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的介绍,及地质地貌

合集下载

喀纳斯湖简介

喀纳斯湖简介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每至秋季层林尽染,景色如画。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昆虫类300多种。喀纳斯湖水中生长的有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哲罗鲑,体长可达2-3米,重达百十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称为大红鱼,有专家考证喀纳斯湖怪就是所谓的哲罗鲑。[1]
喀纳斯湖
喀(kā)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处达188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喀纳斯湖呈弯豆荚形,湖东岸为弯月的内侧,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首观湖;三道湾的观湖台,是赏湖上落日的最佳地点;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看到时隐时现的神秘“湖怪”。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带,大片沼泽湿地与河湾小滩共存,地形平坦开阔,各种草类与林木共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喀纳斯湖上端,有湖心岛浮于水面,四周皆森林茂密,湖水碧绿纯净。

喀纳斯介绍、

喀纳斯介绍、

喀纳斯简介:喀(kā)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

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布尔津西北部,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始终保持着原始风貌而被誉为“人间净土”。

喀纳斯旅游区以北纬48°13′为南部边界,东以禾木乡为界,西北至国境线,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国内外享有胜名的七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其中喀纳斯湖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

喀纳斯河为保护区内的主要河流,自东北向西南纵贯全区,注入布尔津河,由于冰川强烈剥蚀,由高山河流拓宽、加深形成的阿克库勒湖和喀纳斯湖,就像两面巨大的明镜,成串珠状镶嵌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它们属高山淡水湖泊。

喀纳斯湖状如弯月,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6~2.9千米,面积44.78平方千米,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最大湖深188.5米,除中朝边境的白头山天池(最深312.7米)外,它是我国内陆最深的湖泊。

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峰顶银装素裹,森林密布、草场繁茂,山坡一片葱绿,湖面碧波荡漾,群山倒映湖中,使蓝天、白云、雪岭、青山与绿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这里垂直带谱明显,山巅银光闪烁,现代冰川雄伟壮观,本区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整个阿尔泰山的74.46%和70.08%。

山腰、山麓地带原始西伯利亚泰加林一片葱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

喀纳斯湖会随着季候和天气的变化时时变换着自己的颜色:或湛蓝、或碧绿、或黛绿、或灰白……有时诸色兼备,浓淡相间,成了有名的变色湖。

受强劲谷风的吹送,倒入喀纳斯湖的浮木,会逆水上漂,在湖的上游湖湾处聚堆成千米枯木长堤,蔚为喀纳斯湖的一大奇观。

喀纳斯为寒温带高寒山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7月的平均气温15.9℃,无霜期80~108天,年均降水量1065.4毫米,空气温凉,非常适宜于寒温带林木的生长。

新疆风景喀纳斯介绍

新疆风景喀纳斯介绍

新疆风景喀纳斯介绍
喀纳斯风景旅游区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地处阿尔泰山中段,地跨准葛尔盆地和天山山脉,总面积46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区。

喀纳斯风景区有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观鱼台、图瓦村等景点。

喀纳斯湖是一个高山湖泊,湖心岛上有一座白色的小塔,被称为“神仙塔”,它是当地蒙古族人的神山,据说湖里有一个“水怪”,常常出来吃人。

还有传说中的水怪吃人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喀纳斯湖是一个高山湖泊,位于阿尔泰山脉中的一个山坳中。

湖面海拔1858米,长约4.5公里,最宽处1.5公里,面积约30平方公里。

湖水来自于阿尔泰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喀纳斯湖四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环绕。

湖面呈月牙形,湖水清澈透明,呈现迷人的蓝色。

湖水最深处达1638米。

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奇峰林立、林木繁茂、花草争艳、溪泉飞瀑随处可见。

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及鱼类,是新疆北部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

—— 1 —1 —。

喀纳斯景区导游词

喀纳斯景区导游词

喀纳斯景区导游词喀纳斯景区导游词一、概况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或者“峡谷中的湖”.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与我国绝大部分的江河属于太平洋水系不同,喀纳斯属于北冰洋水系.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88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保护分布区.现在这里以喀纳斯湖为中心建立了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保护区自上而下分别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等,垂直分布。

二、喀纳斯景区(点)介绍(一)喀纳斯风景区名字的由来喀纳斯名字的来历。

“喀纳斯”的地名有多种解释,曾被解释为图瓦语(突厥语),“喀纳”是“哈拉”的转音,原为“黑色”,“斯”为“苏”的转音,原为“水”,突厥语民族以黑色为尊,有至高无上、伟大之意,喀纳斯意为伟大的神圣的湖。

对“喀纳斯”的解释我个人最推崇的是“王者之水”。

过去喀纳斯叫“哈恩苏”,这是蒙古族图瓦人普遍的说法。

“哈恩”就是“汗”或“可汗”的意思,“苏”就是“水”。

翻译成汉语就是“可汗之水”、“王者之水”。

(二)喀纳斯风景区成因及历史沿革喀纳斯湖诞生距今约20万年前后,系第四纪冰期时代经冰川刨蚀而成的终碛垄堰塞湖。

第四纪早更新世以来,阿尔泰山区曾出现过较明显的三次冰期,广泛发育了大规模的半覆盖山地冰川和小规模的复合山谷冰川,喀纳斯流域的所有山地、沟谷和洼地都经受过了冰川的洗礼,冰川所到之处无坚不摧,以它巨大的刨蚀与搬运能力作用于它所经之地。

如今喀纳斯湖一道弯东岸的巨大羊背石就是古冰川刨蚀运动的佐证,类似的羊背石景观在喀纳斯湖周围区域比比皆是。

喀纳斯河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冰川作用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的花岗岩岩体中,经不断地掘蚀加深加宽,最后终于掘蚀形成了现今向西凸出的弯月形湖泊。

喀纳斯湖:神秘而美丽的高山湖泊

喀纳斯湖:神秘而美丽的高山湖泊

喀纳斯湖:神秘而美丽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景区,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高山湖泊。

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神奇的地貌特征吸引了无数游客。

本文将带您领略喀纳斯湖的魅力。

喀纳斯湖是一个深度达数百米的美丽高山湖泊,其湖水晶莹剔透,碧波万顷。

它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周围被雄伟的雪山和茂密的森林所环绕。

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喀纳斯湖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

在喀纳斯湖畔,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奇特的自然风光。

湖水的颜色随着视角和光线而变化,有时碧绿如玉,有时深蓝如墨。

湖中的倒影与周围的雪山、森林、草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湖边的森林中,你可以看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和野生动物,如雪豹、北山羊、旱獭等。

这些生物的存在证明了喀纳斯湖生态环境的优越。

然而,喀纳斯湖最引人入胜的并非它的自然风光,而是它那神秘莫测的传说和故事。

据说,喀纳斯湖是神仙的居所,每年只有特定的日子,当地的图瓦人才能进入湖区祭拜。

这个传说给喀纳斯湖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使得人们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和敬畏。

在喀纳斯湖畔,你还可以领略到图瓦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图瓦人是居住在喀纳斯湖畔的古老民族,他们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图瓦人居住在木制的小屋里,以捕鱼、狩猎和农业为生。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与喀纳斯湖的美景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当然,喀纳斯湖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喀纳斯湖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

总的来说,喀纳斯湖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高山湖泊,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神秘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着无数游客。

无论是它的自然美景还是神秘传说,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新疆,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喀纳斯湖。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可以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童话仙境——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

童话仙境——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

湖 、神仙 湾 、月亮 湾、 卧龙 湾等 著名 景点 。 喀 纳 斯 湖 , 南 北 长 2 公 里 , 东 西 宽 16 29 4 . . — 公
里 ,面积 4 .8 方公 里 , 比著 名 的博 格 达天 池 整整 47 平 大 1 倍 。最 大湖深 185 ,除 中朝 边境 的长 白山天 0 8 .米
面 碧 波 荡 漾 ,群 山 倒 映 湖 中 ,使 蓝 天 、 白云 、 雪
岭 、青 山与绿水 浑然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湖光 山 色美不胜 收 。
卧 龙 湾 , 它 远 远 望 去 ,俨 然 一 只 巨龙 盘 踞 于
此 ,远 看 雪峰 青 山层 层 叠叠 其 间 ,近 看 山坡 片 片草 地 于 密 密 丛 林 之 中 ,众 星 拱 月般 地 围绕 着 这 泓 碧 水 。艳 阳 高照 ,湖 面碧 翠 鲜 艳 ,像 只 巨型镜 面 ,反 射 空 中 ,似 把 云 彩 染成 碧 绿 。有 云悠 悠 飘过 ,天 空
地 理环 境 、古气候 条件等 都具有 重要 的科研 价值 。 公 园 内地 质 遗迹 类型 十 分 丰 富 ,按 照 成 因类 型
来分 ,共有冰川遗迹 、构造遗迹 、流水地貌遗迹 、
退 缩 的 时候 ,冰 川 携 带 的石 块 和 泥砂便 停 积 下 来拥
堵 河 道 ,形成 了冰碛 堰 塞 湖一 一 喀 纳斯 湖 。 同 时 ,
新 疆地 域 辽 阔 ,面积 10 6 万平 方公 里 ,是 浙 江省
山岳 地 质 灾 害和 其他 地 质 遗迹 共 十 八 种 ,有 喀 纳斯
陆域 面积 的 1倍 。境 内地质 背景 独 特 ,山川 秀美 多 6
姿 ,有许 多独 特 甚 至是 世界 上 罕见 的 景观 ,喀 纳 斯

喀纳斯景区导游词

喀纳斯景区导游词

喀纳斯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感谢大家不辞辛苦,从万里之外来到新疆。

我是这次的地陪导游刘琳,大家叫我小刘就好。

首先我代表我们楼兰金舟旅行社的全体人员向大家问好,并对大家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

我们此次旅游线路主要集中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范围的喀纳斯景区。

首先我们将搭乘飞机直接从乌鲁木齐飞往喀纳斯景区,耗时大约五十几分钟。

在飞机上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喀纳斯景区的概况。

“喀纳斯”原为蒙古语,翻译成中文就是“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意思。

如果我们铺展开祖国的版图去寻找会发现喀纳斯恰如雄鸡尾巴顶端上的那片羽毛。

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

它地处布尔津县西北部,是一个森林型综合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块欧洲延伸至国内的西伯利亚泰加林“飞地”。

它有着近八百种珍稀植物,包括珍贵的新疆五针松。

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喀纳斯地区人迹罕至,珍贵的物种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喀纳斯景区内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喀纳斯景区最久负盛名的景点喀纳斯湖了。

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四周群山环抱,为我国深水湖之一。

湖水面积约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犹如一个长长的豆荚蜿蜒流淌在长约25公里的喀纳斯峡谷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当年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西行来到喀纳斯,被喀纳斯秀丽的景色所打动。

他遥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峡谷中变幻莫测的319个湖泊,欣然写道:谁知西域逢佳境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湖周是苍翠的针阔混交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

在喀纳斯我们可以欣赏到“云海佛光”和“枯木长堤”。

喀纳斯湖是有名的变色湖,会随着季节,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时时变换着自己的颜色,蓝绿不一,或深或浅,有时甚至诸色兼备。

新疆旅游喀纳斯景区简介和介绍

新疆旅游喀纳斯景区简介和介绍

新疆旅游喀纳斯景区简介和介绍喀纳斯风景区位于新疆北部的布尔津县境内,地处阿尔泰山中段,喀纳斯湖景区境内。

距乌鲁木齐约200公里。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是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山湖群、冰川、森林、草原、河流、湿地等自然景观,是一座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喀纳斯景区共分为三个景点:禾木景区、白哈巴景区和贾登峪景区。

禾木景区是以自然风光为主,它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白哈巴景区是以白哈巴村落为主体,它是我国唯一的蒙古族居住地,其建筑风格和民居特色都很有特色。

贾登峪景区是以原始森林为主的自然风光,它有很多奇峰异石和奇特的植物。

贾登峪景区中最美的就是秋天了,那时你会发现那些树木都变成了金黄色,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喀纳斯风景区分为三个景点:卧龙湾、月亮湾和观鱼台。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湖入口处,湖水清澈碧绿,犹如一条玉带横陈在湖面,湖心有一座美丽的小岛,远看像一条巨龙卧在湖面上。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纳斯基本简介: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

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邻,面积约875km²,地处阿尔泰山脉腹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次降低,河谷切割大,地形起伏悬殊,海拔高度1064—3147m之间,相差达2000余米喀纳斯河和著名的喀纳斯湖一起形成一条狭长的低洼谷地,谷地东西两侧多为深切割中山分布区,山脉总体呈北北西向延展。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处达198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

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

喀纳斯湖呈弯豆荚形,湖东岸为弯月的内侧,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

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其中第一道湾的基岩平台有一个巨大的羊背石,恰似一只卧羊昂首观湖;三道湾的观湖台,是赏湖上落日的最佳地点;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看到时隐时现的神秘“湖怪”。

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带,大片沼泽湿地与河湾小滩共存,地形平坦开阔,各种草类与林木共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喀纳斯湖上端,有湖心岛浮于水面,四周皆森林茂密,湖水碧绿纯净动植物:提到喀纳斯景区,就要提到它的很多惟一:这里是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是中国惟一和四国接壤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惟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

喀纳斯湖还是我国惟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

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以及鱼类、昆虫类在此繁衍生息,更是生趣无限。

不同的植物群落层次分明,色彩各异。

每至秋季更是万木争辉:金黄、殷红、墨绿各呈异彩。

林中灌木叶茂,枯叶朽木上苔藓、野草遍生。

林间空地草甸如菌,山花鲜艳。

风静波平时湖水似一池翡翠,随着天气的变化又更换着不同的色调,自晨至也换变着风采。

每当烟云缭绕,雪峰、春山若隐若现,恍若隔世。

七八月份鱼后清晨登上湖南段的骆驼峰则可观缆佛光奇景。

喀纳斯湖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特征的自然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5科8种,昆虫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13种,其它稀有动物9种,昆虫真菌的新种记录不少60个。

喀那斯湖中还生存者一种被人认为是“湖怪”的稀有鱼类—“大红鱼”。

气候特征: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属于寒温带地区,寒冷期长,无霜期短。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纬度较高,相对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

气象资料表明,这里年平均气温-0.2℃,极端最高气温29.3℃,最低气温-37℃,全年有6 个月的气温月平均值低于0℃,冬季长达7个月之久。

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16℃,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15.9℃,中午也不过20℃度,无霜期80-108天,植物生长期集中在5月一8月。

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最大降水带为海拔2100米。

冬季漫长,降雪丰富,一般8月初开始出现霜冻。

海拔1400米以上,8月下旬开始降雪;海拔3000米以上, 8月初开始降雪,一直到翌年5月下旬或6月初,降雪期长达8个月左右,积雪深度可达1—2米,降雪日数一般在73天以上,稳定积雪期在200天左右。

雪线分布在海拔2850米左右。

年蒸发量约1000毫米,与降水量大体持平。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水分条件较好,空气湿度较大,相对湿度一般为59—90%,湿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森林内湿度一般可达90%以上。

喀纳斯除西风、北风带来的降水外,地方性的山风与谷风日夜变换,使得这里空气清新,清凉宜人,负离子浓度高,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地质背景:喀纳斯的大地构造,一种观点认为地处西伯利亚板块的西南大陆边缘阿尔泰山地区,另一种观点认为喀纳斯所处的阿尔泰造山带属准噶尔古大陆板块的北部边缘,是西伯利亚板块和准噶尔——哈萨克板块之间的板块缝合带,是中亚巨型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2004年最新修订的新疆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喀纳斯属西伯利亚板块(Ⅰ) 阿尔泰陆缘活动带阿尔泰古生代深成岩浆弧,构造单元属加里东构造层。

喀纳斯的地层,划属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北疆地层区阿尔泰地层分区。

主要地层有喀纳斯群、东锡勒克组,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约占总面积的10% ,主要分布于喀纳斯河谷及其支谷和夷平面上,堆积物成因类型丰富,其中,冰碛数量占绝对优势,约占第四纪堆积物的60% 尽管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但这些地层在阿尔泰山及中亚地区分布广泛,在区域上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喀纳斯岩浆岩剖面以侵入岩剖面为主,分布在喀纳斯——禾木一带,约占喀纳斯总面积的40%,主要是各种花岗岩类及其伴生的脉岩。

此外,公该地区内分布有少量火山岩,出露于东锡勒克组中,主要岩性以流纹质及英安质火山岩为主,次为安山质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中酸性晶屑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流纹岩英安岩等;因经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为各种片岩,在后期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黑湖一带的千枚岩峰丛。

喀纳斯的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主要断裂走向均为北西——南东向,此外还存在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

沿断裂发育破碎带、片理及流状劈理带。

其中早期的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了古生代地层和加里东期、华力西期侵入岩的展布形态,影响了晚期构造形迹的分布。

而北西向、东西向构造带破坏了北北东向构造带的完整性,控制了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发生和发展。

地质地貌环境:喀纳斯河流域位于长期处在地质构造活动的抬升区—阿尔泰山地槽构造单元带,由前寒武纪花岗片麻岩、石英云母片岩及片麻岩,奥陶纪—志留纪石英砂岩与石英岩互层,并夹有千枚岩、泥质片岩等组成。

经加里东构造运动,使之成为复杂的北西—南东向褶皱带和断裂构造;后期在北西走向的海西褶皱带的基础上,发生不同程度的隆升,并遭受长期剥蚀夷平;到渐新世—第四纪初,经新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而强烈隆起的断块状山地。

流域区构造地貌表现为沿北西向断裂发生差异性不均衡升降活动,在几组不同走向断裂交汇处形成了高大的山结—友谊峰和奎屯峰,地势出现自友谊峰向盆地逐渐下降的五级阶梯层状地貌格局。

依次是3200m以上为寒冻风化作用高山带、海拔3200—2600m,为冰缘寒冻剥蚀和融冻作用的亚高山带、海拔2600—1500m为侵蚀作用的中山带、海拔1500—800m,为半干燥、干燥剥蚀低山丘陵带,断块台地与断陷盆地、谷地相间发育,山前为布尔津河冲积倾斜平原,沿河流两侧分布至额尔齐斯河北岸,坡度2º左右,其上部为砾石带,下部为细土带,地势平坦。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有各种冰川共210条,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冰储量1.3万立方公里,折合淡水储量120亿立方米。

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我国阿尔泰山冰川的72%和80%,他是一座巨大的固体水库,对区内水分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喀纳斯河源冰川是阿勒泰山的最大冰川,由友谊峰和奎屯峰南坡的两条冰川汇合而成,上部拥有多级粒雪盆,冰川长约12km,冰川前端延伸至海拔2416m,成为我国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之一。

该冰川冰面较平缓(冰面缓斜1º—1.5º),流动缓慢,冰层最厚超过200m,冰舌前端因消融厚2—3m,有落水洞、冰下暗河、冰蘑菇、漂砾石、中碛垄、侧碛堤等现代冰川微地貌景观。

古冰川地貌遗迹:喀纳斯河流域位于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奎屯峰南坡,地理环境优越,受北半球西风气流的影响,水热条件适宜,降水充沛,孕育了我国独特的西伯利亚动植物区系生物群体和冰山雪峰环绕的叠翠群山、高山冰沼湿地、古冰川遗迹、深切的河谷、湖泊等地貌类型组成的生态环境。

流域周围山体呈阶梯层状断块山,由于第四纪初期以来的冰川强烈刻蚀作用,角峰、刃脊、古冰斗、U形谷、悬谷、冰碛垄、冰碛湖及融冻泥流阶地非常发育。

从古冰川地貌可以分辨出这里曾出现过较明显的三次冰期,喀纳斯湖是经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复合山谷冰川掘蚀而形成,当时冰川长数千米以上,冰川厚度约200-500米,冰舌末端稳定在湖口,并处于平衡状态,逐渐在喀纳斯湖口堆积了宽约1千米、高50-70米的由多道岗洼地组合而成的终碛垄,最外一道高约20米,呈弧形外凸的垄岗,内侧一道以斜坡与湖面衔接。

终碛垄起伏不平,由粗细不同的冰碛块石、砂与粘土等混合物质组成。

后期因气候转暖,冰川迅速退缩,形成了现在的喀纳斯湖。

在喀纳斯湖东岸的一光滑的磨光面,光滑面上保留清晰的丁字头冰擦痕,背冰面因冰流掘蚀作用使基道湾基岩陡崖平台上,为一个巨大的羊背石。

其特点是羊背石迎冰面为冰流磨蚀形成极其岩参差不齐。

在羊背石附近濒临湖岸基岩陡坎上发现有冰刻槽和表皮构造,它是冰川作用的见证。

在羊背石,还发现有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石刻,其年代有待考古学家考证。

山地自然垂直带:喀纳斯流域内有发育完整的阿尔泰山地地貌与植被垂直带,自高向低,海拔3000m以上为现代冰川与永久积雪覆盖的高山冰雪寒冻带、海拔2400—3000m为冰缘亚高山寒冻苔原垫状草甸带、海拔1300—2400m为中山寒温针叶林草原带(由针叶树种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组成)、海拔800—1500m 为低山丘陵灌木草甸草原带、海拔800m以下是山前冲洪积平原绿洲荒漠带,垂直分层明显,可饱览阿尔泰山6-7个垂直自然景观带的真貌。

不同的垂直自然带景观环境,为多种类型的动、植物创造了复杂的生境条件,成为我国寒温带草原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分布区和“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

喀纳斯自然地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系古生代褶皱断裂基础上受新构造影响而强烈隆起的断块状山地,由于运动的不均衡性,友谊峰上升到4300米以上.而喀纳斯湖一线则凹陷降到1300米以下,喀纳斯湖湖盆最低处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在古冰川和现代冰川的强烈刨蚀下,河床急剧下切,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现代地貌。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既有构造地貌和湖成地貌,又有流水地貌和冰川地貌,其中冰川地貌发育特别成熟。

东北部高山群集,冰川密布,3200米以上终年冰雪覆盖,现代冰川,古冰川和现代冰川遗迹随处可见,冰川地貌齐全,我国阿尔泰山冰川大多分布于此,成为保护区内一大自然奇观,也是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是布尔津县重要的水源区。

另外喀纳斯河从东北向西南流经,著名的“喀纳斯湖”和“白湖”呈串珠状分布于喀纳斯河流域,形成一狭长的低洼河谷地。

水体景观:水体景观以湖泊和风景河段为主。

喀纳斯内冰川湖泊众多,数不胜数,面积不等,除喀纳斯湖位于喀纳斯河谷内海拔较低处以外,其余湖泊均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冰斗或冰蚀洼地内,数百个冰川湖泊星罗棋布,为中低海拔地区所罕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