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地质地貌概况
吉林省地域环境特点整理

吉林省地域环境1.1.1.吉林省1.1.1.1.地形地貌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
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
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
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
吉林省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
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
1.1.1.2.气候吉林省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
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
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
吉林省气温年较差在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
1.1.1.3.水文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为五大水系。
东部延边州主要为图们江水系,包括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海兰江和珲春河等;东南部鸭绿江水系,浑江流经白山和通化;西南部四平辽源一带为辽河水系,主要为东辽河和西辽河;延边州汪清和敦化一小部分是绥芬河水系;其余均为松花江水系,支流有辉发河、伊通河、牡丹江,拉林河、饮马河、洮儿河、嫩江等。
吉林省主要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雁鸣湖、查干湖和月亮泡。
1.1.1.4.民族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96%。
其中,以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为主。
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
吉林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市居多。
吉林省有4个民族自治地方,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通化市水资源特性分析

通化市水资源特性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化市区近10a的降水和水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通化市区的水资源特点是时空分配不均,并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发现区域性缺水和阶段性缺水。
分析了缺水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
关键词:通化市;水资源特性;缺水原因;治理建议中图分类号:p33 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已经将粮食、能源和水资源确定为3大战略资源,明确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解决好水资源的问题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劲。
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为有关部门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自然地理概况及水资源分布通化市位于可林省南部,e125°10′~126°44′,n40°52′~43°03′。
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宽甸、桓仁、新宾、清源县,南与朝鲜的慈江道隔鸭绿江相望,北边东丰县、磐石和桦甸市。
南北长约238km,东西宽约108km,全境幅员面积15195km2。
通化市地处长白山区,属山区、低山丘陵区,2/3以上面积为山区。
中南部属山区,南部老岭山脉横贯鸭绿江与浑江之间,中部老岭山脉横贯浑江与辉发河之间,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
海拔最高为老岭老秃顶1589m,最低海拔为108m,平均海拔高度400m左右。
全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750~1000mm。
通化市境内有大小河流千余条,分归鸭绿江、松花江水系。
通化市水资源比较丰富,每平方公里年平均产水量36.76万m3,位居全省第2位,是全省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的2倍。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533m3。
2降水特性分析根据各雨量站10a观测资料对通化市的降水进行统计分析,10a 的资料显示通化市区雨量丰沛,降水特性是年内分布不均。
我的家乡通化

通化葡萄酒始建于1937年,拥有近70年历史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一次性推出了包括宝石红、珍珠白冰葡萄酒,1959特制山葡萄酒,以 及炫影干红高级葡萄酒等在内的14款全葡萄酒新产品。一个古老葡萄酒的 新传奇,正在春天里上演。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长白山脉西麓, 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冷凉,是我国乃至世界优质山葡萄的培育种植基地。
谢谢欣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
通化概况 通化历史 通化资源 通化美食
•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理 坐标位于东经 125°10'~126°44',北纬 40°52'~43°03'之间。东接白 山市,西与辽宁省的本溪、抚 顺、丹东等市相邻,南与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慈江道 隔鸭绿江相望,北连辽源市、 吉林市。南北长238千米,东西 宽108千米。辖东昌区、二道江 区两个市辖区,通化县、柳河 县、辉南县三个县,代管集安 市、梅河口市两个县级市。全 境幅员15698平方千米,人口 约227.2万。是吉林省东南部和 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 吉林省第五大城市,是中国医 药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钢 铁城。
•
通化市地质地貌概况

通化市地质地貌概况第一章地质第一节地层通化市境内的地层出露较全,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地层构造较复杂,岩浆活动频繁。
一、太古界——鞍山群主要分布于金厂镇与环通乡一带,呈北北东向、北东向条带延伸,为一套中深区域变质和强烈混合岩化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
产“鞍山式”铁矿层。
自下而上划分为:四道拉子河组:出露于环通乡明兴屯、荒沟门一带。
上部为石榴二云石英岩,含磁铁十字石榴二云片岩。
下部为十字蓝晶石黑云变粒岩夹透镜状磁铁石英岩。
厚度为782 米。
杨家店组:出露于金厂镇夹皮沟西沟、小米营沟、驮道沟顶一带和市区西北大顶山脚下,为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夹“鞍山式”铁矿层。
厚度5401 米。
二、下元古界——老岭群老岭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达台山组:出露于金厂镇刀鞘背、市区西昌电医院附近,为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炭质板岩,成层明显,韵律清晰,原岩具陆源碎屑建造特征。
厚度96.2 米。
珍珠门组:分布于夹皮沟至江南村一带,为一套较稳定延伸的富镁大理岩建造。
主要为含炭质白质大理岩,白云质角砾状大理岩及夹皮沟一带的蛇纹石化大理岩。
反映了老岭群沉积时的最大海侵期。
厚度520 米。
花山组:分布在金厂岭至板石沟一带。
上部以变粒岩为主,夹二云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下部以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为主,夹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含特征变质矿物十字石,硅线石原岩建造,属陆源碎屑、碳酸盐沉积,具类复理式建造待点。
厚度 1454 米。
三、元古界(一)青白口系:境内出露属于青白口系晚期钓鱼台组与南芬组。
钓鱼台组:分布在江东乡银厂村与大石拥沟——二道江——铁厂镇一线。
主要为石英砂岩、紫色石英砂岩、铁质角砾岩夹赤铁矿层。
发育有大型斜层理、交错层理。
属海岸波浪带沉积和三角洲沉积。
厚度692 米。
南芬组:分布在江东乡自安村以北——二道江长胜——水洞沟一线。
属于浅海静水暖流带沉积,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为页岩夹泥灰岩.底部是海绿石石英岩、紫色页岩央蛋青色泥灰岩,有零星铜矿化,其中硅质较高的板状泥灰岩是“松花砚”的石材。
通化介绍-通化简介PPT(经典版)

2、城市概况
通化
位于吉林省南部,东接白山市,西与辽宁省的本溪、 抚顺、丹东等市相邻,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的慈江道隔鸭绿江相望。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玉皇山公园
玉皇山公园座落在属长白山脉系的玉皇山上, 位于通化市城区中心浑江北岸,平均海拔430 米,此山因1887年(清·光绪三年)在山中建 玉皇阁而得名--玉皇山。 玉皇山公园属综合性公园,集观赏、娱乐于一 体,前山为观赏、娱乐区,后山为静憩区。
谢谢大家
高丽火盆
高丽火盆制作食材主要有豆腐、米肠、牛肉、 猪肉、黄豆芽、尖椒、黄花菜、泡菜、芝麻酱、 花生酱、精盐、糖、孜然粉、蒜末、香菜末、 味精、白醋、酱油、葱花等。其名字中的高丽 是朝鲜族的别称,其制作和食用过程中都要在 火盆上烧烤,因而被称为高丽火盆。
黄米打糕
融合了东北民间小吃和朝鲜族小吃的特点而成。 黄米打糕是将蒸熟的黄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 打制成,故名黄米打糕。食用时,切成块,蘸 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口感筋道,香 甜美味。
3、旅游景点
罗通山风景区
罗通山(1090米)集古、奇、险于一身。汉代 高句丽绝奴部修筑的古城墙距今已1700余年历 史,背阴洞、穿心洞、通英天洞给人以神秘莫 测,峰峦挺拔、幽谷深壑、刀尖峰环直插云霄、 回马岭登山甬道似天梯石栈。
4
美食文化
朝鲜族烤牛肉
朝鲜族烤牛肉制作原料主要有新鲜牛肉、醋、 酱油、白糖、味精、料酒、香油、胡椒粉、蒜 末、辣椒末、芝麻酱、香菜末等。
通化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高句丽文化、萨满文 化的发源地,高句丽在集安设都425年,高句丽王 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独立申报 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 带的核心区。
气候变化对长白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以通化市为例

0
∞
0
0
0
0
0
0
0
・逝 化
业发展 的影 响 ,从 而采取适应气候变化 的行为和措施 ,因地制 宜 、因时制 宜地开展农业 生产 , 提供农业生产能 力 ,促进农业 经济 良性发展 。[ 5 ] 3 .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集蜜 拇河 I
2 . 2气候 变化对农业发展 的影 响
持续利用。 3 - 3 发展 生态农 业 。保障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 2 . 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通化市地理 地貌 为 “ 七山一水二分 田” ,自然资源丰富 , 生态 环境对农业生产 的影 响具有直接性 ,其影 响强度 和范 生态环境优越 ,耕地 面积 少 ,多为低山丘陵覆盖。境 内大小沟 围远远超过 了其 它产业和经济活 动。气候变化引起通化市农业 0 0 0余 条 ,其 中沟长 2 . 5 k m、沟 内面 积达 3 3 0 h m 以上 生态环境 恶化 ,主要体现在气候 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3 个 壑达 3
方 面。 。 年平 均气 温 升高 ,使气候 环 境呈 暖化 趋势 ;降水 量变 化不大 ,但 由于蒸 发强烈 ,气候 环境 有干旱化 的趋势 ,限制了 农业生产潜力 的发挥和粮食产量 的提高。水环境 的变化则表现 为河流年均径 流量减少 ,不利 于农 业灌溉 ;极端天气 事件 导致 旱涝灾 害频 发 ,对水土保持 和农 业生产不利 。土壤环境尤 其是 O N 1 0 c m表 土土 温对 气候 变化 比较敏 感 ,气候 变化使 年均土 壤 温度 明显 升高 ,有利于冬季 土壤 中病虫生物 的越冬 和早发 , 从 而诱发次 年春夏季病虫 害的蔓延 。同时 ,土壤 中水分减少 ,温 度升高 , 会加 速风化和有机 质流失的过程 ,使土壤肥 力下降 , 耕地面积减少 『 4 1 。人参 、中小药材等特产业 的种植 和挖取过程 又会进一 步破坏植物资 源和土壤资源 ,加速水 土流失 ,造成农 业生态环境 的进一 步恶化 。 2 . 2 . 2 农业生 产的稳定性降低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候 资源时空格局发生显著 变化 ,热量 资源呈 总体增加 ,水稻 的生 长期 缩短 ;降水量变化不 明显 ,暖 干化 的变化趋势对灌溉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对农业生 产负面影 响大 于有 利方面 ; 日 照 时数减少 ,不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 用 , 有机质 的合成受阻 。农业气 象灾害如低温冷 害、高温 、干旱 、 强 降水 等极端天气 、气候事 件频发 ,加剧 了农业 生产 的不稳定 性, 粮食 产量不能得到有效 保障 ,对通化市粮食 安全 、生态安 全 和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 良 影 响。 2 . 2 . 3 农业产 业结构和分布格局发生 变化 气候变化对通化 市农业物候 的影响 主要表现 为春季物候期 提前 ,秋 季物候期推迟 ,作 物生长期相对延长 ,一些 多熟制作 物北 界明显北移 。通化 市粮食作物主要有水 稻、玉米和大豆 , 其 中玉米 中、晚熟 品种 潜在界限不 同程度北 移 ,可能会有提高 单位 面积粮食生产 能力 和增加农作物种植 面积的潜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在种 植界 限变化敏感地带 ,干旱和冷害等农业气象灾 害发 生风险显 著增 加 。此外 ,由于人参 、中小药 材等具有通化特 色产业 的 发 展对水 土环 境和大气环境要 求较高 , 气候变化制 约了其规模 化和现代化 , 从而影 响特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 中的比例 。 因此 , 气候变化影响 了通化市农业 产业结构及其分布格局 。 3 通化市农业 发展 适应 气候变化 的应对措施 3 . 1 加 大宣传 ,提高农 民对气候变化 的适应 能力 农 民是农 业生产 的执行者 和控 制者 ,通过各类新 闻媒体 和 政策法规 的宣传教 育 ,提高农 民对气候 变化 的认 知 ,使农 民了 解气候变化 的表 现和原因 ,正确认识气候变 化对 农业生产和农
吉林省通化市城市简介

吉林省通化市城市简介通化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和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吉林省第三大城市,东北地区第十大城市,同时也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是中国医药城,中国葡萄酒城,中国钢铁城,素有“人参之乡”、“中国中药之乡”、“优质大米之乡”、“ 葡萄酒之乡”、“滑雪之乡”和“中国松花砚之乡”的“六乡”之美誉。
通化市---简介通化市,吉林省钢铁工业基地,省辖市。
位于省境东南部浑江上游。
辖2区及通化、柳河、辉南3县。
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人口216.87万;其中市区面积761平方公里,人口39.88万。
市区清属盛京将军辖下岫岩州东边地。
光绪三年(1877)析置通化县。
1942年设市。
市区地处浑江河谷。
市街沿河谷延伸,四周群山叠嶂。
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5℃;1月均温-12.2℃;7月23.2℃。
年降水量850毫米,最大降水量1277毫米,为吉林省多雨城市。
农产有大豆、玉米、稻、杏子、高粱等。
附近蕴藏丰富的煤、铁、铜及山林资源。
2 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展有采矿、冶金、纺织、食品、电力、机械、化工、造纸和木材加工等工业。
通化钢厂是省内最大钢铁厂;轻工业以通化葡萄酒、人造毛皮和造纸闻名。
为梅集铁路的中转站,是吉林省通往朝鲜的交通要道之一。
此外有鸭大、长林2线通往长白山腹地林区。
是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一带木材、粮食和土特产的集散地。
市内文教、卫生、体育等事业亦有发展,有吉林省大型滑雪场等设施。
江东南山有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烈士陵园。
市境还有玉皇山公园等游览地。
通化市---地理位子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铁岭市、丹东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慈江道隔鸭绿江相望,北连辽源市、吉林市。
南北长238公里,东西宽1 08公里。
全境幅员15,195 平方公里。
通化市---名字的由来通化市于光绪三年(1877年)设治,始称“通化”。
“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
“通化”的“通”字,含有贯通之意,“化”字则为教化,也就是要用所谓的“仁德、仁政”之类去教化百姓,含有通归王化的意思。
我的家乡—通化

我的家乡—通化我的家乡—通化第一篇:通化的地理特点我的家乡通化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吉林省中南部。
它是一个山水交融的城市,东濒满洲里,北靠布尔津,南界涿鹿县,西接昌吉回族自治州。
通化地势较为平坦,主要有三大河流:松花江、通化河和莲花河。
这三条河流贯穿整个通化市区,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通化还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资源,是一座重要的工矿城市。
第二篇:通化的历史文化通化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古代通化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
通化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如悦来寺、辽金时代的双合城址、满族遗址等等。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通化的发展和变迁,也成为了研究通化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第三篇:通化的风景名胜通化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十八洞村和长白山景区。
十八洞村是一个以岩洞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奇特的地质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长白山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是一个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自然保护区。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纯净的空气,观赏到壮丽的雪山、瀑布和湖泊。
第四篇:通化的美食文化通化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以东北菜为主要风味。
有名的传统美食包括炖汤、酸菜白肉、老醋拌豆腐等等。
此外,通化还以香肠和火腿闻名,这些传统的肉制品口感鲜美、香味四溢,深受人们喜爱。
如果来到通化,不妨尝试一下这些美食,会让你流连忘返。
第五篇:通化的民俗文化通化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其中满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是最具特色的。
比如满族的大年、花车巡游、火把节等活动,都能让你体验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此外,通化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文化,如木雕、剪纸和刺绣等,这些特色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第六篇:通化的经济发展通化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矿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和石油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为通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通化还发展了一些传统产业,如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化市地质地貌概况第一章地质第一节地层通化市境内的地层出露较全,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与新生界。
地层构造较复杂,岩浆活动频繁。
一、太古界——鞍山群主要分布于金厂镇与环通乡一带,呈北北东向、北东向条带延伸,为一套中深区域变质与强烈混合岩化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
产“鞍山式”铁矿层。
自下而上划分为: 四道拉子河组:出露于环通乡明兴屯、荒沟门一带。
上部为石榴二云石英岩,含磁铁十字石榴二云片岩。
下部为十字蓝晶石黑云变粒岩夹透镜状磁铁石英岩。
厚度为782 米。
杨家店组:出露于金厂镇夹皮沟西沟、小米营沟、驮道沟顶一带与市区西北大顶山脚下, 为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夹“鞍山式”铁矿层。
厚度5401 米。
二、下元古界——老岭群老岭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达台山组:出露于金厂镇刀鞘背、市区西昌电医院附近,为黑云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炭质板岩,成层明显,韵律清晰,原岩具陆源碎屑建造特征。
厚度96、2 米。
珍珠门组:分布于夹皮沟至江南村一带,为一套较稳定延伸的富镁大理岩建造。
主要为含炭质白质大理岩,白云质角砾状大理岩及夹皮沟一带的蛇纹石化大理岩。
反映了老岭群沉积时的最大海侵期。
厚度520 米。
花山组:分布在金厂岭至板石沟一带。
上部以变粒岩为主,夹二云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下部以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为主,夹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含特征变质矿物十字石,硅线石原岩建造,属陆源碎屑、碳酸盐沉积,具类复理式建造待点。
厚度 1454 米。
三、元古界 (一)青白口系:境内出露属于青白口系晚期钓鱼台组与南芬组。
钓鱼台组:分布在江东乡银厂村与大石拥沟——二道江——铁厂镇一线。
主要为石英砂岩、紫色石英砂岩、铁质角砾岩夹赤铁矿层。
发育有大型斜层理、交错层理。
属海岸波浪带沉积与三角洲沉积。
厚度692 米。
南芬组:分布在江东乡自安村以北——二道江长胜——水洞沟一线。
属于浅海静水暖流带沉积,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为页岩夹泥灰岩、底部就是海绿石石英岩、紫色页岩央蛋青色泥灰岩,有零星铜矿化,其中硅质较高的板状泥灰岩就是“松花砚”的石材。
含富微古植物与古片藻类化石。
厚度165 米。
(二)震旦系:境内展旦系发育稳定、清楚,自下而上分为桥头组、万隆组、八道江组、沟子组。
桥头组:分布在市内玉皇山脚下至山啸屯,水洞后沟至二道江铁路桥头附近。
含海绿石石英砂岩、铁锈斑点石英砂岩、海绿石黑色页岩等。
黑色页岩产丰富微体古植物化石,属滨海波浪带沉积。
厚度98 米。
万隆组:见于鸭园镇四道江至大梨树沟、横道村一带,玉皇山北侧、银厂沟亦有零星出露。
下部为深灰色蠕虫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钙质页岩、粉砂岩等。
属碳酸盐台地边缘相沉积。
厚度233-519 米。
八道江组:出露在柳条沟——官道岭附近,东热山——八道江北一线,铁厂——横道村一带。
下部为中厚层碎屑灰岩,含健石条带灰岩,中部为厚层状灰岩;上部为迭层石灰岩。
沉积环境属碳酸盐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厚度219-470 米, 青沟组:主要分布于水洞——浑江上甸子一带。
下部为沥青质灰岩,蠕虫状灰岩;中部为黑色页岩与白云质灰岩互层;上部黑色页岩夹薄层含菱铁矿白云质灰岩。
富含微古植物化石、迭层石。
属局限海硫酸盐台地,海湾泻湖沉积。
厚度小于65 米。
四、古生界 (一)寒武系:分布于东热——水洞——鸭园——五道江一带。
总厚度500-900 米。
代表一套陆源滨滩相,含磷碎屑、红色细碎屑建造以及泥质碳酸盐建造序列,自下而上分三个统。
(1)下统黑沟组。
主要分布于水洞与葫芦套沟附近。
下部为含磷碎屑岩段,有胶磷砾岩,含磷砂岩,富含软舌螺,圆贝化石。
上部为紫色条带状灰岩,含裸枝迭层石。
属台地边缘浅滩潮间带沉积。
厚度小于52、4 米。
碱厂组。
仅见于五道江北头道冰湖附近。
底部为含燧石角砾钙质砂岩,中部为沥青质灰岩,上部为白云质灰岩,含葛湾藻。
属局限海台地潮间带——泻湖环境。
厚度2、68-59 米。
馒头组。
主要集中于浑江盆地东热附近,为白云质水云母泥岩、粉砂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央石膏或硬石青矿属及次生灰岩青溶角砾岩。
含奋地层厚度 70-169 米,为局限台地燕发相潮坪——泻湖沉积。
毛庄组。
仅见于水洞车站南干沟子与大烂泥塘沟一带。
主要为猪肝色云母质粉砂岩夹钙质细砂岩、含黄铜矿化,多见交错层理、槽型层理。
厚度42、 8-153 米。
属潮间坪潮沟式沉积。
产山东盾壳虫化石。
(2)中统徐庄组。
见于小烂泥塘子附近为灰紫色与黄绿色钙质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迭石,含海绿石鲡状砂岩互层,产毕雷氏虫化石。
厚度小于137 米。
张夏组。
见于向阳村西,为灰白色中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含海绿石鲕状岩。
产德氏虫化石,属潮下带碳酸盐台地边缘鲕粒浅滩相沉积。
厚度小于146 米。
(3)上统崮山组。
见于四道江坝壕北,为紫色薄层粉砂岩夹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组成,产蝴蝶虫化石。
厚度74、5-108、 4 米。
长山组。
仅见于向阳村北小黄泥岭,为粉砂质页岩、薄层灰岩互层,夹竹叶状灰岩。
产长山虫化石。
厚度35、 8 米。
凤山组。
主要分布于菰园白砬子一带,由灰色、浅色薄层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与黄绿色岩组成。
厚度143 米,属寒武系下统潮间——潮下交替式沉积。
(二)奥陶系:浑江北岸西起大罗圈河口,东至浑江市,呈北东向连续带状分布,由于构造破坏,零星出露于五道江镇、头道沟门、大梨树沟及野鸡背等地。
属较稳定的硫酸盐建造类型。
冶里组。
为中薄层灰岩夹少量瘤状灰岩与竹叶状灰岩与风山组整合接触。
产笔石化石, 腕足类化石。
厚度154 米。
亮甲山组。
分布在掀园北二道冰湖沟一带,为深灰色中薄层灰岩、豹皮灰岩及少量竹叶状灰岩、燧石结核灰岩。
厚度201 米。
马家沟组。
与亮甲山组整合为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灰岩。
产腕足类化石,厚度531 米。
(三)石炭系:零散分布于铁厂镇——五道江——道清沟一带。
中统本溪组。
为灰黑色砂岩、页岩、铝土质岩与薄煤层。
厚度165 米,产筵类、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与苔薛类植物化石。
属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上统太原组。
仅见于铁厂镇西煤沪厂、大牛沟一带,为灰黑色砂岩、页岩,含煤3-4 层厚度123 米。
产羊齿类植物化石。
属于沼泽相沉积。
(四)二迭系:境内分布面积比石炭系为小。
下统山西组。
分布于五道江镇东南,为灰色砂岩、页岩,含煤2-3 层。
底部为灰色、灰白色粗砂岩,含砾砂岩。
厚度56、 6 米。
产植物化石。
上统石盒子组。
仅见于铁厂镇西——四道江南;铁厂镇南四道沟——二道沟一线。
就是一套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
由黄绿色砂岩、紫色砂页岩、铝土质页岩组成,偶夹煤线与薄劣质煤。
植物化石丰富,厚度46 米。
五、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侯家屯组。
分布于市西北长流村、广播电视局西山附近,为陆相火山沉积。
产鱼类、昆虫类与植物化石。
厚度砾岩段为595 米,粉砾岩段为91 米。
上统长流村组。
为陆相火山碎屑岩建造,厚度249 米。
六、新生界——第四纪分布较广,沿浑江两岸及大罗圈河、哈泥河、保安河等两岸谷地均有出露,属冰期与间冰期沉积。
在二道江乡冯家沟见有冰碛暗红色石泥砾石,,厚约 2 米,出露在四级阶地上, 高出露地浑江水面150 米。
布老克组。
见于挑源村一带。
全新统见于葫芦套、江南村、金厂镇,岩性为亚粘土与近代河床冲积黄褐色砂砾石,厚度2-10 米。
第二节岩石境内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余为变质岩及岩浆岩。
变质岩分布于市西北环通乡与市南金厂镇一带。
岩浆活动较强烈,多以岩基、岩株形式出现,岩脉少见。
主要岩石种类有: 一、加里东造陆运动期侵入岩: 辉绿岩:分布在西昌屯——滴台岭一带。
呈北北东——北北西向展布。
岩石副矿物组合锆石、磷灰石型,属碱质、低铝质岩石。
二、印支期造陆运动侵入岩花岗闪长岩:属酸性。
分布于金厂镇东南滑雪山、香磨屯一带,面积1、1 平方公里,呈岩株状。
花岗岩:见于江东乡牛心顶子北坡,面积约0、5 平方公里,呈岩株状产出。
三、燕山造山运动期供人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属碱性、中碱性岩石。
分布于龙头村一带,面积84 平方公里,呈岩基状产出。
四、火山喷出岩境内火山喷出岩,酸性的以流纹石为主,次为英安岩、霏细岩。
碱性为粗面斑岩。
中性为各种安山岩,具有气孔,成杏仁状构造,见于长流村及市内运动场山下。
五、变质岩境内变质岩分布较广,岩石类型多样,变质程度不一。
板岩类:有炭质板岩、含透闪石碳质板岩。
片岩类:有二云石英、黑云石英、含榴白云、硅线十字等片岩。
片麻岩类: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榴二云片麻岩等。
长石英质粒岩类:有石英岩、浅粒岩、黑云二长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含十字蓝晶石榴黑云变粒岩等。
角闪质岩类:有黑云角闪岩、角闪石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角片麻岩等。
大理岩类:有白云质大理岩、蛇纹石化金云橄榄大理岩、透辉大理岩、透闪大理岩。
第三节构造市境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处于中朝准地台,辽东台隆,铁岭——靖宇台拱的龙岗断块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的桓仁台穹与浑江上游凹褶断束相接地带。
地质构造较复杂,分 4 个体系: 一、东西向构造体系见于环通乡明兴屯——玉皇山冲断层,长约 7 公里。
明兴屯处四道砬子河组。
玉皇山附近见有青白口系与展旦系东西向冲断层,将地层切割零乱。
此外,东热、头道沟,野鸡背一带也有近东西向断层二、华夏构造体系分布于头道沟—横道河子——大烂泥塘子——鸭园——四道江——坝坡——大安——后趟沟一带,规模较大,走向为北东40 。
左右,长约25 公里,切断地层为展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
三、断华夏构造体系发育一系列北北东向冲断层,呈迭瓦式构造,走向为北东25 。
,向西北倾斜,自安村——玉皇山——官道岭冲断层,长约10 公里。
发育于青白口系与震旦系。
局部切割了鞍山群。
玉皇山——官道岭3 条北东向断层发育于震旦系万隆、八道江组。
四、扭动构造体系主要分布于东热——水洞——鸭园——铁厂子一带、地层出露为展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
第四节地震境内地质构造由于处在东西向构造东端,北北东向华夏、新华夏体系与扭动构造的复合部位,这些构造的活动与发展,直接控制境内地展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主要活动的断裂为东部浑江断裂带、南部鸭绿江断裂带、北部柳河时家店——辉南抚民断裂带。
境内有自安——官道岭冲断层,明兴——玉皇山冲断层。
保安——银厂村断裂。
由于受上述断裂带影响, 境内小震、微震时有发生: 1968 年1 月7 日,展中位于北纬41 。
42',东经126 。
的江东乡银厂村发生4、4 级地震。
市内、二道江向阳一带有感。
1978 年4 月29 日,震中位于江东乡,发生0、3 级地震。
1979 年5 月22 日,震中位于江北,发生0、3 级地展。
1982 年10 月16 日,震中位于北纬41 。
41',东经125 。