740+1174)/2*((1+6%)^1-1)+(11740+1174)/2*((1+6%)^2-1)=1186万元预备费=1174+1186=23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0年实际贷款利率i=(1+r/m)^m-1=(1+11%/2)^2-1=11.30% 建设期贷款利息:第一年贷款利息=(11740+2360)*0.5*0.5*11.30%=398万元第二年贷款利息=(7050+398+7050*0.5)*11.30%=124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98+1240=1638万元(3)见1)中表格工程费用占固定资产的比例=11360/(11360+380+2360)=11360/14100=80.57%工程建设其他费占固定资产的比例=380/14100=2.70%预备费占固定资产的比例=2360/14100=16.73%P11 习题3背景资料:1、某拟建工业项目年生产能力为500万吨。
与其同类型的某已建项目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设备投资额为4000万元,经测算,设备投资的综合调价系数为1.2。
该已建项目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其他费用等占设备投资的百分比分别为60%、30%和6%,相应的综合调价系数为1.2、1.1、1.05。
2、已知拟建项目投资中的4500万元靠建设银行贷款解决,其余为自筹资金。
建设期投资安排为:第一年投资额为30%,第二年投资额为50%,第三年投资额为20%。
建设银行贷款各年的发放比例也为30%、50%、20%。
贷款年利率为10%,每半年计息一次。
3、基本预备费按设备购置费、建设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8%计算;建设期内年平均价格上涨5%。
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不计取。
5、该拟建项目生产,根据统计资料,该项目年经营成本估算为14000万元,存货资金占用估算为4700万元,全部职工人数为1000人,每人每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9600元,其他费用估算为3500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15000万元。
各项资金的周转天数:应收账款为30天,现金为15天,应付账款为30天。
问题:(1)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额。
已知生产能力指数n=0.8 (2)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静态投资估算值。
(3)确定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总额。
答案:(1)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额=4000*(500/300)^0.5 *1.2=6196.77万元建筑工程费=6196.77*60%*1.2=4461.67 万元安装工程费=6196.77*30%*1.1=2044.93 万元其他费用=6196.77*6%*1.05=390.4 万元工程费=6196.77+4461.67+2044.93=12703.37 万元基本预备费=(12703.37+390.4)*8%=1047.5 万元(2)固定资产静态投资估算=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12703.37+390.4+1047.5=14141.27 万元涨价预备费:第一年=14141.27*30%*[(1+5%)^1-1]=212.12 万元第二年=14141.27*50%*[(1+5%)^2-1]=724.74 万元第三年=14141.27*20%*[(1+5%)^3-1]=445.80 万元涨价预备费=212.12+724.74+445.80=1382.66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实际利率=(1+10%÷2)^2-1=10.25%第一年利息=4500*30%*0.5*10.25%=69.188 万元第二年利息=(4500*30%+69.188+4500*50%*0.5)*10.25%=260.779 万元第三年利息=(4500*30%+69.188+4500*50%+260.779+4500*20%*0.5)*10.25%=448.947 万元建设期利息=69.188+260.779+448.947=778.91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141.28+1382.66+778.91=16032.85 万元(3)流动资产:现金=(0.96*1000+3500)÷(360÷15)=185.83 万元应收账款=14000÷(360÷30)=1166.67 万元存货=4700 万元流动资产=185.83+1166.67+4700=6052.50 万元流动负债:应付账款=15000÷(360÷30)=1250 万元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6052.50-1250 =4802.50万元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额=16302.85+4802.50=21105.35 万元P23习题一已知:寿命周期12年,其中建设期2年,生产期10年,基准动态回收期为9年,年利率12%,每年两次计息。
问题:(1)将表中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各栏数据填写完整(2)计算折现率,折现系数,折现现金流量和累计折现现金流量(3)计算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该项目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全部现金流量表答案:(1)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回收固定资产原值+回收流动资金现金流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根据以上公式将结果填入表格(2)折现率=(1+r/m)m—1=(1+12%/2)2—1=12.36%折现系数=(1+i)-t第一年=(1+12.36%)-1=0.89 第七年=(1+12.36%)-7=0.4423第二年=(1+12.36%)-2=0.7921 第八年=(1+12.36%)-8= 0.3936第三年=(1+12.36%)-3=0.705 第九年=(1+12.36%)-9= 0.3503第四年=(1+12.36%)-4=0.6274 第十年=(1+12.36%)-10=0.3118第五年=(1+12.36%)-5=0.5584 第十一年=(1+12.36%)-11= 0.2775第六年=(1+12.36%)-6=0.497 第十二年=(1+12.36%)-12=0.247折现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折现系数(3)静态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6—1)+|—854|∕1060≈5.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8—1)+|—200.98|∕417.22≈7.48年(4)因为动态回收投资期= 7.48年<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9年所以投资回收方面是可行的P37习题一背景材料:(1)某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000万元,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3100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为54万元),无形资产900万元。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该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2)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36。
(3)无形资产在运营期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4)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在项目的运营期末全部收回。
(5)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20万件,产品的销售价为45元/件,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的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8%。
(6)固定资产贷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在运营期内等额本金偿还。
贷款利率为6%(按年计息);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7)行业的平均投资利润率为20%,平均投资利税率为25%。
问题:(1)编制项目的还本付息表。
(2)编制项目的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编制项目的损益表,并计算项目的投资利润率和资本金利润率。
(4)编制项目的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并计算项目的净现值、静态和动态的项目投资回收期。
(5)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判断该项目的可行性。
答案:(1)项目的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3)项目损益表单位:万元(4)项目自有资金流量表单位:万元由上表可知,该项目的净现值:FNPV=2259.54(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pt=(6-1)+(1-113.921)/1021.16=5.1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pt‘=(6-1)+(1-488.58)/643.54=5.76(年)(6)F IRR=25%+(27%-25%)*【117.85/(117.85+13.021)】=26.95%>行业基准收益率8%且FNPV=2737.51>0 故该项目可行。
P49页习题4背景资料: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设计生产产量为6600件,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50元,企业每年固定性开支为65000元,每件产品可变成本为27元,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问题:(1)计算产量盈亏平衡点和单价的盈亏平衡点。
(2)如需要得到50000元的利润,其产量为多少?(3)如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到47元时还要50000元的利润,其产量为多少?(4)从盈亏平衡角度,分析该产品生产是否可行?答案:(1)产量盈亏平衡点=65000÷[50*(1-6%)-27]=3250 件单价盈亏平衡点=(65000+6600*27)÷[6600*(1-6%)]=39.2元(2)设产量为Q(50-27)*Q-50*Q*6%-65000=50000Q=5740 件(3)(47-27)*Q-50*Q*6%-65000=50000Q=6694 件>设计年产量6600件(4)该项目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为3250件小于设计生产能力6600件并且单价盈亏平衡点为39.2元比产品销售价格低狠多,即便是减价也是有利润,所以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